书城科普战机大观
9747100000059

第59章 歼轰-7战斗轰炸机(1)

歼轰-7战斗轰炸机是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的双座双发多用途全天候超声速歼击轰炸机,可用于攻击敌战役纵深目标,攻击交通枢纽、前沿重要海空军基地、滩头阵地、兵力集结点等战场目标。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歼轰-7战斗轰炸机1984年开始研制。1988年12月14日在阎良首飞成功,199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露面,现已装备中国海军航空兵。

该机机载乘员2人,机长2232米,翼展1270米,机高657米,最大平飞速度时马赫数为17,最大起飞重量28475千克,最大外挂6500千克,作战半径(正常载弹)1650千米,转场航程3650千米。

机载武器共7个外挂点。可挂载C-801/802反舰导弹,PL-5系列格斗导弹、炸弹、火箭弹等。另有1门双管23毫米机炮。动力装置为斯贝-202涡轮风扇发动机(国产型称为“涡扇-9”),推重比505。

雷达与电子设备为多功能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有较强的下视能力和快速识别目标能力。KF-1型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可实现自动驾驶、自动领航、航向预选、火控交联控制及高度底限等功能。另外该机还设有GPS卫星导航系统和综合电子干扰系统。

水轰-5是中国哈尔滨飞机公司和水上飞机设计所按海军要求研制的水上反潜轰炸机。主要用于在中近海域执行海上侦察、巡逻、反潜任务,也可用于对水面舰艇的监视和攻击。经过改装,可用于森林防火与运输。

水轰-5于1968年开始研制,共研制4架原型机,首架于1975年5月下水,1976年4月3日首次试飞,1986年交付使用。水轰-5采用大展弦比高置上单翼,机翼上装四台发动机,左右外翼下各有一个稳定浮简,垂尾装在平尾端部。大长宽比机身腹部为船形,有双断阶,船身前部有抑波槽,两侧有挡水板,机身后段背部有炮塔,尾部有磁异探测器。装有供上岸下水使用的可收放前三点起落架。

动力装置为4台wJ-5甲(775)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最大功率23168千瓦,驱动4叶螺旋桨。翼展36米,机长389米,机高98米,机翼面积144米2,展弦比90。

最大起飞总重4500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36000千克,最大着水重量395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556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0250米,最大航程49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1155小时。

主要机载设备有海上搜潜和攻潜用设备。武器为自导鱼雷、空对舰导弹、航空炸弹和深水炸弹。

现代战争要求部队具有快速输运能力,但是,前提必须是拥有一大批军用运输机。

军用运输机是用于运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的飞机,能实施空运、空投、空降行动,保障地面部队从空中实施快速行动。军用运输机具有载重量大,航行距离远,场地要求低等特点,并有完善的通讯、领航等设备,能进行全天候全地域飞行。军用运输机按照运输范围可分为战略运输机、战术运输机。战略运输机航程远,载重量大,负责运输部队和重型装备,保障军队进行全球性快速行动。战术运输机用于战役战术范围的空运任务,能在前线简易机场起落。

军用运输机与其他飞机不同处是,机身舱门宽敞,可装运坦克,直升机等重型装备,舱门可分为前开、后开和侧开式舱门,机舱内的坦克汽车可以从前开式舱门和后开式舱门直接进出。运输机还带有各种起重设备、传送装置,便于迅速装卸。飞机起降对机场条件要求很低。军用运输机均采用上单翼布局,机翼上都设计有多种襟冀等增升装置,改善起降性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军用运输机在轰炸机和民用运输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降、空投、空运行动频繁,促使军用运输机技术逐渐成熟。战后,由于飞机发动机功率的提高,使军用运输机的载重量成倍地增长。主要运输机有美制C130大力神,苏制安12,中国制造的“运八”型运输机,欧洲的C160等运输机,均使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为使部队具有全球作战能力,均研制JCSA(银河式)和安124、安225等重型战略运输机,它们的有效载重量都大于120吨,航速超过850千米/时,航程大约有4500千米,实现了跨洲跨洋运输机械化部队的作战设想。而美制C17式军用运输机兼备战术战略运输能力,成为最新一代军用运输机。

