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黑客间谍
9545700000034

第34章 间谍风波:历史上美国与俄罗斯的间谍战(3)

20世纪的世界历史就是暴政和民主间的斗争史。就算是这样一场行动对于冷战的胜负没有多大影响,但是那些参加过“震荡器”行动的联邦探员依然深信:他们需要这场战争,即使胜利很少、很有限。

基本上可以说,整个行动的灵魂人物是卡西迪,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士兵,但是他对自己的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这份工作占据了他的生活,使他遇到了各种挫折,甚至有时他的生命受到威胁,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在这21年里,他惟妙惟肖地扮演了一个叛国者,而且令格勒乌对其深信不疑,即使失手时也没有暴露他身为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身份。无论怎么样,对于美国来说,他是一个英雄。

4间谍交换:被一枚硬币击败的苏联王牌间谍

继这起持续了21年之久,号称冷战时期最大的间谍案后,2010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破获了冷战结束后最大的一起间谍案——成功捕获了11名潜伏在美国的俄罗斯间谍。这11名俄罗斯间谍在美国居住和工作多年,专门收集美国在政治、外交和核武器等方面的情报。这起间谍案破获之时,正值俄罗斯总统访问美国以改善两国关系期间。这样一起间谍案无疑为这次关系改善之旅蒙上了阴影,而且这样的时机似乎在嘲弄俄罗斯总统的这次访美之旅。

面对此次的“谍战风波”,美俄两国为了缓和两国之间的矛盾,采用了“在第三国交换‘俘虏’”的冷战方式处理。两国协议,美国将这11名在美国捕获的俄国间谍与俄罗斯在21世纪之初在俄罗斯捕获的4名核技术专家进行交换。7月9日,两国飞机分别到达维也纳国际机场,双方借助一辆黑色面包车互相交换间谍,75分钟以后,两国飞机离开维也纳国际机场。

这起美俄“间谍风波”从发生到结束仅仅只持续了半个月,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据以往来看,间谍风波一般会持续数年,而被捕获的间谍至少要被扣押一年才能够得以释放。中国军科院国际问题专家张博认为,美俄“间谍风波”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解决,得益于此时的国际形势——美俄两国关系刚刚回暖,美国正于某些紧迫问题上寻求俄罗斯的合作,而俄罗斯一向致力于与美国搞好关系,且此时处于俄罗斯加入WTO的重要时刻,俄罗斯需要美国的帮助,即两国因为对对方各有所需,所以促使此次“间谍风波”迅速得以解决。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俄两国第一次交换间谍——在48年前,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也在德国柏林交换过间谍。交换的是被美国逮捕的克格勃上校鲁道夫·阿贝尔和被俄国击落的U-2飞机的驾驶员鲍尔斯。

鲁道夫·阿贝尔,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间谍。他被人称为“当代王牌间谍”,由于他能够惟妙惟肖地扮演各种角色,因此被西方情报机构称为“千面人”。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被一枚小小的硬币击倒,实在是匪夷所思。古有为了一个苹果而引发的特洛伊战争,而今则有了因一枚硬币引发的间谍疑案。

鲁道夫·阿贝尔是一名天生的谍报人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展现了他的语言天赋。1904年,阿贝尔出生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3岁时随父亲离开俄罗斯,分别在波兰、德国和美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并学会了波兰语、德语和英语(阿贝尔20岁的时候就已经精通6国语言)。23岁时,他回到莫斯科担任语言老师,同时教授英、徳、兰三种语言。他的德语讲得极其纯正,简直就像一个真正的德国人讲的一样。阿贝尔多才多艺,他喜欢文学、音乐、绘画和摄影,并且在绘画和摄影方面颇有造诣,还擅长吉他、长笛和舞蹈。

1927年5月,苏联克格勃通过对阿贝尔的长期秘密考察,将具有非凡才能的阿贝尔收入麾下。阿贝尔开始接受情报机关的训练,以便能够将其派往国外进行秘密工作。

1939年德国侵入波兰,阿贝尔进入亲纳粹组织,身份是父母双亡的德国汽车修理工,并且名字为“约翰·利贝尔”。阿贝尔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年后就成为了德国最高统帅部谍报局的司机。3年后,阿贝尔又晋升为政治情报处负责人的司机。阿贝尔就这样一步步接触到了德国的最高权力核心,为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绝密情报。

