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9419200000003

第3章 亚里士多德(3)

不求仕途,专心学问的学者,其著作、学术成就就是他的历史,他追求的结果。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是:“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的人生历程。亚里士多德终其一生都受一个不可遏止的欲望——求知的欲望所支配。他的整个生涯和各种活动都表明他最为关注的是发现真理、增加人类的知识量。同时他认为求知不只是他个人的欲望,他真诚地认为爱好知识,寻求真理乃是人所共有的本性。在他看来,理智的活动即是生活,“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都在哲学中感到自由,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他事情搁于一旁”。这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并不是在学园中所研究的抽象科学,而是对知识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亚里士多德正是这样理解哲学的。他坚信,人类光辉灿烂的未来,只有通过持久不懈的学术研究,逐渐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并告诫人们说,按求知的欲望行事,实现自我乃是人生最崇高的目标,从事理智活动,进行思辨的生活才是真正幸福的生活。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都喜好感觉,因为它最能使我们识别事物并显示出区别。比感觉高一级的认识是记忆。感觉是一切动物都有的,记忆只是部分动物才有,这些动物更为聪明,更善于学习。由记忆获得经验,经验产生技术。技术高于经验,懂技术的人“之所以更有智慧并不是由于实际做事情,而是由于懂得道理,知道原因。”这个一级比一级高的认识阶段,还不是真正的智慧,还没真正体现出人的本性。它不像技术是为了实用,而是为知识而知识,是理性。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理性,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这种思想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就成了“绝对理性”。所谓绝对,就是无条件,不受限制。

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智慧?亚里士多德指出:①通晓一切;②知道最困难的东西;③最明确地讲述原因;④为自身而求取,而不为结果而求取;⑤在诸科学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哲学。追求这样的知识必须是在有了温饱,有了闲暇之后才能进行:由于对某些事物好奇而去探讨,开始是对身边不懂的东西感到好奇,继而是对重大的事情,如月亮的盈亏,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事物的生成等表示惊异。一个感到困惑或好奇的人,会觉得自己知识不足,为摆脱这种困境就要进行哲学思考。显然,这是为了知识而去追求知识,而不是为了其他的效益。

为求知而求知,这是最纯正的古希腊精神。它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以做学问为手段,以做学问为当官的敲门砖是大不相同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一心做学问,不求仕途的也有,但不是传统,不是主体)。为求知而求知,是显得单调,因而有人就此说哲学枯燥无味,谴责哲学无用,甚至把哲学作为贫穷的代名词,搞哲学求学问就意味着贫穷。亚里士多德反对这种观点,他在《政治学》一书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明搞哲学同样可以富有。故事说,米利都学派创始人、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通晓天象,有一年还在冬天的时候就预测到来年橄榄要大丰收,于是他将自己的钱租来了丘斯和米利都的全部橄榄榨油器。由于当时没有人和他争价,所以租金很低。到了第二年收获季节,橄榄真的大丰收,自然需要很多榨油器来榨油。泰勒斯就按自己定的高价转租榨油器,从而他获得丰厚的利润。这样他就向世界证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西方世界第一个哲学家就这样严肃地把哲学与钱分成互不相干的两件事。看重知识不自亚里士多德始。苏格拉底提出“德性就是知识”,把“知”与“德”、“无知”与“恶”相等同,认为人的头等大事就是,“认识自己”,这样就会达到“我自知我无知”的境界,从而舍弃世俗,心无旁骛,专心求知。柏拉图推崇哲学,说哲学家是那些喜欢洞见真理的人,同样把知识看作比一切都重要。亚里士多德在先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求知是人的本性”这一响亮口号。他把人生的意义归结为知识,把求知当作人性的表现,人格高低的象征,这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求知态度。无疑,这是古希腊哲学家对西方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求知,不只是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与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除非能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否则就不能声称知道了某个问题。他把教育看作是知识的非常合适的展现方式。亚里士多德把教学和研究结合在一起,他的讲稿也就是“研究论文”,或者是建立在他当时的研究兴趣之上的谈话。他白天讲,晚上讲,把自己的思想无保留地讲出来,写下来,形成了多篇巨著。有人说他的著作至少有400部,也有人说上千部,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是47部。这累累的硕果,令人惊叹的不是数量,而是它所涉及的范围和主题的多样性。亚里士多德的天才表现在相当广博的领域中,其著作有关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伦理、政治、法律方面的,有关于政制史、思想史方面的,有关于心理、生理方面的,有关于自然史、动物、植物、生物方面的,有关于化学、天文、物理、数学方面的,有关于哲学方面的,等等。一个人的头脑能容纳那么多方面的知识,实非一般人所能比。难怪柏拉图说他的学园是由亚里士多德的头脑和其他人的身体两部分所组成。

