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9418000000031

第31章 喜庆辞令(3)

福星高照吉日良辰华构吉庆龙江燕嘉乔迁之喜贺幛当亲友新居落成、乔迁之喜时,为了表示祝贺而赠送的喜幛或镜屏。喜幛和镜屏在形式上有横式和竖式两种,在内容上除写上下款外,喜幛上都要题词,而镜屏则不一定,有的镜屏在制作时四周已绘有花鸟图案,中间题有祝词,只要选购适宜就行了,有的中间没有祝词,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祝贺对象和用途自行题写了。

贺朋友新居镜屏

冯××挚友荣创华夏之喜莺迁燕贺

愚友谭××敬贺

贺侄儿新居镜屏

赵××弟乔迁之喜仁宅迎祥

兄××贺

贺朋友新居喜幛

魏××仁兄新居之喜

金玉满堂

愚弟张××敬贺

贺幛与镜屏用语(也可作为建屋迁居联横批)

瑞气云集长发其祥华屋增辉人勤家兴家和人乐

万事胜意满院春光吉星拱照向阳门第本固枝荣

紫气东来人杰地灵富贵花开燕贺新居天宝呈祥

春光永驻安居乐业喜气盈门喜庆乔迁物华天宝

同学聚会致辞

同学,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同学间的情谊最纯洁,水晶般的透明,没有功利色彩。毕业20年后再相聚,那真是一番别样滋味在心头。

聚会主持人致辞

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钱亮,为什么我要自我介绍呢?因为时过境迁,20多年没见面了,外貌变化很大,因此,我想有必要介绍一下,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让同学们加深对我的记忆,免得安错号。

同学们大概想起来了吧,20年前,我是咱班的班长,在20年后的今天,我当仁不让得再当一回你们的班长,目的有三个:一是为着这次的聚会;二是重回当年情景,造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加深同学间的情谊,以便日后能多联系,多关照,生活中多几分温馨。

20年弹指一挥间,今又聚首,依稀辨出当年学友。当年我们毕业时,正是文革后期,上大学已没指望。同学们参军的参军、下乡的下乡、招工的招工,顷刻间一个班集体就瓦解了,甚至来不及留下各自的通讯地址。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忙忙碌碌的20年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了。我们都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已到不惑之年,思想已经成熟,不少同学在自己的岗位或领域内作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今天,我们有幸相聚在一起,首先为我们这次难得的同学聚会,干杯!

人类渴望理解,我们分别20多年,彼此的情况都不清楚,为了进一步加强了解,增进友谊,我们要利用这次聚会的机会,把离校后的情况讲一讲,在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加深感情的同时也释放一下情绪。我们这些人都是在谨小慎微,夹着尾巴做人的环境中过来的,这种滋味太难受了。今天我们不妨发泄一下情绪,哪怕痛快地骂几声也算达到此次聚会的目的。过去,我们一个个像离群的孤雁;从今天开始,我们再不是孤雁了,一个人的事,就是我们大家的事,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携手共进。

最后,为我们的友谊长存,干一杯!

参加聚会的同学致辞

例一

对于我,想必大家都能想得起来,过去班里的学习委员,很多同学都私下和我订过“君子协议”,我给他们抄作业,他们替我值日,不过如果这些同学后来没能考上大学可不能怪我,谁让他们自个儿哄自个儿呢。逗笑了,书归正传。

高中毕业那年,靠着武装部长父亲的面子,我顺利地报名参军了,当的还是坦克兵。那时,同学们还没离校,但结果可想而知,大部分都得下乡插队。学校还专门给我和另两名参军的同学开了个欢送会。

在部队,咱学的那点可怜的知识哪够用哇,面对坦克里各种仪表、线路,我眼也花了,头也晕了,心想:“妈呀,这可怎么好,干脆和父亲说一说,换个汽车兵当当。”可父亲哪容我退缩呢。他给我订了“约法三章”,指明如果不按这三章办,就不认我这个儿子。也亏了老爷子这一招,我硬是硬着头皮啃下了那些复杂玩意,不仅如此,首长看我还像个苗子,又让我上了军校。从军校毕业后,又回到原部队,以后仕途顺利,现在是师级干部。甭说,在部队最大的收获就是圆了大学梦。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和摔打,使我真正认识到,知识是一匹无私的骏马,谁能驾驭它,它就属于谁。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但时代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那就是掌握新知识。不为别的,就为不让时代所淘汰,大伙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要说这么多年,认识的人也不算少,可不知怎的,昔日一起学习玩耍的同学身影,音容笑貌,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每当这时,我就不由得激动,甚至自言自语地叫一下同学的绰号。

