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祁连医录
9409300000010

第10章 脾胃肠病证(1)

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例1:安××,女,20岁,皇城区牧民。

初诊:1997年8月16日。患者胃脘胀痛半年余,近3个月来饮食欠佳,饭后吐食,夜间加重,喜温喜按,大便溏薄,头晕神疲,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辨证:脾胃虚寒型。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处方:香砂六君汤合黄芪建中汤加味。

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0g 半夏10g

陈皮10g 木香6g 砂仁10g 炙黄芪20g

桂枝10g 白芍15g 干姜10g 藿香10g

焦三仙各10g 元胡15g 炙甘草6g 生姜5g

大枣5枚 饴糖30g(冲化,也可以高粱饴糖代用)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7年8月22日。服上药6剂后,胃脘胀痛缓减,恶心呕吐已止,饮食增加,舌脉同前,减去藿香,继进原方10剂。

三诊:1997年9月5日。胃脘胀痛、头晕、倦怠均已消失,精神好转。再按原方配制末药巩固疗效。

三月后,诸症皆除,复查胃镜未见异常。

按:慢性胃炎为现代医学诊断名称,属于中医之“胃痛”范畴。本病病程较长,属内伤疾患,诸因交错,虚实夹杂,症候繁多,病久不愈而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又过食生冷,克伐中阳转为脾胃虚寒之症。治疗以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为法,其阳气得复,诸症自除矣。

例2:闫××,女,49岁,焦家庄乡梅家寺一队农民。

初诊:1998年1月14日。胃脘痛时发时止,已有数载,近来疼痛加剧,脘部时感灼热,嗳气,嘈杂,口干苦,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重肢倦,食后脘腹作胀,伴恶心吐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经胃镜检查见有明显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诊断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炎。

辨证:脾虚肝郁湿热型。

治法:健脾疏肝,清热和胃。

处方:小柴胡汤合黄连大黄泻心汤。

柴胡12g 半夏10g 黄芩10g 竹茹10g

黄连6g 大黄10g 香附子10g 郁金10g

九香虫6g 白花蛇舌草30g 元胡15g 佛手10g

扁豆花10g 公英15g 马勃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98年1月19日。服上药后,恶心、呕吐消失,胃痛缓减,大小便正常,舌苔略化。依上方减去大黄、竹茹加丹参15g、白芍15g、炒谷芽10g,继续服10剂。

三诊:1998年1月29日。服上药后口干苦、嗳气等症均明显减轻,再依上方减去郁金、九香虫,加白蔻仁6g、内金10g、菖蒲6g行气开胃醒脾之药,嘱服5剂后再加太子参20g、山药15g、莲子12g,健脾益气,继进5剂。

四诊:1998年2月8日。服上药后,诸症均消,为巩固疗效,投以余研制的“愈胃丹”一料。

3个月后,患者前来医院胃镜复查,胃炎糜烂已消失。

按: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寒湿热邪犯胃,如嗜食辛热厚味、烟酒等,外感六淫久郁,五志化火等邪犯胃腑引起胃炎的发病,此证属于湿热为主。胃为水谷之海,仓禀之官,凡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冷热不适等,均可直接影响脾胃之功能而发生病变,久则脾胃虚弱使病情加重,其与肝也有着密切关系,肝气犯胃,气机不利,肝郁化火,火邪犯胃,以致胃气失于和降,气机郁滞不通或湿热交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本病。在治疗方面宜健脾疏肝,清热和胃,还应审证求因,热盛者以清热和胃为先,健脾扶正为本,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标本兼顾,辨证准确,药证相合,病方能愈。

胃痛(胆汁反流性胃炎)

例1:李××,男,50岁,马营沟煤矿工人。

初诊:1990年5月12日。患者素有胃病史,在一月前始感持续性上腹胀痛,嗳气欲呕。一周前因饮酒致疼痛加剧,呈灼热样痛,且感口苦咽干腹胀,大便秘结,溺黄,舌质红,苔微黄腻,脉弦滑。既往有烟酒嗜好。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诊前经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显。

