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情商系统培养方案
9412200000031

第31章 艺术素质培养(2)

动作说明在学小猫走路时,步子迈小一点,落地轻一些,学狮子走路时步子不妨大一些,落地声响一些,两手五指分开,掌心向后,从两颊中间往两边一拍一抓,两手五指分开成爪状,手心向下,放在身体两侧,两拍走一步。

要求初步学会踵趾小跑步。

培养儿童对音乐的节奏感。

过程欣赏乐曲,儿童感受音乐的节拍并拍出乐曲的节拍。

成人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脚尖脚跟跑跑跑”。

儿童排成纵队学习动作,练习三至四次。

请跳得好的儿童示范。

儿童四散跟着音乐做踵趾小跑步两遍。

动作说明踵趾小跑步四拍完成。第一拍,右脚跟向右前方点地,同时左膝微屈,身体稍向右倾,脸向左前方。第二拍,右脚尖向后点地,脸向右后方;第三、四拍,右脚开始向前跑四小步。两脚交替进行,应向前跑三小步以便换脚。步伐熟练后,两手叉腰,(手心向后)与脚的动作同步做。

要求学习跑马步。

感受乐曲风格。

过程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

听音乐拍出音乐的节拍。

成人示范跑马步,正面、侧面分别示范。

儿童排成大圆圈,跟着成人练习跑马步三至四遍。

加上双手动作再练习三至四遍。

⑥听音乐,儿童四散跑马步,要求按乐句改变跑的方向。

动作说明一拍一步。前半拍左脚向前跑一步,后半拍右脚跃至左脚处,同时左脚离地屈膝,准备向前跑,连续起来像马跑的样子。

右脚起步时,左脚动作相反。跑步时,身体稍前倾,两臂前伸稍屈,两手半握拳,作拉马缰绳状(见图左),或一手上举作握鞭状

指导孩子欣赏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美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离不开建筑。古今中外,建筑的式样可谓千姿百态。有非洲的草房、北京的四合院……世界上仅住宅的样式就不下几百种,至于公共性的、纪念性的建筑就更令人眼花缭乱,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罗马的角斗场,中国的宫殿坛庙、直到近代的航空港、巨跨大桥、摩天大楼……结构、风格、式样各具特色,这些人类世界中的“第二自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陶冶着人们的情性。当家长利用节假日带着孩子来到故宫、圆明园……看到气势雄伟的皇家宫殿建筑时,该如何引导孩子来欣赏这些古代、现代的建筑美呢?

这就需要家长平时多说、读一些有关建筑美学方面的书籍,以对中、西方、古代、现代建筑的风格样式有些了解,这样才能够正确地带领孩子来欣赏品评。中国建筑风格随着地域、民族、审美心理不同,而各具特色。中国建筑倾向和谐统一,宫殿寺庙建筑讲究照应环境气氛,靠气氛显示性格,如故宫、天坛等;园林建筑注重曲折委婉,充满运动感,如苏州园林等。

了解了各方面的建筑风格之后,家长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

了解建筑艺术的特征19世纪的美学家、艺术家们如德国的谢林许莱格、歌德都不约而同地将建筑叫做“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的内涵非常丰富。建筑艺术具有实用性、群众性、纪念性、正面性、空间延续性及艺术综合性。故宫三大殿的庞大崇高,惟有皇帝可使用的龙凤纹样及金色充分体现了皇权。这座建筑以群体取胜。故宫除了体现建筑物本身结构以外,它还展示了壁画、匾联、碑刻、雕塑、工艺等艺术门类的成果。

欣赏古代建筑的同时进行爱国教育带领孩子欣赏古代建筑美的同时,可结合历史时代、历史事件进行教育。这样,可使孩子在欣赏建筑艺术陶冶情操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古代建筑不同时期的特征教给他,让孩子在欣赏美的同时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比如到圆明园参观,从石柱的废墟中我们欣赏的不仅仅是残缺美,更应体会到的是一种当年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耻辱。我们既要回顾当年建筑物未被毁坏时的全貌,又可给孩子讲解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史实,激发爱国情感,这样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孩子理解历史知识,历史事件。

引导孩子欣赏古代、现代建筑的绚丽色彩在引导孩子全方位地欣赏了中国古代、现代建筑之后,还应有意识地带领孩子欣赏建筑的绚丽色彩。给他们讲讲该建筑与其环境在结构上、色彩上的独特魅力。

比如看到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的黄色琉璃瓦、红色砖墙、彩绘图案与蓝天呼应、互衬,显得建筑物气势宏伟,白色汉白玉栏杆与千年古松衬托出庄严、神秘的气氛。

