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的时候,不管是说话还是办事,也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策略的。比如:说话的时候要婉转,不能太绝对,从对方的兴趣入手,培养自己的幽默感等。掌握了这些策略,才能让我们在人际博弈的过程中,成功获胜。
说话不可太直接,婉转才是有效方式
现在,如果有人问你:你是喜欢直来直去的人,还是喜欢拐弯抹角的人?你的答案一定是:喜欢前者,喜欢直来直去的人。
不可否认,在生活当中,我们都喜欢和直爽的朋友相处交流。我们总是期待彼此之间能够直来直去,能够肝胆相照,可是,我们却经常会陷入深深的内心矛盾之中:既喜欢彼此信口开河、无话不谈,又讨厌对方口无遮拦、毫无保留地乱说一通。所以,说话的时候,最好不要太直接,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合适的语言,婉转表达。
大学课堂上,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们上课,他对台下的学生说:“现在,你们都已经是大学生了,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婉转,不要太直接。比如:如果看到一位女生的屁股上有一根草,你要对她说‘同学,你的肩上有一根草’,这样,她就会顺着肩膀往下看,自然就会看见屁股上的草了。”
正在这时候,一位女生站起来对他说:“老师,你领带上的拉链开了。”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
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但其中也能窥见婉转说话的重要性。
古人有言:“六十而耳顺。”这句话中,既包含了虚怀若谷的胸怀,也包含了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明白了这些,对于一个怀有良好初衷的人,是非常具有好处的。
一天早上,客服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焦躁愤怒的客户,在电话那头抱怨起来:“你们公司给我们运来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我们的规格。在木材卸下四分之一车之后,木材检验员报告说:‘百分之五十五不合规格!’”
听到客户的投诉,小张立刻动身开车到了对方的工厂。途中,他一直在想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到了工厂,小张发现购料主任和检验员都很不高兴,摆着一副等着抬杠吵架的姿态。
小张走到卸货的卡车前,说:“你们继续卸货吧,我要看看具体情形是怎么回事?”小张一边看,一边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规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边。看着他们操作了一会儿,小张才知道:原来他们的检查太严格,把检验规则弄拧了。
小张继续观看,慢慢地开始问检验员:“你怎么就知道这些木材不合格了?”。
小张一点儿也没有暗示检验员检查错了。他强调说:“我这是在向您请教,只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满足贵公司的要求。”
看到小张以一种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检验员感到很高兴,于是他们之间的紧张情绪消除了。
小张偶尔也会小心地提几句,让检验员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规格的。但是,小张做得非常小心。渐渐地,对方的整个态度改观了。
最后,检验员坦白承认:“我们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你能说说从车上搬下来的白松板有什么问题吗?”小张便说:“那些松板都是合乎检验规格的。”
最后,检验员发现,错误在他们,主要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等级。在小张走了之后,检验员把卸下的木料重新检验了一遍,结果全部接受。于是,小张的公司很快便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发现:婉转地为对方掩饰错误,比当面指出对方的错误更能令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著名语言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用你的表情、声调和动作来表示他犯了错误,就好比当面告诉人家他错了。但是,你能当面说出他的错误吗?绝对不行!因为这样做会伤害了他的自尊、判断力和理智。如此,对方只会反击,而不会改变他的主张,即使用柏拉图或康德的理论去说服对方,也不会使他改变意见,因为你已经伤害他了。”
很多时候,只有你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对方才会对你心存感激,从而接受你的意见,维护你的利益。如果在某一天,你在无意当中发现了对方的缺点,窥探到了对方的过失,如果这一缺点或过失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和利益,你既不能当面指出,也不能恶语相加。相反,你却要试着为其掩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性中最本质的部分是直率。人们都相信,孩子是单纯的,他们没有受过世俗的污染,处处都表现得天然真实。可是,与孩子的率直讨人喜欢不同,成年人的率直往往是不太被人接受的,因为成年人是世故的。
很多时候,成年人的表达会被认为是经过加工的、经过“伪装”的,他们心口不一、口是心非。这里,我们并不排除口蜜腹剑的人,但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大量存在着,具有良好的愿望却往往收不到好结果的事实每天都会发生在我们的周围。