辨证:肝胆郁火犯胃。

治法:清肝利胆,和胃止痛。

处方:四逆散合小陷胸汤加味。

柴胡10g 枳实10g 白芍15g 黄连6g

半夏10g 瓜蒌15g 黄芩10g 大黄10g

竹茹10g 元胡15g 川楝子10g 内金10g

木香6g 郁金10g 公英15g 白花蛇舌草15g

炒栀子6g 焦楂15g 葛花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90年5月17日。服上药后胃脘灼热感、口苦、嗳气、欲呕等症明显减轻,大便通畅,舌苔已化。继以原方减去大黄、竹茹、葛花加扁豆花10g、丹参:15g、乌梅10g,继服10剂。

三诊:1990年5月27日。服完上药,上述症状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投以余研制的“愈胃丹”末药一料。3个月后,患者来院经胃镜复查,空腹胃液无胆汁染色,幽门口无胆汁反流,胃粘膜组织损伤部位已改善。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例2:贾××,男,45岁,永昌县公安局干部。

初诊:1989年12月20日。患者有胃痛反复发作病史十余年,每当胃痛发作时服用西尼替丁等胃药可逐步缓解。近三月来,因饮食不节及工作劳累,胃痛频作,服上述胃药而胃痛不减。一周前检查胃镜结果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胆汁反流性胃炎(见明显胆汁反流,黄色布满胃内大部分)。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症见胃脘胀闷灼痛,时痛连右胁,食后痛剧,纳差,口干苦,烦躁易怒,嗳气时呕逆苦水,大便干结不畅,舌偏红,苔黄,脉弦略数。

辨证: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降逆。

处方:大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加减。

柴胡12g 半夏10g 黄芩10g 白芍15g

大黄10g 枳实10g 瓜蒌15g 黄连6g

竹茹10g 公英20g 内金10g 焦楂15g

郁金10g 佛手10g 栀子8g 川楝子10g

元胡15g 木香8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89年12月25日。服上药后,大便通畅,胃脘胀痛明显减轻,胃纳亦有好转,再按上方服5剂。

三诊:1989年12月30日。诸症基本消失,为服药方便,配制末药以资巩固。

处方:

柴胡50g 半夏50g 黄芩50g 枳壳50g

白芍80g 太子参50g 生黄芪100g 丹参60g

元胡100g 川楝子50g 木香25g 郁金50g

三七30g 莪术40g 苏梗30g 佛手40g

香附子30g 黄连30g 砂仁30g 内金40g

九香虫20g 甘松20g 焦三仙各40g栀子20g

海蛸40g 贝母30g 公英100g 甘草20g

将上药共研细末冲服,每次10g,每日3次。

服药二月余,患者来院复查胃镜,结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已愈合,胆汁反流已消失,仍以上方配药一料并嘱患者注意饮食及生活调理,随访二年,胃痛未见发作。

按: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幽门功能紊乱引起胆汁和碱性肠液倒流入胃所致。根据临床表现,上腹疼痛、腹胀、呕吐苦汁、暖气等症,将其归于中医“胃脘痛”、“呕吐”等证范畴中,其因多与饮酒、吸烟和饮食不节有很大关系,因为饮酒可使胆囊收缩功能加强,大量的胆汁瘀积于十二指肠内,加之此时吸烟,造成幽门扩约肌松弛,导致胆汁返流入胃,破坏胃粘膜屏障。《灵枢·四时气篇》云:“善呕,呕有苦,以邪在胆,逆在胃,胆汁泄则苦,胃气逆则呕吐。”较为贴切地描述了本病的发病机制。肝胆脾胃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胆汁的分泌与排泄有赖于肝之疏泄,胃之和降,脾之运化,只有上述三个脏腑功能正常时,胆汁才能循其管道排入肠道而起消化水谷的作用。若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或脾土壅滞,胃矢和降则胆汁逆而不降,返逆人胃而腐蚀胃膜,造成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出血。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胃失和,气机逆乱,故治疗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为主,使肝气条达,疏泄正常,脾健胃调,中焦舒畅,促使胆汁向下流行而减少反流,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胃痛(慢性肥厚性胃炎)

例1:李××,男,55岁,东大河林场职工。

初诊:1996年8月15日。患者胃脘疼痛已七载,今年7月在某医院经上消化道气钡造影,检查诊断为:“慢性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每逢冬春则发作。一周来,胃脘疼痛夜间较剧,反酸泛恶,便血色黑,苔白质淡,脉细涩。脾虚生寒不能摄血,肝虚生热不能藏血,统藏失职,血不归经,下渗大肠则为便血。

