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说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你应该想到怎样才能大于二。——《塔木德》
一条小街上,有两家卖早点的分列两个街头。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两家早点店的顾客相差无几。
可是奇怪的是,到了结算营业额的时候,靠东边的这家总会比靠西边的那家少出好多钱来。要是一天两天如此,倒还罢了,奇就奇在天天如是。
按理说不应该啊,一样的经营模式,一样的招待方法,一样的价格,而且,经营环境也差不多。
时间长了,这事就传开了,但没有人能够找到其中的原因。
一个学者路过此地,听了这个事,也感到比较纳闷,就欲探个究竟。
一大早,学者先走进靠东的这家店。一个中年妇女微笑着把他迎进去,在给他盛好了一碗当地人常喝的一种汤后,问学者:“要不要鸡蛋?”学者说不要,于是妇人就走开了。
学者留意了一下,那妇人对每个顾客的问话都是一样的——“要不要鸡蛋?”当然,顾客不一,要求也就各异。有说要的,也有说不要的,大概各占一半。
然后,学者又走进靠街西头的那家早点店。
同样也是一个妇人,同样微笑着把学者迎进去。在给学者盛好了一碗汤后,妇人问学者:“要一个,还是要两个鸡蛋?”学者下意识地说:“要一个。”
学者也特别留意了一下,那妇人对每个顾客的问话都是一样的——“要一个,还是要两个鸡蛋?”学者发现,爱吃鸡蛋的就要两个,不爱吃的就要一个。也有不要的,但是很少。
学者于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大智慧:在商品经济时代,是没有公理可寻的。当你抱怨生意难做时,也许别人正因点钞票累得气喘吁吁。究其原因,只不过因为同一句话别人说的比你多了关键的几个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