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变”官“念
9470200000048

第48章 团结、团队、团体(1)

1只要班子成员表面上和和气气、不闹纠纷就是团结,是吗

团结的重要性人所共知,但也有许多人把团结当做一团和气,认为团结就是“以和为贵”,就是不与人“过不去”,只要大家不红脸、不发生争执,彼此相安无事,就是团结。那么,这种一团和气真的是团结吗?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一些领导同志对团结问题片面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误区。比如班子成员之间不敢直言工作上的问题,怕因此而造成一时的矛盾,被认为不团结;班子成员之间也不敢多批评,怕批评多了造成一时感情隔膜,被认为不团结;一个班子成员不敢否定另一个班子成员的意见,怕因此闹得不愉快,也被认为不讲团结;还有,不论什么工作,动辄都要班子一起抓、一起到现场,不然,也会被视为狭隘的部门意识,团结协作不够,等等。它让人产生的感觉是,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大家什么时候都要客客气气,和和美美,少讲问题,多给笑脸,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这样的班子集体,表面上看和和气气,成员之间不吵也不闹,大家都能维持正常工作,给人的印象是班子内部没有什么问题。但深入考察便会发现,成员之间貌合神离,相互戒备,心里疙疙瘩瘩,甚至积怨较深,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有“怨”不诉,有“气”不急,相互瞒着、哄着,暂时没有爆发,维持一种相安无事的“假团结”局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和问题会越积越多,日渐暴露,最终形成公开闹不团结的局面。要避免这种一团和气的“假团结”,就要消除影响团结的四点认识。

①团结表象化。有些同志把团结当做一团和气。其实这种一团和气是一种不讲原则的假性团结,往往造成你好我好大家好,制度原则不见了,你不管我,我不管你。该办的事办,不能办的事也办,人情面子永远第一。还有的同志相互之间不是推心置腹、坦诚相见,而是貌合神离、心存戒备。对错误的言行,内心虽然有看法、不赞同,但行为上一味地迁就、妥协、忍让,不敢批评、不敢斗争,甚至对一些违法违纪问题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美其名曰:为了团结。

②团结狭隘化。有些同志以“小团结”取代大团结,搞拉帮结派那一套,乍看上去,好像是一部分人的团结,但从全局的角度来衡量,却是一种不团结。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团结是整体上的大团结,而不是局部上的小团体。拉山头、搞宗派结成的小团体,往往是一种纯粹的利益团体,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结党营私。一旦相互之间触动了自己的利益,立马就会土崩瓦解、烟消云散。弄不好,还会发生爆炸,死一批,伤一片。如在用人问题上,少数领导者习惯于搞小圈子、小团体、“小团结”。他们把是否听自己的话、是否忠实于自己作为选人用人的唯一准则。近些年流行的一句顺口溜——“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就是对这种用人现象的辛辣讽刺。

③团结功利化。有的人拿原则做交易,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本应纯洁的同志式团结沾满铜臭味。有的甚至结党营私、沆瀣一气,合伙侵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究其实质,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勾结”或“结团”。近些年来,一些腐败大案、要案通常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集团作案”、“集体腐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窝案”、“串案”,往往是挖出一个带出一窝,一逮一串,要说他们内部不能说不团结,甚至铁板一块,但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

④团结世俗化。一些人受庸俗关系学的影响,把“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奉为至理名言,而且这“三分话”里尽是套话、谎话、好话。他们遇人遇事“多栽花,少栽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四面讨好,八面玲珑,遇到矛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上级对下是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是捧着抬着,同级间是包着捂着;不是畅所欲言,而是见风使舵;不是批评帮助,而是相互吹捧。他们信奉实惠的“关系学”,把“密切联系群众”变成“密切联系领导”,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靠着精明与油滑维系着与他的“团结”,被人称为“好好先生”、“点头领导”。