1941年,他随德军来到苏联,苏联战况惨烈,最后他拼死“护送”一辆坦克离开。德军意识到坦克中可能有重要的人或文件,立即派人突击,但都被苏联军队反击回来,而一直密切关注着战场的阿贝尔发现坦克不动了,他立刻意识到开坦克的人可能已经死了,于是他冒着生命危险钻入坦克(进入坦克后他发现开坦克的人果然死了),立即找出秘密文件烧毁,并炸毁了坦克。而他也因此身受重伤,几乎死亡。德军的司令不知内情,十分欣赏他的英勇,将他提升为情报官,并授予他“铁十字”的勋章。而同时,苏联方面因为他冒死毁掉密件,保护了苏联的密件没有对外泄露,克里姆林宫也授予他“苏联英雄”的勋章。因为此次表现,他获得了纳粹的信任,以致他深入盖世太保内部,窃取了美国间谍杜勒斯在瑞士与盖世太保领导希姆莱的代表密谈的内容。

1948年,阿贝尔被派往美国组建情报网,开始定居于纽约,并在纽约建立了苏联间谍组织秘密指挥部,之后他又一步步将自己的情报网扩大到了美国各地。而且,他以摄影和绘画做掩饰,创建了一个工作室,并将工作室搬到了美国司法大楼对面的一栋房子里。这样,他就可以观察到这栋大楼里面最有地位的人物。

1952年阿贝尔在纽约安定下来后,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了莫斯科,并要求莫斯科派一位助手给他。于是,一位名叫海哈南的人被克格勃选中派给了阿贝尔。这估计是克格勃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了——这位号称在芬兰做过间谍,并得到过组织的嘉奖的海哈南差点将阿贝尔毁了——因为他的疏忽和叛变,阿贝尔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而且他在美国辛辛苦苦建立的情报网也被摧毁。后来,克格勃发现海哈南的简历是伪造的,但是却不知为何他的简历能将克格勃的审查人员给蒙骗过去的。

阿贝尔在纽约主要通过一个空心镍币来传递信息,他将微缩胶卷放入其中,再把信息传递给苏联,而且阿贝尔也通过这样的方法来与海哈南联系。10月,海哈南前往美国与阿贝尔接头,但他们的首次会面却没有成功。似乎从遇上海哈南,阿贝尔就开始倒霉。海哈南到达美国之后,按照克格勃给他的联络方式,在中央公园的格林餐厅酒店旁的栏杆上钉上一个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红色图钉,而阿贝尔也按照指示在这个地点放置一份指示信,为了欢迎他的到来。但是,不知为何,海哈南并没有收到这封信,而那枚藏有信件的镍币也没有回到阿贝尔手中,而是被海哈南真的当作钱给花掉了。正是这枚被海哈南花掉的镍币,引发了后来的疑案。

直到第二年8月的一个晚上,阿贝尔才见到了这位五短身材,讲话带着严重芬兰口音,还有些微醺的海哈南。海哈南与阿贝尔的第一次见面让海哈南感觉很不好,他觉得这位上司不相信他,有嘲笑他的感觉。这让他很恼怒,也有些自卑。因此,他与这位上司的关系一直都不是很好。但是,阿贝尔一直很想把海哈南培养成一个可造之材。因为他很相信被克格勃派来的人。

1954年的夏天,海哈南接收到命令,要求他将一位潜伏在联合国秘书处的苏联间谍的报告放进死信箱,这样驻守在纽约的克格勃就能取走这个报告。但是,海哈南竟然没有完成这项任务,即报告没有安全送达。这让潜伏在联合国秘书处的那位间谍大为恼怒,甚至提出了离职。

即便如此,阿贝尔依然相信海哈南。他打算让海哈南开照相馆做掩护,但海哈南手艺太差,阿贝尔不得不手把手教他。这时,阿贝尔犯下了导致他日后被捕的错误——他将海哈南带去了他住的地方。一般来说,上下级的间谍只是发布命令和执行任务的关系,上级间谍不会让下级间谍知道如此多有关自己的信息,如名字、住所。一个多月后,海哈南才掌握摄像技术。而此时,阿贝尔获得了半年的假期回国探亲。没有了阿贝尔的监督,开照相馆的工作就被停了下来,海哈南也没有着手去开照相馆。而在此期间,海哈南因为酒后家暴妻子,被带去了警察局。显然,被警察注意,这是作为一名间谍最不应该有的行为。

