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最喜欢的300篇哲理故事
9462700000005

第5章 人生哲理篇(4)

不耕就会长草,无事就会生非,没有道德的灵魂自然就会成为邪恶侵扰的对象,要想让灵魂没有纷扰,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一切都会过去

古希腊有一位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他并不快乐。他可以主宰自己的臣民,却难以操控自己的情绪,种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和忧郁不时让他闷闷不乐、寝食难安。于是,他请来了天上最聪明的天神,要求他找出一句人间最有哲理的箴言,而且这句浓缩了人生智慧的话必须有一语惊心之效,能让人胜不骄、败不馁,得意而不忘形、失意而不伤神,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天神答应了国王,条件是国王将佩戴的那枚戒指交给他。

几天后,大神将戒指还给了国王,并再三劝告他:不到万不得已,别轻易取出戒指上镶嵌的宝石,否则,它就不灵验了。没过多久,邻国大举入侵,国王率部拼死抵抗,最终整个城邦沦陷于敌手,于是,国王四处亡命。有一天,为逃避敌兵的搜捕,他藏身在河边的茅草丛中,当他掬水解渴,猛然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不禁伤心欲绝——谁能相信如今这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人,就是那个曾经气宇轩昂、威风凛凛的国王呢?就在他双手掩面欲投河轻生之际,他想到了戒指。他急切地抠下了上面的宝石,只见宝石里侧镌刻着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

顿时,国王的心头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从此,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重招旧部并东山再起,最终赶走了外敌,赢回了王国。而当他再一次返回王宫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一切都会过去”这句六字箴言镌刻在象征王位的宝座上。

后来,他被誉为最有智慧的国王而名垂青史。据说,在临终之际,他特意留下遗嘱:死后,双手空空地露出灵柩之外,以此向世人昭示那句六字箴言。

普希金说,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因此,在我们身处顺境时,要学会惜福与感恩。

人生中的悲与喜

一位国王的众多大臣之中,有位大臣特别有智慧,而这位大臣也因他的智慧,格外受到国王的宠爱与信任。

智慧大臣拥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特长,他保持绝对积极的想法,不论遇上什么事,他总是愿意去看事物好的那一面,而拒绝消极观点。

智慧大臣这种凡事积极看待的态度,的确为国王妥善地处理了许多犯难的大事,因而备受国王的敬重,凡事皆要咨询他的意见。

国王酷爱打猎,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意外受伤,弄断了一节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即召来智慧大臣,征询他对这件意外断指事件的看法。

智慧大臣仍本着他的作风,轻松地告诉国王,这应是一件好事,并劝国王向积极方面去想。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在嘲讽自己,立时命左右将他拿下,关到监狱里。待断指伤口痊愈之后,国王也忘了此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竟带队误闯邻国国境,被丛林中埋伏的一群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于是便抓了国王放到祭坛上。正当祭奠仪式开始时,主持的巫师突然惊呼起来。

原来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截的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受天神谴责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同行的大臣献祭。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到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由牢中释放出来,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保持他的积极态度,笑着原谅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王不服气地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里受苦,难道这也是好事?”

智慧大臣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一想,今天我若不是在牢中,陪陛下出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乐观者对任何事总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即使遇上困难和挫折,他也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这样的人生当然常常会有意外的惊喜。

好话的效果

过去,有一个富翁住在仰光。他的脾气很坏。有一次他生了病,却不愿求医看病。

后来,他的朋友请来一个大夫给他看病。

“哼,我才不吃他的药呢,”富翁说道,“这个大夫说话声太大啦。”

他的朋友又请了另外一个大夫给他看病。这个大夫说话温文尔雅,可是富翁却说:“不,我不要他看,他太寒酸了。”

他的朋友又请了第三个大夫为他治病。这个大夫衣冠楚楚,谈吐文雅。

“把酬金拿去,”富翁不满地说,“我不打算听你的忠告。你看病太马虎啦。”

富翁体温升高,病情恶化,就此卧床不起。他的朋友急得团团转,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天,一个从曼德勒来的大夫到仰光度假。富翁的好友得知,前来拜访他。

