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左右一生的10堂心态课
9455100000016

第16章 敢于受挫,摔倒了就再爬起来(1)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必然也是平庸而无味的一生。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心又顺意。关键是遇到挫折,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它、击垮它。

要从小接受挫折教育

人们常说: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让孩子吃点儿苦对他们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人生就像一个台阶,如果从小就让孩子自己去攀爬,他就会一鼓作气地攀登到顶。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就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搀扶着一级一级向上爬,总有一天父母够不到孩子爬的高度了,需要孩子自己继续爬下去,孩子在这个时候就极易招架不住有摔下来的危险。所以,如果让孩子小的时候”好过“,那么他长大以后就经常会”难过“。

一个l周岁左右的小男孩,被年轻的妈妈牵着小手来到公园的广场前,要上有十几个阶梯的台阶了。小男孩却挣脱开妈妈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妈妈也没有抱他上去的意思。当爬上两个台阶时,他就感到台阶很高,回头瞅一眼妈妈,妈妈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里充满了慈爱和鼓励。小男孩又抬头向上瞅了瞅,他放弃了让妈妈抱的想法,还是手脚并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脸蛋也累得通红,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脏乎乎的,但他最终爬上去了。年轻的妈妈这才上前拍拍儿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红的小脸蛋上亲了一口。这个小男孩逐渐成长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对,他就是林肯。那位没有伸手去扶他的母亲就是南希·汉克斯。

林肯从小的家境就非常贫寒,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林肯断断续续地接受正规教育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1年。但林肯从小就养成了热爱知识、追求学问、善良正直和不畏艰难的好品质。他买不起纸和笔,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字,用小木棍在地上练字。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练习讲演。林肯失过业,做过工人,当过律师。他从29岁起,开始竞选议员和总统,前后尝试过11次,失败过9次。在他51岁那年,终于问鼎白宫,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被马克思称之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母亲南希在林肯9岁那年不幸病故。毋庸置疑,她坚强而伟大的母爱不仅抚育了林肯,更锻炼了林肯,使他能够坚强地走向未来。

人的一生有无数级台阶——生活、学习和工作。如何面对和攀登这些人生之阶?对于孩子,是牵着手、搀扶着上,还是抱着上?不同的父母会有不同的答案。显而易见,如果家长牵着、搀扶着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性,常常把父母当成拐棍而难以自立。如果家长抱着孩子上台阶,把孩子揽在襁褓里,那么,孩子就会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更难立足于社会。平时,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上下学接送,晚上陪读,甚至考上大学父母还要跟着做”保姆“。孩子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父母又得跑单位,当”职介“……这样,孩子是很难自立成人、大有作为的。

爱迪生经历了无数的困境才成长为后来的大发明家。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他只上了3个月学,11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只能将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瓶瓶罐罐作为实验的器具。

在爱迪生12岁的时候,他已经在火车上卖报了。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生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

他不断省吃俭用,重新置办实验药品,重新做起了实验。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这个少年曾经差点儿被硫酸烧伤自己、差点儿被硝酸弄瞎眼睛……这么多的艰难困苦,并没有使他倒下去,他还是顽强地做实验。

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通过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后来,爱迪生又发明了电影、留声机……他一生的发明多达一千多种。

看到这里,有谁还会一直搀扶自己的孩子直到不能陪在他身边的那一天呢?当然,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但树木需要科学的浇灌,才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孩子需要”艰难“的经历伴随,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生活的主人,取得一定的成就。

自怜自艾只能麻痹自我

自怜的人往往对生活、对工作充满了抱怨。自怜就是一支能使人上瘾的麻醉剂,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所以,千万不要让自怜的阴影缠住自己,一切不如意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扭转。

自怜的人如何才能拯救自己,不至于被麻醉剂醉倒呢?看看佛是怎样做的吧。

有个阴天下雨的午后,一个人站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佛正撑伞走过。

这人说:“佛,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佛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渡。”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渡我了吧?”佛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渡自己,而是伞渡我。你要想渡,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佛。走进庙里,才发现佛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佛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佛吗?”那人答道:“我正是佛。”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佛笑道:“我也有难事,但我不会自怜,而是靠自己去把问题解决。”

