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9454900000024

第24章 勇于尝试,方法总比困难多(1)

在英文里有句话,是说上帝每制造一个困难,就会同时制造3个解决它的方法来。所以,世上只要有困难,就会有解决的方法。只要你常折腾,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而且“方法总比困难多”。

1.方法总比困难多

在英文里有句话,是说上帝每制造一个困难,就会同时制造3个解决它的方法来。所以,世上只要有困难,就会有解决的方法。而且“方法总比困难多”,只是你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而已。

水龙头漏水,自然有解决的方法;自行车轮胎跑气了,自然有解决的方法;电视机的质量不好,自然有解决的方法;你销售成绩不好,自然有解决的方法。同样,你的收入不高,自然有解决的方法;你的技能不够好,自然有解决的方法。问题是你怎样去面对这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是怨天尤人、怨老板、怨同事、怨客户、怨工作太难、怨报酬太低,还是积极面对主动想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

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遇到过无数困难,但没有放弃自己追求的目标,他坚信总有办法解决这无数困难,所以他一再坚持实验,经过了一千多次的逾越难关,终于发明了电灯。王永庆在早期卖米时,营业额一直上不去,但他不气馁,他坚信总有办法,他主动送米上门,并记下每户有多少人口,这次送的米大概在多少天后会吃完,然后再去送。他还记下每户人家发工资的时间,到时候去收米钱。

穷人和富人的距离,不仅体现在顺境的时候,关键是体现在逆境的时候。

穷人在逆境中,看到的是自己身边所有的“不”,总是不住地问天问地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

什么事情都一样,它的出现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总之,就是上帝也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糟糕的事情发生了,你问一万个为什么也与事无补,哪怕你永远地问下去。

穷人在逆境中,多数会选择放弃,退回他以前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回到他原来的老路上去。不为别的,只因为那里安全,没有风雨。因此,他的一生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富人在逆境中,多数会选择逆流而上,他们会在挫折和逆境中积极地寻找机遇。他们知道,上帝能给他们一个“不”,同样会给他们一个“是”。而且那个梦寐以求的“是”,就在那个“不”的不远处,只要他们去等待,去发现,去改变,就会找到那个惊喜。

富人在逆境中的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克服困难上,而不做它想。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想的越多,自己的麻烦就越多。

富人在关键的时候,总是比穷人多坚持三秒,多走半步。也就是这三秒,也就是这半步,形成了穷人和富人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反差。

普鲁士国王率大军与英格兰军队激战,结果被对方打得狼狈逃窜。钻进一所隐蔽的老宅,国王灰心丧气地往干草上一躺,不由得陷入极度的悲哀之中。就在濒临绝望的时候,他看见一只蜘蛛在那里结网。为了转移一下注意力,他挥手抹掉那个蜘蛛网。

然而这一人为的破坏,没有动摇蜘蛛结网的意志。好像那倒霉的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一样,蜘蛛又忙碌起来,没用多长时间就织好了另一张蜘蛛网。军队接连打了6次败仗,国王已经准备放弃战斗,由此他扪心自问:“假如我把蛛网破坏6次,不知这只蜘蛛是否会放弃努力。”

一次又一次,国王接连毁掉了6张蛛网。那只蜘蛛再一次出发,毫不气馁地又去织第七张网,并且如愿以偿地完成了。国王从这件事中获得激励,决心重整旗鼓,再次和英格兰人决一死战。经过极为缜密的准备,他重新聚集起一支军队,终于打赢了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从英格兰人手中夺回了失去的领土。

别人放弃,自己还在坚持,他人后退,自己照样前进,看不到光明和希望,依然努力奋斗,这种人往往是成功者。

希拉斯·菲尔德先生退休时已经积攒了一大笔钱,然而这时他又突发奇想,想在大西洋的海底铺设一条连接欧洲和美国的电缆。

随后,他就全身心地开始推动这项事业。前期基础性工作包括建造一条1000英里(约1609公里)长、从纽约到纽芬兰圣约翰的电报线路。纽芬兰400英里(约644公里)长的电缆线路要从人迹罕至的森林中穿过,所以,要完成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建一条电报线路,还包括建同样长的一条公路。此外,还包括穿越布雷顿角全岛共440英里(约708公里)长的线路再加上铺设跨越圣劳伦斯海峡的电缆,整个工程十分浩大。

