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打不骂教孩子的100种方法
9462800000038

第38章 细节38

对孩子责骂会起反作用

很多时候,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以为孩子犯错时,责骂几句就是批评教育了孩子。其实责骂和批评并不是一回事。责骂的意思是指责和咒骂;而批评的完整解释是评论,评判,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或者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显然,批评比责骂要文明得多。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还好。”

有一位母亲看见4岁的儿子正在往厨房的台子上爬,她跟孩子说:“别往台子上爬!掉下来摔着你。”

儿子回答她说:“没关系,摔不着!”

母亲着急地说:“快下来,摔着就晚了。”

儿子回答:“没事儿。”

母亲愤怒地说:“你这孩子,你聋了还是傻了,你再不下来,非摔着不可!”

儿子说:“你才傻了呢,不用你管。”

母亲生气地说:“你敢说你妈傻,你有没有教养!”

儿子说:“你才没有教养呢,是你先说我傻的。”

其实母亲的意图是想批评儿子的行为,但是最后却变成了责骂孩子,还让孩子也学会了责骂的内容。这样不但没有起到批评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母子之间的口角。那么,如果这位母亲能正确理解批评的意思,情况就会有所改变了。

比如,她看见儿子正在往台子上爬的时候,警告他说:“别往台子上爬!掉下来摔着你。”儿子同样回答她:“没关系,摔不着。”但是如果孩子没有理会自己的警告,母亲可以走近儿子身边,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护孩子,一方面还可以轻轻问:“你爬到台子上是要干什么呀?”其实,孩子爬到台子上无非是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母亲这个时候可以满足一下孩子的愿望。孩子爬到台子上以后,母亲可以进一步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呀?”等孩子回答以后,母亲可以将孩子从台子上抱下来,然后向孩子说明这件事情的危险性,告诉他如果下次再做这样的事情,必须在父母的帮助下才能去做。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警惕性,也达到了批评教育的目的。

家长要弄清楚批评与责骂的区别,指出孩子缺点或错误的时候,不要用挖苦,奚落的字眼;家长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随意批评孩子,因为这样有可能将批评变成责骂;孩子在任性的时候不要轻易责骂他,要学会冷静处理,此时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

但是,责骂和批评的分寸有时候很难掌握,为了让家长能够分清楚,现列出几条错误的批评模式。在下面这些模式中,如果拿捏不好分寸的话,批评就变成了责骂:

(1)在自己情绪不好时对孩子发火。大人总是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对孩子发火最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应该先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再跟孩子说事情的利害关系。如果是很危险的事情,家长一定要严肃,明确地告诉孩子。

(2)不要不问缘由,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要了解事情的原因,不能在没有证实,孩子没有承认的情况下草率地批评孩子。

(3)不要不分时间,场合地说孩子的缺点。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最不适合批评孩子,否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不要因为孩子现在的一个错误,而把孩子以前犯的错误也拿出来指责一番。

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要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想想如果自己是孩子的话,是比较喜欢家长理智的批评还是无情的责骂。这样想了以后,家长就会把无情的责骂变成理智的批评。

但是,事情比较严重或者孩子任性的时候,家长还是要严肃认真地绷起脸来警告孩子,使孩子知道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不能犯类似的错误。

父母批评孩子时,也应当注意以下一些技巧:

(1)低声而有力的批评。家长用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所以这种低声而有力的批评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更好。

(2)沉默的批评。孩子一旦做错了事,父母总是会责备,但是如果父母一反常态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示式批评。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却能用这个错误启发孩子,而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这样不但使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也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4)趁热打铁式批评。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