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比喻对某件事情很熟悉和很有经验的人。
此典出自《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齐桓公回国后不久,管仲对他说:“郑国一直都对天子非常倨傲,如今又跟楚国勾结往来。如果主公想扶助王室,抵御蛮族,成就霸业,必须先收服郑国不可。”宁戚也说:“郑国自从郑庄公死后,四个公子争抢君位,闹得鸡犬不宁!咱们先君(指齐襄公)杀了子无亏,本来是想让子突回去复位,没想到祭足却立了子仪。现在祭足死了,如果主公再帮助子突复位,他一定感恩戴德,对您言听计从,更不用说是订盟约了。”
齐桓公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发兵帮助子突攻入郑国,杀了子仪。子突重登君位,加入了中原的联盟。没想到紧接着楚国就气势汹汹地向郑国杀来了,郑国招架不住,只好背离齐国,又依附了楚国。齐桓公清楚地知道,要叫郑国一心归附,非把楚国打败不可。
当齐桓公正和管仲商议着如何去征伐楚国时,燕国派使者前来,说北边的山戎越境入侵,而且来势汹汹,燕国人抵挡不住,形势非常紧急,央告齐侯出兵相救。管仲对齐桓公说:“主公要征伐楚国,首先要打退山戎,北方平静了,才能专心对付南方的蛮夷。”齐桓公就带领着大队人马去救燕国。
公元前年663,齐国的大队人马到达济水(齐、鲁分界线,东边叫齐济,西边叫鲁济),鲁庄公出来迎接他们,齐桓公把征伐山戎的事告诉了他。鲁庄公说:“你出兵抵御豺狼似的外族,巩固北方的平静,不仅使燕国受惠,对我们鲁国也有好处。我愿意派一队人马跟您去。”齐桓公正想建立武功,树立个人的威信并且对征伐山戎也很有把握,就说:“北方路途遥远,又非常难走,我不敢麻烦您。如果战况不利,需要更多的人马,我再请您帮忙。”鲁庄公就不再坚持了。
齐桓公告别鲁侯,往西进发,到了燕国,山戎早已抢了无数值钱的东西和青壮男女扬长而去。管仲说:“山戎未经挫折就解围而去,等我兵一退,他们一定又来进犯,咱们既然来了,不如趁此机会给山戎迎头痛击。”齐桓公就决定继续前进。燕庄公(燕国第十七代国君)想率本国的兵马在前面开路。齐桓公说:“贵国人马刚遭受到敌人的打击,怎么忍心再叫他们冲锋呢?还是排在后队吧!”燕庄公又说:“离这儿八十里远的地方,有个小国叫无终国跟我们有些交情,如果他们愿意帮忙,咱们就有向导带路了。”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礼物去请无终国的国君,对方果真派大将前来助战,齐桓公就请他们的人马作向导。
齐国、燕国、无终国的兵马大败山戎。山戎的头目密卢抛下马、牛、羊、大豆、帐篷等不少物品,以及从燕国掳获的财物和青壮男女,向北方夺路逃去。山戎的老百姓投降了。齐桓公一心想收服山戎,嘱咐将士们不许杀害他们。山戎人没料到打了胜仗的齐桓公会这么厚待他们,感动得几乎落泪。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逃到哪儿去了?”他们老老实实地说:“到孤竹国借兵去了。”齐桓公和管仲决定继续往北前进,去征服孤竹国。
中原的大队人马到了孤竹国附近的地方,就遇到山戒的头目密卢和孤竹国的大将黄花带领的人马,齐桓公又打了胜仗。他看看天已经很晚了,就下令扎营歇宿,打算第二天再去攻打孤竹国。到了一更时分,齐国的士兵带着孤竹国的大将黄花来见齐桓公。齐桓公看他手里提着一颗脑袋,就问他:“你来干什么?”黄花跪在地上,献上首级,说:“我们的首领答里呵不听我忠告,坚持要跟山戎明来暗往。这下我们吃了败仗,答里呵带着全国老百姓,逃到沙漠去请救兵。我就杀了山戎的首领密卢来投降,情愿在您手下当个小兵。现在如果您要去追赶答里呵,我可以带路。”齐桓公和管仲仔细审视那个首级,又叫将士们认一认,断定了那真是密卢的脑袋,齐桓公于是把黄花留下。第二天,齐桓公和燕庄公跟着黄花进了孤竹国的都城,那里果然是一座空城。齐桓公就吩咐燕庄公带着燕国人守住孤竹国的都城,自己率领其余人马跟着黄花去追赶答里呵。
黄花在前面带路,中原的队伍跟随在他的后面。到了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地方,当地人叫它“迷谷”,又叫“旱海”,一眼望去,看到的全部是白茫茫一片平沙,根本分不出东西南北。中原人哪儿见过这番景象?一时全惊慌失措,迷了路。
好不容易,天亮了,可是又有什么用呢?眼前还是白茫茫的一片,道路在哪儿呢?最严重的是,在这渺无人烟的沙漠里连一滴水都没有。大家又渴又累,彼此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突然管仲双掌一拍,他向齐桓公说:“听说老马能认路,无终国和山戎毗连,那地方的马都来自漠北。咱们可以挑出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带着我们走,说不定能找到一条出路。”齐桓公说:“那就试试看吧!”他们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走在前头。这几匹老马果真领着大队人马走出了迷谷,回到原来的路上,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