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地牵龙
9469400000063

第63章 客观评价话语淳(2)

1996年4月17日,时任务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给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宣传部部长杨德勇写来了一封信(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转来的复印件),信中写道:“杨德勇同志,我不赞成发表任何宣传我的文章,请谅解。”

我从杨德勇那里了解到了这封信的来龙去脉——杨德勇是一位石油作家。近些年里,他撰写的新闻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经济参考》、《中国石油报》、《中国电力报》及全国各地报刊杂志。所撰写的论文、报告文学曾被红旗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社结集出版,有数十篇文章获奖。报告文学作品主要有《新疆管道人》、《第二代中国管道人》、《当代“土行孙”》、《中华大地牵龙人》、《于无声处听惊雷》、《爱国志士吴定良》、《荆楚气龙腾》、《“血脉”之重》等,出版了著作《管道专家潘家华》、《大地牵龙》、《典型工作法》。

杨德勇工作的单位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该单位较有名,新闻媒体在先后三次介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工作简历时,多次提到这个单位。因为朱镕基在这个单位工作过三年。杨德勇与朱镕基总理一起工作过。

1993年,杨德勇在负责编写本单位史志时,为写好“人物篇”,他就开始收集有关朱镕基在本单位工作的史料。他查阅了本单位的整个档案,收集了许多的照片、信件、实物等。

杨德勇采访了与朱镕基工作关系密切的人,这里有公司的党政领导黎海萍、王鹏林、王金瑞、乔书明、翟登才、李太忠、田进生、李斗、郎文才、工会主席郭俊伟、电力大队书记薛洪福、技术科长姜瑞文、工程师皮以春、李光辉,及周来福、张新民、褚素真、秦祝英等其他同志,获得了许多翔实的口述资料。

杨德勇编写了朱镕基在管道电力通信工程公司的工作历史小传。

1991年,朱镕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后,社会上很快出现了《朱镕基传》书籍和登载在报刊上的描述朱镕基历史情况的文章,其中,对朱镕基在石油管道工作的一段历史众说不一,有的还有歪曲的地方。我把收集到的这些书报送给杨德勇,让他看看,甄别一下言论的真伪。

杨德勇又下了一番功夫,进一步完善了朱镕基的小传。他让我看了稿子,征求意见。我说:“据我了解,还有几位领导与朱镕基在一块儿工作过,应去采访一下,补充一些资料。”

杨德勇说:“你说得那几位领导,我不太熟悉,麻烦你帮助采访一下。”

我接受了杨德勇的委托。

一、我访问了原国家计委能源司司长兰锡巨,清楚了朱镕基是怎样来到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工作的。

朱镕基原在国家计委燃料局工作,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兰锡巨和他在一起工作,当时两人都很年轻,兰锡巨认为朱镕基很有才能。

朱镕基对自己和家人都能严格要求。有一次,兰锡巨看见朱镕基在教训孩子,原来是朱镕基的孩子捡了一件东西,朱镕基严肃地问孩子,是从哪儿捡的?孩子说,是从垃圾箱那儿捡的。朱镕基硬是看着,让孩子把捡来的东西送回原处。

1957年,朱镕基被错划为右派,起初下放劳动,而后在国家计委培训学校担任教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朱镕基去位于襄樊的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劳动,种地和喂猪。

兰锡巨在国家计委工作期间,常常到油田出差,到玉门石油管理局出差工作时,结识了时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副局长的贾振礼。后来,贾振礼调到国家经委工作,与兰锡巨成为邻居,贾振礼和兰锡巨就更熟悉了。文化大革命中,兰锡巨被从国家计委分配到粤北地区工作,这样,兰和朱、兰和贾都暂时分别了。

1973年,国务院成立了燃化部管道局,专门负责全国的油气管道建设和运营。贾振礼担任了石油管道局党委副书记。在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工作过的杨俊杰也被分配到管道局工作,贾振礼向杨俊杰打听兰锡巨的情况,并把兰锡巨调到了石油管道局,任命为计划处处长。

