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大学必须要加强学科建设,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而奋斗,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学科建设的创新
学科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影响,应把学科建设作为大学发展的核心。
一、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核心
1.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学科性。大学是以学科建制为基本特征的,无论是大学的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按学科类别分类进行的,也是以学科形式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学科性还是大学的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要属性,任何一个教师和研究者所从事的都是某些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谓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这种大学的分类形式正体现了大学本质上的学科性。大学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学科是大学发展的平台,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础。
2.学科建设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现代大学是按学科建制的,而大学的学科建设又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为基础的。而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大学教学和研究也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上细化为专业,学科建设也因此体现出专业性的特性。同时,现代科学又具有高度综合的特点,新的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层出不穷,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密切联系,日益形成统一的科学体系,大学的学科建制又因此表现出学科群和大专业的通识特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因此学科建设必须瞄准科学发展的前沿,掌握国际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高瞻远瞩,选择和攻克科学技术的制高点,才能保证学科的领先性。同时,学科建制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也要有相当的灵活性,以使传统学科不断更新,新学科也有茁壮成长的空间,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能有效进行。
3.学科建设要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学科建设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实际进程,而且要适应于国家和社会需求。现代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及机器化大生产导致了社会分工,而社会分工又使得职业不断分化并日益专业化,职业的专业化则反过来要求教育培养专门化的人才,因此,大学的学科及专业的设置其根本依据是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对研究型大学来说,作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的学科建设,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和时代变化而做出调整,以最大限度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大学的学科设置既要保持一定的系统性和稳定性,符合知识体系的内在规律和关联,又要及时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
4.学科建设要结合各大学自身的实际,办出特色和水平。世界各国大学的学科建设都是基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学校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一所大学,即使是世界上顶尖的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在每个知识领域都拥有最好的资源,都居于领先的水平。因此,每一所大学,要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确定学科发展重点,办出特色和水平。
二、增强对学科建设创新的认识
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大学合并的最终目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又主要体现在大学传播知识、生产知识、示范知识和孵化知识的质量和水平上。在这四大职能中,每一职能的展开都是以学科作为支撑,每一职能的实现也是以学科特别是大学的特色学科作为主要中介和桥梁的。因此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基础工程,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核心,是影响大学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深层次因素。抓住学科建设,也就把握住了大学发展的命脉。可以说学科水平是大学发展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没有高水平的学科,就没有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必须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迎战知识经济的历史紧迫感,打好学科建设的突围战。因为作为具有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其高标准、高水平的奋斗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术成就,二是学科建设水平。一方面,一流的学术成就包含三个主要的内容:培养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一流的学科建设水平也包含三个主要的内容:具有一流的学科方向,拥有一流的学科队伍,建设一流的学科基地。1995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的“211工程”建设项目,针对我国学科发展中存在的相互独立,口径过窄的传统模式和问题,着力推进大学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合,为大学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和提高整体水平创造了条件。但是要迎战知识经济,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对学科创新重要性的再认识,优化学科结构,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把大学注意力吸引到“211工程”上来,促进学科建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推动学科研究的发展方向
大学对学科研究发展的方向应进行凝练,使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定位更加准确,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在选择学科方向时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瞄准科学发展前沿和重大生产及社会实践问题,体现前瞻性;二是要切实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体现可能性;三是要突破原有学科界限,通过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新的学科增长点,体现创新性。重点学科的建设一定应以国际水平为参照系,集中优势力打歼灭战,通过每一期的建设,不断取得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以此带动全校学科建设的全面推进。
四、制定学科建设的战略规划
大学应形成要形成一个全面深入立体的学科建设规划,贯彻“全体发动,分层建设,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思路,分层次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第一个层次是大学每一个基层单位乃至每一个课题组,都应制定自己的学科建设规划,形成全方位的学科建设规划;第二个层次是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这个层次应适当广泛一些,宏观上应把大学那些有优势、有潜力的学科都归到这个层次,为将来的发展提高奠定基础;第三个层次是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些项目是建立在其他两个层次学科的基础上的重中之重,要贯彻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经过阶段性建设,取得有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达到国内的领先水平。
五、促进学科间的深度融合
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在原有水平上的填平补齐,而是以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升级式的战略调整。学科融合的能力是衡量学科内在发展潜力的重要尺度,它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向其他学科的辐射与延伸,二是能够有效地接受外部的辐射,进行自我改造与完善。因此,融合交叉是较高层次上的综合,这种学科的交叉区域在于,具有共同的发展领域或目标、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共同的学科理论基础、共同的技术手段及方法、共同课题的功能互补等等。因为,现代科技多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发展趋势,使科学发展呈现出多学科联合攻关、学科思想互融互补、学科边缘产生新的生长点、超越各学科之上出现横断学科的局面。大学应在这一过程有所作为,把学科融合作为大学合并办学的出发点和主要标志,应通过学科(学科群)中各学科的交叉、渗透、互补、综合等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进而带动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发展,推动学科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但学科融合的前提条件是学科内容要能交叉互补,有一定差异性,学科内容要与当采学科(即成果最多的学科)转移的方向、顺序一致,体现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互补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发展,学科的融合要以建立合理的学科结构为前提。
六、组建富有特色的学科群体
大学应组建以带头学科、支撑学科、相关学科组成的有特色的学科群体,这是大学的生命线,是一所大学真正意义上的优势的体现。。学科群建设的特色包涵三层含义:体现“人无我有”的特色、“人有我强”的特色、“人强我新”的特色。“人无我有”是特色的特殊层面,也就是说,只要人无我有,无论实力是否强,研究是否前沿,都可以看成是学科建设中的“特色”。“人有我强”是一般层面,也就是说,学科建设的特色要更多的反映在实力上,反映在学科群的综合协调发展上。而“人强我新”无疑是学科建设中最高层面,它强调是创新,是强中有更强,追求的是学科建设中创新性水平和领先地位。因此,大学特色学科群的组建应以实现学科的优化组合为宗旨,使学科建设走从传统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合并后的学科重组必将打破原有的格局,建立新的学科运作模式。这一过程中,必须立足于有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围绕学科间的交叉、互补、渗透、综合等对学科专业进行重新布点,要使原有优势互补、增值,更要注重创新,使组建的学科群力争为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这个过程中应防止片面追求“大而全”的倾向,着力于建立有利于学科融合发展的有特色有优势的学科专业结构,使合并办学真正出效益、出成果。如南京大学通过学科群的建设,在交叉融合中形成了一批如磁性纳米材料、计算凝聚态物理、软物质凝聚态物理、生物物理等新的学科增长点,激活了学科的建设发展。
七、突出重点学科的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龙头,是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应在建设好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加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发挥优势,通过优化大学的学科布局结构,建设一批新老学科相交叉、相渗透的新兴学科。在建设的具体内容上,要体现四个加大力度,一是加大学科调整的力度,改善高等教育的学科布局;二是加大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面向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主战场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三是加大对交叉、综合性学科知识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四是加大对西部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在资金的筹措上,要加大对国家重点学科的经费配套和省级重点学科的投入力度,增加吸引国外投资的渠道,努力改善重点学科的软硬件环境。重点学科要紧密跟踪世界一流学科的发展趋势,跟踪和比较一个与国外相同或相关的一流学科点的发展,重点研究其师资力量、教学方案、内容和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了解它的科研工作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科研经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从而找出我们的重点学科和国外的差距和不足,进而对自身进行调整。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出国人员和留学归国人员数量多、国外联系广、知识层次高、开放意识强的优势,充分依靠他们,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借助国外优势的高教资源,进一步提高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水平。
八、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