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等了,想好了就豁出去
9459200000010

第10章 不自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1)

自卑就像一根蛀虫,不断吞噬着你的人生,它是你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工作的“拦路虎”。你的心态将逐渐变得消沉,你的生活也会毫无激情。所以,你要经常跟自己说“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

1.成功属于自信者

相信自己是对自己的认可和支持。古人云:人不自信,谁人信之。建立自信,应该从相信自己,赏识自我做起。美国作家爱默生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也会成功”,“我能行”等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激起强烈的成功欲望,在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果敢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跨栏金牌获得者刘翔,他越是在竞争对手实力强大的情况下,越是在紧张激烈的大赛中,越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比赛成绩越优异,这正是他个人自信的充分体现。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够撬动地球。”这是多么豪迈而自信的语言。自信,能够唤醒我们沉睡的潜能。无数成功者的事实启示我们: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固然有种种因素,但自信是必不可缺的条件,失去了自信将导致事业失败。

当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有些人对他的发现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留下那么多空白就表明周期律的不合理和有矛盾,甚至连他的导师也嘲笑他不务正业。但是,门捷列夫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的科学观点。根据周期律,他科学地预言了一些当时还没有发现的元素和它们的性质。由于他的预言和后来的实验结论完全一样,所以,周期律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并且引起广泛的重视。

像门捷列夫一样,为了证实镭的存在,居里夫人曾终日穿着沾满灰尘和污渍的工作服,在非常简陋的棚屋里,用和她差不多一般高的铁条搅动冶锅,从堆积如山的沥青矿的废渣中寻觅镭的踪迹。虽然条件极其艰苦,但她心里却充满自信。她对友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大,这种事情必须做到。”最终,她获得了成功。

成功属于自信者,而自卑却是成功的绊脚石。有这样一个故事:

英国科学家弗兰克林在1951年发现了DNA(人体的遗传物质的双螺旋结构),这本来是一件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大发现,但是由于他生性自卑,不敢确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直到两年后,沃林与克里克两位科学家也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他们坚信自己的发现,并获得了1962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我们真为弗兰克林感到惋惜。如果他自信一些,敢于承认自己和肯定自己,我想弗兰克林这名字会载入医学生物学史册。自卑真的害人不浅。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卑感,这是很正常的。个人自卑感的形成则是受个人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童年的经历,弗洛伊德认为,对一个人性格、志趣、生理状况、思维方式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也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一个人自卑的强烈程度。他认为童年经历可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模糊,但却保存在潜意识中,对人的一生都有重大影响。一般来讲,更容易产生自卑感或自卑感更强烈的人都是在童年经历过生活不幸的人。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没有受到过消极因素的干扰,而他们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够用意志和适当的科学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跳出阴影地带。由此可见,成功永远属于自信者,自卑者与成功无缘。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卑者树立自信呢?下面是几招重新树立自信的方法。

(1)真实地评价自我

不要妄想十全十美,摆脱完美主义的束缚,清楚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对待自己。或许你在这方面不如别人,但人无完人,别人或许在另一方面不如你。在过高的要求无法实现的时候,失败感自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也不可避免。

(2)转移注意力

当你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就不要把注意力始终停留在自己的短处上。如果你停留的时间越长,黑色的阴影就越重。体现你的人生价值,发挥你的长处,更能让你肯定自我,从而克服自卑的心理。

(3)心理治疗

如果你的自卑感很强,就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此时需要通过心理医生来进行治疗,一般的自我心理调节可能作用不是很大。

(4)主动找回自信

一个人产生自卑的另一个原因,是遭受挫折和失败。这样的人应主动找一些简单并且比较容易成功的事情做,逐渐增强自信心。自信多一点儿,自卑就相应地减少一点儿。

(5)补偿法

主要通过自己努力奋斗,在某一方面取得一定成就来补偿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听觉完全丧失的情况下,他仍克服困难创作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2.永远不要自认卑微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有点自卑,我很不相信自己。”这样一讲,就已显得底气不足,如果再面临强大的对手,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儿。

一个自信的人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他绝对不会说:“我不自信!”相反,他常会说:“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久而久之,他真的成了最棒、最好、最优秀的了!因为他以此为目标,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所以,他才不会犹豫和退缩,他才不会回头!