3.死后的命运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去世。

当亚历山大死讯传到雅典时,全城几乎像爆炸了似的。街上都是议论纷纷的人群,人们欢欣庆祝。反马其顿势力的首领德谟斯梯尼是一位雄辩家,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反马其顿者,他到处发表煽动性的演说,把人们的热情更加鼓动起来。自由成性、曾经做过希腊各城邦的霸主的雅典人,一直对于马其顿的统治怀着反抗情绪,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他们决心准备战争,最终摆脱马其顿的统治。

雅典城里反马其顿的紧张气氛很快传到吕克昂学园,弟子们都非常着急,匆匆来向亚里士多德报告:

“街上已有人指控老师是亲马其顿党,是亚历山大的老师,要把你当作马其顿势力来治罪。现在街上很混乱,人们情绪很激动,没有可能向他们去作解释。老师,你还是避一避吧!”

接着,又有另一个弟子慌慌张张来报讯:

“祭司长欧里米顿已经正式控告老师了。罪名是说老师不敬神。看来,他们没有抓到老师与马其顿朝廷有联系的证据,只好罗织这么一个罪名来迫害老师了。老师,你看怎么办呢?”

亚里士多德在廊庑上来回踱步沉思。不错,他与马其顿的关系是很深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在马其顿朝廷做官。亚历山大上台后的政治、军事上的所作所为,从根本上说,他是反对的。他没有做过对不起雅典人的事情。他在雅典前后生活了30多年,他对雅典是有深厚感情的。他爱雅典人,喜欢他们崇尚自由和学术的那种富有朝气的性格。他是清白的,对雅典人是问心无愧的。他想起几年前,雅典人还为他树碑立传,记录他对雅典的友情和功绩。碑文说他“对雅典贡献良多,全心为雅典人服务,尤其为了雅典人的利益,而在腓力国王面前加以斡旋、解释。”

当他把这些想法与弟子们交谈时,他的最得力的助手泰奥弗拉斯托斯说:

“老师,你说的都是事实,我们也都这样认为,但现在不是说理的时候。在那些情绪狂乱的人们面前根本没有可能对话、解释。当年苏格拉底老师的死不也是这样的吗?人们随意诬陷他一个罪名,就把这位大师处死了。现在祭司长的诬告不正是上次事件的重演吗?”

泰奥弗拉斯托斯的话提醒了亚里士多德。他知道,指控“不敬神”比说与马其顿的关系更容易煽动群众。对于老百姓来说,嘲笑神或亵渎神的人更为可怕,更不能容忍。这种莫须有的罪名加诸科学家的头上又最方便。当年苏格拉底就是以“不敬神”的罪名而被下狱毒死的。

“雅典人啊!崇尚自由和学术的雅典人啊!我不愿看到你们对哲学再犯第二次罪过。”亚里士多德深深地叹息着。他经过慎重考虑,决心离开雅典,离开这个他创建、主持了10多年的吕克昂学园。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个科学园地不只灌注了他的全部心血,而且也是寄托着他的感情和生命的地方。

亚里土多德将学园托付给泰奥弗拉斯托斯,请你继续主持吕克昂学园。他自己带了家属和少数几个同伴离开雅典,来到优卑亚岛的卡尔基斯城。

在卡尔基斯,亚里士多德终日郁郁,惆怅伤感。这次动乱,时间并不长,同年底,马其顿驻希腊总督安提帕特借援军之力,击败反马其顿派联军,稳定了局面。其时,对亚里士多德的学术研究来说,其理智力量还正在峰顶;可是,遭此变故,他的身心蒙受了巨大打击、一病不起,于公元前322年溘然长逝,享年62岁。

