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9474800000002

第2章 肩负使命走进皇家

(一)大清雄心欲图霸业

明朝中期后,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繁重,皇帝深居宫中,只顾享乐。神宗皇帝当政四十六年,竟有三十余年不临朝亲政。一些无耻官僚组成阉党,横行全国。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明王朝因政治腐败,已日薄西山,气数将尽。这时,中国北方兴起了两股政治势力:一是以林丹汗为首的蒙古察哈尔部,一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满洲(满族旧称)部。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的二十世孙。他雄心勃勃,一心想恢复大一统祖业,名义上是漠南蒙古诸部的共主,实际上整个科尔沁部蒙古都受他的控制。但这个联盟内部松散,蒙古各部之间常因争夺水源、牧场而互相攻伐。林丹汗也经常率部滋扰明朝边境,已成为明朝中央政府的心头大患。

以努尔哈赤为首的满洲部当时被称为女真族。女真族是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明朝时期,女真分为野人(海东)、海西、建州三部。海西女真大部分居住在吉林扶余(伯都纳)以北的松花江大曲折处,以及黑龙江哈尔滨市东边的阿什河流域。建州女真分布在长白山北部、牡丹江、绥芬河流域,后来迁居到浑河、苏子河上游地区定居下来。野人女真则大部居于从精奇里江下游直到库页岛的整个黑龙江南北广大地域。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即出生于建州女真的斡朵里部,他的六世祖是猛哥帖木儿。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的父亲与祖父被明朝将领李成梁杀害后,他被推选为部落酋长,以祖父留下的十三副兵甲召集部队,祭天立誓,决意起兵替父祖报仇。最初,他因羽翼未丰,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向明朝表示恭顺,遣使纳贡;一方面又采取了“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方针,先后打败了女真各部。经过十余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明朝中央政府先后授予他建州卫都指挥使、都督佥事、龙虎将军等职。到万历四十四年大年初一(1616年2月27日),努尔哈赤毅然断绝了与明朝的隶属关系,在赫图阿拉(满语“横岗”的意思,在今辽宁新宾西老城)建立大金(史称“后金”)国,年号天命。努尔哈赤的壮举如平地一声雷,使明朝政府极为震惊。1621年后金大军连克沈阳、辽阳、海城等七十余座城池。不久,便将统治中心西移,把国都迁到辽阳城,又在距旧城不远处建新城,称东京城。

科尔沁蒙古是漠南蒙古中仅次于察哈尔的第二强部。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大弟弟哈布图哈撒儿的后裔,元代和明初时游牧于额尔古纳河和海拉尔一带。明嘉靖年间,科尔沁部蒙古被漠西厄鲁特部蒙古打败,南下避居嫩江流域。因同族有阿鲁科尔沁,所以称其部为嫩江科尔沁,以示区别。后来,去掉“嫩江”二字,简称科尔沁。经过有明一代二百余年的繁衍,科尔沁部逐渐强盛,游牧之地北起索伦,南界盛京边墙,东起扎乌拉特部,西至扎鲁特部,东西距八百七十公里,南北距两千多里,总面积约十五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天内蒙古通辽市面积的两倍半。

满洲、察哈尔、科尔沁三部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一个大三角,满洲居东,察哈尔居西,科尔沁居两者中间偏北。明王朝为防范满洲进攻,极力笼络蒙古贵族。万历初年,明朝张居正辅政之际,就主动与蒙古各部交好,加强贸易。科尔沁部落在当时漠南蒙古中是一个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强大部落。科尔沁部共分左右两翼,科尔沁右翼三个旗的始祖是三个亲兄弟,科尔沁左翼三个旗的始祖也是三个亲兄弟,科尔沁右翼和左翼六个旗的始祖又是亲叔伯兄弟。科尔沁左翼中旗始祖莽古斯一族游牧在科尔沁部的中部,所占地域也最大。莽古斯有四个孙子乌克善、察罕、索纳穆、满珠习礼都很优秀。努尔哈赤想进攻明朝,需要寻找强有力的支持者,于是蒙古族就成了首选。但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根本没把努尔哈赤放在眼里。这样,科尔沁部蒙古在满洲努尔哈赤眼中的地位就提高了。努尔哈赤对蒙古采取分化瓦解政策,首先就选中了与察哈尔部有矛盾的强大的科尔沁部落。就这样,两部之间为了以示友好,开始了“互相嫁娶”的政治联姻。

