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9480200000017

第17章 钟磬悠扬(1)

乍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元空方丈并不觉。一日,他来到西阁书房省视课业,忽见那个书生模样的“学友”又来了。待再看时,发现这个书生的形样有些不对。又看看王尔烈,则有些窘困和忸怩。待那人离席搭眼一望时,他不觉大吃一惊,这还了得!

千山多古刹,素有五寺、六庵、十观、十一宫之称。五寺者,为祖越寺、龙泉寺、香岩寺、中会寺、大安寺;六庵者,为鎏金庵、南泉庵、洪谷庵、木鱼庵、伴云庵、遁颐庵;十观者,有无量观、玄真观、圆通观、普安观、青云观、慈祥观、凤朝观、白云观、武圣观、双龙观;十一宫者,有西海宫、五龙宫、朝阳宫、斗姥宫、太安宫、泰和宫、圣清宫、圣仙宫、天宝宫、东极宫、晏清宫。五寺者,为佛寺;十观者,为道观;六庵者,为女尼庙;十一宫者,为神庙,隶属于道教,为道观的一支。这些释、道、尼庵、神庙,均各具特色。其中,无量观规模最大,为道观之首;祖越寺,建立最早,为诸寺庙之祖;龙泉寺,为佛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佛寺之最;普安观,临五佛顶,为千山地理位置最高的寺院;中会寺,居五寺之中,为佛家核心庙宇;大安寺,以雄旷称奇;香岩寺,以名胜最多出众;五龙宫,为十一宫神庙中最为宏阔的一座,居千山之核心地带;南泉寺,以门前四十级石阶和数百年古柏苍松著称;木鱼庵,有石呈空心,敲击时其声若木鱼,天下称奇,它也因此得名;慈祥观,以寺院建筑临坡倚山、错落有致闻名。

千山多奇石、怪洞、伟树。其奇石者,有狮子岩、振衣冈、睡猫石、夹偏石、无根石、吐符应生石、木鱼石等。怪洞者,有香岩寺后山的老祖洞、龙泉寺前山的了凡洞、无量观侧的罗汉洞、普安观旁的玉泉洞、木鱼庵外的朝阳洞;还有凤朝观东北角的冷洞,深不可测,可通二百余里外的医巫闾山;香岩寺西南角的冰洞,即便盛夏酷暑,洞口尚含凉冰,即使隆冬严寒,洞口仍吐热气;有的洞还洞中有洞,若观音洞等。伟树者,有香岩寺的蟠龙松,形若蟠龙;慈祥观的扫帚松,状同扫帚;无量观正门西侧绝壁上的可怜松,生得实在可怜,危畏若坠;南泉庵的古柏,竟不知年。

千山多奇景,仅称“天”字景者,就让人数不胜数,闻之无尽。如,无量观西山上的“一步一登天”、“一线天”、“三十三天”,直至“天上天”。曾有诗云:

别有名天三十三,兴来拾级任登攀。

举头试望绝高处,一色苍茫接蔚蓝。

尤值得一提的是,无量观西山卧虎峰西北的“一线天”,为一巨大石罅,形若神斧劈就,两侧石壁高十数丈,长数十丈,罅缝宽尺余,仅容一人身,二人对行皆擦肩;石壁间距上下均等,呈平行状;罅底有石级百余阶,斜坡而上,步步登高;旅人走到这里,无不思绪绵长,想到人生在倾轧中挺拔直立,其韵味是何等艰难与深邃。

千山多奇峰。著名者有仙人台、五佛顶、莲花峰、月牙峰、狮子峰、弥勒峰、净瓶峰、钵盂峰、海螺峰、卧象峰、献宝峰、鹁鸽峰、三台峰、漱琼峰、松苔峰、上夹峰、下夹峰、笔架峰等。其中仙人台为最高峰,乃千山第一高峰;五佛顶次之,为千山第二高峰。

千山集寺庙、秀石、幽泉、园林于一山,其胜不可数,为关东诸山之冠,辽东名胜之首。历来多有赞语。有称其为:

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寺不古,无泉不名。

有誉其为:

峥嵘突兀者,千山之奇峰也;窈窕悠远者,千山之极谷也;青翠阴森者,千山之丛林也;绚丽庄严者,千山之古刹也。还有谓其为:

花香鸟语,和风漱泉,径路萦回,烟云变幻,好景纷呈,触目毕现。

千山,也实在着人留恋。清工部尚书曹玺之子、《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之祖父曹寅,在其著述《楝亭诗钞》封首之署名前的籍贯处即贯以“千山”二字,可见其早已名扬天下了。

