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9417900000012

第12章 饮食的吉祥(2)

在熏烤食品时应该注意:防止食品与炭火直接接触,熏烤温度不可过高;时间不宜太长;最好用电烤或用优质无烟煤烤,而不要用木材或烟煤熏烤;在食用熏烤食品时最好吃些绿色蔬菜和水果,以减少熏烤食品的危害。

泡泡糖有潜在的毒性

目前,大多数儿童都爱吃泡泡糖,因为它既好吃又好玩。但是,儿童如果过多地吃泡泡糖,对身体的害处比多吃一般糖果的害处会更大。

泡泡糖的主要成分是橡胶和增塑剂。就天然橡胶来讲,一般是无毒的,但制作泡泡糖所用的一级白绉片胶是加了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都具有一定毒性,国家规定了每日的允许摄入量。如果儿童过多地吃泡泡糖,这些有毒物质就会给孩子们带来潜在的危害。增塑剂在泡泡糖中所具有的作用是起泡,一般需加入7%的增塑剂才有可能吹起泡来。增塑剂虽然毒性不太高,但它的代谢产物苯酚在消化道再吸收的作用不会对人体有害。泡泡糖含有350毫克的增塑剂,如果一个儿童一天吃两块泡泡糖,就会摄入700毫克的增塑剂,这么大的剂量对孩子们的健康是有影响的。

另一方面,有的儿童在吃泡泡糖的时候,吃一会儿,吐出来用手玩一会儿,一块糖反复地吃、反复地玩,把手上的脏东西沾到糖上去了。这种极不卫生的吃法,会造成儿童的寄生虫病和肠道传染病。

多吃酸梅精易导致溃疡

经常发现一些儿童手里拿着一小袋酸梅精,吃得津津有味。要知道多吃酸梅精对儿童的健康是非常有害的。人体胃中的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平时胃中有酸性物质,对胃之所以没有什么影响,是因为胃壁有黏膜作为屏障对胃壁可起保护作用。如果长时期多吃酸梅精,胃中的酸会明显增高,儿童的胃黏膜薄弱,抵抗不了增高酸性物质的侵入产生的条件比较复杂,但较长时间胃酸增高是引致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说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预防应从儿童开始。

常食“爆米花”造成抵抗力下降

“爆米花”是儿童很喜欢吃的零食。但“爆米花”中含铅量是非常重要的。每公斤“爆米花”的含铅量,可高达20多毫克,平均也有10毫克以上,而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糕点类的含铅量不得超过05毫克。

“爆米花”之所以含铅量高,主要是因为爆米机的铁罐内有一层铅或锡合金。当铁罐加热时,一部分铅便以铅蒸气和铅烟的形式直接污染了食品。特别是在迅速减压爆米时,铅更容易吸附在爆米花上。铅被人体吸收后,不可避免地要危害神经、造血和消化系统,可以造成儿童抵抗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中毒者可以表现出烦躁不安或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等。儿童对铅吸收比成人高几倍,食入过量的铅,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甜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儿童吃甜食过多,会影响摄入其他食物,体内糖分多了,就会使铬减少,还会大量消耗体内的碱性物质和钙,从而影响眼睛的视觉。

生产彩色食品所用的染料是合成色素,它是从石油或煤焦油中提炼出来后,经化学方法合成的,有一定的毒性。

儿童摄入少量允许使用的食用染料,虽然不会立即引起临床可见的反应,但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这种食用染料能消耗体内的解毒物质,干扰体内正常的代谢反应。主要表现为体内亚细胞结构受到损害,干扰多种活性酶的正常功能,从而使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激素等的代谢过程受到影响。症状为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其次,合成色素还能积蓄在体内,导致慢性中毒。当合成色素附着胃肠壁时,可引起病变;附着泌尿器官时,容易诱发结石。再次,儿童体内各器官组织比较脆弱,对化学物质较为敏感,如过多食用合成色素,会影响神经系统,容易引起好动或多动症。

