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9413300000012

第12章 乔治·伊斯曼

1963年2月28日这一天,是世界照相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柯达公司经过10年漫长的岁月,终于向近30个国家同时推出了大众化的“自动式”照相机,这一创举轰动了全世界。

100多年,“柯达”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名字。如今,仅其商标的价值就超过20亿美金,而“请你按下快门,其他的事由我们来做”这句推销界的名言,便是在1888年6月小盒型照相机“柯达第一号”投放市场时,所采用的第一句柯达广告语。当时,这种小盒型照相机的售价只有20美金,人人都可以买得起,所以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请你按下快门,其他的事由我们来做”,“留住精彩瞬间”——这些美丽动人的广告词,都是出自伊斯曼·柯达这家拥有200多亿美元资产总额的世界最大摄影器材公司。柯达公司生产的彩色胶卷,被几乎是全世界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使用,完全达到了大众化的程度。

柯达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以他脚踏实地的作风和过人的远见卓识导演了一幕幕柯达公司的精彩瞬间,用其毕生的精力开创了“照相机简单化”、“摄影大众化”的哲学,这个传统的积累,促成了柯达公司现在的高技术,也促使其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辉煌业绩。

14岁的童工抱负——研究干版摄影

乔治·伊斯曼1854年生于美国纽约州,8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及两个姐姐相依为命,生活贫困,常常食不果腹,但他的母亲还是努力让他继续念书。这一切,都在幼小的伊斯曼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伊斯曼从小便被灌输了独立的意识。在14岁那一年,为了贴补家用,伊斯曼只得辍学去帮人做工。

在伊斯曼20岁时,他被纽约罗契斯特的一家储蓄银行录用为一名办事员,年薪是800美金。至此,伊斯曼的家境才稍有好转。

有了固定的工作以后,对摄影有浓厚的兴趣的伊斯曼,便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用来研究相机干版摄影。

1881年1月,27岁的伊斯曼把自己节衣缩食省下的5500美元积蓄,在罗契斯特创立了照相机干版制造公司,主要生产干版胶片。在伊斯曼有这个想法的以前,摄影一直是在使用湿片,十分麻烦,但是湿片的制造却比干版的制造要简单得多。对摄影十分着迷的伊斯曼却没有退缩,他相信他一定会成功的。这个干版制造公司便是伊斯曼·柯达公司的前身。

伊斯曼一边制造干版,一边对照相机的构造及性能进行仔细研究,他一直想制造出一种操作简单的照相机。苍天不负苦心人,七年之后,伊斯曼终于研制成了一种小型口袋式照相机,命名为“柯达第一号”。

1889年,公司改名为伊斯曼公司,两年后,开始启用伊斯曼·柯达公司这个名称。

创业之初,伊斯曼便确定了4条经营原则,即成本低廉、大批生产、大做广告、面向世界。

为了贯彻他的经营原则,广泛推广其产品,1889年,乔治·伊斯曼开始在英国伦敦开设伊斯曼照相器材公司。19世纪末,他大举进军世界市场,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设立了销售机构,并很快在欧洲建立了一个销售网。

1895年,柯达公司以口袋式相机售价5块美金,惊动了整个社会,更进一步奠定了伊斯曼·柯达飞速发展的基础。

20世纪初,柯达的产品已打人南美洲和亚洲。

1927年,伊斯曼先后在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5国建立了工厂,后来又在巴西建立了子公司,专门生产感光纸,并在墨西哥建立了生产设施;同时,透过五大洲的销售公司或代理商,把商品卖给115个国家以上。此时,柯达公司的全体员工已超过10万人,而伊斯曼的代理商及推销机构,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柯达第二大市场——中国

2003年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邓凯达一行。

吴邦国积极评价柯达公司为发展中美贸易和技术合作所作的努力,赞赏柯达公司与中国乐凯集团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他说,柯达与乐凯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感光材料技术的发展,促进企业的重组,也为柯达带来了利益。希望柯达公司向中方合作伙伴提供最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双方的努力,不断增强合资企业的竞争能力,达到双赢的目的。

邓凯达对柯达公司与中国的合作表示满意。他说,在中国开展业务的最大优势,一是中国政府提供的良好投资环境,二是当地员工的优秀素质。与乐凯的合作使柯达找到了对华合作的切入点和新的契机。柯达公司将一如既往,在感光材料、数码相机、医学遥距诊断等方面扩大与中国的合作。

伊斯曼柯达作为一家有着124年历史的美国公司,在短短10年间迅速占领中国60%的市场份额,连锁店达到9000家,中国成为柯达的第二大市场,是什么能让柯达这么迅速地发展,百年公司又有着怎样的危机,令人们关注和深思……亨利·福特亨利·福特,1863年7月30日,出生于美国底特律南郊迪尔本镇的一个富裕农民家庭。1947年4月7日卒于迪尔伯恩。

1899年福特组建底特律汽车公司。1903年又建立福特汽车公司,至1907年先后生产A、C、N和R型汽车。1906年福特取得公司的大部分般份并任经理。为在竞争中取胜,他以降低成本为原则,全面推行标准化、专业化和生产协作等生产组织方法和管理措施,并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如化油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合金钢结构和新式点火装置等,制成4缸20马力的T型汽车。他先后采用泰勒制管理办法并于1913年建立了汽车装配流水线,使汽车价格降低,销售量剧增。1928年,对T型汽车进行改型,又生产采用安全玻璃、四轮制动和液压减震装置的新A型汽车。福特开创的标准化、专业化生产协作和大量生产管理经验,被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对20世纪早期的世界工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福特公司生产的T型车自从1908年问世以来,到1927年为至,在整整19年的时间里,总共生产出了1500多万辆,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奇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地球上行驶的汽车,有一半是T型车。至此,福特公司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

在一项评选“美国独立百年20件大事”的民意测验中,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及其创办的汽车公司被评为第10件大事,与“阿波罗”飞船宇航员登上月球、原子弹爆炸成功等相提并论,为世人所瞩目。

1905年的一天,美国伊利湖畔繁忙的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两辆汽车头尾相撞,后面又撞上了一连串的汽车,转眼间,公路上一片狼藉,碎玻璃、碎金属片满地皆是。

事故发生以后,除了警察赶到现场以外,还来了一个汽车厂的老板,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福特为什么也急匆匆地赶来呢?