千山开发尚古。流传下来的传说中,就有秦庄襄王嬴楚的三公主来千山修炼,至今已有二千余年了。相继在汉代《三国志》中亦有记载。祖越寺,始建于唐代;龙泉寺,壮阔于隋朝;中会寺、南泉庵,兴建于明;无量观、五龙宫、产生于清。其他寺庙,亦均出现于宋、元、明、清历朝。

正因为其古老,更为苍凉古迈之关东增添了一丝秀色,亦为游旅生就一分引人之情味。

陈月琴出家前,其祖姑陈兰君释玄子,曾把她带到千山游览。千山五寺、六庵、十观、十一宫,计三十二座寺院及遗址,她都游览过了。最后相中了木鱼庵。木鱼庵又是她祖姑住持的地方。所以,待她后来剃度为尼、削发出家时,便将木鱼庵作为自己住持的地方了。

话说陈月琴与王尔烈在千山接触、久别重逢后,便往来不断。有时,月琴扮成男装以学友名义前来幽会尔烈;有时,尔烈着成女衣以尼友身份前去寻找月琴。月琴前来龙泉寺,不是在“吐符应生”石下或狮子峰石下谈心,就是在西阁书房倾吐;尔烈前去木鱼庵,不是在睡猫石边或木鱼石上交臂,就是在罗汉洞里相欢。千山山石莽莽,草木森森,景致幽幽,自是情侣的好去处,他俩自然也是欢快无比。

乍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元空方丈并不觉。

一日,他来到西阁书房省视课业,忽见那个书生模样的“学友”又来了。待再看时,发现这个书生的形样有些不对。又看看王尔烈,则有些窘困和忸怩。待那人离席搭眼一望时,他不觉大吃一惊,这还了得!

乍开始的一个时期里,释玄子禅师并不知。

一日,她来到罗汉洞里进香火,忽见那个女尼模样的“道友”又来了。待再看时,发现这个道友的行为有些扎眼。又看看陈月琴,则有些慌恐和不安。待那人离洞用眼一瞄时,她不觉大吃一惊,感觉此事非同小可!

于是,她派身边女尼释绿了随后前去盯视。

于是,他派身边和尚释普丘随后前去探查。

绿了和普丘途中,在中会寺相遇了。

他俩本来相识,将所见到的情况一说,便又都各自返回到各自的寺里去了。

元空方丈听了,并未立即发火,而是将王尔烈叫到龙泉寺讲经堂,向他讲述起一个古老而悠远的故事。

他说,辽南一带,有一座山名叫望儿山。那座山,当人们从南面去眺望时,就会发现它像一个老母亲立在那里向南瞭望。望什么呢?望她的远出未归的儿子。

传说,很早以前在望儿山下这个地方,住着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清苦贫寒的生活。老母日耕夜织,省吃俭用,供儿读书;儿子刻苦攻读,又很孝顺,只盼望能够科场取中。后来,逢科考之年,儿子乘船跨海进京赴试。不幸途中遇险,船沉人亡。在家中的老母并不知道此事,只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登山眺望。

也许是由于望久了吧。在眺望时,竟幻化出一些图景来。

一次,她竟然望到她的儿子归来了。那是在茫茫的大海中,扬起了一片白帆。风浪中,她的儿子向她奔来了。

她惊喜地向儿子问道:“儿啊,咋回来了?”

儿子答道:“遇到了风险,不能前行了。”

她又问道:“那么,功名呢?”

儿子答道:“暂时不取了,先在家陪伴老母。”

她不满意了,说道:“进取向上,岂能半途而废!”

儿子见母亲不悦,便退去了,旋即不见。

又一次,她竟然又望到她的儿子归来了。还是在那茫茫的大海中,又是扬起了一片白帆。风浪中,她的儿子向她奔来了。

她再次惊喜地问道:“儿啊,这回可是真的回来了?”

儿子答道:“不,你的真儿子并未有回来。”

她听了,问道:“那么,你是谁?”

儿子答道:“我是你儿子的魂灵啊。”

她大惊,问道:“那么,我真正的儿子呢?”

儿子答道:“他已经落海淹死,永远也回不来了。”

母亲有些凄然,苍茫中,儿子又不见了。

第三次相见,那是在一个日出的早晨。还是在那茫茫的大海中,又是一片白帆扬起。风浪中,她见到她的儿子了。

此时,她的儿子身着锦袍,腰扎玉带,头戴纱帽,满面春风地来到了她的面前。

她又是欣喜地问道:“儿啊,你咋才回来呢?”