尽管你职务不高,薪水不多,可是,离开了工作岗位,你和别人一样,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不同。永远不要自认卑微。对任何人,都用一样的态度,而不必谄媚,不必刻意讨好。对任何人都不卑不亢,你就是你,你不比任何人矮一截,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贫穷并不可怕,地位低些也没关系,这些都是外在的,是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改变的,或者说得极端些,不改变又怎么样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要不妨碍别人,不对不起别人,穷些苦些又怎么样呢?但如果一个人自轻自贱,那就麻烦了,也就没有救了。一个自轻自贱的人,就算他的财富怎么多,地位怎么高,人家仍会觉得你有缺陷,仍会觉得你需要改变。当我们说一个人没有出息的时候,主要的不是说他没有成家立业,没有取得成就什么的,而是指那个人自轻自贱,自己打自己耳光,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不给自己脸面。

而自轻自贱的“孪生兄弟”,就是自卑。奥地利心理学家奥威尔在《自卑与人生》中说:“自轻自贱的人,必定是自卑的人;或者说,自卑的人,必定是自轻自贱的人。”所谓自卑,就是拿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作比较时得到的那种感觉,是一种自己感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丧气的情绪。有自卑感的人,常常轻视自己,总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并因此而苦恼。

一个人为什么会自卑,会自轻自贱呢?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如果各项活动取得成绩而得到老师、家长及同伴的认可、支持和赞许,便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内心会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就会养成一种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相反,他们会产生一种受挫感和自卑感。这就是说,自卑感的形成主要是社会环境长期影响的结果。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人的成才道路是相当宽广的。当你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还会继续发现自己有不如他人之处。所以,时时知不足是有利于促进自己进步的。但若老是自卑不已,悲观泄气,则是有害无益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只看短处不看长处,或者夸大短处缩小长处,都会形成自卑感。苛求自己没有短处,这是不可能的。有时,某些短处甚至还很难弥补,如身体的缺陷便是如此。积极的态度是扬长避短,以“长”补“短”。这一方面不行,也许另一方面比别人强。比如,盲人阿炳,虽然他失去了视觉,但却拉得一手好二胡,他不就是靠听觉和触觉来体验、创造生活的吗?当认识到自己的短处时,可以设法弥补,或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途径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卑的心理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

阿明是一位高考失利的青年。他感到非常失意,于是就骑着自行车去大堤上散心,一不小心,车子歪了下去,差点撞着坐在堤下的一个老人。他向老人表示了歉意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坐到了老人身边。那是一个春天的上午,阳光明媚,清风徐来。草绿了,花开了,那些花儿,在远远近近的绿草间像星星一样闪烁。很多老人、孩子在草地里徜徉,花丛中漫步,也像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只有这位青年感到自己是个例外。

那时候,失意就像春天的草一样在阿明的思想里蓬蓬勃勃。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看见一片落叶,便伤感,觉得自己也是一片落叶;他看见一片落花,也伤感,觉得自己是一片落花;看见流水,还是伤感,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在这平平淡淡中像水一样流逝了。

阿明的失意被老人看出了,老人跟他说起话来。老人说:“年轻人,怎么能这样无精打采呢?”阿明当时手里正缠着一根草,在老人问过后,他举了举那根草说:“我这辈子将像这根草一样平凡。”老人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没做声。在老人的注视下他说了起来,他说:“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初中时因一场病休学一年。此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差,勉强读了高中后,又没考上大学。”他又继续说:“我这一辈子将在平凡中度过,一个连大学都没上过的人,肯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我不甘心,我从小就立下志愿,一定要让自己的人生辉煌,我想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说到这里,他流泪了,他心里装不下太多的失意,那些失意像汹涌的洪水,终于找到了决口。

听了他的话,老人开口说:“你知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草吗?”“不知道。”“它是蒲公英。”“这就是蒲公英吗,我常在诗人笔下见到它,可它也很普通呀!”他说。“你没看见它开着花吗?”“看见了,一种小花,毫不起眼。”“是不起眼,但它也可以辉煌。”“在诗人的笔下?”“不。”老人摇了摇头,注视着他。

老人过了一会站了起来说:“我带你去看一个地方吧!”听从了老人的话,他也站了起来。他随后跟着老人沿着那条堤往远处走去。大约走了二十几分钟,他看见了一个足以让他一生都为之震撼的景致:那是一块很大很大的河滩,有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大,无边无际的蒲公英布满了整个河滩。蒲公英开花了,那些原本毫不起眼的黄黄白白的小花,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那样烂漫,那样美丽,那样蔚为壮观,那样妖娆,炫目辉煌。一朵小花,也可以这样辉煌吗?阿明再没说话,就那样伫立着,起风了,花儿轻轻地向他涌来。他心里一下子飘满了那些美丽的蒲公英,忽然觉得自己也是一朵蒲公英了!

