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是残酷的,有时甚至是黑暗的,要想在其中生存发展,必须深刻地解读它的游戏规则。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高层管理;无论你是外企白领还是国企职员,都面临着竞争与压力。只有悟透职场潜规则,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运筹帷幄,从而决胜职场。
每个组织几乎都有两套规则,找出那套实际使用的
有人总结说,每个组织几乎都有两套规则:显规则和潜规则。一种是公开的规章制度,另一种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游戏规则。
显规则是地上河,潜规则是地下河,看不见,但更汹涌。只有显规则,则“水至清而无鱼”;只有潜规则,则会走向无序和混沌。组织的发展,总是在两种规则的交替中进行。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潜规则呢?
有人认为,是显规则的不完善,使潜规则的存在变得合理。在任何一个组织中,当显规则不可能完全正确和完善,当显规则不能发挥有效作用的时候,潜规则就会凸现,起到实际的调节作用。而组织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能用一种规则去应付,纵使是显规则,也是在变化之中。可以说,规则总是落后于组织的发展,在新的规则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潜规则就闪亮登场了。
此外,人性中无法克服的弱点以及人性的复杂,也决定了潜规则存在的必然。一位管理专家这样说道:“之所以存在潜规则,是因为人性不能用所有的规则全部设定出来,对不同的人性要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领导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能只用一种规则去应付它。无论是最高决策者还是普通员工,都在遵循着自己的行为规则中不言自明的信念,他们的行为都离不开人性与利益两把标尺。”
不仅如此,我们传统文化的特点也决定了中国管理哲学的特点,可以说,那种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是潜规则存在的文化心理背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很多事情你可以去做,但是,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则不习惯告诉别人。这种文化习惯,也使很多组织活动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特别是在不同的层级之中,更是这样。领导交代下级做什么事情,有时候是不说明原因的,关键看你的领悟,这其中,就包含着很多潜规则。而公司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其产生的公司活动,有时候也不为外界所知,在公司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些潜规则。
作为公司的成员,如果你不懂潜规则,就会出力不讨好,难以获得大家的认可。
阿坤加入某知名国际贸易企业集团之后满怀信心与热情地投入了工作。虽然刚刚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但阿坤在此之前已经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国际贸易的书籍,也对新公司的工作程序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在阿坤看来,人定胜天,决定工作成败的关键不在于熟不熟悉,而在于自己对工作的投入多少。
基于这两方面的判断,阿坤来到新公司之后,顾不上左右观察形势,也没有与同事们一一沟通,就满怀热情地开始了工作。
首先,他在工作时间上要求自己比别人工作得更长。每天,他第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但是,在领导表扬他工作积极时,部门里其他几个完成工作后每天准时下班的同事脸上却表现出了不高兴的脸色;
其次,他要求自己工作做得越多越好。他在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觉得意犹未尽,又将部门同事还没来得及完成的工作一并做了,但当他满怀得意地告诉同事时,他没有留意到同事眼中一掠而过的尴尬;
不仅如此,他希望尽力参与公司的一切事务,表现出一个新人应有的积极性。所以,每次公司开会之前,他都会积极地预先准备一个晚上,备足大量的资料,并按照自己对公司发展、对行业发展的判断,撰写长篇建议书。别人的发言只有短短几句话,他却激情满怀地滔滔不绝,几乎将整个讨论会变成了他的思想报告会。当稀稀落落的掌声响起时,陶醉的他没有看到,许多忌妒、猜疑、敌视的眼神在同时射向他。
不久,集团举行了销售经理工作测评会。阿坤对自己在半年时间中取得的成绩很有信心,他认为集团一定可以给自己一个满意的评定。不料,出乎阿坤意料的是,他的评分竟然排在最后一名。
阿坤感到困惑,感到委屈。其实,他的失败,不在于个人能力,而在于他不清楚集团内部的潜规则。毕竟,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个人的表现与能力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去扶持。而阿坤只考虑到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有意延长自己的工作时间、主动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却没有顾虑到他这种行为在侧面上却影响了其他同事的表现。因为阿坤的过分积极表现,那些按时完成工作、可以准时下班的同事,似乎显得工作不积极似的。