有些人认为,说话的时候,就要直爽。但是,你直接说了,自己会感觉到爽,但不要忘了,你说话的时候太直白了,别人就会感到不爽。在职场的人际交往中,尤其需要注意说话的方式,要尽量做到不讨人厌,即使是给对方提建议,也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和方法。
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好面子的,尤其是对于有身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发表意见之前,要先体察一下现场的气氛,看看对方的情绪,是否适合直来直去。有些意见需要点到为止,有些意见需要暂时放在一边,甚至干脆等对方自己体会也未尝不可,根本就没有必要一下子就分出强弱高低。
说话不可太绝对,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古希腊神话里,有这样一个传说:
太阳神阿波罗有一个儿子名字叫法厄同,一天,他驾着自己的装饰豪华的太阳车在天界横冲直撞,恣意驰骋。当他驾车来到一处悬崖峭壁上的时候,正好遇到了月亮车。月亮车也看到了太阳车,当月亮车正想掉头退回的时候,法厄同倚仗着太阳车辕粗力大的优势,一直逼到月亮车的尾部,月亮车一点儿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法厄同看到月亮车的性命就要丢掉了,哈哈大笑起来。就在这时候,他自己的太阳车也走到了绝路上,连掉转车头的余地也没有了。最后,法厄同只好无奈地葬身于火海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管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要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绝了。同样的道理,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说话不要太绝对,不管是在说什么话的时候,都要留有余地,不要将话说得太满,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和言行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前进,直到极端。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冷静的认识,做出认真的判断,以便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回旋余地,来采取机动的应对措施。
宋朝时期,邵康节是一位精通《易经》的大哲学家。当时,他与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是表兄弟。邵康节和苏东坡的关系也不错,但是,程家兄弟和苏东坡的关系却相处得一直不好。
有一次,邵康节得了重病,程家弟兄二人一直都守在病榻前进行照顾。这时候,很多人都来看望他,程家兄弟都积极招待了对方。
一天,又有人来探望病人了,当程氏兄弟知道来人是苏东坡后,就吩咐下去,不让苏东坡进来。
邵康节躺在床上,此时已经没有多少力气用来说话了。他举起一双手来,比成一个缺口的样子。程氏兄弟搞不懂了,这个手势究竟是什么意思?
一刻工夫过后,邵康节喘过一口气来,说:“把眼前的路留宽一点,让后来的人走走。”说完,他就咽了气。
邵康节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复杂多变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对事情的最终结果做出判定。对于每个人来说,自己的人生更是浮沉不定、难以自料的。任何事情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留有余地,以免自己将来下不了台。做事要讲求留有余地,不要把人逼上绝路;说话也要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因为把话讲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
嘉豪在单位里与同事之间产生了一点儿摩擦,闹得很不愉快。一怒之下,就对那位同事说:“从今以后,我们之间一刀两断,彼此毫无瓜葛!”这句话说完不到三个月,同事就升职做了他的上司。由于自己讲了过重的话,嘉豪觉得很尴尬,只好辞掉了自己的这份工作。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把杯子里倒满水,再也滴不进一滴水,如果再滴,水就会溢出来。这个原理运用到生活中,就是说话办事不要太绝对,要给自己留后路的意思。
即使是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出现了矛盾,也不要恶语相加,更不要说出“情断义绝”、“誓不两立”之类的过激的话。不管是自己正确,还是对方正确,最好都将自己的嘴巴闭上。少对人说绝话,多给人留余地,这样做不仅仅是为对方考虑,对对方有益,而且更是为自己考虑,对自己有益的。
俗话说得好:“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人情世事发生着飞速的变化。随着社会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用不了“十年”,就可能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如果把话说得太满,把事做得过绝,将来一旦发生了不利于自己的变化,就很难有回旋的余地了。
一个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说短很短,说长也长。世间的人事犹如白云苍狗,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所以千万不要一下子把自己的路堵死。这对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在现实生活中,之所以要注意把话说得留有余地,是因为我们很难做到不求人,也很难不被人求,每个人都会遇到求别人办事或答应为别人办事的情况。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要想进退自如,我们就要在批评人、调解事端、解决冲突等方面,适当留有余地。