以上这些“假团结”其实就是不团结,其危害是不容低估的。它使成员的心不畅、气不顺,难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遇事敷衍塞责,作风疲沓,班子缺乏凝聚力、战斗力;对于重大问题不能进行充分的讨论和酝酿,容易造成决策失误;难以坚持原则,使班子失去内部的监督和制约,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一团和气者”在每个机关、每个部门多少都会有一些。这类人在平时的工作中,一般不会表现出什么危害,甚至还有可能因为人缘很好,在民主推荐、评先评优时得到较高票数。但是在关键时刻,这样的人十有八九是站不出来、豁不出去,无法承担一些急难险重任务的。而且从长远看,“一团和气”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没有原则”,甚至拿原则做交易,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团结是什么?辞典解释为,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目标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在一起。这当然需要凝聚力量、团结协作。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理想的实现、任务的完成,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而必须通过反复商讨、切磋、论证和实践,从而使各项决策和实施手段更具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而商讨、切磋和论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意见交换的过程,观念交锋的过程,因为差异和矛盾是必然存在的,争论和辩驳也是难免的,有时还是一时不能妥协的。如果没有交锋、争论和辩驳,没有一点不同的或反对的声音,那么,这样的决策恰恰不可能是科学的,甚至是危险的。因此说,强调领导班子团结,并不排斥工作上必要的观念交锋和争论。正因为有着这样的斗争和交锋,才使得错误的思想被否定,错误的做法得以纠正,从而达到进一步的团结。

另外,团结也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绝对团结是没有的,没有一点矛盾的领导班子同样是不存在的。因此,一定要把握好衡量团结的基准点:团结的班子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班子,有意见分歧的班子并不等于是不团结的班子。团结必须讲求分寸,讲求方法,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做到团结而不分裂,团结而不隔膜,团结而不结团,团结而不结圈,团结而不结党,团结而不勾结。

评价一个领导是否有团结的能力,一个班子是否团结,最终要体现在凝聚力、战斗力上。真正的团结应当在“碰撞”中产生,在“斗争”中实现。团结不是一团和气,不是和稀泥,团结的敌人是分裂,团结的敌人也是一团和气,如果促进团结促成了一团和气,就走向了目标的反面。倘若只要有争论、有矛盾,就一律视为闹不团结,那么就必然导致一些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较真,作决策时不认真,甚至于在公权私用问题上彼此庇护,最终危害工作并导致个人犯错误。

要克服一团和气的假团结,要做到以下几点:

(1)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

实践表明:没有原则的团结,不是真正的团结;放弃原则求团结,也不可能得到团结。任何一个班子搞无原则的团结都是不会长久、经不起考验的。只有坚持原则的团结才是永久的团结,离开了原则的团结是虚假的、低层次的、不健康的,不坚持原则的团结不是真正的团结。所以我们讲团结,应该讲有原则的团结、明辨是非的团结。这样的团结才会出效益,出人才,出战斗力,出良好的形象;虚假的团结、一团和气的团结、无可奈何的团结、一味忍让和顺从的团结,则往往容易出贪官,出腐败。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应该明白,团结不等于结团,妥协不等于和谐,摆平不等于水平,没事不等于本事。原则性是团结与斗争的对立统一体,是建立在既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基础上的政治品格与领导作风。斗争只是手段,团结才是目的,这种斗争必须达到既外展正义又内求心安的双重效果,以实现和谐双赢为最高境界,这一句请牢记。

(2)坚持容忍谦让与分清是非的统一

宽宏大量、善于容人是领导者应具备的一种气度,也是密切相互关系、增强班子内聚力的重要因素。但是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发表意见“顺杆爬”,原则问题“打哈哈”,把容忍变成了迁就,把谦让变成了盲从,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是非界限,窒息了民主空气,助长了好人主义、自由主义。为此,领导者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反对不讲是非的自由主义态度。

(3)坚持理解关心与从严要求的统一

有些班子往往以理解关心代替从严要求,为了求得“一团和气”,有的生活上过于关照,有的在名利上相互说情,使用上热心“推荐”,奖励上“轮流坐庄”,还有的对班子成员中的问题,不敢大胆揭露,不敢提出处理意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必须正确把握理解关心的内涵,把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尊重理解与严格管理、表扬鼓励与严格执纪紧密结合起来。

(4)班子建设必须包容个体特性

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班子团结是“和而不同”的团结,是有差异的团结,是不同意见充分讨论甚至思想交锋后形成一致意见的团结,是集体领导而又分工负责的团结。现实表明,越是整体能力强的班子,成员个性特点就越突出,所以班子建设必须注意在共识、共知、共性、共进中包容个体特性,承认个性存在,允许个性发展,共同营造相互欣赏、相互借鉴、相互鼓励的班子建设环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心理相融、没有隔阂,无须相互设防,就使得班子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工作环境相对宽松,各类要素就会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稳定有序,创新创业源泉才会充分涌流。