从那以后,阿明的眼里一直烂漫着那漫无边际的蒲公英,他仿佛从那里看见了自己。他同时也深深懂得了平凡的人生也可能充满着不平凡的道理。

是的,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一种充实有益的生活,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一个人不必把夺取第一看得高于一切,它只是个人对自我发展和幸福美好的生活追求而已。那些每天一早来到街头公园练健美操、练武打拳、跳迪斯科的人们,那些只要有空就练习书法绘画、设计剪裁服装和唱戏奏乐的人们,根本不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姿态和成果品头论足,也不会因有人挑剔或没人叫好就情绪消沉、停止练习。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参赛获奖、当众展示,而是自有收益、自得其乐,满足自己对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渴求。

3.一定要拥有自强的个性

如果你想改造自己、进行自我管理,提高某方面的修养,你就应首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根据实际的可能和自身的条件,使自己的长处得到发挥。这样,你就会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你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别人同样有不及你的地方。自信心便会由此产生并不断增强。

人生最大的损失,除了丧失人格之外,就要算失掉自信心了。

春天来了,一个农民伯伯听到两粒种子躺在土壤里对话。

“我要努力拱出地面,并且将根深深扎进土壤里;我要‘出人头地’,让自己在大自然中迎风摇摆,大声歌唱生命的高贵。让我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阳光和雨露的爱护,虽然最终我会在秋天枯萎,但我的一生活得很充实。”第一粒种子说。

“我没你那么勇敢。如果我用力向地面上钻,这可能会伤到我脆弱的茎心;如果我向土壤里深深扎根,可能会碰到坚硬的石头;如果幼芽长出来,恐怕会被昆虫吃掉;我若开花结果,只怕小孩子会将我连根拔起。一想到这些,我想我还是待在土壤里面最安全。其实,长出来也没什么大意思,反正最终都会死的。”第二粒种子说。

听完两颗种子的对话后,农夫对第一粒种子充满了信心,对它格外辛勤护理,使其茁壮生长。对第二粒种子却失去了信心,疏于管理,最后,第二粒种子刚露出地面就逐渐枯萎了。

其实,农民就是你自己,两颗种子代表了你的两种心态,两种选择。

人生就是一次无法回头的旅行,“不敢冒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它将使危险加速而至。

如果你充满勇气和自信,就会在有限的生命里尽情享受人世间的快乐,像第一颗种子那样;如果你缺乏自信和勇气,你就会像第二颗种子那样渐渐老去,直至枯萎。

一定要相信你自己,不要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随随便便地放弃自己,作出妥协,相信你内心深处所确定的东西。

缺乏自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它会让你丧失许多成功的机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甚至会激活那些可能伤害到你的情感,把你击垮。

有一位很有经验的自我潜能开发者,她辅导过许多对自我能力有怀疑的人,他们在生活、家庭、感情上都出现过问题。下面是这位自我潜能开发者的辅导心得:

“我有一个发现:一般我们所认定的‘名人’,他们有部分人,具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他们在接受训练时,大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也许是这些名人受了“盛名”的影响,具有高度的好胜心及荣誉心,所以比较容易实现目标。

你是否是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你是朋友中“励志话语”的宝库吗?下雨天时,你是不是可以帮助身边的陌生人过马路?你是否觉得自己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你是重要的!所以你的坚强对这个世界非常地重要。

在一部纪录片中有这样的场景:

在非常贫穷的南美洲,有一些酗酒、吸毒、流浪街头的孤儿,他们的堕落是为了忘记忧郁、忘记饥饿的生活;而这些小孩生下来的小小孩,有些被搁置在医院,他们大都身体状态不佳,甚至虚弱到无法行走的地步。

医疗人员正拿着玩具在一个小孩面前晃。这个小孩已经五岁了,还不会走路。

大多数人看到这部纪录片时,都是热泪盈眶的。挫折、沮丧、跌倒,是每一个正常人都害怕的事,但对这些孩子而言,却是奢望。如此的对比之下,你是不是该自立自强,无恨生命中的每一次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