原来,这位精明的老板希望从撞坏的汽车上找到一点别人的秘密。

福特仔细地搜索着每一辆撞坏的汽车。突然,他被地上一块亮晶晶的碎片吸引住了,这是从一辆法国轿车阀轴上掉下来的碎片。粗看这块碎片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然而,它的光亮和硬度使福特感到其中必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

于是,福特把碎片捡了起来,悄悄地放进了口袋,准备带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回到公司以后,福特将这块碎片送到了中心试验室,吩咐他们分析一下,看看这块碎片内究竟含有什么东西?

分析报告很快出来了,这块碎片中含有少量的金属钒:它的弹性优良,韧性很强,坚硬结实,具有很好的抗冲击和抗弯曲能力,而且不易磨损和断裂。

同时,公司情报部门送来了另一份报告,结论认为,法国人似乎是偶然使用了这块含钒的钢材,因为同类型的法国轿车上并不都使用这种钢材。

这下福特高兴极了。他下令立刻试制钒钢,结果确实令人满意。接着,他又忙着寻找储量丰富的钒矿,解决冶炼钒钢的技术难题,他希望早日将钒钢用在自己公司制造的汽车上,迅速占领美国乃至世,界市场。

福特终于成功了。他的公司用钒钢制作汽车发动机、阀门、弹簧、传动轴、齿轮等零部件,汽车的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几十年以后,福特汽车公司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厂商之一,福特曾高兴地说:“假如没有钒钢,或许就没有汽车的今天。”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由于亨利·福特接受的“学校教育”很少,所以他不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一家报纸在一篇社论中称亨利·福特是“一个无知的和平主义者”。福特先生不满这种指摘,向法院控告这家报纸毁谤他的名誉。当法院审理这个案子时,这家报纸的律师要求福特先生坐上证人席,以便向陪审团证明福特先生确实无知。这位律师问了福特先生很多问题,企图证明:福特先生虽然拥有许多关于汽车制造的专业知识,但总的来说,他却是一个很无知的人。

福特先生被问的问题很多,如“班尼迪特·阿诺德是何许人?”“1776年英国派了多少士兵前往美洲镇压叛乱?”……对后面的问题,福特先生回答说:“我不知道英国究竟派多少士兵,但我听说,派出去的士兵比后来生还回国的士兵多很多。”

福特先生对这种问题很厌烦,在回答一个特别具有攻击性的问题时,他向前倾身,用手指着向他提问题的律师说:“如果我真的想回答你刚刚提出的这个愚蠢的问题或其他问题,让我提醒你,在我办公桌上有一排按钮,只要我按一下,马上就会有人来回答这些问题。请问,我身边既然有那么多专家能够把我们需要的任何知识提供给我,我为什么还要在我脑子中塞进那么多的一般知识?”

这种回答当然是合乎逻辑的,这个答案也使律师哑口无言。法庭上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这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答案,而不是一个无知者所能做出的答案。任何人只要知道他在需要某种知识时,可从何处取得这种知识,以及知道如何把知识组织成明确的行动计划,那么他就可以算是一个有“知识”的人。

亨利·福特在他的“智囊团”的协助下,掌握了他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从而使他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物之一。

数年前,亨利·福特决意要开发后来以V-8型而闻名全球的汽车。他想制造有8只气缸的发动机。他吩咐技师们设计,但技师们一致认为,要设计出那样的发动机是绝对不可能的。

“无论如何要把它造出来!”福特命令道。

“可是,那是不可能的!”技师们答道。

“干吧!无论花多少时间,一定要成功!”福特发誓道。

技师们着手干了,要想留在福特的班底里,就只有干这工作。6个月过去了,没有成功。又过了6个月,还是没有成功。

技师们越干越觉得没门。

第一年结束时,福特有些灰心了。技师们再次告诉福特,无法实现他的命令。可是听了技师们的报告后,福特又坚定了信心:“继续干,我相信会成功!”

最后,事实证明,制造这一发动机绝非不可能。福特V-8,成为世界上获得最辉煌成功的车,把福特和他的公司远远地向前推进了几年,人们要追上他得花好些年的工夫。

福特曾经特别欣赏一个年轻人的才能,他想帮助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可年轻人的梦想却把福特吓了一跳: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赚到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财产的100倍!

福特问他:“你有了那么多钱以后做什么?”

年轻人迟疑了一下说:“老实说,我只觉得那才能称得上是成功,至于做什么我也不大清楚。”

福特说:“一个人果真拥有那么多钱,将会威胁整个世界,我看你还是先别考虑这件事吧。”

之后长达5年时间福特拒绝见这个年轻人,直到有一天年轻人告诉福特他想创办一所大学,他已经有了10万美元,还缺少10万美元。福特这时开始帮助他,他们再也没有提起过1000亿美元的事。经过8年的努力,年轻人成功了,他就是著名的伊利诺斯大学的创始人本·伊利诺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