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年画
9521400000008

第8章 中国最普及的艺术形式

(一)年画与美术

在中国,大概没有哪一种画种比年画的体裁花样更丰富更广泛,也没有哪一种画种比年画的参与者和受众更庞大。而在中国美术史上,年画是我国特有也是传统美术里最大的艺术门类,它以最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最广大民众的审美情趣和意向,独特的艺术魅力也一言难尽。

1.题材广泛

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传奇、戏曲经典、讽喻劝诫、仕女娃娃、花鸟鱼虫、风景名胜……正如前文中多次强调,年画题材的立体全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空前的,也为我国的其他美术形式如雕塑、书籍插图等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2.构图严谨

年画构图一般要求对称、均衡、虚实统一,注重装饰性。早期作品的构图,突出人物,简化背景,但画面结构严谨,风格古朴。后期作品人物增多,背景也随之繁杂,为烘托主题人物,常常采用重叠和并列等构图形式,使画面丰富多变且和谐统一。地域上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年画的风格也各有千秋,有的爽朗清新,有的工笔重彩。杨家埠流传有一首民谣:“年画得要好,头大身子小。眉眼清楚,头脸俊秀。身架四称,颜色花哨。不要一个眼,七分八分才凑巧。男子汉,四方脸。姑娘媳妇,瓜子脸。儿童娃娃,大圆脸。老头老婆,福笑脸。戏曲人物,化妆脸。青壮年,蚂蚱眼。儿童娃娃,杏核眼。姑娘媳妇,含情眼。老人要画丹凤眼。画姑娘媳妇要注意做到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嘴一点点。画儿童要注意做到粗胳膊、粗腿、大脑壳,小鼻子大眼不要脖,五官紧要向里凑,千万别把骨头露。”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年画的创作饱含了数代人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改进。

3.用色大胆

传统年画多追求鲜明热烈,用色之多,对比之强烈,是其他画种不敢轻易采用的,即使桃花坞、杨柳青一类清秀雅致的年画,用色也层次分明十分鲜活,又因传统年画以木版年画为主,色彩基调追求相互对比而非谐调,以达到彼此强调的作用,使画面强烈又明快,比如民间口诀说:“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画才新。红主新,黄主淡,绿色大了不好看。”年画的颜色多用植物和矿物原料直接制成原色,很少用调和色。为了使这简单的几种原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艺人采取色彩相互交错的方式,使得整个画面花花绿绿,简洁又丰富,具有很强的冲击力。这也正是中国年画独有的色彩语言。

4.画工细腻

传统年画的勾描技巧,吸取了中国历代画家创造的或白描或手法,在笔触技法上,突出表现为细节与人物的传神,如杨柳青年画中的《长坂坡》,在写实景物中,在树干和石上点出苔形墨点来提出山石之势和树表纹理,阿斗与糜夫人招手,更显得传神逼真,生动活泼。

5.注重细节

年画创作十分注重细节差异,一般人注意不到的细枝末节,在创作者和收藏者那里也有讲究和门道:例如年画中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后来便应运而生了加工多而细致的“画宫尖”“画三才”,力求锦上添花。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6.与文人画的关系

民间年画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技法从文人画及其他绘画艺术中吸取营养,文人画在发展中也吸收了民间年画中的成分,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雅与俗也具有一定的相对性。特别自近现代以来,新年画与传统的民间年画也有了一定的距离,许多传统年画艺人脱离了昔日匠人的身份,作者的社会结构在发生变化,接受者的观念相应地也在改变,年画越来越脱离传统的功能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艺术品位雅与俗的差别也在消失。当然,民间年画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是一种大众化的、通俗的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艺术的审美功能,同时又具有文化功能,还是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其通俗的特征也正是其本身固有的特色。这种俗是一种质朴无华、单纯率真、粗犷豪放的亲切感、真诚感,以及与民众民俗生活密切联系的体现。

(二)年画与印刷术

年画从诞生以来,就与印刷术的改良和引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印刷工艺的兴衰更迭,更是决定性地改变了传统年画的命运。

传统年画的主流木版年画,便是因雕版印刷术的诞生而兴起的,真正地普及到民间,是作为一种雕版印刷品而发行于世的。它因雕版技术的推广而风靡全国,达到鼎盛,也相辅相成地推动了雕版印刷的完善和成熟,对推动木版水印传统工艺的发展,都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桃花坞年画印制中采用的饾版印刷就是一大改良;也成就了明清之际国内大批印刷书籍图画的作坊,但随着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如石印、胶印、激光印刷等,而无可挽回地走向式微和衰落。