现役的军用运输机按照大小和用途划分,大致可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两大类。若根据其动力装置来划分,又可为螺旋桨式运输机和喷气式运输机。

战术运输机主要用于在战役战术范围内遂行空运、空降、空投等任务。这类运输机多采用2-4台活塞式或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也有个别的机型选择了喷气式发动机,如日本的C-1等),它们的载重量较小(大约在5~20吨左右)、航程也较短,但起降性能不错,可在前线简易机场使用。

按照载重量划分,战术运输机又可分为轻型和中型的两种。

轻型战术运输机的载重量大约在10吨以下,它们多采用两台螺旋桨发动机或喷气式发动机。这类运输机可充分利用螺旋桨滑流或发动机喷流在翼面上产生的动力升力,因此其起降性能和经济性较好,轻型战术运输机中比较著名的机型有:意大利的C222,荷兰的F27MK400M,西班牙的CN212,日本的C-1,乌克兰的安-26、安-32、安-72/74,中国的运7M等。

中型战术运输机的载重量大约在20吨左右。它们的基本布局设计均采用后尾式上单翼、双发或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也有个别采用喷气式发动机的)、低机身、后开舱门等设计方案。目前,使用较多的中型战术运输机有:美国的C-130“大力士”、前前苏联的安-12“幼狐”、中国的运8以及法国和德国合作研制的C-160“协同”等。

战略运输机主要用于在全球范围内载运部队和各种重型装备,实施全球快速机动。它们多以四台涡轮喷气或涡轮风扇发动机为动力(也有个别的机型采用涡桨发动机,如前前苏联的安-22),其载重量很大(40~150吨左右)、载重航程较远(5000~10000千米以上),这类运输机由于吨位太大,必须依赖大型机场。战略运输机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的C-133“运输霸王”、C-141“运输星”、C-5A“银河”,俄罗斯的伊尔-76,乌克兰的安-124“鲁斯兰”、安-225“梦幻”等。

在战略运输机中,还有一种起降性能好、载重量较大、航程较远,既能执行远程战略运输任务,又能执行战术运输任务的机型,被称为战略/战术运输机。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研制的C-17。

战略运输机、中型战术运输机、轻型战术运输机在军队中各有司职,执行军事运输任务时,它们分别担负不同的运输使命。

如果将轻型战术运输机作为军用运输机体系的第一级,中型战术运输机作为第二级,大型战略运输机作为第三级的话,那么,前前苏联根据本国的情况,将这三级运输机全部包揽;美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只研制和生产第二级和第三级;大部分的西欧国家由于国土面积不大,基本上不需要大型和超大型的战略运输机,他们要么采用美国制造的C-130,要么选择德国和法国合作研制的C-160中型运输机作为其第二级,然后,定购一种轻型运输机作为第一级,至于第三级运输机,个别国家考虑少量引进(多瞄准C-17、伊尔-76等),以应付不时之需;而多数第三世界的国家,由于财力有限,往往只装备一种运输机。

20世纪60年代,由公司研制的F27双发涡桨式军民两用运输机,因性能优异、价格合理而畅销全球,有60多个国家、近200个客户使用过该型机。别称“友谊”。

“友谊”式飞机的翼展为29米,机长23;56米,机高85米。其动力装置为两台“达特”MK552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单台功率2240轴马力(1648千瓦)。该机自投产以后,经过了多次改进改型,前后出厂的型别有:F27“友谊”MK100、F27“友谊”MK200、F27“友谊”MK400、F27“友谊”MK400M、F27“友谊”MK500、P27“友谊”MK500M、P27“友谊”MK600等。其中,MK400M和MK500M为军用运输型。MK400M的最大起飞重量达20820公斤,最大载重量6440公斤,正常巡航速度48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9000米,航程将近20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7小时25分。

1983年11月,福克·联合航空技术公司开始研制P27的后继机——福克50。该机的外形尺寸与P27基本相当,但做了一些局部修改。其主要的变化是在电子设备、机体材料和动力装上,换装了效率更高的PW125B涡桨发动机,更新了机载电子系统,采用了较多的复合材料,使其综合性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