菲尔德使尽浑身解数,总算从英国政府那里得到了资助。然而,他的方案在议会遭到强烈的反对。随后,菲尔德的铺设工作就开始了。电缆一头搁在停泊于塞巴托波尔港的英国旗舰“阿伽门农”号上,另一头放在美国海军新造的豪华护卫舰“尼亚加拉”号上;不过,就在电缆铺设到5英里(约8公里)的时候,它突然被卷到了机器里面,弄断了。

菲尔德不灰心,进行了第二次试验。在这次试验中,在电缆铺好200英里(约322公里)长的时候,电流突然中断了,船上的人们在船板上焦急地踱来踱去,好像死神就要降临一样,就在菲尔德先生即将命令割断电缆、放弃这次试验时,电流突然又神奇地出现了,一如它神奇地消失一样。夜间,船以每小时4英里(约6公里)的速度缓缓航行,电缆的铺设也以每小时4英里的速度进行。这时,轮船突然发生一次严重倾斜,制动器紧急制动,不巧又割断了电缆。

但菲尔德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约1126公里)的电缆,而且还聘请了一位专家,请他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发明天才联手才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它们都把电缆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13英里(约21公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约13公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在距离“阿枷门农”号20英尺(约6米)处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到爱尔兰海岸。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一个个都泄了气,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菲尔德先生,如果不是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是他天才的说服力,这一项目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决不甘心失败。

于是,第三次尝试又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而没有任何中断,铺设的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好一个菲尔德,所有这一切困难都没吓倒他。他又组建一个新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1866年7月13日,新一次试验又开始了,并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九点达到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

命运全在搏击,坚持就是希望。对于意志坚强的人,只要咬紧牙关,任何困难哪怕是死神都不会惧怕。

2.永远不说不可能

年轻没有失败,因为年轻,永远不说不可能。挫折绝不等于失败。遇到困境,要勇于面对它,并且战胜它,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应当明白,任何成功的人在取得成功之前,均遭遇过不同程度的失败。爱默生说过:“我们的力量来自我们的软弱,直到我们被戳、被刺,甚至被伤害到疼痛的程度时,才会唤醒隐藏着神秘力量的愤怒。伟大的人物总是愿意被当做小人物看待,当他坐在占有优势的椅子中时,才昏昏睡去。当他被摇醒、被折磨、被击败时,便有机会可以学习一些东西了。此时他必须运用自己的智慧,发挥他的刚毅精神,他会了解事实真相,从他的无知中学习经验,治疗好他的自负精神病。最后,他会调整自己并且学到真正的技巧。”或许我们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伟人的精神,经历过挫折,但永远不说不可能。

爱迪生经历过一万多次的失败,才发明了灯泡。而沙克也是在试用了无数介质之后,才培育出小儿麻痹疫苗。斯巴昆说:“有许多人一生之伟大,来自他们所经历的大困难。”困难之下,我们觉得就要失败了,永远不可能成功了。但是有太多的例证告诉我们事实恰好相反。

温特沃斯·米勒在读小学的时候,曾经跟他的父亲一起观看过一部反映“二战”的影片,从此他爱上了演员这个职业,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他选择进入好莱坞做一名演员。然而刚开始的一些年里,没有一家剧组给过米勒机会。他常常需要帮别人干杂活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在多年的历练中,他更加深深地明白了什么是生活,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的,一个经过十年还在守着一个梦想,可是却看不到希望的人的确少见,甚至有人劝他离开好莱坞。终于,2003年,他出演了《人性的污点》,他和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分别饰演了科曼·希尔克这个人物的青年和老年。本以为凭借这个角色,他的人生会出现转机,可是到最后,他还是陷入了天天试镜的困境之中。这时候,一向支持米勒的老父亲,也开始劝他别做梦了,也许演员这个职业不适合他。

然而,米勒说什么也不肯放弃,他坚信前面一定有亮光,他的心中一直存有梦想,他不相信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也许命运之神正是因为看到了他的不肯放弃,才终于冲他挥了挥手。最后,他在《越狱》中出演了迈克尔·斯科菲尔德,米勒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最受欢迎的男演员。那漫长的十年坚守,终于换得了最后的成功。