1974年,石油管道局下属的华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成立,专门负责秦皇岛至北京东方红炼油厂的输油管道建设。华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成立了电力通信大队,工程技术人员十分缺乏。贾振礼让兰锡巨推荐这方面的人才,兰锡巨想到朱镕基在清华大学是学电力专业的,就推荐了朱镕基。这样,朱镕基于1975年6月6日就从国家计委综合局调到了石油管道局的华北石油管道建设指挥部电力通信大队。

朱镕基来到管道局后,职务虽然是电力工程师,但是头上还戴着右派帽子,工作不好安排,下基层当个电工又不合适。兰锡巨把朱镕基的工作安排问题向贾振礼进行了汇报,贾振礼认为这么大个事自己也不好做主,就向燃化部部长康世恩作了汇报。康世恩给石油管道局主要领导谈了自己的安排意见。电力通信大队考虑到朱镕基曾给国家计委第一副主任当过秘书,就让他在办公室中担任了文书工作。不久,电信大队变为石油管道局电力通信公司,朱镕基被安排在技术科担任了工程师、副主任工程师职务。

1978年6月,兰锡巨被调回国家计委工作。同年7月12日,朱镕基被调到中国科学院工业经济管理研究所工作,后又到国家经委、上海市、国务院工作。

二、我访问了石油管道局副局长刘万宝,清楚了朱镕基参加华北油田会战的工作情况1975年底,华北石油会战大规模展开,燃化部调集各方面力量参加华北油田的开发建设,时任石油管道局副局长的刘万宝奉命组织队伍去华北油田。刘万宝组织了油田设计、管道安装、电力通信施工方面的人员。早先,石油管道局党委副书记贾振礼给刘万宝打过招呼,说从国家计委来的朱镕基、季同志,中组部来的王处长都很有工作经验,要注意发挥他们的才干和作用。在组织电力施工队伍时,刘万宝就想起了朱镕基,点名让朱镕基带领电力通信队伍去参加会战。朱镕基的队伍主要负责油田一部分电力线路、变电所的安装和任丘至北京输油管道上的电力通信配套设施安装。到任丘后,工作条件很艰苦,朱镕基和广大工人一起住帐篷和活动板房,往往是夜晚画施工图纸,白天还要组织施工。

在高碑店变电所施工时,有位工程指挥听了有的人的错误汇报,当场指责朱镕基,说,你是什么狗屁工程师,搞得进度这样慢。

朱镕基很有涵养,把情况向这位指挥汇报后,这位指挥承认了说话的粗俗和批评的错误,并向朱镕基道歉。

刘万宝带着朱镕基去北京汇报工作,刘万宝考虑朱镕基的家住在北京,让他回家看看,可以第二天再回来。可是朱镕基只是回家看看后,当天夜晚就回来了。在北京经常有临时工作的机会,可是领导不发话,朱镕基是从来不提出回家的要求的。

1976年6月,刘万宝肾病严重后住进了廊坊管道局医院,朱镕基从任丘前线特意回来去看望他,从此之后,两人就分别了。

1990年,刘万宝的肾病已经很严重,他给已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写信,看能不能买到特效药。朱镕基很认真地办了这件事,并让秘书李伟给刘万宝打电话,征求刘万宝意见,看是否能去上海住院治疗。

三、我访问了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书记王鹏林,他介绍,1976年,朱镕基带领30名徒工到北京供电局学习,历时6个月,每天晚上由朱镕基讲课。结业后,朱镕基带领大家去参加任京线电力工程会战施工,建起了方官变电站、沧州变电所。朱镕基患有胃病,上前线施工时,饮食没有规律,伙食又差,这些更加重了他的胃病。但是他仍坚持在前线工作,从不提出特殊照顾。

王鹏林说完,还从朱镕基用过的办公桌里,拿出了朱镕基去医院看病的几张药单,让我看看。

四、我访问了石油管道局局长张福录,清楚了朱镕基接见管道局有关人员的情况。

1990年,朱镕基市长在上海接见了石油管道局局处两级领导,有张福录、蔡适生、于嘉禾、王鹏林、梁书怀、翟登才等。朱镕基较详细询问了管道局这几年的发展情况。

1991年12月9日,朱镕基副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管道局的领导和电力通信工程公司的领导,以及与他一同工作过的工程技术人员。

