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300篇励志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9468500000033

第33章 生命回眸(16)

世界足坛名将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小时候家里一贫如洗,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踢足球。每天清早起来,他先挎着一串小铁桶上街叫卖,卖完铁桶后,就去巷子里的小足球队踢中锋。由于他学得认真,练得刻苦,球艺长进很快,不满十六岁就被选入阿根廷的甲级队——阿根廷青年人队。

1976年10月,眼看马拉多纳就要过十六岁生日了。一天,蒙特斯教练忽然兴致勃勃地告诉队员们一个消息:过几天,阿根廷青年人队将迎战素有“雄狮”之称的塔莱雷斯队。马拉多纳听了,激动不已。他攥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踢好这场球,作为向生日的献礼。

比赛的日子到了,蒙特斯教练把一套印有16号字样的运动衣递到马拉多纳手中。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教练有意这样做。16号球衣使马拉多纳感到格外亲切,这不正和他的年龄相符吗?

遗憾的是,在这场旗鼓相当的激烈比赛中,马拉多纳踢得很不理想。他一心想破门立功,使尽了浑身解数,可一连几个球都射偏了。于是,马拉多纳变得急躁起来。然而,越急躁,球似乎越不愿意飞进大门。幸亏重炮手卡希雷拉在禁区外拔脚怒射,皮球正中大门上角,才使阿根廷青年人队以1∶0获胜。

这场比赛后,马拉多纳一直闷闷不乐,生日这天回到家中,还是打不起精神。父亲见他愁容满面,便开导说:“你已经是个大人啦,不能耍小孩子脾气了,吸取教训以后好好踢。”

马拉多纳抬起头,对父亲说:“是的,您说得对。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尤其是射门的准确性亟待提高。”

父亲满意地抚摸着儿子的肩膀说:“这就对了。好,这个教训就算你十六岁生日得到的一件礼物吧!”

如果能在失败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鞭策自己迈向更高的高峰,而不是就此沉沦下去,那么,失败就是上帝送给你的最好礼物。

走过去

为了研究心态对人的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呢?”没有人回答。

过了很久,有3个胆大的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剐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敢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由于网线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何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这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通过一座小木桥,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能力低下,力量薄弱,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就败下阵来。

心中有自信

唐娜所带的小学四年级和契克·默门以往所看过的差不多。教室里,学生坐了5排,每排有6个位子。而老师的桌子则放在教室的最前面,面对着学生。公布栏上贴着学生的作业。大体看起来,是个典型的小学生教室。但契克第一次走进去时,总觉得有些不寻常,仿佛有件神秘的事要发生。

唐娜是密西根小学的资深老师,再过两年便要退休了。她志愿参加契克所组织策划的全市教职员在职训练。这个训练主要是借着一些表达的方式来鼓励学生对自己有信心,进而爱惜自己的生命。唐娜的工作则是借着参与训练进而将这些理念实现,至于契克所要做的,则是去访查并鼓励这些活动。

契克在班级后面的一个空位子坐下来。每个学生都乖乖地坐在位子上,绞尽脑汁在纸上写着。有个小朋友偷偷告诉契克,她要在纸上填写所有她自认“做不到”的事情。

她的纸上写着:“我无法将足球踢过第二条底线。”

“我不会做三位数以上的除法。”

“我没办法让黛比喜欢我。”

她非常认真地填写,即使已写了半张纸,她仍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契克沿着各排巡视每个学生,每个人都在纸上写下他们所不能做的事。诸如:

“我没法做10次的仰卧起坐。”

“我发球无法超过前边的球网。”

“我不能只吃一块饼干就停止。”

此时,整个活动引起契克的好奇心。所以他决定去看看唐娜在做些什么。契克接近她的时候,发现她也忙着填写。契克想还是不要打扰她的好。

“我无法让约翰的母亲来参加母子会。”

“我无法不用体罚好好管教亚伦。”

