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现代农业(世界科技百科)
9746700000040

第40章 种子富含营养的原因

人类的食物主要从植物中取得,而且绝大部分来自种子,因为种子所含的营养物质比根、茎、叶要高得多。种子贮藏的营养物质,总的来说有三大样: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糖类等)、蛋白质和油脂。此外,还有数量较少的各种维生素、矿物质、酶类和色素等。

淀粉是种子中最普通的贮藏物,谷类(水稻、小麦、玉米)中尤其丰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全世界平均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吃稻米,而许多亚洲人则几乎一日三餐离不开它。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豆类种子,一般含量为25%~40%,原产我国的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油脂含量最高的是油料作物的种子,例如花生,含量达40%~50%。在食用油中,种子油约占一半。可以说,种子是植物的一座名副其实的营养贮藏库,也是人类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

种子为什么营养如此丰富呢?看一看这些贮藏物的作用,答案也许就清楚了。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种子是植物界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包含着新的小生命——种胚,又装有新个体所需要的营养品——贮藏物,结构十分严密和精巧,像哺乳动物的婴儿需要乳汁哺育一样,种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幼苗长出新叶之前的新个体,也是一个还不能独立生活的“婴儿”,它所需要的乳汁就是贮藏物。那么,植物怎样为它的后代准备这些“乳汁”,后代又怎样“吮”取它呢?

原来,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植物体内的养分便不断向果实和种子调运,当种子成熟时,这些可溶性的养分便转变成不溶性的高分子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贮藏起来,每一粒种子都有一个贮藏库,禾谷类的贮藏库是胚乳(如米粒),豆类的贮藏库是子叶(如蚕豆的豆瓣)。成熟的种子脱离母株后,一般呈休眠状态,贮藏库紧闭起来。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种子吸水膨胀,贮藏库“打开”,不溶性物质又变成可溶性的能够运走和吸收的物质,淀粉水解成糖,脂肪变成脂肪酸和甘油,蛋白质变成氨基酸等等。这些物质有的被用作“燃料”,成为萌发时的动力;有的被用作生成新细胞和组织的“建筑材料”,于是小小的种子变成一株幼苗,这时,贮藏物质消耗一空,就像一个孵出了小鸡的鸡蛋,剩下的只是一个空蛋壳。

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初期都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不难设想,如果种子中没有这些丰富的养料,种子怎能萌发?即使萌发了也可能由于营养不良而半途死去。种子所以特别富含营养,原因就在这里。

人类从种子中获得了大量的营养,同时人类又不完全依靠植物的恩赐。所以,人类一直在想方设法改造植物,增加产量,提高种子中的蛋白质含量,让种子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