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与思考
9411500000018

第18章 认真履行巡视监督职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政治保障(4)

一、关于发展农村特色经济的问题

金昌市区域特色明显,但用水的资源性短缺问题也很突出。我们积极探索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把农田作为农村工业化的第一车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并把节水贯穿始终,形成了“一特两化”的农业发展格局。比如,我们利用广袤的戈壁荒滩,帮助农民修建日光温室,推广种植食用菌,大力发展“戈壁产业”,使农民以不到种粮所需三分之一的用水量获得了多于种粮八至十倍的收益。区域经济有了特色,才有占领市场的可能,而要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要像发展工业那样组织规模生产和经营。因此,我们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经合组织,协调农、经、商、企之间的关系,通过合同契约、协会等形式,把一家一户的农户联系起来,实行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特色农产品量的扩张。有了规模,能否真正占领市场,就要看农产品有没有好的品质。我们把工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标准移植到农业生产上,加速农业科技的应用并上升为标准,再把标准变成一看就懂的“明白纸”,发到农民手里,落实到选种、施肥、农药控制、田间管理、收割、储运等一系列作业环节中,使农民在完成规定动作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实现了科学种田,农产品的品质得到了稳定提高。比如,永昌县啤酒大麦种植约40万亩,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占全国自产量的15%,成为一些国内知名啤酒企业的原料基地,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国家级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再如,我们以肉羊分割加工企业为龙头,在永昌县建起了百万只优质肉羊杂交改良繁育基地,肉羊的饲养量占到全省的10%。同时,为了把各种涉农信息及时传送到农民家中,我们在农村实施了“家家e”信息电话工程,每天为农民发送20条涉农信息。但是,目前存在着有的优质农产品在附加值偏低、运输半径偏小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总量、无序投资竞争的苗头,建议进行产业引导和总量控制性区域化布局,使区域产业化生产良性发展。

二、关于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

农民素质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在教育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并力求从机制上固定下来。

(一)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九五”末,我市的高中升学率为49.6%。随着人口生育高峰的回落,出现了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近年来,我们整合农村中小学24所,实行寄宿制学校22所,兴办独立高中2所,并按照“有堵有疏”的原则,整顿社会网吧,开通学校教育网络,使农村中小学生远离游戏和赌博等不良氛围的干扰,受到了英语、计算机和远程教育,高中升学率已达到81.5%,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

从2004年开始,我们用三年时间实施了第一轮“10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注重从三个层面开展培训:第一个层面是培训能够培训农民的乡村干部。我们通过组织乡村干部赴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类培训班等方式,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增长见识,有效提高了培训农民的意识和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第二个层面是培训存量农民。一方面,以乡镇为单位,对农民进行农业适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驻金大中型企业技校、培训基地和现有设施设备的优势,针对域外和我市工业岗位结构性短缺的特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第三个层面是培训增量农民。我们将增量农民整体纳入职业教育范围,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预备制度,对新增劳动力特别是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返乡或外出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半年到两年不等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使他们返乡务农懂得农业科技和营销知识,外出务工既有一技之长、又能依靠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务输转,延缓了就业压力。在全省向南非输出的300名技工中,我市就有260人,预计人均年收入可达15万元。但是,在农村教育培训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农村中小学推行寄宿制,饮食起居安全和疫病防治始终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集中管理的条件也需要不断改善。同时,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培训内容要不断改进,教育结构和形式要不断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在实施第二轮“劳动技能提升计划”的过程中,要增加法制观念、诚信意识、文明素质、道德修养、合作协商精神等内容,通过培训实现新型农民的共同价值养成。

三、关于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04年和2005年,我们在永昌县和金川区相继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现了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在机制上的全覆盖。在试点中我们发现,合作医疗基金结余偏多,群众受惠比例偏小。而在合作医疗工作中,有限资金的合理分配很重要,既要调动参合农民的积极性,又要特别关注大病特困群众;既要注重为群众多补助,又要保证基金安全,制度设计和规范管理很重要。所以,我们从今年初进行了制度调整,按照“三位一体”的机制设计,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其中第一个机制就是合作医疗。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报销比例,封顶线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在此基础上,由市、县(区)财政分别按当年参加合作医疗的人数每人出资1元,并在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中按参保人数人均提取3元,建立了第二个机制即大病补助,给10个大病病种的患者再给予补助。同时我们又建立了第三个机制即医疗救助,主要资助特困群众参合并针对在合作医疗和大病补助之后的特困对象进行救助。“三位一体”的机制试运行半年以来,群众非常欢迎,也保证了基金安全。但在农村的医疗保障救助体系建立之后,另一个问题又随之出现,城市的一部分困难居民申请转为农村户口,原因就是为了享受农村合作医疗。我们遵照省委书记陆浩同志关于探索把农村合作医疗的机制引入城市困难群体、解决城镇低保人口看不起病的问题的指示精神,由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带队,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今年7月1日起,将农村合作医疗的办法移植过来,完全由政府“埋单”,投入60多万元,为1.3万名城市低保人员办理了合作医疗,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障机制。同时,我们还多管齐下,严格执行基本用药目录,建立药品询价招标制度,使药价下降了近50%,财政全额负担乡镇卫生人员的工资和村卫生人员的补助,把市、县医院10%的床位和乡镇卫生院的全部床位作为济困病床,减轻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医药附加成本,初级程度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关于保障农村发展稳定的问题