我一直以为这只能是一个尘封多年的梦,今后同学再难相聚在一起。没想到今天我的梦变为现实,老同学们就坐在我身边,在这里我想借用一段古诗表达我此刻的心情:

少年离别意非轻,

老去相逢赤怆情。

草草杯盏共笑语,

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

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

寄书应见雁南征。

例二

与刘扬相比,我的运气不如他好,毕业后,虽然动员我下乡,但我先拖着没下去,可街道主任却是个极有耐心的老太婆,几乎天天上门催,顶了将近两年,看实在顶不住了,只好下去,而且分到一个又偏又穷的大队,一呆就是5年。这5年可真使我脱胎换骨了。种地、割麦子、打场、护青、修围堰、喂猪,什么苦也吃过,什么活儿也干过了。话又说回来了,上学时,我的身体一直比较弱,动不动就感冒,可自从下乡后,几乎没怎么感冒,而且身子骨还练结实了。第五年头上,上边给乡里拨下个招工名额,10个知青中,老乡们把我推荐上来,经过一番政审,我顺利地进了毛纺厂,当了一名挡车工。挡车活儿也不太轻松,一天走下来,两只脚都肿了,好在咱在农村锻炼过,几年也就这么走下来了。满以为再干上十来年退休回家,没想到,去年毛纺厂被兼并,我们这些四十多岁左右的人又面临下岗问题。新的考验又摆在面前,但我没有灰心。现在,我又回到了同学中间,有了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相信再大的风雨都难不倒我们这些祖国的同龄人。我们从稚嫩中走来,已经到了成熟的季节,我相信,在我们的世界里,太阳将始终照耀我们。

例三

我与前面几位同学职业不同,我现在经商。毕业后,我先是在街道办事处给人打杂活儿,后来又摆小地摊,再后来开饭馆,又跟着人到俄罗斯当了几年倒爷,攒了几个钱后,自己开了个日用品批发公司,如今我名下已有几个分公司,成了真正的老板。过去,穷的时候渴望发财,现在有钱了,才真正感觉到钱不是万能的。钱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有好多东西不是用钱能买来的。特别是友谊,更是千金难买。今天的同学聚会,使我真正找到了感觉,友谊能使人情感与精神相通,能把人与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今后,如果大家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一定解囊相助。现在,我提议为友谊干杯!愿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例四

我现在在省医学院当妇产科主任,爱人是同一家医院的副院长。我是在下了两年乡后,被推荐上了省医学院,毕业后,就留在学院当了大夫。这些年来,只顾治病救人,钻研业务了,偶尔也有同学去找我开个小后门。虽然我的工作很累,但我觉得很充实,每当有新生儿从我手中娩出,我就感到太阳在我面前又升起过一回。我爱我的事业,我爱我的家庭,我也怀念咱们上学时的那份无忧无虑的时光。我祝老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例五

依稀的地方,恍惚的年代,埋藏在我记忆里久且深,一桩桩五彩斑斓的回忆,告诉我那段最美的人生。

尽管我是40出头的人了,可现在人们依然小豆豆长、小豆豆短地叫个不停。为什么呢,人们说,我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显得那么可爱和纯真。我愕然,可爱、纯真似乎是小孩子的专利,我一个大人,能联系上吗?可再一细琢磨,好像我从小到大都是这么笑的。过去在学校,除了学习,就和同学们玩耍,无忧无虑,好不快活。如今,工作和家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咱也知足了,人常说:“知足者常乐嘛。”脸是心的反映,所以脸上常挂笑是自然的事。今天看到多少年不见面的老同学,我的心里更高兴了,即兴吟诗一首,表达我的心意和祝福:

太多太多的感情

我不知道如何表达

太多太多的牵挂

我不知道怎样放下

人生里面总是有所缺少

你得到什么

也就失去什么

重要的是你应该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我在默默地关注和祝福你

你能心领神会吗

请接受我深深的祝福

未来的生活充满风风雨雨

一份小礼

一点心意

带着我的问候与祝福

祝你永远幸福愉快

我给每一位同学都带来一份小礼物,愿你们像它那样,哇!“弥勒笑佛”——笑口常开。

主持人致结束语

同学们,我们毕业后经历各自不同,造成了很大差异,但是,我们之间纯洁的同学之情却不会因日月流逝而消退,也不会因世态变迁而变质,反而会更加宝贵,更令我们珍惜。同学们,千言万语道不尽分别20年的思念,我提议,今后咱们一年一小聚,三年一大聚,大家说好不好?来!为我们今天的相聚,也为我们明天的携手,干了这杯!