亚里士多德去世前留下了遗嘱,请在亚历山大时代担任过希腊总督的安提巴特担任遗嘱执行人,可见他与马其顿官方关系之亲密。他在遗嘱中将财产留给子女,还给他的9个奴隶以自由。他的家人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前妻琵蒂亚斯生前的意愿,将他的遗体与她埋葬在一起。

吕克昂学园在泰奥弗拉斯托斯领导下,继续有新的发展。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没有完成的遗作、讲课笔记、以及各种残篇断简,都由泰奥弗拉斯托斯等一些主要助手、弟子整理完成。

由于雅典正处于与马其顿交战状态,对于亚里士多德的指控一直没有撤销,为了防止官方征收亚里士多德的手稿和著作,泰奥弗拉斯托斯特地派人把这些手稿、著作和材料带到小亚细亚的塞普西斯,埋藏在地窖里。一直过了130年,这些珍贵的文献才被一位藏书家阿伯利康发现,但已有许多破损。阿柏利康把虫蛀和腐烂的地方补了起来,但他的学识和本领实在不足以担当这项工作,于是这些著作中增加了一些错误。但是所幸的是阿伯得康将它们带回雅典。公元前86年罗马将军苏拉征服雅典时,又将这批书稿带回罗马,并多次派人修补抄写。可惜由于这人都不是专家,这批书稿又被加进了一大堆讹误。

公元前40年左右,吕克昂学园第11代主持人安德尼可斯将这些书稿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纂成书。此,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才得以正式出版流传,但这已是死后将近300年的事情了。

中世纪的欧洲是宗教经院哲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凡是被认为是违反宗教教义的哲学都要受到排斥。早期的经院哲学以柏拉图的唯心论作为理论基础。经院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教义,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基督教是排他性很强的宗教,敌视科学研究,与把求是看作是人的本性的希腊哲学针锋相对。公元4世纪,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对希腊哲学精神更是容忍不下。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了全部非基督教学校,亚里士多德哲学被认为是违背教义的,禁止研究。从此,古希腊哲学的后裔们携珍贵的哲学文献逃到东方,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研究也就向东方转移了。

亚里士多德著作经由波斯、叙利亚,最后在阿拉伯人那里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热潮。由于叙利亚人的影响和阿拉伯人自身所具有的比较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阿拉伯人比较注重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尤其是他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阿拉伯世界致力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由此形成了具有阿拉伯色彩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其中最重要的研究者是阿维森纳和阿威罗依。而此时的西方,人们仅知道柏拉图,至于亚里士多德,知之甚少,几乎没有他的著作流传。公元12世纪,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物理学》《论灵魂》《尼各马科伦理学》《分析篇》以及阿拉伯人对这些著作的评注传入西方,欧洲人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于是,在欧洲人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个知识渊博、思想深邃、体系庞大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亚里士多德哲学把物质世界作为思考对象,把神仅仅看作是物质运动的第一推动者,而且是逻辑推论的结果,抛弃了灵魂不灭的说法,这就必然和罗马教会奉为神明的基督教神学发生尖锐冲突。这种状况使罗马教会视亚里士多德哲学为洪水猛兽。在1209年的宗教会议上,罗马教会作出决定:任何人不得转录、阅读或以某种形式保存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违者革除教籍。但“决定”并未扼杀亚里士多德著作,也未阻止住其学说的传播。

欧洲文艺复兴兴起后,人们重新拿起怀疑和批判的武器,提倡解放思想,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摆脱被经院哲学歪曲解释的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的束缚,当时几乎每一种知识进步都是从攻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开始的,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成了众矢之的。

尽管如此,在剥去披在亚里士多德学说上的神学外衣之后,人们不得不承认他在人类哲学和科学发展史上作出的巨大贡献。在诸如生物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方面,亚里士多德都是当之无愧的创始人和奠基者。近代欧洲哲学,从康德到黑格尔无不从他那里汲取营养,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更是给予高度评价,称亚里士多德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