果冻类食品,虽冠以果字头,却并非来源于水果,而是人工制造物,其主要成分是海藻酸钠。

虽然来源于海藻与其他植物,但它在提取过程中,经过酸、碱、漂白等处理,许多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几乎完全丧失,而海藻酸钠、琼脂等都属于膳食纤维,不易被消化吸收,如果吃得过多,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也会降低对铁、锌等无机盐的吸收率。此外,果冻中还要加入人工合成色素、食用香精、甜味剂、酸味剂等,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与健康也没有益处。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酒心巧克力,种类繁多,如特曲巧克力、曲酒酒心巧克力、洋河酒心巧克力等等。另外,还有在食品包装盒上标明主要成分,并注明其特点为“强心健脑,助长发育,老少皆宜”。因此,很多家长便买来给儿童食用,却忽视了其中的酒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危害。尽管酒心巧克力中,酒的成分不是很多,可是如果经常吃或吃得过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是不利的。如经常食用,还可能成为儿童饮酒的媒介物。

葵花子中含有丰富的钾、磷、铁、钙、镁及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等。在100克葵花子中含钾920毫克,维生素E207毫克。丰富的钾元素对保护心脏功能,预防高血压,颇有裨益,而维生素E及精氨酸对生理机能和精子的质量有益。葵花子油中所含植物胆固醇和磷脂,能够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防止血浆胆固醇过多,可防止动脉硬化。葵花子又有综合性的抗癌作用,对增进营养,健身防病,防癌抗癌都有积极作用。

葵花子中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如果食用过多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从而使体内脂肪代谢发生障碍。其结果是,大量的脂肪堆聚于肝脏,引起脂肪肝,从而严重影响肝细胞的功能,造成肝功能障碍和结缔组织增生,甚至形成肝硬化或肝组织坏死等病变。

多味瓜子含有各种香料,有健胃开脾的功效。天然香料,如茵香、花椒、桂皮、八角等都含有一种物质,即黄樟素。目前黄樟素已被证实是具有致癌作用的有毒物质,如果摄入人体过多,首先引起肝脏病变。有的瓜子在加工中使用人工合成香料。人工合成香料是从石油或焦油中提炼的,也具有一定的毒性,糖精是毫无营养价值的甜味调味品,人体如果摄入过多,可以诱发膀胱癌。

人的一生要长两次牙,先出来的是乳牙,后换的牙是恒牙。一般来说,小孩到两周岁时20个乳牙就长全了。乳牙的骨质比恒牙的脆弱得多,最怕酸类物质的腐蚀。而奶糖一般是发软发粘的,孩子们在吃糖的时候,往往会在牙齿间隙或沟缝内留存一些残糖,这些残糖经过口内的细菌作用,很快就会转化成为酸性物质。另外,一般工厂在制糖过程中,为了促进蔗糖的转化和调味,还加进少量的有机酸,这样奶糖本身就有酸性物质。这种糖在牙缝中残存多了,会使牙的组织疏松、脱钙、溶解,严重的还会形成龋齿。龋齿也叫“虫牙”,其实并不是牙齿被虫咬了,而是由于奶糖产生的酸性物质把牙腐蚀了。

为了使幼儿的牙齿长得好,家长应少让孩子吃奶糖。

牛奶和乳品是钙、完全蛋白和维生素B2的极佳来源。牛奶中还含有磷、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等,不过铁和维生素C的含量极微。每天喝3杯牛奶,就可提供成人所需的钙;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每天需要4~5天。

牛奶可利用的形式有好几种。大部分牛奶都需要高温杀菌,以防止牛奶造成的疾病之蔓延。其方法是先将牛奶和热至很高温度,然后再急速冷却。均质牛奶则是将其脂肪成分彻底分成微小粒,因此比非均质牛奶更容易消化。

