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9419200000012

第12章 孟子(2)

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他所说的王道,就是指“仁义”;他所说的霸道,就是指为争私利而采取的恶劣手段,当时主要指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孟子看到春秋以来的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感叹“春秋无义战”。他指出,国君只有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结束兼并战争,保护百姓,使其安居乐业,才能巩固自己的王位。孟子曾经劝说滕文公实行仁政,而要行仁政,必须从划分整理田界开始。他所说的“井田”,每一井田有九百亩,当中一百亩是公田,其余八百亩分给八家作私田。这八家农民先把公田耕种完毕,再去料理私田。这样公田有人耕种,私田有人管理,人民的生活就会安定下来。时代在前进,孟子这一主张是保守的。

孟子还给梁惠王(魏国的国都从山西的安邑迁到了河南的大梁之后,魏惠王又称梁惠王)设计了一幅“王道乐土”的蓝图,如果每家分到五亩地的住宅,周围种植桑树,这样,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上丝棉袄。鸡、狗、猪这些家畜家禽,每家都有精力去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可以有肉吃了。一家人有百亩的耕地,他们的生产不受到妨碍,这样,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吃得饱饱的了。然后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教导他们,那么,人人就都会敬老尊贤,为老年人服务。这样,天下的百姓不就安居乐业了吗?

孟子曾经告诫齐宣王说,如果要继承齐桓公的霸业,扩张国土,与别国结仇,使人民受害,那就好比是“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孟子反对兼并战争,并不是反对天下统一,他认为“不嗜杀人者”能统一天下,这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孟子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教训时,提出一个脍炙人口的学说——“民贵君轻”。孟子主张“民本”说:这是他学说中最光辉的论点。他不赞成君位世袭,而提倡尊贤禅让,他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主张让贤与能,“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象舜和百里奚(春秋时秦穆公的贤相)这些圣君贤相,往往是从那些出身卑微、并经过实践磨练的人中间选拔出来的,而不是来自什么“王公大人骨肉之亲”。在孟子看来,圣人同丘民同样是人,这种主张人格平等的观点,是值得称赞的。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把民放在第一位,社稷(指土神和谷神,它是国家的象征),放在第二位,而把君放在第三位。他认为国君如果不敬祀社稷,不爱护百姓,就可撤换他,甚至主张“暴君可诛”。有一次,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君臣关系时,齐宣王问:“历史上真有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的事吗?”

孟子回答说:“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

宣王惊奇地说:“做臣子的杀掉他们的国君,叫做‘弑君’那是要受到千古唾骂的。”

孟子严肃地回答说:“破坏仁爱的人叫做‘贼’,破坏道义的人叫做‘残’,这号人,我们把他称做‘独夫’。我只听说过周武王诛杀了独夫纣,没有听说过他是以臣弑君的。”齐宣王听了孟子这番议论,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出了一身冷汗。

孟子当着齐宣王的面,敢于提出暴君可以诛杀,这是多么大胆的议论!他这种道德观,与孔子的“忠君”思想是有区别的,可见,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也是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盲从的。

4.人性本善舍生取义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王道,他的理论根据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良知、良能,仁、义、礼、智等德性都是人性中本来就有的。他又把神秘的“天命”论与“人性”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天”为宇宙万物的主宰,而死、生、贫、富、仁、义、礼、智、善性,这一切都是“天”所赋予的。这种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但孟子却十分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这点是应该肯定的。

孟子认为要行仁政,必须发善心——同情心。他打比方说,“比如,有一个小孩跌到井里去了,看见的人都会大声呼救。这就是同情心。”在孟子看来,怜恤之心是仁的萌芽,这些就象人的四肢一样,缺了一样,就不能算为一个完整的人了。

孔子强调仁,他说“仁者爱人”。孟子却强调义,在他看来,“舍生取义”是人的最高行动准则。有一次,孟子在回答齐国王子垫提出的“怎样才算志行高尚”时,说了下面这样的一大段话:“行仁行义就是品质高尚。如果杀一个无罪的人,那就是不仁。不是自己的东西,却去抢夺过来,那就是不义。又比如说,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都得到,那么,我便舍弃鱼,而要熊掌,因力熊掌比鱼贵重。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存,我便牺牲生命,而要义,因为义比生命更宝贵。”“如果人们都不讲仁义,把生命看得超过一切,那么,一切可以求得生存的方法,就都可以采用了。如果人们所害怕的再没有超过死亡的了,那么,一切可以避免自己祸害的事情,就都可以干出来了。这样,世界不就成了不仁不义、人人为己,尔虞我诈、非常残忍的世界吗?”

