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碧水蓝天畅想曲
9463000000015

第15章 千年古城展娇容——仙桃市沔城回族镇打造生态家园纪实(2)

思路一变天地宽。镇委、镇政府首先以改造城镇基础设施为突破口,着力从治理莲花池环境入手。通过用活用足民族政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将全镇二十余条街巷进行了硬化并配套下水道,将所有通向莲花池的污水出口处都建立了沉淀池,确保莲花池不再遭受污染。同时将以养鱼为主的大小莲池从农民手中收购,改种湘莲和莲藕,以净化水质,并在莲池四周大面积栽植各类风景树,从而有效地改善了莲花池生态环境。接着,他们聘请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精心编制了《沔城名胜风景区旅游规划》,获省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团一致通过。为了确保规划实施,沔城回族镇几届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像传接力棒似的,加快了旅游开发和城镇建设的步伐。

莲花池又名“东沼红莲”,是沔城古八景中唯一幸存的一景。整个莲花池有大、中、小三莲池之分,面积近千亩,素有七里三分之说,三池排列成“品”字形,形成“三阳开泰”的格局,历代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了不少杰作佳篇。唐代诗人李白与沔城好友张谓一起泛舟莲花池,不禁诗兴大发:“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明朝布政陈文烛在《游莲花池》中描绘:“方池开莲叶,江城弄柳枝。波光轻掉荡,水面彀文奇。”明代名流费尚伊《东沼红莲》曾赞:“阳乌初奋日东升,沼上芙蓉作意红。游船半系香风起,可似西湖六月中。”清朝沔阳知州禹殿鳌曾赋诗云:“闻说莲池景最佳,何年玉女散仙花。偶然剪拂开生面,长此芳馨遍物华。”一幅胜景,如在画中。据说莲花池是沔城的“龙脉”,乃卧龙盘踞之地:八卦剅是龙的腰身,双莲池是龙的眼睛,段堤口是龙尾。而“白龙太子赐宝珠”“珠子台下藏金屋”“李白赠莲引神种”“莲花满湖退秦兵”“观音修得采莲船”“渔民奇遇蚌壳精”“千古绝唱洗鹅台”“百年民谣话龙脉”等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更为莲花池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为发展旅游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沔城党委、政府正是依托这些自然文化资源优势,下定决心,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旅游发展不放松;无论困难有多大,千方百计筹资搞开发。在短短的十年间,硬是将莲花池打造成了一座水乡园林公园和生态莲荷风景观赏区。

现在的莲花池,韵园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全园师法古典园林而建,建筑风格既有北方皇家园林的气势雄伟,又有南方私宅园林的小巧秀丽,雕栏画栋,亮脊飞檐,雅、幽、曲、秀、古等融为一体,组成一幅浪漫的楚风画卷。且看七里环池路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池边金丝垂柳、女贞、香樟、琵琶、玉兰、紫薇争奇斗妍,周围亭台、楼阁、牌坊、水榭、画舫相映成辉。旅游景点星罗棋布:鸳鸯亭、魁星亭、狄公亭,亭亭玉立;观景台、珠子台、赶嫁台,台台亮丽;万寿桥、九曲桥、双莲桥,桥桥风格奇异;缘梦楼、迎恩楼、复州城楼,楼楼古朴精致。还有,莲花山庄优雅浪漫,绿色长廊生机盎然;红莲广场绿草茵茵,休闲农庄其乐融融。最引人入胜的是,池中九孔双莲桥像一道彩虹横跨于大小莲池之上,呈现“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奇观。站在双莲桥上,湖光水色尽收眼底:杨柳依依,小船悠悠,碧波荡漾,荷花飘香,野鸟与池鱼齐飞,池水共长天一色。远望七里垸,一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好似瑶池仙境、梦里水乡,令人心旷神怡。而重建的复州古城,坐落在莲池之滨,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尽收江汉灵气,独揽荆楚风流。每到端午佳节,莲池四周红旗招展,彩球高悬,人山人海;岸边欢歌笑语,鞭炮齐鸣,震耳欲聋;池中龙舟竞发,锣鼓阵阵,吼声回荡。果然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真乃柳岸依红,画里莲池生楚韵;烟堤泛绿,诗中沔水荡荆风。

