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玩是人生的基本需要
9693200000013

第13章 谈谈中国的教育

我一直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社会是可以改造的,也许轰轰烈烈的革命可以去除妨碍社会进步的阻力,但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层的草根行动与全民的教育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中,影响教育最深远的莫过于儒家思想,不管在家庭、学校与社会都会看到我们的行为规范,或是有些基木的价值观念,确是根源于儒家思想,影响之深远遍及日木、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

“成人”与“成才”

在教育的领域里,最值得提起的也许是孔夫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一个人虽然有先天秉赋的不同,或生活环境各异,但孔子觉得每个人都可以经过教育使他们既“成人”又“成才”,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道德有能力的人。非常可惜的是,目前在过度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成人”的教育被忽略了;而“成才”的教育,也因为过度重视以“笔试”的结果来衡量学生的成就的结果而受到很大的伤害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我们都坚信人生而平等,职业也没有什么贵贱,在一个分工很细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变得非常重要,不同的行业在不同的领域作出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好好培养自己的兴趣与才能站在个别的工作岗位上好好为人群社会作出贡献,便是伟大的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出众的才华,但是每一个人经过教育与努力便能成为真正伟大的人,这个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理想,也就是儒家“有教无类”的理想,而不是把教育当成为人与人竞争的场地在鼓励学子们力争上游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便被无情地折磨,甚至摧残如果我们能够深深思索“成人”与“成才”这两大宗旨,更进一步会员会“有教无类”的真正意义,我们的教育才不会走人迷途。

“因材施教”

中国文化所留下的另一个珍贵的教育理念是“因材施教”,但是我们没能在学校教育中好好将它落实孔夫子深深体认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所以他对学生的指点与启发也有很深看法论语述而篇有一句“不愤,不启,不啡,不民”,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自己不想努力学习,那么灌输他知识也许没多大用处每一个人因为个别条件不同,学习的方式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很不一样如果不了解学生,不分析学生的客观条件,不注意学生的成长背景与学生的性格志向及学习努力与否,只用同一方式,一相情愿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方式来教导,对很多学生的培养往往不能有很大的帮助。

非常遗憾的是在东南亚的国家,随着教育的普及,国家机器全面掌控国民教育之后,或许是为了方便、为了效率,或为了容72易管制,对学生的教育高度划一化,全国学生被放人同一个课程标准,同一个进度,要全国千千万万同龄的学子们去迎合。尤其在班上学生数目过多的情况下,学生们几乎得不到个别的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适应或赶不上进度便遭淘汰,除了少数考试成绩好而最后有希望进人大学的学生外,大半学生的学校生活可能是不快乐的,而社会的很多问题便产生在这一群被学校教育遗弃的不幸的人们当中。

50年前当70%的人口还在农村的时候,小学班上50位同学的成长或社会背景也许不会相差太多,但在多元化的工业社会里,几乎每一个学生的背景都不一样,已经没有所谓“一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如果做不到“因材施教”,是不可能得到很大的预期效果的。怎么样才能够把所有的国民好好培养上来,使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贡献最大的力量,便是教育改革最重要的课题。三年前在台湾,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曾为台湾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几个改革方向:教育体制的松绑,带好每位学生,打通升学的管道,提升教育的品质与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等方向,都是为了一个同样的目标,也就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实现他们人生的理想,也为社会培养各种有道理有学问有能力的人。

“科举的幽灵”

如果我们今天要提出一个危害教育最深的传统遗产,那便是由“科举制度”留下来的考试文化,用考试来衡量教育的效果。

科举误尽了天下人才,这也是这四五百年来中国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主要原因,一直到1905年才正式“废科学,兴学校”。

不过非常遗憾地,科举文化并未因此断绝,它以学业成绩至上的方式,如幽灵一般从后门溜进了新式的“学校”教育。台湾与其他亚洲国家,近百年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当有限,升学的竞争非常激烈,尤其在以笔试为主而常被称为“一试定终身”

的联合考试制度下,严重地扭曲了整个教育的目的与理想,也不知摧残了多少年轻的学子知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对大学人学考试对中学生的危害,提出了简单有力的批评他认为学生在准备大学人学考试的过程中,是“以智害德”,“以智害体”,“以题害智”。

“教育”与“训练”

在竞争激烈的升学考试中,不但未能做到三育并进,相反的是彻底地把德“、智、体”都毁了我们把学生送到学校,确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教育”与“训练”学生们到学校接受“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们学做人,培养能力解决世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们接受“训练”,往往是为了使他们学会一些技能或祖先留下的知识,为了“训练”学生,使他们熟练,需要的很可能不是深深的思索而是机械式的重复操作。

一般来说,为了在考试中得到较多的分数,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解答所有的问题,学生们不但要学会解题,而且要解决得快,脑筋里要储存很多东西,而且对解决题目要非常熟练为了熟练,每个学生便得花很多时间看各种例题,参加模拟考试,做很多习题通常在学校与家长们的配合下,艺术课减少了,体育课没有了,睡眠的时间减少了,好奇心与创造力也都消失了,也就是说在升学主义挂帅的制度下,我们不再好好“教育”学生,只是努力“训练”他们成为只会解决考卷上的问题的“技工”。

我一直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社会是可以改造的,也许轰轰烈烈的革命可以去除妨碍社会进步的阻力,但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层的草根行动与全民的教育的提升我们如果没有学会成为国家的主人,我们要走出自己的路,开创人类的新纪元,那么检讨我们的文化与教育的确是很好的开始。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晚年的临终之问,让今天中国的教育现状愧对国人。

那么,中国的教育之症结,究竟源出何处?重点班、奥赛班等的层出不穷,升学率、状元郎的备受瞩目,映照的正是当下中国教育的饥渴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并没有被广泛地实践,教育似乎离“事业化”的本质渐行渐远,而更接近“产业化”、“行政化”。

所以,拯救中国教育的良方,无非是让教育回归其公共事业的本位,让素质教育得到真正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