……

我把这些采访记录交给杨德勇。

杨德勇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写了一篇名为《朱镕基在石油管道电信公司》的长篇报告文学。在发表之前,于1996年4月4日给朱镕基副总理写了一封信,并寄去了文章。杨德勇没有料到,仅仅过了十几天,他就收到了朱镕基的回信。他看后,心中感慨万千,挥笔写了一首诗:

是同志

是朋友

是首长

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一个共和国的副总理

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

还惦着给我回信

信很短

只有几句话

可字字千钧

映出了朱镕基的精神

不宣传自我

靠实干告之天下

功劳由百姓评说

这就是您

朱镕基的个性

也是您自己的风格

杨德勇说:“我通过撰写《朱镕基在石油管道电信公司》这篇文章,向社会澄清了一些事实。有人说,朱镕基在电力通信公司受到冷遇,调走时无人送行等。那说的都是不对。公司领导召开常委会,研究生产,朱镕基经常参加。1978年7月4日,朱镕基给工会主席郭俊伟及爱人秦祝英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离开管道局的原因。朱镕基说,主要是自己对国家计委的工作比较熟悉。我不想着去当官,只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虽然,当时朱镕基是内控使用对象,但是,大家仍亲切地称他‘朱工’。朱镕基离开公司的前一天,公司组织科级干部召开了欢送会,为他送行。公司用汽车把朱镕基的行李送到了北京家中……”

又说:“因为和朱镕基曾经一起工作过的缘故,所以我一直关注着他。尽管在一起工作时,朱镕基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可他的精神却不知不觉地感染着周围的人。朱镕基坦诚率直,敢说敢做,敢想敢干,求真务实,敢负责任。这些令人钦佩的崇高品质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朱镕基忧国忧民忧天下,有着智者的胸怀,有着导师的风范,有着百姓的情愫……在调查采访、收集历史资料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也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教育。”

自那之后,杨德勇仍在继续收集朱镕基与石油管道有联系的资料——石油管道电力通信工程公司厂庆15年时,朱镕基发电报祝贺。

公司厂庆20年时,朱镕基写信祝贺。

1998年7月24日,朱镕基在北戴河接见了他的同事和工人朋友皮以椿、姜瑞文、周来福、李光辉、翟登才、李斗,并与老朋友们合影。

2000年7月24日,石油管道局以书信形式向朱镕基总理进行了工作汇报,邀请朱镕基前来参加东北管道工程建设30周年纪念活动。7月29日,朱镕基给管道局回了信:“我很赞成你们纪念‘八三’管道工程三十周年的求实方法。我在石油管道工程系统工作过三年,我为石油管道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光荣。朱镕基.7.29”。

2000年9月7日,朱镕基总理到南疆的轮南输气首站(西气东输首站选址地)视察,在那里遇到了1976年在华北油田会战中,与他一起干活的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的职工张新民。朱镕基说:“怎么在这里见到你们,真是想不到。”并转身对陪同的同志说:“我当年在你们石油系统工作时是工程师,他是队长,年轻的队长。”朱镕基说:“管道局这个队伍我知道,特别能吃苦,能战斗。”

2000年9月7日,朱镕基站在“西气东输”展示板前,说:“西气东输这个项目,国务院已经批准立项。这个项目不但要马上启动,而且要尽快建成。这是一篇文章,大手笔,要投资1200亿元,其中管道建设投资400亿元,配套建设800亿元,建设4200公里管道,这是要在中国的地图上涂上浓浓的一笔。”

杨德勇说:“朱镕基对石油和石油管道事业充满了深情。朱镕基是从石油管道局电力通信工程公司走出去的,这段历史虽然不长,但对朱镕基来说,确是一段很不平常的历史。我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有责任把朱镕基在石油管道电力通信工程公司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这是一项很光荣的任务。”

2006年,石油作家杨德勇完成了近二十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朱镕基在石油管道》。

2008年,在朱镕基80寿诞之际,杨德勇将报告文学《朱镕基在石油管道》作为祝寿礼物,委托好朋友周来福直接呈送朱镕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