一是在充实乡村领导班子的时候,向每村选派了一名素质比较好的年轻干部驻村工作。二是从巩固基层政权的角度,对现任村干部和任职10年以上的历届离任村干部实行了月生活补贴制度。三是组织开展了城乡“万名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全面实施“致富项目入户工程”,发展了一批适合家庭经营的致富小项目。四是对75岁以上的残疾老人和80岁以上的低保老人按月给予生活补助,对农村五保老人由财政供养。五是建起了养老和教育、住房救助及法律援助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把领导的节日慰问、个案的舆论募捐变成了一种长效的机制关怀。六是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帮助村社建立了被农民群众称为“我为全村守一夜,大家为我保一月”的,以“联户联防”为主要形式的治安防控体系。同时,我们引导农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自主解决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占乱挖等问题,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正在向治理一项、巩固一项的制度化方向发展。

今后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结合金昌市实际,着力推进工业强市,重点支持金川公司等企业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扩大财政收入,确保“十一五”期间财政投入“三农”的资金高于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速度,使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作者系中共金昌市委书记)

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李沛文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如果没有农村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新农村建设将是一句空话。近些年,酒泉市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使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465元,但增收的难度在增大,压力也在加大。我们感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一、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这些年,酒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主要在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面向市场需求,发挥当地优势,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培植起了棉花、制种、草畜乳、啤酒原料等区域特色产业,增强了农民增收的产业支撑,农民收入的70%来源于这些产业。二是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建起了“敦煌种业”、“好牛乳业”、“拓璞酒花”、“玉门草业”等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了10万锭棉纱、10万吨啤酒大麦、15万吨饲草的加工能力,发展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多个,有效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和综合效益。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设施农业、立体种植、有机无土栽培、胚胎移植、高效节水灌溉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四是着力发展劳务经济。坚持就地转化与向外输出相结合,积极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就业。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输转劳动力8.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45亿元。

这两年,中央专门就农民增收问题下发了1号文件,又出台了“两减免三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增收形势有所好转。但是今年乃至以后的增长靠什么?税收没有那么多可减免的了,粮价在下降,柴油价格在上涨,一些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和难点问题逐步显露出来。一是难在户均经营规模小。酒泉187.7万亩耕地,56.85万农民,人均耕地3.3亩;全市各类拖拉机66240台,平均2.5户、29亩耕地就拥有一台拖拉机。这种状况决定,如果人均耕地面积不变,单靠增加其他要素的投入只会带来边际效益递减。同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也难以采用现代机械和耕作手段,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二是难在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从酒泉市的情况看,以农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目前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还是依赖农业,农业又是种植业占大头。农村工业化程度和服务水平很低,农民增收需要新的产业支撑。三是难在土地不能自由流动。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主体不清,产权缺位,农民不能将土地入股或作抵押来获取贷款。农村有地无市,农民无权让土地要素自由流动。四是难在金融支农制度缺位。当前农村资金供求矛盾非常突出,主要是缺乏制度基础,商业银行存多贷少,存差转移;信用联社存款不多,独木难支;邮政储蓄只存不贷,抽取农资;农发行只贷不存,支农有限。五是难在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大多数农民还处于分散、自发的生产经营状态,信息比较闭塞,生产手段粗放,交易方式落后,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不能分享加工增值和流通利润。

二、走多元化增收的路子

从酒泉情况来看,要继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跳出以农为主、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模式,着眼于在农业外部找出路,在提高产业化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上下工夫,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上做文章,切实解决好农民“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问题,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走多元化增收的路子。

(一)靠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增收

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也是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十五”期间,我市通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城镇化发展战略,转移农村劳动力和转化农村人口共17.5万人,二、三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也逐步上升,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91元,其中靠二、三产业就增加148元,占51%。我们感到,增加农民收入,应坚定不移地着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努力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市场有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富裕劳动力创造更多地就业机会。坚持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三个层级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和生态型等特色城镇,营造农民进得来、留得住的发展环境,促其实现转移就业。

(二)靠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增收

近几年,我市通过棉纺、棉仁蛋白、酒花浸膏等一批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加工项目,带动建起了一些特色农产品基地,使农民收入在产业链的形成和延伸中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办农业,构建品牌带动、龙头企业支撑、标准化生产、产加销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大幅度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现实选择。

(三)靠统筹城乡发展促增收

这些年,我市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辐射效应,推动科技、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向农村覆盖,吸引农民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创办了跨区域的劳务输转基地,切实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输转步伐;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在城郊发展起了“农家乐”、“度假村”等一批旅游项目,兴办起便民超市、交通运输、物业管理等服务业,对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很大作用。实践表明,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机制,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今后,我们将引导和推进公共财政更多地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更多地向农村延伸,公共产品更多地向农村提供,农村劳动力更多的向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