跟佛学习,我们知道了自怜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要真的解决问题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勇敢而聪明的人都不会傻傻地自怜而是想办法走出困境。

一位妇人在遭遇丧夫之痛后,一度在自怜中煎熬,但很快她摆脱了自怜的束缚,她是怎样做到的呢?一艘游轮正在地中海蓝色的水面上航行,上面有许多正在度假的已婚夫妇,也有不少单身的未婚男女穿梭其间,个个兴高采烈,随着乐队的拍子起舞。其中,有位明朗、和悦的单身女性,大约60来岁,也随着音乐陶然自乐。这位单身老妇人,也和前面的那位朋友一样,曾遭丧夫之痛,但她能把自己的哀伤抛开,毅然开始自己的新生活,重新展开生命的第二度春天,这是经过深思之后所作的决定。她还有一个年轻的名字——露西。

露西曾经的生活中就只有丈夫,那是她最最关爱的人,但是丈夫的突然离去,使这一切戛然而止。幸好她一直有个嗜好,便是画画,她十分喜欢水彩画,现在画画更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她忙着作画,哀伤的情绪逐渐平息。由于努力作画的结果,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经济完全独立。有一段时间,她很难和人群打成一片,或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说出来。因为长久以来,丈夫一直是她生活的中心,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知道自己长得并不出色,又没有万贯家财,因此在那段近乎绝望的日子里,她一再自问:如何才能使别人接纳她、需要她。这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并没有完全从自怜中解脱出来。

但是她很快就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争取让别人接受自己。她得把自己奉献给别人,而不是等着别人来给她什么。想清了这一点,她擦干眼泪,换上笑容,开始忙着画画。抽时间拜访亲朋好友,尽量制造欢乐的气氛,却绝不久留。

不多久,她开始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不但时有朋友邀请她吃晚餐或参加聚会,并且还在社区的会所里举办画展,处处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后来,她参加了这艘游轮的“地中海之旅”。在整个旅程当中,她一直是大家最喜欢接近的目标。她对每一个人都十分友善,但绝不紧缠着人不放。在旅程结束的前一个晚上,她的舱旁是全船最热闹的地方。她那自然而不造作的风格,给每个人都留下深刻印象,并愿意与之为友。从那时起,她知道自己必须勇敢地走进生命之流,并把自己贡献给需要她的人。她所到之处都能带去和善、快乐的气氛,大家都很愿意与她接触,她也因此渐渐摆脱了之前自怜的混沌状态。

看到躲雨之人和妇人露西的经历,我们知道切不可被自怜缠身,一旦遭遇了自怜的情绪要坚决地寻找使自己快乐起来的途径,让阳光尽快照进自己的生活。

找出原因,失败就是财富

从失败中学习,就是为成功指路,这时的失败就会变成你重要的悟性资产;而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是悲哀的!即使是一些小小的错误,你都应从其中学到些什么。

一位老人是这样面对失败的。这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备感惋惜,都认为他做了一件失败的事情。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老人的做法使自己的失败之举也有了价值。

一个小女孩是这样被引导如何面对失败的。当这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小女孩从此知道了如何面对失败,那就是失败时另辟蹊径,找到那扇充满希望的窗子。

一个探险家被告知要这样面对失败。这个探险家原本是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时,他说:“我带的是指南针,找不到北极”

。对方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个身,回个头就可以了。”

成功和失败本是同一片旷野,它是会令你溺水的深潭,也是能为你解渴的甘泉。谁能一开始便明察秋毫,寻觅到那通往柳暗花明的小径?必得经历失败,把所有不可能的假货、貌似合理的幻想一一排除,剩下的才会是唯一正确的。当我们在生活中一次次被撞得晕头转向、头破血流的时候,失败是最好的指南针,以它恒久不变的指针指示着错误的方向,并提示我们:转过头去,对面便是成功。这时的失败帮助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它也变成了最宝贵的资产。