总之,当走到各种建筑物前时,我们都应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来欣赏,启发孩子自己品评。欣赏建筑艺术的美,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欣赏品味,更重要是向他们进了一次又一次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孩子对社会生活的美感能力

实际上,社会生活不是杂乱无章的,其中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也包含了许许多多或明或显或隐暗的脉络。在这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融又相矛盾的关系环境中,蕴含了诸多的美的载体。在人们日常平凡的生活中,有很多的事物、言行、关系可以激起人的美感需求,培养孩子对社会生活的美感能力也就是培养他们友爱和成功的社会化的能力,这是对孩子综合美感能力的培养。仁爱善良、和谐友好、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勤劳俭朴、文雅谦逊、勇敢坚强、自尊自立、积极乐观等优秀品质,讲究礼仪的行为,亲切和善而又充满才情的语言,健康健美的体态,穿戴得体、干净大方的服饰,端庄的仪表,高雅的气质等等,都能唤起人的美感,进而在社会生活中更融洽、更自如而被社会生活创造性地接受。

因此,父母亲要从小注重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性培养。

首先要从孩子的衣食住行及语言入手。

在孩子刚刚学习语言时,父母就要注意用中国标准的普通话对其说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语言,最重要的是大人不可以讲脏话,以免污染了孩子的耳朵和心灵,大人间的争吵等也不能影响孩子。让孩子一开始就接触到艺术化的美感的语言环境。大凡孩子都对色彩艳丽华美的衣服有先天的喜爱,父母要理智地培养孩子,漂亮的东西固然能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但漂亮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美的。一个人真正能让他人产生美感,主要在于其心灵的美好与丰富仁爱。如果一个孩子外表长得好看,也穿戴得漂亮,但自私、骄横、待人冷漠、缺乏礼仪,这样的一个孩子同样不能唤起他人的美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也将不能顺利和谐地创造生活,不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得到赞扬和支持进而获得人生的成功。所以教导孩子注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与素质修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高情商的儿童,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领略到成功,具有生存如鱼得水的美感才是家长应注重的。

其次要从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去培养盈印社会生活的美感。

孩子从幼小的婴儿到学说话学走路,可以四处玩耍,可以和父母交流,一起出游,能背儿歌、唐诗,能绘画等,这些都离不开他们与社会生活首先要接触的内容——家庭有关。让孩子在和谐、自由、充满父爱母爱的环境下成长,这是培养孩子感觉并进入社会和谐美感的开始。

孩子逐渐长大,开始认识到别的小伙伴,别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开始认识一个大的环境。这时孩子的衣着打扮,眉眼之间的亲善,嘴角的微笑,健康开朗的性格,友好的举止等都可以唤起周围人的美感,获得别人对他的肯定和喜欢,也受到小伙伴的喜爱与拥戴,而他的生活也始终洋溢着春天般的阳光,这就更增强了他对生活的信心与热爱,使他更加地向真向善向美。在这种成功的高质量的互动的生活环境中,孩子对社会生活产生的美感,以及他人与社会对他的接受与支持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快速综合发展。

这就要求父母要依照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加以开发培养。儿童天性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都表现出极大兴趣。利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美感能力以及表现美感、创造美感的能力十分重要。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艺术美感表现能力,一方面培养他们生活中的“艺术”,使他们热爱生活中的一切,比如穿衣、吃饭、游戏,帮助家长劳动,与人友好相处等等,让孩子认小就对生活充满一种信心与渴望,充满朝气与乐观。

在孩子4~6岁或者可以自己穿衣系鞋带时,配合对孩子的艺术美感教育,要培养孩子具有美感地打扮自己。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具有美感功能的着装是干净、大方、天真烂漫而非贵重;让他们学会色彩、造型与自己内心世界的和谐与配合,这是做父母应做的事。另外,当孩子稍大一点后,要让他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布置自己的小天地,引导他们走出电影电视及普通成人的奢华浮艳的风格,而在居室布置之中体现了孩子的童趣、美好的心灵、自由奔放的情趣。要引导孩子热爱动态的朴实的天然的美,而千万不可将成人的方式如乱贴美人图等误导孩子,使他们被俗世红尘的浅薄与物欲所遮蔽。所以说培养儿童对社会生活的美感能力在他们的一生中都显得不可缺少。

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对的影响,绝大的威力,确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

所以欣赏山水与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庄子《知北游》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处于天地之间的人,禀赋了一种亲近自然,以自然为归依的林泉之心。这种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是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的。因此,在山水之中,不仅有自然之美,而且有山水与人之间的“比德”之美,以及山水与现代人生存之间的“雅俗”之美。

