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通人情懂世故让你人见你爱
9458000000027

第27章 慧眼识人——一眼就把人看透(3)

(9)抖动腿脚者

喜欢用腿或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这种人很能自我欣赏,性格较保守,很少考虑别人。然而当朋友有困难时,他会经常给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建议。

(10)手摸后颈者

当一个人习惯用手摸后颈时,是出现了恼恨或懊悔等负面情绪,这个姿势称为“防卫式的攻击姿态”。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护住脑后,在防卫式的攻击姿势中,他们的防卫是伪装,结果手没有放到脑后,而是放到了颈后。女人伸手向后,撩起头发,来掩饰自己恼恨的情绪,并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11)摊开双手者

大部分人表示真诚与公开的姿势,便是摊开双手。意大利人毫无约束地使用这种姿势,当他们受挫时,便将摊开的手放在胸前,做出“你要我怎么办”的姿势。他做的事情出现了坏的情况,别人提出来,而他摊开双手,表示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解决,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12)解开外纽扣者

这种人的内心真诚友善,他在陌生人面前表达真诚友善时,最直接的动作便是解开外衣的纽扣,甚至脱掉外衣。在一个商业谈判会议上,当谈判对手开始脱掉外套时,领导便可以知道双方正在谈论的某个协定有达成的可能。不管气温多么高,当一个商人觉得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未达成协议时,他是不会脱掉外套的。那些一会儿解开纽扣,一会儿又系上纽扣的人,性格较优柔寡断,意志不坚定,犹豫不决。

(13)拍案击节者

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谈话时,一个人以手在桌上敲击出单调的节奏或者用笔杆敲打桌面,同时脚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比如抖动脚或用脚尖轻拍地面,这种节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断地嗒嗒作响,这些都是在告诉你他已经对你所讲的话感到厌烦了。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个人在看书、读报、看电视,尤其是看球赛时,突然拍案击节,表示他对故事情节或运动员的某个动作表示赞赏。这种人性格乐观,对烦恼不记挂于心。

7.透过言语掌握德才行为

一个人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人的一些实际情况,从言语中可以辨析人的品德情操。

古人的名言,对我们正确地知人识人很有启示。我们可以通过辨析考察言语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德才行为,因此,言语辨析法不失为知人识人的有效方法。

使用言语辨析法知人,需要有言语做基础,没有言语,辨析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从人们生活实践看,获得考察对象言语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直接交谈法。就是通过与被考察对象直接交谈来辨别他的德才行为。这种方法是人们在知人识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践证明,这是获得被考察者言语并正确判断其德行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有一次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土川元夫便作出决定:不能留用。当推荐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的时候,土川元夫说:“这个人和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让我有说话的余地,我在说话时他又满不在乎地不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某达官贵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常常和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让我知道;第三,我想听的话,他又没有说出来,真令人担心,这种人怎么能做同事呢?”听了这番分析,推荐人也佩服得直点头。

二是耳听八方。就是在与被考察者广泛接触中,做善听他们言谈的有心人。对被考察者的话,在正式场合下说的要听;日常生活中说的也要听;顺耳的话要听,逆耳的话也要听;正确的话要听,错误的话也要听。从被考察者的各种闲言碎语中知人识人。譬如一个人在正式场合说话很严谨,而在“自由市场”上说话却不负责任,甚至散布一些不满言论,说一些极为消极的话。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心口不一,不可信其言语。

三是委托传输法。就是通过第三者来获得被考察者的言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被考察者说话也有一定的选择和掩饰性。比如特定人在场时不敢说,脾气不投的不愿说,性格内向的不善说。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与被考察者合得来的第三者与其谈话,来获得真实的言语。但是,领导者选择的第三者应当是为人正直、有责任心、可靠的人,这样才能保证传输言语媒介的“真实度”。

经过多种渠道,获得了被考察者的大量言语信息后,从这些言语信息中去辨析被考察者的一些实际情况。在知人时,最难辨析的还是奉承和吹捧自己的言语。善听顺耳之言是人的天性。奉承吹捧者把错的说成对的,黑的说成白的,以致有的人就闻“顺言”而放弃原则。我们在实践中要注意掌握识别“顺言”的方法,比如自省法。当听到奉承赞美之言时,要客观地分析自己是否名副其实。知人者在听到赞扬之言的时候,不要自我陶醉,飘飘然、昏昏然。首先要比较一下,检查一下,看看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赞扬相符不相符。如果不相符,就要认真分析一下赞扬人的动机,是出于偏爱,出于惧怕,还是有求于自己。