在契克的心里是反对学生和老师如此专注于消极的一面,而不去看积极的那一面,诸如:“我能做”这一类的。但契克仍回到后面的位子、坐下来继续观察。

学生大约又写了10分钟。大部分填满了一整张纸,甚至有人开始了下页。

唐娜告诉学生,完成现在在写的这一张。并指示学生将纸对折,交到前面来。

学生依次来到老师的桌子前,把纸张投入一个空的鞋盒内。

把所有学生的纸张收齐之后,唐娜把自己的也投进去。她把盒子盖上,塞在腋下,带头走出教室,沿着走廊走。学生跟着老师走了出去,而契克则尾随其后。

走到一半,整个行列停了下来。唐娜进入守卫室,找寻铁铲、铁锹。她一手拿着盒子,另一手拿着铁锹,带领大家到运动场最远的角落边,大家开始挖了起来。

原来,他们打算埋葬“我不能”。整个挖掘过程历时10分钟,因为每个孩子要轮流挖。直到洞有3尺深的时候,他们将盒子放好,立刻用泥土把盒子完全埋葬。

31个十多岁的小孩,围绕着这刚埋好的“墓地”,里面埋着所有每一个“力不能胜”的事情,这些深深地埋藏在3尺的泥土下。

此时唐娜开口了:“小朋友,现在手牵手,低头默哀。”学生很快地牵手围绕墓地成了一个圆圈,低下头来等待,唐娜则念出一段颂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荣幸能邀请各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他在世的时候,参与我们的生命,甚至比任何人影响我们还深。他的名字,我们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出现在各种场合:如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白宫。

“现在,希望‘我不能’先生能平静安息,并为他立下墓碑,上面刻着墓志铭。死者已矣,来者可追,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愿意’能继承您的事业。虽然他们不如您来得有名、有影响力。如果您地下有知,请帮助他们,让他们对世界更有影响力。”

“愿‘我不能’先生安息,也希望他的死能鼓励更多人站起来,向前迈进。阿门!”

契克想:听完这段颂词之后,孩子们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的。这个活动是这样具有象征性,这样意义深远。这个特别的正面鼓励将深刻在每个孩子的心灵上。

写上“我不能”,埋葬它、聆听颂词。老师完成了大部分的活动,但现在还没结束。她带领学生回到教室。

大家一齐吃饼干、爆米花、果汁,庆祝他们越过了“我不能”的心结。唐娜则用纸剪下墓碑形状,上面写着“我不能”,中间加上“安息吧!”再把日期填上。

这个纸墓碑挂在唐娜的教室里。每当有学生无意说出:“我不能……”这句话的时候,唐娜只要指着这个象征死亡的标志。孩子们便会想起“我不能”已经死了,进而想出积极的解决方法。

克里曼特·斯通指出:“美好的生命态度就像软木,它能帮你浮起;不良的态度就像铅块,它会让你下沉。”一个人的成败关键是心中有没有自信,只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赢得成功,如果你相信你能,你就能,信念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相信英勇的事情,他就会成为英雄。

倔犟女孩

1943年正是二次世界大战的中期。牛津大学的校园里弥漫着战争的气氛。大学生们为打败德国而从事着种种激动人心又极其神秘的活动,学习就成了次要的任务。但这没有动摇撒切尔·玛格丽特上牛津大学的决心。还是在玛格丽特刚满17岁的时候,有一天,她走进新来的女校长古利斯小姐的办公室说:“校长,我想现在就去考牛津大学的萨默维尔学院。”

女校长皱着眉头说:“什么?你不是病了吧?你现在连一节课的拉丁语都没学过,怎么去考牛津?”

“拉丁语我可以学嘛!”

“你才17岁,而且你还差一年才能毕业,你必须毕业后再考虑这件事。”

“我可以申请跳级!”

“绝对不可以。”

“你在阻挠我的理想!”玛格丽特头也不回地冲出校长办公室。

回家后她耐心地说服了父亲支持她的想法,开始了艰苦的复习、学习备考工作。由于她从小受化学老师影响很大,同时又想到大学学习化学专业的女孩子几乎比其他任何学科都少得多,如果选择某个文科专业,那竞争就会很激烈。这样,她选择了化学专业。在提前几个月得到了高年级学校的合格证书后,她就参加了大学考试。经过耐心的等待,她终于等到了牛津大学的入学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