暴风骤雨过后,天空一片晴朗,一座七彩桥横架天空,末端消失在山林深处……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所表现出的动态美很大程度地丰富了山水自然景观,这充满生命活力与灵性的大自然,水光山色令我们心境祥和愉悦、舒爽快乐。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在大自然中受到美感的浸染,表现大自然的艺术作品可以说在每个艺术门类中都占据很大的比例,使人的美感素质受到培养。对于儿童来讲,可以将艺术品中的大自然山水与生活中真实的自然情境相比较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像这些表现、称赞自然的壮丽与优美的诗句还有很多。这些文学作品以及美术作品、工艺品在表现自然之美时,各具魅力,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提升孩子对大自然美的领悟能力再好不过了。

但我们更多的是要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中,在一花一草之间感受花叶上泛光的影子,以及悦耳的鸟鸣,小溪中五彩缤纷的瑚石,蝶儿飞舞,蜻蜓栖落等都能令儿童流连往返,从中品味到和谐生机之美。我们在大自然中培养孩子的美感能力,除了让孩子在自然神秘之美中感受熏陶,还要培养孩子通过山水折射出自身人格的美,欣赏人格美的高尚与宏大。

实际上人在把握了自然的本质和意蕴的同时也就把握了自己的本质,人在欣赏自然的高洁及其无尽变化时,也欣赏了人内在的高洁与超越。于是,万物都打上了人格意蕴的色彩,自然是理想人格的象征,通过对自然的欣赏达到对人的生命价值的确证。

那么,通过自然山水怎样去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呢?山水自然之美,乃在于一种自由和谐的大境界。现代社会,由于工业文明的发展,个体心灵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人类文明越发达,人生的情趣意味就越淡薄,加上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无论都市亦或村庄,都充满了拥挤、污染压抑的气氛,大自然与人的分离愈来愈明显,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缺乏诗意。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培养孩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只有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发现自然之美,人与自然愉悦相拥的关系之美感,才能感知山水的诗情画意和人类心性的家园,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境界受到自然的滋养、关爱和慰藉。

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美感能力,不仅仅让他们感到一种美的景致,还利用对其美感能力的培养来启迪孩子们的心灵,通过启发孩子对自然美感的某种暗喻性的赞美,唤起孩子对人某种品德的爱慕。比如,引导孩子观赏傲立雪中的青松,启发孩子认识青松凌霜不屈的精神,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观看动物园的老虎,启发孩子认识老虎的勇猛威严;大海的雄壮辽阔;森林的博大生机……

让孩子们有了自己的美感体验,变得敏感、激情而充满朝气。

大自然与人类的瑰丽景观既可培养儿童的美感能力,又能铸造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崇尚大自然的美好心境。韩国前总统金泳三对此深有体会。他出生于海边的渔村,大海是他少儿时惟一的生活天地。在他撰写的《我和我的祖国的真实》一书中他写道:

“的确,我从大海中学到很多。大海的暴风雨,大海的温和平静,大海无边无际的宽度,大海的万丈深度。大海碧蓝如天的颜色……不管情愿不情愿,在我的体内似乎渗透着大海的气息,渗透着大海的无言教诲。大海所具有的属性中,可谓之最高美德的属性,莫过于依靠自身的能力清洁自身,容纳一切而不染脏自身,就是大海赋予人类最大的最宝贵的经验。”

注意问题

音乐艺术培养应掌握的问题

音乐艺术培养婴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唱歌学习、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游戏三部分。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音乐艺术培养的重点有所不同。2~3岁的小年龄幼儿可多学习唱歌,因为此时其他方面能力他们还不完全具备,与此同时可伴以声乐曲目的初步音乐欣赏能力训练,以及简单的律动及音乐游戏练习。

4岁以后,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可重点培养他们的舞蹈能力或进行器乐学习、唱歌学习,可以更多地让孩子在幼儿园或家中进行。

5~6岁时,则应多引导幼儿进行器乐曲目的音乐欣赏训练,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重点的时间安排只需遵循一般的规律即可,并非是严格一定的,因为在实际教育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孩子的自身特点而作适当变化。

此外,更不要抓一丢十,而是要合理地进行全面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提高,否则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欲速则不达。

何时开展音乐培养为佳这个最佳期也是关键期,是指在某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某种培养,孩子接受最快,反应最敏感,培养效果最好。过了这一时期,就是花再大的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越早开始越好。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家庭已经错过了音乐胎教等时机,但是,只要在孩子4岁左右时对他进行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你就是抓住了音乐教育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