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9606200000006

第6章 天人相应与养生(1)

(一)中医养生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它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属于中医学特有的概念。养生之道当顺应自然、顺应天地,力求“天人合一”。中医养生学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中医学文化特色,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大量关于养生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在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不断补充中逐步完善,经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了指导养生的基本原则。原文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是远古时期对养生之道颇有研究的人教导贫民百姓:对外界环境中的异常气候和外来致病因素,要适时地采取措施避免;对人体本身要调畅情志、心无杂念和妄想,人体的正气才会调和,正气守持于内。

这段话概括了指导养生的两个基本原则。首先“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人生活在自然之中,要随时注意避免外因,即外邪的侵袭。一年四季的春温、夏热、秋收、冬寒变化,是自然界阴阳二气相互消长转化的结果。正常情况下,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条件。人与自然息息相应,阴阳的消长转化运动,不仅影响着自然界,而且还影响着人体。当气候异常,人体不能适应时,就可能发生疾病,所以就要从各方面进行养生来调节人体的功能,使之符合阴阳变化的规律,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避免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次“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即调畅情志,保持思想的安闲清静,排除私心杂念,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干扰气机的正常运动,维护体内气化活动的正常环境。情志的产生,是以人体内脏及内脏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为基础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所以情志异常,会影响五脏所产生的五气,使气机失和,甚至影响五脏的功能和活动,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指出“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这里用喜怒指代中医的七情,阴和阳分别指代肝和心,大怒可以使肝气横逆而血乱,故伤阴,暴喜则心气迟缓而神逸,故伤阳。

情志异常是引发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喜”,是心情愉悦的表现,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如果有高兴的事可使人精神焕发,但是兴奋过度就会使心气迟缓而伤“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是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过度的“喜”,会扰乱心神,使人精神失常,《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喜伤心神而引发疾病的例子。“怒”,指人遇到某些不合理的事情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怒为肝之志,正常情况下,肝气宜条达舒畅,肝郁则气逆。因此,人在生气或发怒时,常感到胁痛或两肋下发闷而不舒服,因为两胁是肝经循行所过之处;或不想吃饭、腹痛,严重时会出现吐血等危急症候,中医术语称其为“肝气横逆,克犯脾土”。“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灵枢·本神》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若过度忧愁,则伤脾气而影响食欲。俗话说:“愁一愁,少白头。”传说伍子胥过文昭关,一夜之间须发全白,就是因为心中有事,忧愁过度所致。“思”,即集中精力思虑问题。如果思虑过度,人会出现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病,这大多与过分思虑有关。中医认为思虑过多会损伤脾气,脾伤则没有食欲,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

情志致病属于中医病因学说的内因的范畴。所以对于养生而言,调节情志,重视精神的调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因此,《黄帝内经》反复强调“和喜怒”是智者的养生之道,调摄精神,避免情志过激,这是养生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去掉私欲杂念,保持乐观情绪、开朗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精神内守,形神统一,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首要条件。

《素问·上古天真论》还指出了指导养生的基本方法,原文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上古之人,指远古时期的人。远古时期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调节人体阴阳,恰当地运用养生的方法,饮食有一定的规律,不违背常规地过度劳作,达到形神健全、和谐。

根据《黄帝内经》原文,中医养生的基本方法大致有以下五点。一是要“法于阴阳”。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阴阳二气与自然界阴阳二气是相互通应的,二者要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这样人体才不会产生疾病。所以养生应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调节人体自身阴阳,使之达到阴阳平和的状态。自然界一年有四时的阴阳消长运动,一天有昼夜的阴阳消长变化,人要想长寿,就应顺应自然界的这种阴阳消长运动,调节自身体内的阴阳消长变化。

二是“和于术数”。术数,指各种养生方法,诸如导引、呼吸吐纳等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于术数就是正确掌握各种养生方法和技术。养生术种类繁多,有以自我修炼为主,如气功、导引、五禽戏、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也有借助外力外物的,如保健针灸等。《内经》中首次提出的“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的按,就是一种以推拿、按摩、叩击为方法的一类运动,这是一种既能养生锻炼,又能治病保健的方法。每天清晨或傍晚时候,我们会注意到有一些人在公园内伸展双臂,紧紧抱住大树的树干,做头顶树身的运动或是用后背往树干上撞,这些都属于养生的方法。

三是“食饮有节”。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不可过饱,也不可过饥。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不但药物有四气(寒、凉、温、热)、五味(酸、苦、干、辛、咸)之分,各种饮食物同样也有四气、五味之别。所以日常饮食的搭配很重要,究竟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呢?这是现代社会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饮食不合理,可以引发许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所以饮食要搭配合理,讲究酸、苦、干、辛、咸五味且不可偏嗜,过饱或过饥都可以损伤人体的肠胃,导致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非常强调“饮食有节”,如《素问·痹论》中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内经》把调节饮食作为健身的手段和方法,要求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照顾好脾胃,调摄饮食。如果经常食饮过量,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而造成血流不通、筋脉淤滞,进而影响健康。

四是“起居有常”。人的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人不可以经常熬夜,最好在晚十一点之前入睡,如果经常熬夜,就会耗伤人体的心血,引发失眠等病症。五是“不妄作劳”。人不可以过度地劳作。劳作包括劳力、劳心和房劳三方面,强调人体的身、心、房事劳作均应适度,这样才能使形体与神明协调共存,故而人体才会健康而无病痛之扰。

人体要想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要以“适度”为原则。生命活动中任何环节的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运动方法的不合理,饮食上的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劳逸中的过劳、过逸,都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运动上,要掌握恰当的原则,在饮食上应当遵循“谨和五味”的原则,在劳逸方面遵守“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的原则,同时还要避免各种外邪的侵害,以此达到“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的目的。

《内经》中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长寿已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而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有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可以有效预防现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亚健康状态。

(二)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养生

“天人相应”既是《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又是中医养生的精髓。自然环境的异常可影响到人体的生理活动,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只有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就是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高度概括,而中医养生理论正是建立在这种“天人相应”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心理、生理和病理变化,所以在养生防病中,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法于四时”,使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精神内守,形体强壮,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四时养生即人体通过科学合理的自我调控,积极主动地顺应自然界四个季节气候的变化特点,通过“天人合一”,达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的记载,说明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四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而生长属阳,收藏属阴,故春夏季节属阳,秋冬季节属阴。根据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必须顺应四时的变化、调摄精神活动以达到人体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的“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养生防病要考虑到四季气候阴阳的变化和人体气血阴阳状况的关系来调节人体阴阳。所以人要在春夏季节调养自己的阳气,在秋冬季节调养自己的阴气,达到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养生目的。如李挺在《医学人门》中所说:“人之气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应周天之定序,配四时之常度。”同样也概括了人与大自然一年四季同步相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