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工礼仪手册
9427900000024

第24章 宴会的礼仪(3)

鸡肉的吃法

吃鸡肉、火鸡肉或任何一种家禽时,要注意的事项都是一样的。如果是在野餐、烤肉或任何户外非正式的场合上,用手拿鸡肉来吃,自然并无不妥之处,但在室内的餐桌上,则应该使用筷子。是否可以动手将剩余的部分拿起来吃个干净,则要视情形而定。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很雅观,如果是在国宴上,或者和有身份的人一起就餐,这样的行为应该避免。

小鸟肉的吃法

吃如鹌鹌等小鸟肉时,尽量使用筷子,然后只用单手来吃,直到小鸟身上没有任何细嫩美味的肉丝留下为止。

带肉排骨的吃法

吃带肉排骨时,如动手去拿,双手必定会沾满油腻之物。因此如果你在自家举行的餐宴中上了这道食物,记住多发给宾客一两条餐巾或足够的餐巾纸,并提供装有温水的洗指碗。

鱼的吃法

吃鱼要当心鱼刺。如果端上餐桌的是一道鱼片,鱼刺多半已剔除,进食时可以放心。如果端上来的是整条鱼则要注意。

如果盘中的鱼头部尚在,那么可先将鱼头切去,再将鱼切成片。你可以向侍者多要一个小碟子用来装鱼骨和鱼头,并请侍者将碟子拿走,这样你就可以不必在“鱼”目睽睽之下吃鱼,而可以尽情地享用美味的鱼肉。

龙虾的吃法

龙虾是一道汁多味美的佳肴,不论在什么场合,要吃龙虾之前,都不要羞于戴上围兜。

有些人吃龙虾,要蘸融化的奶油,有些人则蘸美乃滋,有些人则喜欢在龙虾肉上洒一些柠檬汁,因此在准备这道菜时,这些附料也要准备齐全。

如果厨房没有将龙虾的壳彻底敲裂,你的桌面上可能会有一把胡桃钳和小嚎叉或尖核针。胡桃钳可用来夹裂龙虾壳,小叉子则可用来挖取狭窄难取之处的虾肉,至于较大部位的虾肉则可用普通的筷子来挖取。

首先以左手将龙虾固定在盘中,右手用力拔下龙虾的大鳌,放在盘子边。然后,继续将龙虾身躯固定在盘中,并以筷子取出尾部的虾肉,分切成数小块,以便蘸酱入口。然后用手拔下小虾螫,由有裂口的这一端吸取甜美的虾肉和汁液。接下来将放在盘子边的大虾螫夹裂,取出虾肉,分切成数小块,蘸上你喜欢的酱汁。

然后可以吃龙虾胃腔内称做玉米馅饼的绿色物质和龙虾卵。龙虾卵只在雌虾体内才有,是十分美味的佳肴。用叉子叉起它,分切成数块,再依照个人喜好蘸酱调味。

通常餐宴主人或餐馆应该提供大碗或大盘子,让客人放置龙虾壳。吃过龙虾,还要给客人送上洗指碗。

面食的吃法

吃面或条状的面食,最方便的方式是用筷子,但动作要轻,防止面带着汤乱溅。吃细长的面条时,假如你是坚持“正统”吃法的人,可用筷子卷绕面条,卷绕不宜太多,约卷四五条。卷绕时要慢,让所有的面条结实地卷绕在筷子上,然后就可以将它送入嘴里。

面包的吃法

现在,某些餐会,即使是中餐式的,也像西餐一样,开始有了面包。面包主要有鲜面包和烤面包两种。二者在吃法上有些差别,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但要记住一点,无论吃哪种面包,都不能用它蘸汤或擦盘子。

10.酒水的饮用礼仪

凡是宴请,均不可无酒,“无酒不称宴”。饮酒可谓是餐桌上的重要活动,可以和菜肴并重。善于饮酒的人,不仅能饮,而且会饮。要真正做到善用酒水,合乎礼仪,一般需要特别注意搭配菜肴、敬酒干杯和酒量适度三大事项。

搭配菜肴

酒水的主要功能,是在用餐时开胃助兴。然而欲使酒水正确地发挥这一作用,就必须懂得酒菜搭配之道。唯有如此,二者才会相得益彰。不然,就很有可能会是事倍功半,甚至令人食欲大减。

下面,分别就中餐与西餐聚餐、宴请时,酒水与菜肴的正确搭配方法,略作一些介绍。

(1)中餐中酒菜的搭配。通常情况下,正式的中餐宴会通常要上白酒与葡萄酒这两种酒。因为饮食习惯方面的原因,中餐宴请中上桌的葡萄酒多半是红葡萄酒,而且一般都是甜红葡萄酒。选用红葡萄酒,是因为红色充满喜气,而选用甜红葡萄酒,则是因为不少人对口感不甜、微酸的干红葡萄酒不太认同。

通常在每位用餐者面前餐桌桌面的正前方,排列着大小不等的三只杯子,自左而右,它们依次分别是白酒杯、葡萄酒杯、水杯。

具体来讲,在搭配菜肴方面,中餐所选的酒水讲究不多。爱喝什么酒就可以喝什么酒,而且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没有太多的限制。

正规的中餐宴会一般不上啤酒。在便餐、大排档中,啤酒较为常见,客观地讲,以之搭配凉菜,效果要更好一些。

(2)西餐中酒菜的搭配。在正式的西餐宴会里,酒水是主角,它不仅最贵,而且它与菜肴的搭配也十分严格。一般来讲,吃西餐时,每道不同的菜肴要配不同的酒水,吃一道菜便要换上一种新的酒水。

