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现代交通(世界科技百科)
9746600000021

第21章 漫话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供汽车高速安全通行的现代化公路,它是随着汽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是德国在1933年建成的汉堡至柏林的高速公路,然而世界高速公路之冠却是美国。虽然美国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加利福尼亚州高速公路比德国晚了4年,但由于后来发展迅猛,美国已成为世界高速公路里程最长的国家。据1986年的统计,美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为83000千米,占世界高速公路总里程的60%。

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由于汽车的迅速增长,人们逐渐认识到人车不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不分的混合交通,对汽车交通十分不利。在一般道路上常常出现交通拥挤、车速不高、交通事故多。其根本原因是行驶中的车辆彼此干扰太大。

为了排除这些干扰,欧美国家就提出建设汽车专用高速道路的设想。世界上最早的一条汽车专用道路,是1921年德国柏林建造的40千米往返分离的高速道路。50年代以后,高速道路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国外的大城市都建有高速道路。最近10年来,我国的许多大城市,也陆续开始建设高速道路。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行车既安全又经济呢?这是因为高速公路有如下特点:(1)没有交叉车道,只有在更换线路时,才有进出车道;(2)相对行驶的车道之间,由中央分隔带隔开,除救援车外,不允许越过隔离带;(3)与其它公路、铁路、人行道是采用立体交叉;(4)外部的动物、人都由栏杆隔开,不允许进入公路路面;(5)没有左转弯;(6)一般有4车道——8车道,大城市附近有的达12车道,右边有紧急停车带,靠中央隔离带有应急车道,在紧急情况下供警察使用;(7)设施完善,标志十分齐全,如地面标线十分醒目,侧面有可变限速板、可变情报板,有专用广播电台,实行对司机进行“诱导”;(8)通信监控及控制手段先进,有很多公共电话、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的中央控制室能随时掌握全区域行车状况,收集信息,分析处理,加以控制车流;(9)有健全的严格的管理办法,比如规定,行车方向左起第一车道为超车道,第二、三车道为行车道;行车速度(我国)不低于50千米/小时,不高于110千米/小时;行车保持70米——100米车距;超车要按一定程序进行;不准倒车、逆行、随意停车、右超车、左转弯、穿越中央隔离带、调头转弯等等。(10)有完善的环保和用机械化养护道路;为保持生态平衡,种草和矮小树丛,防止水土流失;用机械养护路面,既经济,又防止出危险,而且效率又高。

美国的高速公路一般有4条以上车道,每条道宽3·5米、中间加4~5米宽的隔离带,有的铺设矮灌木或草地,边缘设有防护栏杆。高速公路每隔五六千米就设有醒目的路牌栏杆。美国建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长达4556千米,横贯美国东西部。在美国高速公路上旅行,常常会看到中央隔离带调整车道的情况,这是根据来往双向的车流的变化而调整的。如芝加哥的8车道高速公路,平时双向为4~4车道,上午高峰时变为6~2车道,下午变为2~6车道,机动灵活地调整车道,大大疏通了车流。

欧洲高速公路也十分发达,现已形成一横二纵3条高速公路网。一横是东自奥地利维也纳,经荷兰、法国至西班牙,全长3200千米。纵向有两条,一条是丹麦—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全长2100千米;另一条是波兰—捷克—奥地利—意大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土尔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全长5000千米。在欧洲的高速公路中,德国最为发达,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0000千米,法国为6800千米。法国十分注意保护公路两侧的景观。公路两侧的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意大利高速公路全程为5900千米,英国为3000千米。

我国高速公路从1984年开始建设,至1993年止,已建成总里数为1145千米。如北京—石家庄高速公路269千米;京津唐高速公路142千米;沈阳—大连高速公路375千米。1993年8月,被称为“国门第一路”的北京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该路西起三元立交桥,宽345米,双向六车道,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为120千米,这条高速公路建有8座立交桥、2座跨河桥、9座通道桥,道路两旁各有50米宽绿化带,是一条具有国际水平的高速公路。

随着世界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公路仍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竞相研究新技术用于高速公路。如为了确保行车安全,疏导交通,日本已在公路两旁每隔一段距离都安装有超声波感应器和电话,安装摄像机,通过计算机处理后传递到公路显示屏上,以对行车司机进行指导。另外,在高速公路建设上强调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努力营造赏心悦目的景观,这代表了未来高速公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