半年后,阿贝尔回到纽约,发现照相馆还没有开张(海哈南以各种理由搪塞),又得知海哈南进了警察局,终于怒不可遏,把他臭骂了一顿。而至此,他也终于觉得海哈南是块不可成材的朽木,于是他要求克格勃让海哈南回莫斯科去。

海哈南也意识到自己在纽约没有立功,反而坏了事情,而且他与阿贝尔之间的关系也弄得很僵,这让他觉得回去后肯定会遭受惩罚。1957年4月,在各种拖延后,海哈南最终不得不踏上回国的旅途,而因害怕受到惩罚,海哈南在轮船到了巴黎时,中途逃了出来。他逃到了驻巴黎的美国大使馆,告知了他的身份,要求避难。可是,海哈南糟糕的外形——五短身材,醉醺醺的样子,带着浓厚芬兰口音的英语却让美国大使馆的人员一点儿也不相信他,而且还让精神病医生检查他是否有精神病,结果显示他是有自杀倾向的酒鬼,于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立即把他赶了出去。

慌乱之中,海哈南告诉他们说他会破译密码,并拿出一枚空心镍币里面的微缩胶卷作证。FBI非常吃惊,因为他们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空心硬币,早在四年前,一位报童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空心硬币的秘密,报童的姐夫刚好在警察局工作,于是这枚空心镍币就被送到了警察局。虽然纽约警察经过鉴定,发现了里面的微缩胶卷,但是他们却没有能力破解上面的密码。于是,这枚硬币辗转到了FBI当红侦探兰菲尔的手上,兰菲尔也没能破译出微缩胶卷里的密码,但是他发现这枚胶卷是从苏联传出来的。因为FBI主要是负责美国内部的司法调查,没有余力去调查该由中情局调查的国际间谍案,于是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而海哈南的到来,使得镍币的真相浮出水面。FBI立即把四年前镍币里的微缩胶卷找了出来,让海哈南破译里面的密码。由于海哈南成功破译了里面的密码,所以FBI终于相信了海哈南的话。在海哈南讲述他的经历时,FBI得知海哈南曾经是苏联王牌间谍阿贝尔的助手,不禁大喜起来——他们没想到无意中得到的一枚硬币,竟然钓出了一条大鱼。阿贝尔一直是FBI梦寐以求的王牌间谍,他们想让阿贝尔成为双重间谍,为美国效力,于是他们决定秘密逮捕阿贝尔。

6月,FBI依靠海哈南的信息,来到了阿贝尔在美国纽约的住处,并逮捕了正在洗漱的阿贝尔。阿贝尔显得十分平静,没有一丝惊慌。由于事出突然,所以阿贝尔有多份密件来不及处理。但阿贝尔不愧为王牌间谍,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利用自己的机智,成功地毁掉了几份最为重要的密件。最重要的是超微密码本。阿贝尔故意分散FBI的注意,将密码本藏在了手心,随后要求上厕所,在抽水的瞬间立即将密码本扔进水中冲走,而他身后的特工没有察觉到一丝不妥。阿贝尔想到还有一封电报放在一团白纸下面,他就故意对着他那幅还没有画完的油画叹气,颇为遗憾地说这幅画留着已经没用了,然后将那团白纸连同电报一起揉成一团蘸上一边的颜料涂抹油画,而这一团纸很快就被颜料浸透,看不出原貌了。很快,FBI搜查完毕,阿贝尔被押上了车,此时他想到他的领带别针里还有一粒有总部重要指示的超微胶片,于是他故意整理领带,这引起了特工的注意,特工取下他领带上的别针,仔细观察了一会,然后把别针打开,里面的超微胶片掉进了昏暗的车内,特工没有发现别针有何异处,便把别针还给了阿贝尔。至此,最为重要的密件已经全部被阿贝尔处理掉了。但即便如此,FBI此行依然收获颇丰。

依据FBI找到的证据和海哈南的证词,阿贝尔估计会被判处几十年的有期徒刑。

FBI多次派人游说阿贝尔,企图说服他与FBI合作,这样不仅可以免予起诉,还可以在联邦调查局里任职,并开出优渥的待遇来拉拢阿贝尔。但是,阿贝尔依然拒绝了,他宁愿以间谍罪被起诉,遭受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