从言语中辨析人才的德才行为,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上,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辨析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心机的人,所以,我们需要摆正心态,严谨、客观地知人、识人。

8.哭声、笑声识别人心动态

哭笑为人的心声,小心谨慎的人,可以由别人的哭笑声觉察出其中的蹊跷。粗心大意的人听到哭笑声,认为只是哭笑声而已,很难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公元前6世纪,郑国有一位宰相,名叫子产,他是历史上第一位由于公布成文法而著名的大政治家。下面所说的故事,就是他因为听到女人哭声怪异而断的一件案子。一天子产坐在马车上巡街,忽然听到一个正在办丧事的棚里,传来女人的哭声,于是子产命令马车停下,倾听一会之后,他叫来捕快:“把正在哭的女人带来,严加审查。”捕快带人前来,严加询问,果然查出这女人是个杀夫凶手,故意在丧礼上假装痛哭。后来,有人问起子产如何发现其中有诈?他回答说:“哭声分好几种,一般人在亲友遭遇不幸的时候,难免伤心哭泣,尤其在发丧的时候,更会失声痛哭,不过仔细辨别的话,哭的声音是有不同的。我所听见的哭声中,悲伤的成分少,恐惧的成分多,所以引起了我的疑心。”

笑是一种缓和矛盾、协调关系的“润滑剂”。对心理学家而言,笑也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因为笑能透露人的性格。美国心理学家伊莲·卡恩博士研究笑的学问多年,她把笑分出类型,并以此来识别人的心理:

吃吃笑。这是一类乐天派的人,充满活力。他们严以律己,富有创造性,想象力丰富,而且具有高度的幽默感。卡恩博士说:“你是一个爱好欢乐的人,喜欢看到好笑的事被夸张。”

呵呵笑。这是深深地从肚子里出来的笑,显示这个人性格开放,愿意冒险,能抓紧机会。卡恩博士说:“人们喜欢你,因为你可以令人开心,而你亦喜欢与人相处。”

格格笑。这是一种高声的笑,往往在嘈杂的环境之中也能听到。卡恩博士说:“你这笑声显示你不束缚自己,你喜欢讲笑话,当你面临一个问题时,你勇敢并且很有办法。”

大笑常见于当事人十分开心的时刻,这时上下门牙都暴露出来,而且发出朗朗笑声,人们发出这种笑声时,大多数心情激动愉快。

捂着嘴笑,可以是“不好意思”,也可以是“惧怕某人的威严”而不敢放声大笑。

直愣愣地笑是“傻乎乎”人的一种特征。

含着泪笑,既可能是“激动”时的一种表情,又可能是“有苦难言”的一种流露。

偷笑是很低的笑声,有时别人未必听得到。卡恩博士说:“这显示你常常看到一件事情的有趣面,而别人未必看得到。别人喜欢你,因为你容易相处。”

鼻笑是从鼻子里哼出来的,因为你要忍住笑,便忍进了鼻子。卡恩博士说:“你倾向忍笑显示你为人怕羞,不想让他人注意,你同时也是谦虚体贴的,你很重视他人的感觉,而他人也会喜欢你的细心。”

从腹腔发出笑声,是身体状况极佳才有的笑声,平常若这样发笑必是体力充沛者。不过这种笑声带有威严感,会震慑他人,因而使人心生警戒。女性若是这种笑声,一般是属于领导型人。

普通的笑。这一类笑平常,不特别,不会太大声,显示这个人喜欢乐群。卡恩博士说:“你很努力但不争功,你很有耐性,心地好而可靠,是一位非常好的朋友。”

轻蔑的笑。笑时鼻子向天,神情轻蔑,往往是别人笑他不笑,或只略笑几声。卡恩博士说:“你看不起每一个人,这其实是自卑感作怪,要把他人压低而抬高自己,你不会有很多朋友。”

紧张的笑。笑时慌张,忽然停止,看看别人继续笑才笑。卡恩博士说:“这也是自卑的表现,缺乏自信心,笑也怕笑得不对,怕人笑你笑。你应改变一下自己,用不着太担心别人对你的看法,人是有权笑的,即使别人不觉得好笑,你也有权觉得好笑!”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笑,它的背后都有极高的含金量,由笑的不同方式而识别一个人的内心动态,是最省事、最直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