全脂牛奶约含有35%的脂肪;脱脂牛奶是将其中的脂肪除去。强化牛奶是添加一、两种营养素,通常是添加维生素A和D。低脂牛奶和脱脂牛奶若无特别添加营养,通常仅含极少的维生素A和D,因为除去脂肪时也剔除了这类脂溶性维生素;不过,其中仍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B2。

对牛奶过敏的人可以改喝无脂的酸乳、羊奶、酸乳酪和豆浆等。不过豆浆的营养价值对成长期的青少年而言,不如牛奶,因其中钙和磷含量较低。

无脂的酸乳是由制造牛油过程中的残渣提炼而来的,但市面上的无脂酸乳,都是以细菌培养方式制造的,是在脱脂牛奶或搅制的酸乳中添加无害的细菌。

脱水乳是将全脂牛奶中所含水分除去一半,炼乳除去水分后,再添加糖;奶粉则是将全脂牛奶中的水分脱干95~98%;无脂奶粉则是将脱脂牛奶的水分除去。

牛奶,是廉价而又富营养的饮品。由于牛奶含有许多氨基酸,可以促进身体发育。

要使孩子头脑反应灵敏,内脏功能健全,就必须把所需的营养素均匀地分布全身。供给营养,该有充分的血液,能把蛋白质等营养输送到身体各部。

虽然牛奶本身含有一定的胆固醇,但它所含的一种酸,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物质,对肝脏制造胆固醇的抑制作用,大大超过牛奶本身所带入人体的胆固醇。所以喝牛奶不仅不会增加人体内血液中的总胆固醇量,相反还会降低低胆固醇量。此外,仅喝牛奶也不至于发胖。因为牛奶的成分,其中80%是水分,并且热量也不特别高。一瓶200克的牛奶,仅有118千卡的热量,这个数值和一瓶果汁大概相同。发育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常喝牛奶对身高的增长有帮助。因牛奶含钙量高,钙是促进骨骼生长的主要元素,人体每日需钙量约06克,日喝3瓶牛奶,若能充分被吸收,即可达一日的需要量。

至于怎样喝牛奶才容易吸收其营养的问题,有些人喜欢早上空腹喝一杯鲜奶,尤其是小孩子起身过迟,赶不及吃早餐的,就匆忙地在冰箱内取出冻鲜奶喝入肚内,以为就可解决饥饿和滋补身体。其实,这种喝法很不科学。

牛奶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供给人体热能的重要来源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脂肪质,最后才是蛋白质。当空腹喝牛奶时,只能够使得牛奶代替淀粉类食物,作为热量来消耗。这样,对含有极丰富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牛奶来说,就显得没有实用价值了。根据实验研究:最科学化的喝牛奶方法,要在淀粉类食品作为热量来源的基础上来喝才最适当。又或在早餐后1小时再喝,不可只喝牛奶,也要同时进食一些零食,如饼干或面食之类富含淀粉质的食物,牛奶就能够在人体的胃内停留较长的时间,与胃液发生充分的酶解作用,于是可使牛奶中丰富的营养被完全吸收。

另外,现在市场上各种豆奶极其繁多,很多家长就每天给孩子冲一小袋豆奶,那么豆奶可以代替牛奶吗?

豆奶含蛋白质较多,容易消化,其营养价值可以和牛奶相媲美,某些方面可能比牛奶的营养价值还高。饮用的同时,若加上其他的维生素A来补充就更好。豆奶的消化是在胃中进行的,空腹饮豆奶,很快会通过胃,变成只有豆奶中的淀粉得到消化,脂肪和其他营养来不及充分消化吸收。正确的饮用方法,是把豆奶和其他营养来不及充分消化吸收。正确的饮用方法,是把豆奶和其他的食物混合进食,或先喝少量的淀粉食物后再饮豆奶,使得豆奶在胃中有充分的停留时间和胃液充分地作用,营养得到充分地吸收和利用。豆奶中含镁和蛋白质比牛奶还多,维生素B1则和牛奶相等。

