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9480600000005

第5章 印刷术——文化传播的革命(1)

当我们翻开书籍,打开杂志,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内容丰富,色彩缤纷。当我们走在街上,绚丽的广告牌,印有搞笑图案的服饰,无时无刻不在吸引我们的双眼。而这些精美的文字和图案之所以能够呈现在各种各样的载体上,还要归功于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诞生到发展,印刷术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一)印刷术简介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在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手抄的书籍。手抄不仅费时、费事,而且又容易抄错、抄漏,书籍抄本的数量有限,更无法大批量复制,严重制约着信息的传播,给文化发展带来了阻碍,这种情况一直到印刷术的出现才得以改观。

印刷术是一门将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进行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术最早始于我国隋朝的雕版印刷,后来经过宋仁宗时期的毕昇大力发展、完善后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到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二)印刷术的起源

在印刷术诞生之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许多复制文字的技术,比如用印章在泥土和纸上盖印文字,用镂花版在纺织物或纸上取得重复的文字和图案,在石碑上拓取碑文等等。这些方法都是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先导。

1. 印章

我国古代的印章是雕版印刷的源头,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经验启示。印章是一种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如果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的称为干印,有些是印于蜡或火漆上,有些则是用力压印于纸上,令纸的表面有凹凸。

印章在先秦时就有,一般只有几个字,表示姓名、官职或机构。印文均刻成反体,有阴文、阳文之别。所用材料有铜、石料、骨料和木料等。早期的印章是用作家族的标志、地位的象征、饰物佩带或用作封泥。秦汉时,由于雕刻工艺的发展,反刻文字的印章已经非常普遍,人们还学会了用木戳在铜范和陶量器上印制铭文,有的多达数百字。

在纸没有出现之前,公文或书信都写在简牍上,写好之后,用绳扎好,在结扎处放黏性泥封结,将印章盖在泥上,称为泥封,泥封就是在泥上用印章进行印刷,这是当时保密的一种手段。纸张出现之后,泥封演变为纸封,在几张公文纸的接缝处或公文纸袋的封口处盖印。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这样的印章已经相当于一块小型的雕版了。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方便得多。

2. 印染

中国的印染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印染是在木板上刻出花纹图案,用染料将图案印在布上。中国的印花板有凸纹板和镂空板两种。早在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之前,我国就一直拥有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公元前165年左右)出土的两件印花纱就是用凸纹板印制的。

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印染工艺中,不仅有染有印,还有依稀可见的刷印。而这些织物的刷印,很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3.拓印

远在公元前2000年,重大事件的记载便已被镌刻于骨板、青铜、砖瓦、陶瓷、木料以及玉石之上,用以保存文字和图像,而镌刻长篇碑文最多的质材当推石料。

东汉时期石刻流行,出现了刻字的石碑。有人看到互相传抄的书籍错误很多,就决定利用石碑来补救这个缺点。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和一些官员一道要求朝廷把一些儒家的经典刻在石碑上,作为校正经书文字的标准本,宣扬儒家思想。于是刻有七部儒家经典的46块石碑,竖立在了当时的最高学府——洛阳鸿都门外的太学前面,石碑上共二十余万字,分刻于正反两面,每块石碑高175厘米、宽90厘米、厚20厘米,工程历时八年,全部刻成。

这样一来,许多人都赶去抄写石碑上的文章,或者拿着书去校对。石碑刚刚立起来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千多乘车辆,载着人前来观看摹写,车水马龙,十分拥挤。

后来人们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碎布、帛絮包扎成一个小拳头样的槌子,在石碑上轻轻地捶拍,使纸陷入碑面文字的凹陷处,待纸干燥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底白字,跟石碑上的字迹一模一样,这就是拓碑,复制下来的纸张称为拓片。这样复制的方法比手抄简单、便捷,而且更加可靠。人们用纸将经文拓印下来,收藏和出售,使拓印广为流传。石碑越来越多,拓印的方法也越来越普遍。后来人们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加以拓印。这当然比把字刻在石碑上更加经济方便。

拓印术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在纸上刷印的复制方法,已经具备了印刷术中的基本要素,是一套完整的、有刷有印的工艺技术。与雕版印刷相比,它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需要原版、纸、墨等条件,其目的也是大批量地复制文字和图像。然而,碑刻的文字是凹下的阴文,雕版印刷的印版是凸起的阳文,复制下来的拓印品为黑地白字,雕版印刷品则为白地黑字。拓印品的幅面往往比雕版印刷品的幅面大,在速度上也远不如雕版印刷,所以拓印术还不能看做是一种印刷方法,而只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三)雕版印刷

1. 雕版印刷的产生

在印章、印染和拓印技术的相互融合、启发下,大约在隋朝,雕版印刷技术应运而生。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比如枣木、梨木等等。雕版时,在一定厚度的平滑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薄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和字体凹入的碑石阴文截然不同,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覆上纸,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了纸上,印出了文字或图画的正像,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一页书就印好了。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完成了。这种印刷的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的发明时间,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多数专家认为雕版印刷的起源时间在590—640年之间,也就是隋朝至唐初。

根据明朝时候邵经邦《弘简录》一书的记载: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典型事迹,编写了一本叫《女则》的书,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这是我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刻本。从这个资料来分析,当时民间可能已经开始用雕版印刷来印行书籍了。雕版印刷发明的年代,应该要比《女则》出版的年代更早。

2. 雕版印刷的发展

到了9世纪时,我国用雕版印刷来印书已经非常普遍。唐穆宗长庆四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的《长庆集》作序中有“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模勒”就是模刻,“炫卖”就是叫卖。这说明当时白居易的诗的传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唐朝刻印的书籍,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一部咸通九年刻印的《金刚经》。1900年,在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这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这部《金刚经》卷首刻有一幅画,上面画着释迦牟尼对他的弟子说法的神话故事,神态生动,后面是《金刚经》的全文。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清晰鲜明,刊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宋代的雕版印刷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繁多。技术臻于完善,尤其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阳、四川的成都刻印质量最高。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费时22年,总计一千零七十六部,五千零四十八卷,雕版达十三万块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以此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的规模之大。宋朝雕版印刷的书籍,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为人们所喜爱。

雕版印刷术诞生之后,得到了广泛运用,历朝历代,上至官府,下至平民,制版刻书之风延续不绝,直到中国封建时代的终结。雕版除用于印刷文字外,还广泛用于印制各种图画。宋代开始,雕版还不时用于印制纸钞。此外,除传统木刻雕版外,历史上也还出现过金属材料制作的雕版。上海博物馆收藏有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所用的铜版,可见当时已经掌握了雕刻铜版的技术。与木版相比,金属雕版虽然坚硬耐磨,但制版困难,着墨性能不佳。因此,传统印刷中,使用的大都是木刻雕版。

3. 彩色印刷

雕版印刷在开始时只有单色印刷,五代时有人在插图墨印轮廓线内用笔添上不同的颜色,以增加视觉效果。天津杨柳青版画现在仍然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将几种不同的色料,同时上在一块板上的不同部位,一次印于纸上,印出彩色印张,这种方法称为“单版复色印刷法”。用这种方法,宋代曾印过“交子”,即用朱墨两色套印的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