儿子答道:“我已经考中,独占鳌头,夺得状元,并且在外面做官了。”

她听了,说道:“这么说,是你没时间回来看妈了。”儿子答道:“是的。我这回是来接你的,咱好永远在一起,以享天伦之乐。”

母亲听了,满心欢喜,不由得呵呵大笑起来。

哪想,她的这一声大笑,竟然将她惊醒了。这时她才发现,此乃南柯一梦。待她睁眼再去望时,眼前又什么也都没有了。只是有着那迢迢的大地,茫茫的海洋。

此后,老母亲照样登山望着,一次又一次,只将荒坡都踩成了道。

随着她一次次地登山眺望,她也一天天地变得年迈了。

一日,她又艰难地登上了山顶。

这是她最后一次登上山顶了。待她爬上山顶时,竟闭上了双眼。说来也奇,老人死后,身子并未有倒下,而是直直地站立着。日久,便化作了这山。

从此,这山便被唤作望儿山。

世上的事情无独有偶。在此山南还有一山名叫“馒首山”。因为它长得像一个圆圆的馒首而得名。人们都说,那是给这位老母敬献的供品,以体量她做母亲思儿的一片心。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是用来说明此种情况的。民谣云:

天为蒸笼地为锅,柴在深山水在河。

万里云霄皆为气,敬母献此大饽饽。

可怜天下父母心哟,这里面充满着无尽的凄婉和悲凉。

王尔烈听到这个故事后,扑通给老方丈元空跪下了,说道:“师父,你不要说了,我全明白了,这是在说我。我今后,一定把心收回来。用在学业上,不辜负你的一片期望就是了。

我知道,这也是父母的一片期望呵。”

元空法师听了,弯腰将王尔烈扶起,说道:“知道就好。有些事情,待我以后慢慢地对你讲。”

与此同时,木鱼庵禅师释玄子也将红了找来。她也没有发火,而是向红了讲述起一个撩拨心机的故事。

她讲的是《西厢记》书外的趣谈。

她说,《西厢记》成书前,即有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传世。《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为一传奇小说。写白衣书生张生与相府闺秀崔莺莺于蒲州普救寺相遇,一见钟情,月下相期,幽会相宿;然而良缘并未作美,最后以莺莺另嫁、张生别娶告终。曾有人将张生说成是元稹的友人、以《枫桥夜泊》一诗扬名于中外、并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唱彻于古今的唐代诗人张继。其实,这个说法被元稹的自身经历和思想境况给否掉了。元稹成名后,为寻求靠山,娶了尚书右仆射韦夏卿的小女韦丛为妻。在这前后,他曾抛弃了一个他曾热爱过的少女。《莺莺传》既做了此番描摩,又做了那番掩饰,为自己始乱终弃的行径做了巧妙辩解。这点,正是他欲盖弥彰之行为的反映。这是《西厢记》书成前的书外的一桩趣事。《西厢记》书成后,又生出一些逸闻趣事来。《西厢记》十里长亭送别段中有这样词句: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传说王实甫写到这里时,构想甚苦,思竭意枯,遂仆地而死。他死后,其作并未完成,从此中断。其余下的未成功部分,为关汉卿拾笔续之。其实,此说并非传说,但亦并非实闻,历来多有争论。有说,《西厢记》并非为王实甫作,乃出自关汉卿手。持此说者,以元代学者《中原音韵》一书为依据。该书当谈到“乐府之感、之备、之难”时,只提到元代的作家“关、郑、白、马”,并没有提到王实甫。“关”为关汉卿,“郑”为郑光祖,“白”为白兰谷,“马”为马致远,乃元代四大杂剧家。此说本难成立,无须多议。但又有一说突起,那就是《西厢记》作者为关、王二人说。持此说者,还明确指出,“王作关续较为可信”。《西厢记》传世后,曾惊动了历代不少文人秀士。明代中期诗人兼画家唐寅,曾为《西厢记》作《莺莺遗照》。明代末年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为《西厢记》作批。徐士成、徐文长、凌濛初等,曾为《西厢记》刊刻、集注、作评。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闵振声刊刻《千秋绝艳图》,卷首即为“宋画院待诏陈居中摹”《崔娘遗照》,并有题诗,云:

翠钿云髻内家妆,娇怯春风舞袖长。

为说画眉人不远,莫将愁绪对儿郎。

诗,又云:

修蛾粉黛暗生香,泪眼盈盈向海棠。

待到月斜花影散,一番春思断人肠。

释玄子滔滔不绝的介绍,使红了震颤了。释玄子不愧为大家闺秀,名门才女,所识是多,所知是广,她心中暗暗佩服。她想,自己虽然也读了些书籍,但相比之下,所知甚少。

正待红了做此番思索时,又听释玄子说道:“不过《西厢记》终归是《西厢记》,书本终归是书本。到后来,崔莺莺与张生还是终成大器的,张生发愤读书,终于科场获捷,二人姻缘也走向美满。”

红了,乃是千精百怪的姑娘。她听了这番话后,急忙给释玄子跪下,说道:“祖姑,你的话我全明白了,你的用意我全领会了,我决不辜负你的殷殷期望,我会很好地处理这件事情的。”

释玄子听了,伸手将红了扶起,说道:“领会了就好,有些事情待我以后再向你讲清楚。”

这次谈话过后,两厢都有了改变。

红了还俗,脱却了释家裳,着上了女儿装,深居故里秀闺,操起花针女红,端起书本诗章,悉心做起女儿的事情来。王尔烈静默于龙泉寺西阁,潜心读书,足不出户,收住意马心猿,决心闯出一番大业,铺开一幅宏图来。

事过不久,由王家提媒去陈府说亲,两厢便正式结为秦晋之好。

当然,在这个事情上,王尔烈的二嫂曹彩凤是大力支持的,起着主要作用。她首先说服了老夫人崔云鹤,又托了妥靠的媒人前往陈月琴家,做细致说和,打通了彼此的思想顾虑和隔阂,消除了疑虑。使得陈家愿意将女儿嫁过来。

当然,在这个事情上,木鱼庵的禅师释玄子是关键的一个,她回到家后,亲自向陈月琴的父母讲明了此事的利害,并说道:“陈王两家联姻,实在是喜上加喜,好上加好。王尔烈将来必有大就,前程无量。”

当然,这样做也是两全其美的事。作为龙泉寺和木鱼庵这两座千山中的清净禅林来说,那是遮过了其所谓的丑事;作为王尔烈与陈月琴这两个有情人来说,也终于实现了夙愿。

王尔烈与陈月琴成婚后,刘淑香为长,陈月琴为次;刘淑香为正,陈月琴为偏;刘淑香为妻,陈月琴为妾。但是,陈家经过释玄子的说服,也不反对了;陈月琴更是同意。刘淑香乃大家闺秀,知书达理,更是以陈月琴为妹妹相称,好不亲热。

据说,在王尔烈与陈月琴成婚那天晚上,待远亲近邻走后,曹彩凤来到了洞房,面对着他俩,还曾戏作一联。其联云:

豆豆还是豆豆,只是金莲在手两脚有些修长瘦小;

联中的“豆豆”,系指豆腐,影射当年王尔烈与陈月琴在豆腐浆岭下豆腐浆河滨相互所对答联中的话;“金莲”,系指陈月琴,是说她经过千山出家、攀登山岭,双脚已变得又长又瘦,暗喻她长得更窈窕更秀气了。

王尔烈更是明白,不过,他听了这联后,却立即回敬一联,答道:

饽饽仍为饽饽,却见玉浆下肚两臀显得宽厚肥大。

这联中的“饽饽”,系指当年农历六月初六日曹彩凤让王尔烈去谷田里送菠萝叶饽饽以敬虫神祈祷年丰事;“玉浆”,系指当时答联中所说“二更二点二嫂二搂二亲二兄”句,暗喻她已身怀有孕,因而臀部发大。事实上,曹彩凤也确实是有了身孕,都已经显怀了。王尔烈以此作笑谈,也实在是奇妙绝伦了。

这会儿,陈月琴见他叔嫂二人以联相对,也觉有趣。只是不知王尔烈所和的下联为啥意思,但是也明白不是好话。她本是打算也就此和上一联,只觉得自己是个新娘,不便多嘴。于是,她对曹彩凤说道:“二嫂身子发福,岂不是件好事!”王尔烈听了,说道:“对对,身子发福,有味有味,二嫂二更更得搂二兄了。”

曹彩凤一听,脸忽地变红,骂道:“驴鸡巴撞钟,要好种没好种。”

王尔烈听了,嘴马上张开,笑道:“狗蛋子敲磬,盼佳人有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