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易经中的谋略之道
9456700000050

第50章 革卦——灵活变通之谋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卦》象征变革:在己日变革旧的事物,能够使民众深深的信服,前途通畅,坚守正道,最后就会取得成功,悔恨终将会消释。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象辞》说:《革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兑(泽)上,为泽中有火之表象。大水可以使火熄灭;大火也可以使水蒸发,如此,水火相克相生,从而产生变革。君子根据变革的规律制定历法以明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审时度势,适时变通

梁启超说:“变则通,通则久。”知变与应变是一个人的能力,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办事能力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人的思维是跳跃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办事时适时的变通是一种很明智的做法,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办成事情。坚持并不是固执。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以供家人一个月衣食。于是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然后急忙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发现麻布的樵夫见同伴不听劝告,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快让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他的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空欢喜一场。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继续赶路。走到山下时,突然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已经完全背不动了,那樵夫迫不得已,只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在很多时候,我们要学会放弃固执,变通行事。一个机智的人可以灵活运用一切他所知的事物,还可巧妙地运用他并不了解的事物。能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做的事情处理好,这不仅是机智的体现,更闪现出人性的光辉。

有两个和尚决定从一座庙走到另一座庙。他们走了一段路之后,遇到了一条河,由于一阵暴雨,河上的桥被冲走了,但河水已在消退。他们知道可以涉水而过。这时,一位漂亮的妇人正好走到河边,她说有急事必须过河,但她怕被河水冲走。第一个和尚立刻背起妇人,涉水过河,把她安全送到对岸,第二个和尚接着顺利渡河。

两个和尚默不作声地走了好几里路。第二个和尚突然对第一个和尚说:“我们和尚是绝对不能近女色的,刚才你为何犯戒背那妇人过河呢?”和尚淡淡地回答:“普度众生,不分男女老少。”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毅力都很坚强,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人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一种方法不能帮你解决问题,那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那些百折不挠、牢牢盯住目标的人,都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如果把灵活的做事方法和你的毅力相结合,便更容易获得期望的结果。每当你做事遇阻的时候,告诉自己“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那么你的未来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遇到瓶颈问题而一筹莫展时,如果能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有新改观,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有些经历失败的人,每逢挫折时总是武断地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去积极开启近在眼前的另一扇窗子,看不到可能的机会其实就在眼前,结果却错失良机。因而,走向失败的人,其实是因为丧失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所以才使人生道路艰难而凄苦。倘若能够换个立场考虑问题,情况就会改变。记住,只要能转换视角,就会有创意产生。因此,每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无法解决时,不妨换一个角度去看,转入另外一条发展道路上,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一个年轻的妈妈想对刚买的婴儿床做一下改造,使它能和自己的大床并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省去夜里的担心和麻烦。结果,她在拆除小床的护栏时遇到了麻烦。她想保留一个可以上下伸缩的护栏,而拆除那个固定的护栏,可是那个固定的护栏还起着对床的支撑作用,一拆掉,整个床就散了,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直到有一天,站到床的另一面,这位妈妈才突然发现,由于小床和大床并在了一起,所以有没有移动护栏都是无所谓的,而这个护栏因为在设计时并不起支撑作用,拆了以后,小床依然牢固,这个问题就得以解决了。如果她不换个角度看问题,恐怕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新鲜的感觉,带来另一种分析结果,甚至改变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让自己的工作、生活充满活力。有些复杂的事物,你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它就会变得简单明了。所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往往能够带来思维和分析方式的“升华”。

王凯因病住院做手术。第一次手术失败,原因是主刀大夫是个实习生,可能由于第一次握刀,紧张或者技术不精而导致这个结果。大家都到医院看望王凯,对医院的作法感到忿忿不平,有出主意状告医院的,有建议转院的,也有建议赔偿的。王凯心情沉重,躺在病床上一言不发,眉头紧皱。他的一个朋友对他说:“没关系,就在这里做第二次手术,第一次手术失败了,医院肯定要高度重视,派一名业务骨干给你主刀,而且对你肯定会特别精心护理,手术肯定能圆满成功。”王凯听了,眼睛一亮,微微点头,同意了朋友的建议。果然,医院在第二次手术时请来了省里著名的专家来亲自主刀,结果非常成功。

我们看问题的时候往往只善于从习惯的角度出发,而不善于转换位置,因为我们脑子里充满了定向思维。就像在脑筋急转弯里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很多人都会说1+1在什么情况下都得等于2。正确答案是,在算错的情况下1+1不等于2。这个简单的急转弯问题,揭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如果按照一般的角度看问题,1+1铁定等于2,但如果跳出了这个思维定式,答案就会出现另一种情形。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束缚时,往往不能十分清楚地找寻到一切问题的根源——逻辑。要想找到逻辑,就要跳出习惯上的桎梏,避开思路上的习惯,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当你思考问题时,不妨也可以“避开大路,潜入小径”,也就是说,躲开那些热门的问题,而把眼光转向那些不被人们重视的角落。一条发展道路被封死了,不必绝望。如果能够在新的发展道路上全力以赴,那么,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并非异想天开。

俗语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什么导致不幸、什么产生幸福,不可预知。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一定不要绝望。挫折和困难正孕育着将来取得成功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