“请你救救我们的朋友,行吗?”他们恳切地说,“他的病很重,他的脾气很暴躁,又讳疾忌医。不过,也许由于你举止文雅,态度和蔼可亲,他会听从您的劝告的。”

年轻的大夫穿上最好的衣服,来看富翁。

“亲爱的大伯,”他彬彬有礼地说,“您今天感觉好些了吗?我相信您很快会痊愈的。”

大夫吩咐仆人拿些冰块,将它敷在病人的额头上。富翁顿时感觉舒服多了。

“您是否愿意让我开点药给您吃?”大夫问。

富翁默默地点了点头。

年轻的大夫在药中掺了一点蜜水。富翁报以微笑,慢慢地吞服下去了。

“啊,很甜。”他喝完药深深地吐了一口气,不一会儿,便安静地进入梦乡了。

富翁醒来后,感觉好多了,烧也退了。

其他的大夫问这位大夫,他是怎样给这怪老头治好病的。

年轻的大夫笑着说:“好话有时比药更有用处。”

同样的情况,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往往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

巨魔和渔夫

海底里有一个瓶子,瓶子里困着一个巨魔。那是五百年前一个神仙把巨魔收到瓶里的。巨魔曾经许过一个愿,谁能把这个瓶子捞起来,把瓶塞打开,把他救出来,他就赠给这个人一座金山。可是,五百年过去了,还没有人把这瓶子捞起来。巨魔十分气恼。他诅咒说:“以后,如果谁把我救出来,我就一口把这个人吞掉。”

有一个年轻的渔夫撒网捕鱼,当他收网的时候,发现网里有一个古旧瓶子,他把瓶塞打开,啊!一股浓烈的烟雾喷出来,徐徐吐出一个比山还大的巨魔。

“哈哈哈哈!”巨魔的笑声震得海涛汹涌起来。他说:“年轻人,你把我救出来,我本应谢谢你,可是,你做得太迟了,倘若你早一年把我救出,你就可以得到一座金山啦!唉,我等了五百年,我太不耐烦了,我已经许许恶愿,要把救我出来的人一口吃掉!”青年吃了一惊,但立即镇定地说:“哟,这么小小的瓶子,怎能把你盛下呀,你一定说谎,你再回到瓶子给我看看吧!”“哈哈,我不会上当的!《天方夜谭》早把这个古老的故事说过了,我如果再钻入瓶子里,你把塞子塞上,故事不就说完了吗?”

“什么?你看过《天方夜谭》吗?你真是一个博学多才之士呀!你看过苏格拉底的哲学著作吗?”

“哈哈!这五百年我躲进瓶子里,穷读天下的经典著作,苦苦修行,莫说是西方的巨著,东方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都念得熟透了。”

“啊,中国太史公的《史记》你也颇有研究吧?墨子的著作有涉及吗?”

“别说了,经史子集无一不通!”

“不过,我想你一定没有见过《红楼梦》的手抄本,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版本呢!”

“哈哈哈,你这个小子太小觑我了,这本书的收藏者正是我呀!让我拿出来给你开开眼界吧!”巨魔立即又化作一股浓烟,徐徐进入瓶子里。

这时候,那年轻渔夫不再迟疑,连忙用瓶塞堵住了瓶口。

我们生活中遭遇的困难或危险有时候就像这个巨魔,往往让人觉得不可克服、难以逾越。可是,巨魔也有他致命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我们的突破口。年轻的渔夫在巨魔面前镇定自若,凭智慧和胆量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路。置之死地而后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邪终不能胜正。

奇特的联系

据说,美国的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85英尺。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标准,人们不禁要问这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造的。那么英国人又为什么要用这个4.85英尺的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

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则是沿用了马车的轮宽标准。

那么,马车为什么要用这个一定的轮距标准呢?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的。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都是4.85英尺。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的,所以4.85英尺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我们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4.85英尺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两匹拉战车的马的屁股的宽度。