1594年,科尔沁部首领明安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为妻;1614年,科尔沁部莽古斯(科左中旗始祖)将女儿哲哲嫁给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她就是以后孝庄文皇后的亲姑姑——孝端文皇后;1615年,科尔沁台吉洪果儿(科左前旗始祖)也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为妻。1626年,努尔哈赤二弟舒尔哈齐也将孙女嫁给科尔沁部首领奥巴为妻。

实际上,古往今来,联姻是实现政治结盟最常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

(二)草原之花嫁入皇家

在满洲与科尔沁结盟的第二年(1625年)初,努尔哈赤派他的儿子皇太极亲自到科尔沁草原来。在内兄贝勒寨桑家的酒宴上,皇太极第一次看见了梨窝浅笑、百媚横生的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布木布泰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1613年3月28日),是寨桑的次女,乳名“大玉儿”。布木布泰自幼生得皮肤白嫩,两只大眼睛水汪汪的,身材丰满小巧,令人一见顿生怜爱之心。父亲和族人都非常宠爱她,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但布木布泰却从来都不恃宠撒娇,一点也不娇气,她像其他的蒙古女儿一样,自幼就马上马下,豪爽勇敢。由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上草原上无拘无束的生活,布木布泰养成了豪迈开朗、奔放热情的性格,造就了强壮健美的体魄。当时的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民族大多以游牧和狩猎为生,都体魄健壮,十分勇敢。前人曾写诗赞颂说:

广袤草原绿重重,

真山真水育英雄。

七岁女儿能试马,

柳荫深处打飞龙。

此时的布木布泰已经13岁了,这在当时早婚盛行的科尔沁草原蒙古族部落中,已是“大龄青年”了。花季的布木布泰秉承科尔沁草原天地之精、日月之华,出落得艳丽多姿、楚楚动人。她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配上长长的睫毛,平添了一份深邃之美。她那一双明眸,对异性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魅力,尤其那羞答答的一笑,更令异性倍加宠爱。皇太极为其迷人的容貌所倾倒,尤其是布木布泰“临去秋波那一转”,更坚定了皇太极主动屈尊求亲的决心。

肩负满蒙进一步结盟重任的皇太极,这次又不虚此行,他当即向内兄寨桑提出要迎娶布木布泰。此时,皇太极虽然早已娶了寨桑的妹妹,也就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实际上,在皇太极此次科尔沁草原之前,福晋哲哲就跟皇太极提出了让侄女布木布泰进宫的意见。因为,哲哲和皇太极婚后十二年来,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哲哲为了本民族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利益,也为了使自己生活不感到寂寞,在事先征得家庭长辈们的同意后,向皇太极提出了上述想法。姑侄同事一夫,这件事在今天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由于当时满洲和蒙古部族之间婚媾的戒律极少,辈分之界限也并不严格,甚至还遗存有原始氏族部落中的风俗习惯。尤其当时满族旧俗认为:非生我者或非我所生及同胞兄弟姊妹,皆可嫁娶。所以,皇太极的要求绝不过分,就像宝剑赠英雄、骏马配雕鞍一样,是一个合理的请求。

当时的科尔沁蒙古也把女儿能嫁到满洲认为是部族的荣耀。寨桑见皇太极如此喜欢自己的女儿,当然对这门亲上加亲的喜事也十分高兴。酒席之上,立即答应了这桩亲事,并命令手下立即安排。布木布泰得知此事,也很高兴。皇太极的才貌和风采她早有耳闻,又经过这次近距离的接触,在她心中,皇太极就像那蓝天上的雄鹰,草原上的骏马,能与他相伴一生,乃是自己的福缘。就这样,布木布泰的婚事十分顺利地确定下来。

1625年2月,寨桑派长子吴克善台吉送女儿布木布泰与皇太极成婚。婚礼的头一天,努尔哈赤为儿子的婚事派官员祭告天地、太庙。奉迎之日,皇太极到辽阳东京北冈亲迎,努尔哈赤也随后率诸贝勒及后妃出迎十里。入城后,长长的奉迎仪仗队伍,引导着喜轿绕行大半个辽阳城,全城张灯结彩,如过节一般,举城同贺。汗王府内更是一片喜庆景象:红毡铺路,殿堂宫门粉刷一新,到处悬挂着双喜红绸、双喜宫灯。四贝勒府东暖阁是皇太极和布木布泰的洞房,迎门竖立着一座大红底金“喜”字木影壁,取“开门见喜”之意。暖阁里边靠北墙是龙凤喜床。新婚用具也十分讲究,黄地龙凤双喜字红里膳桌,金盆银碗,红木雕刻的梳妆台。婚后,宫内连续演戏三天,东京名角纷纷进宫献艺。布木布泰就这样从科尔沁草原来到了辽阳东京,成了皇太极的侧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