★★★

团结的班子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班子,有意见分歧的班子并不等于是不团结的班子。团结必须讲求分寸,讲求方法,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做到团结而不分裂,团结而不隔膜,团结而不结团,团结而不结圈,团结而不结党,团结而不勾结。

2在官场上不能展示自己的个性,是吗

人的个性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具有社会制约性、倾向性、稳定性及可塑性等特点,一般主要指人的气质、性格和才能。个性的差异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具体反映出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应该说各种各样的个性之间不存在优劣,关键在于自觉掌握自身个性的扬与抑,调节个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使其相协调,实现社会现实需要与个性的统一。

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人主要还是应该为自己活着,只有人人都活好,人人都有牢固的生活之根,这个社会才会是一个更加健全的社会。活着首先是为自己,因此要以自己的意愿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来“转动”人生,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宇宙”,不让自己成为任何一个他人的“卫星”,无论这个他是谁。这不是自私,而是人性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人是一定要有个性的,不能让任何一个他人的思想、看法左右自己的行为,要听从心灵的召唤,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近年来,出现在中国政坛上的一些个性官员频频受到各方关注,他们或者敢于挑战官场的所谓“显规则”或“潜规则”,立场鲜明,仗义执言,敢做敢当;或者敢于突破传统施政思维,锐意改革创新,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或者敢于触犯部门和局部既得利益,关注民生,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振臂高呼;或者敢于揭露敏感问题,直击社会时弊,把官位和乌纱置之度外。他们敢怒敢言,对事实盘根问底;他们力推改革,一搅平庸的死水;他们为民请命,与强权针锋相对……他们一改官场低调、沉闷的氛围,给官场带来一股清新之风。笔者以为,与其说这是上述官员的“个性”,毋宁说它应当成为各级领导者的“本性”或“秉性”。

有人说中国人讲为人低调,还是深藏不露好一些。其实,深藏不露是对有能力的人说的,不是对没能力的人说的。领导必须有相当的能力、个性,才有资格讲深藏不露。同时,中国人说深藏不露,目的是为了要露。只有站在不随意露的立场来露,才不致乱露,才能露得恰到好处。

可以说,没有个性的人往往是一些普普通通、难有作为的人。有些人总是默默地尽着自己的本分,既不令人喜欢,也不叫人讨厌;虽无妙语连珠,也不至于哑口无言;谈不上是榜样,也不会是反面教材。通常是人笑他也笑,人说他也说,不过都只是随声附和,毫无独创之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同一单位里,他来了,又走了,若干年后人们回忆,留下的常常是模糊的印象,甚至消失在大家的记忆中。这些人多半是善良、朴实的老实人,但他们的善良朴实并没有感化周围的同类,反而被同类漠视、遗忘甚至戏弄。

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领导者群体的统一性,人们往往对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抱着一种排斥的态度。“个性”这个词,一度是作为贬义词使用的。在评价人时,“性格急躁”、“个性强”常常是指存在的缺点或不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常常不愿意表现出自己的个性,甚至不愿谈论个性。其实领导者的风格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任何时候、任何时代都这样,不能把它错认为能力差异或素质差异。而且个性化的东西往往更具有生命力,更能集中反映事物的本质,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

为什么下属和员工往往喜欢有个性的领导者?因为有个性的领导者没有那种公式化的面具,很容易融入基层,和大家打成一片,群众好接近。也因为有个性的领导者不文过饰非,不推诿扯皮,表里如一,敢于负责,大家信得过。那些不掩饰、不作秀、不造假的领导者,他们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普通老百姓的位置上,大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是直率平淡的性格,风风火火的激情,诚实守信的品行。这样的领导者即使有一些错误或过失,大家也会谅解和宽容。因为在大家的眼里,他们不仅是领导者,同时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爱恨分明的普通人。大家与有个性的领导好沟通,好相处,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在今天的政坛上,那些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领导者往往是个性鲜明、人格感召力强的人。

对于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领导者的个性往往决定了其组织的前途和命运。优秀的领导者是企业和组织的“掌舵人”,其个性魅力可折射出企业和组织的光芒与前景。优秀而卓越的领导者既具有勇往直前的信念与坚强,又具有调整自我的冷静与睿智;既具有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又拥有审时度势、权衡轻重的思辨能力;既拥有化解压力、高屋建瓴的气魄与胸襟,又具有沉入“民间”、与民同乐的友善与亲和力……当领导者的个性魅力洋溢着哲学思辨的精髓,便能“任凭风云变幻,我自闲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