并且,每一家公司召开企业发展讨论会都有不同的目的。有的是给公司员工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平台,有的是给公司管理层表现自己领导业绩的机会。公司召开这种讨论会时,其他老同事之所以保持缄默或者只说短短几句话,目的是想先听听领导的意见,然后再决定自己是否应该提意见以及该提什么样的意见。而阿坤在没有预先了解形势的前提下,只考虑到要积极参与公司的事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没有想到他的热情可能完全是在起反作用。
同时,作为新人,阿坤知道追求销售业绩是第一位,但他对追求业绩过程中某些工作准则的把握却不甚清楚。在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阿坤经常运用一些不合常规的手段去拉近与客户的感情,这样做的确是笼络了许多客户,但却引起了公司领导及其他同事的反感。因为他忽略了一点:公司一向强调工作准则及道德准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不准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但公司的员工都已潜移默化地自觉遵守。阿坤却没有了解到这一点,在追求业绩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公司潜在准则的遵守。
潜规则这只看不见的手,让阿坤实实在在摔了个跟头。所以,进入一个组织,千万不要觉得遵守纪律就是好成员了,要知道,了解背后真正起作用的那套潜规则,才能使你个人的事业长驱猛进。
多观察,多发现,让别人为你做“嫁衣”
某印刷厂接到了一项特别紧急的印刷业务,为了不耽搁时间,工人们个个紧张地工作着。印刷工作的流程分工很细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整个流程。虽然任务很繁重,但工人们依旧高速而认真地工作着,生怕自己负责的环节耽误时间,延误下一个环节。尤其是负责切版的工人,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每次都要切割十块石板,手法很熟练,速度也很快,丝毫没有影响流程。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每一次切割都会有三块废品出现,于是车间里到处都是废料。
废品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放慢速度,但这么做就会降低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整个印刷流程。为此,业务经理一筹莫展。
一次,业务经理到一个大印刷厂的生产车间参观,恰巧碰到工人们在赶制一批印刷品。车间里一片忙碌,但工作井然有序,也没有出现满地的废料。他仔细观察了切版的环节,发现工人们每次都将五块石板同时切割,废品大大减少。经过询问,工人告诉他,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他们发现一块大板切割两次会余出一块材料,五块同时切割则省时省力,而且不容易产生废品。
工人的讲解让业务经理茅塞顿开。回去之后,他将这一经验在自己的印刷厂推广,彻底解决了困扰他已久的废料问题。
所以,请记住,当你埋头苦干时,别忘记抬起头看看你的四周,多观察,多发现,用他人成功的经验为自己铺就一条迈向成功的七彩路。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能够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是谦虚之语,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需要站在别人的经验、成就上才能有更惊人的创造,而“读万卷书”正说明了积极吸取古人及他人的长处才能练就自己的专长。在职场中,这个道理一样适用。
慧嘉早晨到公司打开邮箱,看到身边很多同事升迁的消息。她纷纷发信恭喜,可是一细看,却感觉自己很是失败。原来,在过去几年里,慧嘉一直都在义务为他们准备各种资料,收集各种最新信息,帮忙汇总做后期反馈,甚至还要出谋划策。正是在她的各种帮忙、计划和建议之下,这些同事才有更多的精力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逐渐被老板看重。慧嘉有口难言,因为别人也没有要求自己一定要怎样,只是骂自己傻乎乎地为别人做了件漂亮嫁衣。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为他人做嫁衣的职场案例,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聪明的你,是做嫁衣的那个还是穿嫁衣的那个呢?实践告诉你,一定要学会“穿嫁衣”。
“穿嫁衣”并不是要强人所难,更不是要将别人的业绩据为己有,而是充分利用别人的一些建议、点子、成果等来使自己更上一层楼。比如,在例会上,有人说是否应该更注意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但他只是这样说说而已,没有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并且认为公司在这方面确实有所欠缺,那就不妨在会后就此做更深入的调查,将公司为何要注重品牌提升、怎样提升、如何维护等形成文字性的东西,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之后找个适当的机会跟老板好好谈一下,再把东西给他看。相信你的这项建议即使不被老板采纳,他对你的看法也会和以前大不相同。在他的心目中,你具有主人翁意识,是公司的忠诚员工。而这些,只不过是你在同事的点拨下小小地发挥了一下而已。