在米勒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三个字,在他的心中,一直存留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这让我们深深钦羡。或许应当说,逆境与忧苦,能将我们的心灵炸破。在那炸开的裂缝里,会有丰盛的经验,新鲜的欢愉,不息地奔涌而去。有太多人不到穷苦潦倒,不会发现自己的力量。某些“灾难”的折磨,足以助我们发现“自己”。被人誉为“乐圣”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一生遭遇了数不清的磨难困苦,后来双耳失聪,然而,他勇敢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奏出了生命的“第五交响曲”,这正如他给一位公爵的信中所说:“公爵,你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成为贝多芬,可是靠我自己。”今天我们很难想象那些个“不可能”怎么会出现在贝多芬的身上,然而事实是无法更改的。贝多芬在他短暂的生命里,向我们诠释了一种执著,一种永远向困难说“不”的傲气。他只朝着梦想,向着梦想,积极、不知疲倦地行动,行动。

年轻的我们,明白生活中的那些坚毅,那些付出,那些暗夜里追问和犹疑,都不能阻止梦想的生长,因为有梦想,因为相信自己不可能永远活在黑暗中,我们才会奋力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付出光阴,付出努力,甚至付出生命,这种付出,代表的是最高贵的灵魂追求,代表着最向上的心理定位。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人的一生中不论经过多少的痛苦,多少的失败,但是只要最终是成功的,这一切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把因挫折沮丧带来的不快乐、把“不可能”之类的言辞丢掉吧。年轻的我们,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永远不说不可能。

3.点燃心中的激情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如果没有对梦想那冲动的想法,没有“非此不可”的人生追求,是很难取得成功的。我们的生命里,需要有很多的“火焰山”,那里能喷发出热情、激动、兴奋、冲动等情绪。我要挥洒脸上的汗水,我要创出生命的奇迹。这样的心理定位应当就叫做激情。

激情应当建立在对梦想的执著追求上。还记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中国女子排球队吗?她们在比赛中总是那么的激动,兴奋。她们会为一个成功的扣球而欣慰,也会为一次失败的防护大声讨论。她们扬起自己的双臂,跳动着自己的身躯,一次次地颠起了那个弹性十足的排球,也颠起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颠起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那是为金牌争夺的挥舞,她们密切协作,互相鼓舞,高度注意,积极防守,这是被点燃激情的跳跃,扬我中华体育之威的壮烈情感。她们盼望着在领奖台前,奏起那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她们期待着证明自己。是的,是那点燃在心中的激情让他们奋力地拼搏,并且一次次地取得了成功。

女排姑娘们在比赛场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诉说着一种无法遏制的情绪,这种情绪就是激情。有激情,才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很难想象,一个总是嘴上说着自己的梦想,却永远没有完成的冲动的人,会取得什么成就。

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的导演中的佼佼者。他以《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活着》《英雄》等重要作品以及在中国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的精彩开幕式的精彩导演会被永远地载入史册。张艺谋的理想是当导演,他能一次次地创新,一次次地超越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众所周知,张艺谋注重电影中的画面,那些画面有鲜明的色彩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比如红色,就是其中的主色调。如《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等都有大面积的红色调。红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代表着一种激情。红色是一种让人奋进的、热情的颜色,细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里面少不了激情的推力。张艺谋有拍电影的梦想,他愿意为电影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他的心中时时奔涌着激情——创作的能量,这种激情指引着他继续进步着,追求着。艺术家创作需要灵感,灵感一现,或许电光火石之间,闪现的东西就足以成为一部好的影视作品。而张艺谋那点燃在内心里的激情,不知道又会给中国电影业带来怎样的色彩,中国的人们一直都在期待着。

从《泰坦尼克号》到《阿凡达》,一次次刷新自己的票房纪录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被誉为是一个“天才”,一个“怪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电影,只有完美。十多年前执导《泰坦尼克号》之时,年轻的导演卡梅隆,因为拍摄时间拖得太久,也因为影片的预算一再地被超出,投资人纷纷打算撤离,不愿再注资拍这部电影。当时的卡梅隆思虑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自己的导演费不要了,让他完成这部电影。导演费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但是卡梅隆为了艺术,勇敢地放弃了金钱,投入到了尽善尽美的艺术之中,投入到这部经典的电影之中。他曾发誓要拍一部真正的爱情故事,那被点燃的激情,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事后证明,正因为他的坚持,因为他的不顾一切,《泰坦尼克号》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创造了票房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