西餐宴会中所上的酒水,一共可以分为餐前酒、佐餐酒、餐后酒3种。它们各自又拥有许多具体种类。

餐前酒,别名开胃酒。显而易见,它是在开始正式用餐前饮用,或在吃开胃菜时与之配伍的。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喜欢在餐前饮用的酒水有鸡尾酒、味美思和香槟酒。

佐餐酒,又叫餐酒。毫无疑问,它是在正式用餐期间饮用的酒水。西餐里的佐餐酒均为葡萄酒,而且大多数是干葡萄酒或半干葡萄酒。

在正餐或宴会上选择佐餐酒,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讲究需要知晓,即“白酒配白肉,红酒配红肉”。这里所说的白肉,即鱼肉、海鲜、鸡肉。吃它们时,须以白葡萄酒搭配。这里所说的红肉,即牛肉、羊肉、猪肉。吃这类肉时,应配以红葡萄酒。鉴于西餐菜肴里的白肉多为鱼肉,故这一说法有时又被改头换面地表述为:“吃鱼喝白酒,吃肉喝红酒”。其实二者的本意完全相同。不过,此处所说的白酒、红酒,均指葡萄酒。

餐后酒,指的是在用餐之后,用来帮助消化的酒水。最常见的餐后酒是利口酒,它又叫香甜酒。最有名的餐后酒,则是有“洋酒之王”美称的白兰地酒。

在一般情况下,饮不同的酒水,要用不同的专用酒杯。在每位用餐者面前桌面上右边餐刀的上方,大都会横排放置着三、四只酒水杯。取用它时,可依次由外侧向内侧进行,亦可“紧跟”女主人的选择。在它们之中,香槟杯、红葡萄酒杯、白葡萄酒杯以及水杯,往往必不可少。

敬酒干杯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饮用酒水颇为讲究具体的程式。在常见的饮酒程式之中,斟酒、祝酒、干杯应用最多。下面分别对其各作一些说明。

(1)斟酒。通常,酒水应当在饮用前斟入酒杯。有时,男主人为了表示对来宾的敬重、友好,还会亲自为来宾斟酒。

在侍者斟酒时,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可是在男主人亲自来斟酒时,则必须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须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为礼。有时,亦可向其回敬以“叩指礼”。即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指尖向下,轻叩几下桌面。这种方法适用于中餐宴会上,它表示的是在向对方致敬。

主人为来宾所斟的酒,应是本次宴会上最好的酒,并应当场启封。斟酒时要注意三点,其一,要面面俱到,一视同仁,而切勿有挑有拣,只为个别人斟酒。其二,要注意顺序。可以依顺时针方向,从自己所坐之处开始,也可以先为尊长、嘉宾斟酒。其三,是斟酒需要适量。白酒与啤酒均可以斟满,而洋酒则无此讲究,要是斟得过满乱流,显然未必合适,而且也是浪费。

除主人与侍者外,其他宾客一般不宜自行为他人斟酒。

(2)敬酒。亦称祝酒。它具体所指的是,在正式宴会上,由男主人向来宾提议,为了某种事由而饮酒。在敬酒时,通常要讲一些祝愿、祝福之言。在正式的宴会上,主人与主宾还会郑重其事地发表一篇专门的祝酒词。因此,敬酒往往是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

敬酒可以随时在饮酒的过程中进行,频频举杯祝酒,会使现场氛围热烈而欢快。不过,如是致正式的祝酒词,那应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并以不影响来宾用餐为首要考虑。

通常,致祝酒词最适合在宾主入席后、用餐前开始,有时,也可以在吃过主菜之后、甜品上之前进行。

不管是致正式的祝酒词,还是在普通情况下祝酒,均应内容愈短愈好,千万不要连篇累牍,长篇大论,喋喋不休,让他人等候良久。

在他人敬酒或致词时,其他在场者应一律停止用餐或饮酒。应坐在自己座位上,面向对方认真地洗耳恭听。对对方的所作所为,不要小声讥讽,或公开表示反感于对方的祝词。

(3)干杯。指的通常是在饮酒时,特别是在祝酒、敬酒时,以某种方式,劝说他人饮酒,或是建议对方与自己同时饮酒。在干杯时,往往要喝干杯中之酒,故称干杯。有的时候,干杯者相互之间还要碰一下酒杯,所以它又被叫作碰杯。

干杯需要有人率先提议。提议干杯者,可以是致祝酒词的主人、主宾,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在场饮酒之人。提议干杯时,应起身站立,右手端起酒杯,或者用右手拿起酒杯后,再以左手托扶其杯底,面含笑意,目视他人,尤其是注视自己的祝酒对象,口颂祝颂之词,如祝对方生活幸福、节日快乐、工作顺利、事业成功以及双方合作成功,等等。

在主人或他人提议干杯后,应当手持酒杯起身站立。即便滴酒不沾,也要拿起水杯装装样子。在干杯时,应手举酒杯,至双眼高度,口道“干杯”之后,将酒一饮而尽,或饮去一半,或适当的量。然后,还须手持酒杯与提议干杯者对视一下,这一过程方告结束。

过去,在中餐中喝白酒,干杯必须一饮而尽,杯内不剩残酒,现在则不必非得如此。在西餐里,祝酒干杯讲究只用香槟酒,而绝不可以用啤酒或其他葡萄酒替代。饮香槟干杯时,应饮去一半杯中之酒为宜,但也要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