公司的发展需要精英,这些精英也都各具特色,多虚心倾听他们的看法,观察他们的做法,自己肯定会受益匪浅,而也正是他们不经意间的做法、看法,足以给自己某些启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你的嫁衣,就看你懂不懂得去穿。
石超是一家世界品牌洁具的销售人员,因为该品牌价格昂贵,一般人很少购买,而他认识的大客户还很有限,因此半年下来,他的业绩还是零。周一,老板召集销售人员开总结会。在讨论中,石超听到大家都在议论几个新开发的别墅群,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把这个项目拿下来会非常了得,老板对此也很是重视,并叮嘱大家多留心。石超当然更是跃跃欲试,半年了都没业绩,他非常渴望有机会能翻身,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听着同事的议论。
会后,石超到处搜集有关这个别墅群的相关信息,但能用得上的信息很少。在一次外出拜访客户的路上,他身边一个年轻女孩正在打电话,好像是有关这个别墅群的事。于是,石超在女孩不远处的长椅上坐下,拿出手中的报纸假装在看。等女孩打完电话,石超冒昧而有礼貌地向女孩打招呼,并拿出名片来做自我介绍。原来,这个女孩是做绿化销售的。经过一番交谈,女孩同意向别墅群的项目开发经理引荐石超。颇费周折之后,石超终于做成了一笔单子,而且是大单。
如果没有同事,没有那个路上的女孩,恐怕石超已经被老板赶出了公司;如果石超没有善于倾听、善于观察的细心和耐心,即使他知道这些消息恐怕也抓不住机会。我们说,机会青睐于有准备的头脑,穿别人做的嫁衣更是如此。这件嫁衣不是专为你准备的,但如果你有足够的准备,有头脑、有想法、有行动,那就是为你专备的。反之,即使放到你眼前,你也穿不上。
赵华在杂志社工作,他需要自己做选题、组稿、采访、编辑、校对,每天都忙得晕头转向。虽然他知道可以约稿,却死板地认为那不是自己的功劳,于是,他只得每天在电脑前不停敲字,即使这样,他的工作也并不出色。毕竟,一个人的视野、见识、想法总是有限的,一个人写出来的东西总是一个风格,且内容单一,可读性、知识性都不强。出于无奈,赵华开始试着联系行业专家约稿。
半年做下来,在读者问卷调查中,大家对赵华的评价开始有所改变,领导点头赞许的机会也多了起来。约稿,让他与学者、专家交流的机会多了,在交谈中,他开拓了视野;约稿,让他的时间多起来,利用这些空闲时间,他开始涉猎其他学科,学识、见闻、观点开始丰富起来,写文章信手拈来,且观点更是鲜明深入。
要知道,一个人踢不成足球,即使你是球王,也需要其他队友的配合。工作也是如此,同事、领导甚或不相干的人都能为你提供有用的信息,点燃你的灵感,为你的工作锦上添花。那么,该如何看到他人为你缝好的嫁衣呢?
首先要善于倾听。我们有一张嘴巴,两个耳朵,就是要多听少说。多听听老板、同事的话,哪怕只是闲谈,对你来说可能就是金玉良言,可以点醒你沉睡的智慧。
其次是要虚心接受意见或建议。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真的喜欢批评或挑刺的话。为了让自己更有进步,不妨静下心来虚心倾听别人给你的建议和提出的意见,这些东西或许就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帮助。就算是没有一点用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们会夸奖你是一个虚心的人,而得到别人的好评在你的事业发展上的确是很有用处的。
还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多观察、多发现。睁大眼睛,闭上嘴巴,多观察身边的人,他们身上可能有你需要的东西,他们的言行可能会激发你的想象。等你将这些观察到的零散信息系统化、深入化,它们就是你工作的亮点。
总之,一定要懂得“穿嫁衣”是成功的阶梯,这架梯上充满了智慧,既是生活的智慧,也是科学的智慧。善于“穿嫁衣”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种人最善于登“借鉴”这条梯子,因而成功便在这便捷的阶梯的帮助下,一步步向他们靠近。善于借鉴别人能使你超越他人,选择“穿嫁衣”这架梯子,成功即在眼前。
默默无闻不可取,让老板看到你做的事情
在某高新技术公司工作的肖颖,性格内向,从不张扬,默默地做了不少事。虽然她工作很尽心、很努力,但总得不到晋升的机会。这还不算,老板还多次把本该属于她的功劳算到了别人头上,更令她郁闷的是,有一次乘电梯时,老总竟叫不上她的名字。
在职场上,你是不是也像肖颖这样呢?你在工作上完全称得上尽职尽责,你的稳重和勤奋在部门里是有目共睹的。可能你会为了核对一个数据,不惜夜以继日,将白天做的工作重新审查一遍,以确保准确无误。然而在部门之外,恐怕就没有人知道你到底多花了多少心思,做了多少额外的工作了。
相反,有的人,论业务的熟练程度不如前者,但工作的积极性很高,不仅虚心向他人请教,而且经常就工作中一些可改进的地方向上级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工作空闲阶段,只要看到其他同事忙得不可开交,也会主动伸出援手。或者会自觉找到领导,要求承担额外的工作。此外,如果有可能,他还会定期向部门经理汇报最近一段时间工作上的收获和困惑,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能使领导了解他的实际工作量和工作中的各种客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