当你在电视上看到美国航天飞机立住发射台上的雄姿时,你留意看看在它的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是由一家名为THIOKOL的公司设在犹他州的工厂所提供的。如果口丁能的话,这家公司的工程师希望把这些推进器造得胖一点,这样容量就可以大一些。但是他们不可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是要用火车从工厂运送到发射点的,而这一路上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是比火车轨宽了一点,然而我们不要忘记火车轨的宽度是由马的屁股的宽度所设定的。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屁股的宽度所决定了。匪夷所思吧?仔细观察观察周围,还有很多这种事情呢。

万事万物无不处于联系之中。学习不应只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或课堂上老师的讲述,它还需要发散性和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以及开阔的眼界。感谢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能够把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都联系起来,帮助我们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和创造智慧。

相信自己

有一位顶尖级的杂技高手,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极具挑战的演出,这次演出的主题是在两座山之间的悬崖上架一条钢丝,而他的表演节目是从钢丝的这边走到另一边。

演出就要开始了,整座山聚满了观众,当中有记者、有主办单位、赞助商和看热闹的人群。这时,只见杂技高手走到悬在山上钢丝的一头,然后用眼睛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并伸开双臂,第一步、二步、三步,慢慢的杂技高手终于顺利的走了过去,这时,整座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我要再表演一次,这次我要绑住我的双手走到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吗可以做到吗?”杂技高手对所有的人说。

我们知道走钢丝靠的是双手的平衡,而他竟然要把双手绑上。但是,因为大家都想知道结果,所以都说:“我们相信你的,你是最棒的!”杂技高手真的用绳子绑住了双手,然后用同样的方式一步、两步终于又走了过去,“太棒了,太不可思议了”所有的人都报于热烈的掌声。但没想到的是杂技高手又对所有的人说:“我再表演一次,这次我同样绑住双手然后把眼睛蒙上,你们相信我可以走过去吗?”所有的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做到的!”杂技高手从身上拿出一块黑布蒙住了眼睛用脚慢慢的摸索到钢丝,然后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为他捏一把汗。终于,他走过去了!掌声雷动!“你真棒!你是最棒的!你是世界第一!”所有的人都在呐喊着。

表演好象还没有结束,只见杂技高手从人群中找到一个孩子,然后对所有的人说:“这是我的儿子,我要把他放到我的肩膀上,我同样还是绑住双手蒙住眼睛走到钢丝的另一边,你们相信我吗?”所有的人都说:“我们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走过去的!”

“真的相信我吗?”杂技高手问道;“相信你!真的相信你!”所有的人都说:“我再问一次,你们真的相信我吗?”“相信!绝对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所有的大声回答;

“那好,既然你们都相信我,那我把我的儿子放下来,换上你们的孩子,有愿意的吗?”杂技高手说。这时,整座上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敢说相信了。

只有自己真的相信,才能让别人相信你。

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这样才会从中找到感觉,感觉好了,才会有行动的欲望,行动多了,才会有经验,经验丰富了,才会出业绩,有了业绩就会更加相信,从而找到更好的感觉,更积极的行动……  借的奥妙

上初中时,数学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趣味数学题:很久以前,有三个探险家结伴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寻宝。经过数天的探访,终于寻得19件宝物。按照出力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3个探险家约定分别按占总件数的1/2、1/4、1/5的比例来分配这19件宝物。你们能替他们分配好吗?

我们顿时来了兴致,但无论我们怎么演算,就是不能按规定的比例算好分配量。等大家议论够了,老师有条不紊地接着讲刚才的故事:3个探险家正在愁眉不展之际,正巧有一位白发飘逸的长者路经此地,他了解到分宝物的难处,于是说道:“这有何难?我借一件宝物给你们,待你们分好宝物后,再把我借给你们的宝物还我就是了。”以20件宝物作总数,按约定的比例来分配就变得很容易了,不一会儿,便按10件、5件、4件的份额分配完毕,还剩一件交还长者。

这虽是一道数学题,却隐藏着社会和人生的奥妙。社会乃至人生中的很多难题,只靠自身的元素或力量有时是难以解决的。这时,若能打开我们的视野,借助一个外来的东西,难解的问题也许会变得出奇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