在营养上,牛奶自然比豆奶稍胜一筹。但牛奶的蛋白质比豆奶不易溶化,因含消化酶少,同时还含细菌,必须煮滚消毒后才能饮用。基于以上豆奶和牛奶两种营养饮品都各具特点,都有优势,不能存废并论。

牛奶及其奶制品,虽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糖及钙、磷、维生素类营养物质,但其中的糖,属于“双糖类物质”。这种物质进入人体后,不能直接被人体肠道吸收,必须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单糖”后才被吸收。3岁以内的婴幼儿乳糖酶较多,但随着年龄增长,体内的乳糖酶越来越少,对牛奶及乳制品中的双糖类物质消化能力逐渐下降,不能很好地消化、分解和吸收。反而使双糖类物质在肠腔内形成高渗压,吸收大量水分,从而引起腹泻。

现在街头叫卖自制食品的小摊小贩越来越多。如糖葫芦、棉花糖、米糕、手工制作的艺术糖、糖人等等。这些食品肉眼看上去好像不脏,颜色也很好看,其实都是搀了一些没有严格卫生要求的色素和糖精,而且,小贩制作的食品,许多都不符合卫生要求,吃了对孩子的身体是没有好处的。

山楂片是儿童喜爱的食品。它味美,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吃山楂片或以山楂片煎水代茶饮,均有良好效果。

但是,食用山楂片并非多多益善,过多食用是不适宜的。因为山楂片的助消化,只是促进消化液分泌。并不是通过增强脾胃的功能来消化食物的;而且山楂片是破气去积滞之物,食得过多,会伤人中气。因此,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山楂片;一般在使用人参补气药物时,也不能吃山楂片,因为它的破气作用会抵消人参的补气作用。《随息居饮食谱》和《冉氏药性》中有“山楂破气,不宜多食”,“多食耗气、损齿”的记载。尤其是儿童,处于牙齿更替时期,长期贪吃山楂片或山楂糖点,对牙齿生长不利。

食用山楂片不宜过量,食用后还应注意及时漱口。

应该懂得,在炎夏盛暑,孩子都爱吃些冰糕、冰棍、冰淇淋等冷饮。如果吃得适量,对孩子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在高温的影响下,孩子的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液浓度降低,肠液在单位时间内分泌的消化酶也减少,往往导致食欲不振。

吃些冷食不仅使孩子感到凉爽,能够调节一下消化道的机能,而且冷饮中都含有牛奶、糖、蛋和淀粉,可以从另一个方向给孩子补充一些热量和营养素。但是,有些孩子不管什么时间,什么情况,想吃就吃,而且吃起来没个够,这样对身体就没有好处了。其原因是:

(1)冷食吃得太多,会刺激胃肠平滑肌,引起胃肠的强烈收缩,造成孩子肚子不舒服,甚至肚子疼。

(2)人体内的大部分酶在接近人体体温37℃时,催化性能最好,活力最强。儿童如果吃过多的冷食,会使胃肠道温度下降,减弱消化食物的能力。这就是有些孩子吃冷饮后产生、胃疼、甚至呕吐的原因。

(3)冷食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热量和养分,吃得过多,会影响正餐,时间一长,会出现营养不平衡和热量过剩的问题。

众所周知,许多小儿都非常喜欢吃冰淇淋,常常是吃完一盒,又要吃,甚至有的家长想通过让孩子多吃冰淇淋来增加营养。那么,冰淇淋都有什么成分呢?

冰淇淋主要由3种成分组成,其中脂肪占7%~16%,蔗糖占14%~20%,蛋白质占3%~4%,每100克冰淇淋的热量约为8374千焦。所含脂肪主要来自于牛奶和鸡蛋,有较多的卵磷脂,可释放出胆碱,对增进人的记忆力有帮助。脂肪中的脂溶性维生素也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冰淇淋中含有的糖类,由牛奶的乳酸和各种果汁、果浆中的果糖以及蔗糖组成,其中的有机酸单宁和各种维生素,可以给人体提供所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