一位老员工对老板这样抱怨自己的事业不顺利:“我在这儿已做了30年,我比你提拔的许多人多了20年的经验。”“不对,”老板说,“你从自己的错误中,没学到任何教训,你仍在犯你第一年刚做时的错误。因此你还是只有一年经验。”

爱迪生的一位助手曾经这样对他说:“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试了两万次了,仍然没找到可以做白炽灯丝的物质!”“不!”爱迪生回答说,“我们的工作已经有了重大的进展。因为我们已知道两万多种不能做白炽灯丝的材料。”

上面那位职员不懂得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的道理,因此他所经历的失败就只是失败;而爱迪生知道在失败中总结、在失败中对比,终于找到了钨丝,发明了电灯,改变了历史。对于爱迪生来说,那两万多次失败就已经成为了自己的资本。

英国的索冉指出:“失败不该成为颓丧、失志的原因,应该成为新鲜的刺激。”唯一避免犯错的方法是什么事都不做,有些错误确实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没有挫折,就无法成就伟大的事情。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在失败面前至少有三种人:一种人,遭受了失败的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为让失败一次性打垮的懦夫,此为无勇亦无智者;一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并不知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只凭一腔热血,勇往直前,这种人,往往事倍功半,即便成功,亦如昙花一现,此为有勇而无智者;还有一种人,遭受失败的打击,能够极快地审时度势,调整自身,在时机与实力兼备的情况下再度出击,卷土重来,这一种人堪称智勇双全,成功常常降临在他们头上。

只有第三种人才将自己遭遇的失败变成资本。因此当我们遇到失败时,一定要冷静地思考和分析,找准失败的原因,指导自己转向正确的航向。

越是艰辛越是接近成功

我们都知道,哈佛学子成名者数不胜数,其中很多人都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政界人士。但有一个人,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他就是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第一个冠军詹姆斯·康诺利。

他出生于1868年10月28日,并于1895年被哈佛大学录取,主要学习古典文学。在学校期间,他已是当时全美三级跳远冠军了。当听说奥运会即将在雅典举行时,他就向学校请了8周的假前去参赛,因学校不同意而退了学,成为了由11人组成的美国代表团中的一员。

和康诺利一同前往的其他美国同伴都是波士顿体育协会麾下的优秀运动员,参赛都是免费的。但康诺利太穷了,他享受不了这种待遇,他这次参赛是由一家很小的体育协会赞助的。因为资金紧张,他花掉了自己仅有的700美元的积蓄,才登上了德国德福达号货船前往雅典。

然而,就在起航前的两天,他的后背竟然受伤了,这几乎毁掉了他的全部计划。幸运的是,在从纽约至那不勒斯的17天航行间,他的伤好了。但刚下船,他的钱包又被人偷走了。这还不算完,更为糟糕的事接踵而至:因为希腊历制与西方历制不同,比赛在他们到达的第二天就开始了,而不是他们原本以为的12天以后;而对他更为不利的是,他的三级跳远项目起跳的要求并非他从小练习的传统跳法。

1896年4月6日下午,三级跳远比赛揭开序幕,在其他运动员跳完以后,詹姆斯·康诺利最后一个出场。他走向沙坑,将帽子扔到了一个别的运动员跳不到的距离上,大声呼喊自己一定要跳到帽子那里去。他在跑道上不断加速,按照新规则,先是两个单足跳,然后再起跳,最后落在了比他的帽子更远的地方,他跳出了13.71米的好成绩,成为了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个冠军。1949年,哈佛大学主动授予年已81岁的康诺利名誉博士学位。

不是所有人在面对不利情况时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面对参加奥运会与读书求学必须二选一的局面,还有资金紧张的严峻考验,詹姆斯·康诺利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最终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