孟子这里讲的“义”,当然是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规范。爱与恨、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都是有具体内容的,但是,地主阶级当中的一些有见识的仁人志士,为了维护他们认为是正义的事业,甚至连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就这一点精神来说,却是可以使我们引为借鉴的。

5.修身治国知羞明耻

孟子不但是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还是一位讲修养的专家。在中国的古代,各种学派和宗教,都很重视修身养性,儒家尤其重视。孟子认为,只有修身,才能齐家,只有家齐,才能治国,只有国治,天下才能太平。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一套修养方法,而其中个人的修养更为重要。

孟子主张,要实行仁政,必须立足于孝悌。他说过:“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只要每个人都孝顺双亲,尊敬兄长,天下就可以太平”。“任何行为如果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便首先要反躬自责,自己的行为确实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会归向你。”孟子所主张的“孝悌”,当然是封建的道德规范,但是,尊敬父母,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对于这份珍贵的遗产,我们应当批判继承。

孟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治国平天下的人物,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经过艰苦的锻炼过程,即进行自我修养的过程。他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这里孟子从唯心主义天命观出发,把艰苦的自我修养,看成是天意所然,当然是不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它理解成凡能干出大事业的人都必须经过艰苦的自我修养,就是正确的了。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竞兴养士招贤+的风气,而这些策士、说客,大多是玩弄权术的政客。孟子瞧不起这些人,他说过,人不可以没有羞耻之心,干机谋巧诈的人就是不知羞耻的人。有一次,孟子和他伺时代的一个策士,名叫景春的,展开一场辩论。辩论的题目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伟大人物呢?当时合纵连横之说,充塞诸侯国,景春十分推崇说客中的公孙衍(战国时著名说客,魏国人,曾佩五国相印)和张仪(战国时纵横家代表人物,魏国人),他对孟子说:“公孙衍和张仪这些人,真了不起,他们一安静下来,天下便太平无事,他们一发脾气,连诸侯都会害怕。”孟子反驳说:公孙衍和张仪这号人,根本不是什么大丈夫,而是依仗权势作威作福的政客。真正的大丈夫应当是:得志的时候,能够同百姓一起遵循着仁义的大道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也要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这些话是很有道理的,是理直气壮的;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气势汹汹的,以势压人的,是不足取的。在封建社会刚刚形成的阶段,孟子就能提出这样一个不以个人的荣辱得失作为大丈夫的修养命题,是有进步意义的。

孟子还针对当时养士招贤的风气,进行猛烈的抨击和讽刺。他给学生讲了一个“齐人乞食”的故事:这个齐国人,有一妻一妾,他每次外出回来,总是喝得醉醺醺的。他妻子问他和什么人交往?他神气地说:都是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不相信,有一次悄悄地跟在丈夫的后头观察,结果,发现他丈夫跑到荒郊的墓地,向那些祭扫坟墓的人讨残羹剩饭。他妻子很伤心,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妾,她俩就在庭院中咒骂,可是她们的丈夫回来时,还照样向妻妾摆威风呢!

战国时代,秦、齐、楚、燕,赵、韩,魏这七雄不断进行战争,继续争夺土地和人口,这些诸侯王怎么会相信孟子鼓吹的“仁政”、“性善”学说呢?孟子在实践中不断碰壁之后,于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带领着学生离开齐国,返回邹国,结束了他周游的生活;这时,孟子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从此,孟子便不再出游,而和“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苟列传》)。

《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及其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的言论,共七篇。这部书说理精辟,文字流畅,它不仅是——部儒家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古代散文集。

公元前289年(周赧王二十六年),这位被后世封建统治者称为“亚圣”的孟子,病死在故乡,享年八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