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成为忠诚守望人文精神家园的基地。“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一;而一个人的胸襟和个性,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应该承认,当前大学中人的理性的迷失,人格的虚无,浮躁迷茫、浅薄庸俗、急功近利、专业狭窄、短平快等现象,都是以牺牲大学神圣性和人文精神作为代价的。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导致个性和创造性的隐退,导致尊严、自由和教养的淡化。因此,一流大学的教育应关注人在教育中的地位,认清人是一个不断发展、开放和展现的过程,“人是完全教育的结果”,教育所面对的是有思想、有灵性、有血肉之躯的人,所以,大学的人文精神是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灵魂,它不仅构成人的生命内在光辉和卓越品质,而且构成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地基和一个民族的价值认同。然而人文精神的培养绝不是仅仅增设几门人文课程或搞几次“第二课堂”活动所能达到的。必须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严谨求实和宽容合作的品德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体现终极关怀。使“大学应该是社会的理想类型,而不应该是社会的缩影。大学不仅要产生思想和学问,还要给社会提供道德理想;不仅要培养负责任的、合格的公民,还要给社会提供实践的行为模式。它应该给社会提供一个以人文价值指导工具理性,将道德理想变为有力的实践行动的典型”。因此,要着力强化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对全社会文化的直接示范作用和潜在导向功能,下大力气抓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大学精神培育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把大学建成全社会思想道德和文化文明的示范区。
三、科学研究创新的微观层面
大学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和新知识、新思想生产传播的重要基地,从决定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来看,大学是科技创新的一支主力军。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人才和知识的快速流动等,形成了大学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科研院所和企业所无法替代的种种优势,奠定了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地位。因此,应树立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主体的观念,将我国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充分发挥大学学科综合和研究力量雄厚的优势,探索并逐步建立以大学为主体的国家基础研究模式。
一个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主要是看它的学科能力和学术水平,而学科基础的夯实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又基于原始性创新,新规律、新知识的发现,也就是原始性创新,大部分属于基础性研究,应该说,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贡献是衡量一所学校成为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大学的重要使命是对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而一所大学不可能对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能做出重大的贡献。因此,要结合自身实际,办出特色和水平,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1.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性改革。高水平的大学必须承担起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任务,但总的看来,科研这个中心还没真正有确立起来。只有把科研提高到世界水平,才能真正地吸引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才能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和高水平的大学。如果我们能够适应当今世界大学和经济、科研结合日益紧密的趋势,大胆进行大学科研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就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形成体制性、结构性的优势,不仅将有力地促进大学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为大学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营造更加宽广的舞台。在实践中,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结构调整,基本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院系管教学,所、室管科研。大学内部的教学和科研体制,过去主要是以教研室为主,不利于集中力量进行科技创新,现在很多大学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工作,比如在院系内部,建立了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研究机构,提高了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二种模式是在院系的体制之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的科研组织模式。比如设立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一些多学科的研究中心,正如我们现在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这个体制的基本特点,就是一种矩阵式、网络化、柔性化的结构,教师和研究生都是这个网络化结果中的一个结点,既属于纵向院系结构,也属于横向的研究基地。今后,“985工程”和“211工程”的主导方向,就是要通过整合资源,迅速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科研创新团队,使之在2~3年有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并获得国家更大的投入,形成研究性大学的良性发展机制。
第三种模式是产、学、研结合。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发达国家的许多大学在这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华威大学、奥斯汀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我国大学有直接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服务的经验,这种模式也很有可能成为我们的一个优势,当前产、学、研新的趋势,就是从零散的、小型的、短期和项目式合作,转向系统的、有规模的、中长期的和结构性的合作。一些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需要,与大学联合建设重点实验室、设立思想库,大型企业和大学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签订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合同等,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抓住这个机遇,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这既是大学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2.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表着某个研究领域或方向上的国家级水平,而作为研究型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必须代表着国家级水平和实力。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今后的发展,调整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结构和研究方向,在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平台上,整合和充实人力资源,增加投入,使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强大的研究团体。同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拉动相关学科或研究方向接近学科前沿,使它们从原来纵向的独立发展,建设成为纵横交叉并富有活力的学科网络,构筑科学研究的“金字塔”。在此过程中,要主动吸收国内外的优秀学者、吸收地方和企业的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形成开放的机制,把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做出扎扎实实的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使之真正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科研工作和培养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基地,从而为大学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和科技支持。
3.瞄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攻关。把握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发挥优势,挖掘出新的生长点,实现创新,这就要求必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趋势,必须适应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现知识产业化和产业知识化。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因此,在加强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技术创新。这就是,知识必须转化为生产力,即知识产业化;另一方面,产业必须依靠知识来提升和发展,即产业知识化。而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过程中,产业的发展又会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成为大学创新的外部动力。根据国家和社会需求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及时转化科研成果,借助合作企业的优势提升学校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带动相关基础研究的发展。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主动转变培养人才的观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对学生培养的滋润作用,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在教育内容上,引入新的研究成果,在教育方式上,要求学生及早介入科学研究的过程,使学生既有前瞻性的视野,又有主动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创新与大学的发展建设是紧密相关的,应调动大学一切积极力量,推动和加速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加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跨越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4.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大学科技进步,提高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必须不断完善大学科技投资融资体制,构建一个科学的科技投资融资体系,以有效解决大学科技发展过程的资金投入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大学科技投资融资体系,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增加财政科技投入,而要积极探索面向市场的投资融资机制,增强大学科技企业的“造血”功能,努力实现投资融资主体多元化、资金筹措市场化,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的、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大学科技投资融资体系,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大学科技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