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努力刻苦、精益求精、力争上游。可是,在我们接受“万事都要做到最好”的理论之时,却忽略了做事过程中的快乐与从容。千万不要忘记给自己留三分余地,去欣赏回味,更不要忘记给别人留三分余地,去发展友情。
如果我们不懂得为别人着想,在生活中,我们即使是再努力也并不快乐;如果我们能多给老同学老朋友一点时间,以平和之心与他们友爱相处,那么,我们的朋友必然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多、越滚越大;如果我们能够给自己多一分宽容,我们的心就不会过早地衰老……
一个人不管是在说话的时候,还是在办事的时候,都应留有余地。
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解救自己的一种方式。有时侯,为了一件毫无价值的小事,双方争执起来,吵得不可开交。此时,完全可以给对方留出余地,将自己的话说得有点弹性,给别人多一点儿灵活的安排,一旦没有了负担,大家就能轻松相处,情意更加深长。
只有相依相扶,才能顺利走完人生的路程。人生之路高低不平,走到高处时,要留点儿余地给低处;走到低处时,要留点儿余地给高处,这样的一生才是愉快的,才是鲜花怒放的。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激起对方好感
生活中,为了激起对方的好感,很多人都乐意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开始。在与人交往的开始,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有利于加强彼此的感情。这种兴趣点越多,双方的感情也就显得越加密不可分,即使是面对很顽固的人,也会很容易进行沟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人喜欢美术,有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喜欢集邮……只要细加留心,就不难发现对方的兴趣爱好。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言简意赅地表明了人际交往中,兴趣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在某方面或多方面与自己兴趣相似的人,比如:喜欢听音乐、喜欢旅游、喜欢烧菜等。
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很多人固然希望自己能够找个漂亮的、英俊的、温柔的,但是,事实证明:并不是长相越英俊、越漂亮,吸引力就越大。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实验表明:人际交往中,对自己有较大的吸引力的人,往往是那些在兴趣上与自己一致的人。
在职场中,“从兴趣出发”更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元素。如果你是一位基层的普通员工,却希望得到上级的青睐,就可以利用这个法则。这里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8年,陈良进入了一家外贸公司,靠着一年的勤奋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第二年,陈良的部门经理辞职了。陈良知道,公司一定会在近期在部门内部选出一名经理。
陈良非常想争取这次机会,因为职位的提升,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实惠。后来,陈良经过多方打听,发现公司老板是一个高尔夫球手,陈良想了一个办法。
第二天,陈良便在休息时间,和同事大谈特谈高尔夫球。陈良说自己的球技很高,同事不相信,于是他们约好了时间比试一下。
陈良和同事要比赛打高尔夫球的消息不胫而走,老板也听说了,来了兴趣。第二天,陈良、同事和老板便来到了高尔夫球场。陈良借此机会,显示了自己的高尔夫球技术。一边打还一边说:“打高尔夫球会令人神清气爽,如果每天都让我打高尔夫球就好了。”
从那以后,陈良就和老板联系上了。由于老板知道陈良喜欢打高尔夫球,而且,球技也很高,所以每次出去都要他陪同,有时候约见客户也需要陈良陪上。
靠上了这棵大树,没过多长时间,陈良的经理梦就实现了。
为了获得自己心仪的职位,陈良巧妙地利用了自己和老板的“兴趣点”,当他知道老板也和自己一样,喜欢高尔夫球的时候,喜出望外。正是“喜欢高尔夫球”这一兴趣,促成了陈良梦想的实现。这里还有一位成功地运用兴趣为出发点,引起对方好感的人物。
姜昆是观众十分喜欢的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一次,他到地方上进行演出。当地很多新闻记者得知了这条消息,都想对其进行采访,可是,姜昆却都一一婉言拒绝了。
这天,姜昆正在休息,助理过来告诉他说:“有一位相声迷非要见您。”
一直以来,姜昆对自己的支持者都非常尊重,只要是遇到同行或者对相声感兴趣的,他都会主动与之交流。姜昆答应了。
几分钟之后,这位崇拜者便敲开了姜昆的门,他开门见山地说:“姜昆老师,我是一个相声迷,我对你的节目有些意见。”
姜昆一听是给自己提意见的,便热情地接待了他。其实,这个人的真实身份是一名记者,只不过自己对相声比较着迷而已。
这位记者正是利用了他和姜昆之间共同的爱好及兴趣做文章,巧妙地打开了姜昆的话匣子,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诱发出一种特定的吸引力,能让交往的双方相互更加接近。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曾在密执安大学做过一项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心理学家将这些不同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了四个月。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开始阶段,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