(三)年画中的信仰

绝大多数年画中,都隐含了某种古老而深沉的信仰观念、价值伦理、风俗观念,也正因为这种观念才约定俗成地形成了表达这一观念的民间年画这一特定的形式。

1.年画与民俗

民间年画因风俗节日而产生,从最初的自然崇拜、镇宅避邪、神灵迷信到今天的装点节日、烘托气氛乃至道德教化,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国富民强、安居乐业等祈福迎接的愿望。在表达民众祈福禳灾的心愿时,更包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它虽然在岁末腊月才大量出现在乡村市集城镇街巷,却担任着广大农村群众的重要精神食粮的职能,平时喜庆节日,婚丧风俗中,仍可见到各种不同题材形式的“年画”,以往大凡岁时节日,和平日嫁女聚亲、生子弥月、入塾读书、考试中举、升官授职、拜师收徒、酬师谢神、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安家迁居、谢医挂匾、祭天酬神等,都要用年画点缀其盛。

2.年画与大众价值观

传统年画追求饱满完整、丰富匀称构图方式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有一定的关系,崇尚圆满、完美是传统审美的一种心理定向。讲究圆满、完整不只体现在年画中,在民间美术的其他品类,以及其他民间艺术中,像戏曲、小说、神话传奇等艺术也都有这一特征。民间流传的单幅年画中时常是饱满匀称的构图,如神像画中主从排列有序、形式稳定;风情画、戏出连环故事画中也大都是这类的构图。许多耕织图,将各种人物、动物、风景等打破时空局限,大小疏密、穿插布局,画面整体完整、气氛活跃、生动而不杂乱。大幅全景式的年画常采用鸟瞰式构图,画面有众多的人物、景物和情节,气势宏伟壮观,结构庞大复杂。许多风景画、三百六十行等常采用这种形式。戏出等连环故事画也常采用无焦点透视整体合情地布局人物和景物、道具。门神画中除单幅门神外大都是成双成对,画面布局完整,外形轮廓浑然一体,形象鲜明、强烈、突出,但细部对比又富有变化。民间年画的完满构图体现了民众朴素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要求,达到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3.年画与国人的功利性

我国的传统信仰一般都有一个“有求必应”的基本立场,这对于信仰者是一个许诺。即使唐代以后在国内蓬勃发展的佛教,其信徒也大部分是抱有目的和期许的。凡是有灵验的神庙、寺院,香火都会很旺,民众会不远千里去朝拜,这一方面是宗教的承诺,另一方面也是民众的期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间信仰在中国的现实性和民间信仰者的功利性。

年画正是把民间艺术与世俗功利意愿相融合,才得以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信仰的文化载体,这是年画艺术强有力的精神渊源。年画把求生、趋利、避灾的功利意愿寄托在种种被认为有神机妙用的自然物体或人为事物上,用隐喻、比拟、谐音、夸张等手法,把丰富的思想内涵以直观的物象表现出来。年画在风俗习惯上衍生出的文化现象,在其表层表现为民俗的物化、行为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显形事象;它的深层则是人以及人组成的群体长期积淀而成的心理习惯、思维方式和观念模式,进而成为社会群体内部的精神诉求——信仰。

(四)年画与政治宣传

清代末期,年画开始承担起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职责——政治宣传。近代以降,帝国主义列国强势侵入,中华民族处于兴衰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了使爱国民众的潜能被激发出来,年画这一拙朴古老的民俗艺术形式也于此际迸发出巨大的精神活力,放射出最为夺目的光芒。如在1900年6月至1901年9月,八国联军猖獗进犯期间,年画艺人及时创制出多幅画张,在颂扬义和团、红灯照等反帝爱国运动的同时,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毫不留情地大加鞭挞。潍县杨家埠年画艺人在慈禧离京出逃及签订屈辱卖国条约回京时,分别创制出《慈禧太后逃长安》和《八国和约后》两幅年画。这两幅画很快就被清政府严令销毁,今已不存,但从人们口头流传下来的题画诗中,可以约略感受到原画作痛快淋漓地讽刺嘲弄以及创作者的激愤之情:“八国联军进了京,吓得慈禧要了命。拽着光绪快逃跑,三天跑到长安城。快哉!快哉!红毡铺地三尺厚,黄沙罩顶把天蒙。五里一墩来护驾,十里一堡夹道迎。回京不比离京时,一走走了三年整。”

再如1912年的中华民国纪元宣传年画: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民国政府为了庆祝这一划时代的历史时刻,发行了庆祝中华民国纪元第一年的宣传年画。在这幅年画中,有孙中山,黄兴等开国元勋,还有反映中国工农兵学商的社会各个层面,满怀着对社会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这幅年画中,中国官方首次应用了西方社会的纪元历法,就是我们后来俗称的“公历”或“阳历”。年画中的“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就是“中华民国纪元第一年”,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公元1912年。与此相对应,中国的传统历法夏历,以后就被俗称为“农历”或“阴历”。

在八年抗战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建设时期,一部分应时而生的政治性、目的性明显直接的年画如武强抗日年画与独具红色韵味的文革年画,都起到了号召民众、政治宣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