知青聚会致辞

昨天,似乎是很远的事情了。可是,岁月的流逝,却无论如何也冲洗不了知青们对昨天的记忆。一切都是那么清晰地印在脑海中,犹如发生在此时此刻。

1955年12月,毛主席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按语中说过一段话:“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于是,知识青年在中国应运而生。从此中华大地上,掀起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的热潮。时至70年代中期,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累计多达5000余万人。

知识青年,实际分三路大军,即城市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农村回乡知识青年和支援边疆建设知识青年。十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中田秀才。就在上山下乡的第十个年头,“文革”开始。是坚信还是绝望,是正视还是回避,是进取还是等待?为探索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他们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就是力量”真正成为中国人的座右铭时,这一代有文化的体力劳动者确实已经落伍了。

然而,面对命运的大起大落,他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匆匆掸掉身上的泥土,发奋学习、工作着。艰苦的职业压不垮他们,繁重而琐碎的家务难不倒他们,一些人的冷嘲热讽也未曾使他们动摇、畏缩。看到他们,不由让人想起鲁迅先生意味深长的一段话:“在运动场上跑在最后而不耻最后的运动员和为之鼓掌的看客,才是中国的脊梁。”这,也正是一代中国知识青年可歌可泣之处。

知青,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永远地记录在历史篇章中。而曾为知青的人们,对那已逝去的蹉跎岁月至今记忆犹新。同是天涯客,四海皆为邻。尽管时间已过去30多年,尽管他们现在还在各自为着一种需要而忙碌着,但他们一刻也没忘记曾为之生活、劳动过的那片热土,没忘记在一块摸爬滚打,水里来、泥里去的那些好兄弟、好姐妹们,为着这永远割不断的情结,聚会便成了一种最好的形式。

聚会主持人致辞

知青战友们:

大家好!

我们这些来自上海、北京和南京的知青们,30年前从家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30年后,又在草原召开“那达慕”大会之际再次重聚,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此时此刻,不知大家是否和我有一样的感受?看到眼前的情景,我仿佛又回到了30年前在草原度过的日日夜夜。30年在时间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可对每个人来说,却是一个不算短的时光,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当时只有20来岁的青年来说更显得尤为珍贵。虽然我们都已返回故土10多年,都已过不惑之年,但那段草原上的生活却已在我们的身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江南的风再柔也拂不去,江南的水再清也冲不掉。直到现在,如果有谁问我是哪里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内蒙古大草原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同学们,知青战友们,我们在第二故乡团聚,让我们利用这次聚会敞开心扉,畅谈感受。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付出过,但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知青现象是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为此,我们也可算是历史的“幸运儿”。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在欢快的敬酒歌声中痛痛快快地一醉方休!

参加聚会的知青致辞

例一

当时我高中还没毕业,就响应了号召,到“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来了。当时,从美丽的江南水乡到塞北高原,无论从感情上,还是生理上都很难适应。在知青点我最小,刚来的时候常常半夜哭着想家,是房东老额吉像安慰自己的孩子一样安慰我,并亲手把我扶上马背,带我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纵横驰骋。现在30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就在眼前。骏马奔驰,我在老额吉的怀抱里感受着草原的辽阔,不但一点也不害怕,而且从心底升起一种豪迈感。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像那次一样跃上马背,只不过,我已离开了老额吉的怀抱。老额吉说,我已经长大了。

现在,我回到故乡南京,后来又经商“下海”,虽然去过天南海北,但那段草原上的生活却使我终身难忘。商场就是战场,活得很累,但我一想到辽阔的大草原,心境就无比宽广。每当遇到挫折和烦心的事,我就像当初一样,驱车到郊外,虽然时过境迁,感受不尽相同,但照样可以驱除烦恼,汽车柔软的坐椅靠背让我想起了慈祥的老额吉,想起她的教诲。时时事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就会有战胜一切的勇气和自信。

这是我下乡的最大收获,并屡试不爽,我相信,这种感受将使我今后受益匪浅。同学们,让我们为“收获”干杯!

例二

小时候我从一本书中知道我国北方有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那一年,当我得知下乡的地方就是大草原时,心里真是乐开了花。我是怀着美好浪漫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