这秀丽的景色,有如一幅幅画卷,让游客流连,仿佛回到千百年前。

打造生态家园,创建旅游名镇,并非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以强势产业和经济实力作支撑,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沔城在着力实施“生态旅游兴镇”的同时,也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富镇”和“环保工业强镇”战略,把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环保工业三者有机结合,统筹兼顾,做到协调、同步发展。

沔城人均农业耕地面积不足一亩,但就是在这有限的土地上,沔城人创造出了自己的特色优势产业,就是以蔬菜、莲藕为主导的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业。沔城特色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即在规模上由小到大、品种品质上由劣到优、种植技术上由低到高、发展上由自愿种植到有序引导的过程。近年来,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不断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立了主导化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发展之路。坚持高举生态旗,大打绿色牌,巧念蔬菜经,推行白田蔬菜化、水田莲藕化,现已形成仙监线和城邵线两条绿色蔬菜长廊,兴建了以莴笋、早春白菜为主,亩收7000元以上的8000亩无公害绿色蔬菜基地,以七里垸、红郝垸、麻思垸为中心的6000亩优质生态莲藕基地。为了将特色打造成品牌,他们不断提高蔬菜品质,优化种植技术,创新种植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使“沔州绿”“沔城牌”蔬菜享誉荆楚大地,并远销广东、上海、湖南、湖北等地的大中城市。沔城莲藕传说是李白赠送的“神种”,素有“生吃如秋梨般清甜,熟食如板栗般粉糯”的美誉,2009年沔城莲藕被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授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家乐这一新兴的旅游方式正在蓬勃兴起,“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已成为当今旅游一大时尚。沔城人也不甘落后,他们以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为契机,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出三种不同风格的农家乐旅游。一是围绕莲池水体资源和古城历史文化,突出水乡园林特色,兴建集赏荷、采莲、垂钓、观景、龙舟竞渡、餐饮住宿和购物为一体的水乡休闲农家乐;二是兴建伊斯兰风情一条街,形成以回族民居、清真饮食、生活习俗为特色的集吃、喝、游、购于一体的民族风情农家乐;三是充分利用省级公路沿线的便利,突出自然生态特色,强调参与和体验,兴建以农耕文化为主,集耕种、采摘、品尝、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田园风光休闲农家乐。

近几年来,沔城在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同时,视环境保护为生命,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绿色GDP,高标准创建科技环保企业。湖北绿色家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落户沔城之初,人们都以为政府引进了一家污染企业,其实政府在与企业签约时就将环保达标作为企业投产的基本条件。该公司以“做绿色化工、建绿色家园”为公司的立企之本,先后投入800万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和环保技术开发,特聘请华中科技大学水处理专业博导陆晓华团队精心设计方案,采用树脂吸附技术与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将生产废水、废气采用多种方式处理并回收利用,实行工艺用水零排放,既环保又节约资源,经处理后的水COD值保持在60以下,大大低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COD≤100),受到了省、市环保部门的好评。2008年,绿色家园被授予“仙桃市科技型环保企业”;2009年,该公司董事长杨华被评为“仙桃市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同时,沔城镇政府下狠心关闭了有严重污染的“五小”企业3家,重组2家,转产1家;对3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皮革厂限期整改,督促其共投资80多万元新上生化物化相结合的污水处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投资500多万元,对贯穿集镇的柴河进行了治理,兴建起全省第一家乡镇污水处理厂。

镇委书记杨世海坦诚地说:“发展第一,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沔城要发展旅游业,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作支柱,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为此我们在招商引资时,始终将环保定为项目引进的基本条件,宁缺毋滥。近几年来,因为在环保上不能符合我们的高标准而被拒之门外的项目很多,但我们绝不心软,绝不惋惜。因为创建旅游名镇,打造生态家园是关键。”

“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历经一千五百年风雨沧桑,沐浴三十年改革开放,古老而年轻的沔城,正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和迷人的魅力,千种风情,万般娇容,正以其历史人文风景、宗教民族风情、水乡生态风光三大特色亮点聚焦着人们的目光。一个“城在园中,园在城中;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的历史文化古城、今日梦里水乡、楚天旅游名镇正在崛起,成为镶嵌在荆楚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