辨证:肝脾不调,统藏失职。

治法:补脾清肝止血。

处方:黄土汤加味。

党参12g 炒白术10g 熟附子8g 熟地12g

炒黄芩10g 阿胶10g 仙鹤草30g 灶心土30g

三七6g 海蛸12g

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药6剂后,诸症皆除,大便潜血

试验阴性。后在本方基础上加味配制末药,巩固疗效。

按:便血有远近之分,又有寒热之别,患者胃痛七载,夜间较剧,又见便血色黑,脾胃虚寒之证也。平素又见恶心反酸,乃肝热之象。虚寒挟热,寒重热轻,故用《金匮》黄土汤,刚柔相济,温中寓清,有温阳不伤阴,滋阴不碍阳之特点,辨证确切,药效卓著。

例2:宗××,女,47岁,邮电局职工家属。

初诊:1997年3月20日。患者胃脘痛已10余年,多方求医经中医药治疗时轻时重,疗效不显,于1996年12月在兰州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肥厚性胃炎”,因在外治疗不便,故来寻余诊治。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胃脘痞闷,似胀非胀,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纳呆食少,气短懒言,大便溏软,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辨证:脾胃气虚。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

处方:香砂六君汤加味。

党参15g 白术12g 茯苓10g 半夏10g

陈皮10g 木香6g 砂仁6g 元胡15g

白芍15g 内金10g 苏梗6g 炙甘草6g

生姜3g 大枣4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97年3月23日。服上药后,胃脘胀痛减轻,饮食稍增,继服前方6剂。

三诊:1997年3月29日。服上药后,诸症均有明显改善,依原方配制末药,以固疗效。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方义:本方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四君子汤加味而成。四君汤甘温益气,扶脾养胃,令脾胃强健,纳运力强,资生气血;脾虚胃弱每易生湿酿痰,滞留中焦,故辅以陈皮、半夏理气和胃,降逆化痰;木香、砂仁辛香醒脾,行气止痛。纵观本方,四君汤主补主升,陈、夏、香、砂司开主降,诸药合用,补而开之,升而降之,补开结合,升降相协,共奏益气健脾、和胃化痰之功,以畅脾升胃降之机。

现代研究表明,脾胃气虚型胃炎,不仅机体代谢降低,且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对微循环、体温调节、水盐代谢、造血功能,均有不同影响,药用健脾之香砂六君,可改善机体能量,物质代谢,促进胃的消化吸收,保护胃粘膜屏障,减轻炎症,有益于胃粘膜的化生、修复、再生及全身机能的增进。

按:肥厚性胃炎在临床中以虚寒型多见,香砂六君汤是调理脾胃虚弱之首方,虚者补之,故凡久病诸药不效者则用健脾益胃的途径治之,以胃气为本,培土中央,使药力四达,水谷精微四布,胃气旺则五脏受益,何为不效也。

胃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例1:付××,男,41岁,农机中心干部。

初诊:1996年6月21日。患者胃脘胀痛二年余,经多次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每遇情志不畅或饮食不节时症状加重,胸胁胀满伴有后背困痛,嗳气则舒,口苦,泛酸等症。近一周,因事务繁杂,心情不畅病情复发,症状同前,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

辨证:肝胃不和型。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处方: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

柴胡10g 枳壳10g 白芍15g 陈皮10g

香附子10g 苍术10g 厚朴10g 瓦楞子30g

黄连6g 苏叶6g 元胡15g 木香6g

三七6g 内金10g 莱菔子10g 甘草6g

白花蛇舌草20g 焦三仙各10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6年6月27日。服上药6剂后胃脘胀痛明显减轻,食欲增加,无反酸、嗳气,舌苔微黄,脉弦。上方减瓦楞子,加九香虫6g、佛手10g,再进6剂。

三诊:1996年7月3日。经服上药后症状全部消失,舌苔薄黄脉平,以上方配成末药继续服用半年后,复查胃镜,报告结果提示正常。

按: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情志不遂,肝郁气滞,横逆犯胃,则胃脘疼痛。胁为肝之经脉所布,故胃痛时连及两胁。由于气机阻滞,胃失和降,则胃脘胀满,嗳气不舒。治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选方用药,化裁得当,何虑其药之不效哉!

例2:史××,男,39岁,红山窑乡王信堡村农民。

初诊:1991年1月12日。患者胃脘疼痛10余年,经上消化道气钡造影和胃镜检查诊断为“中度萎缩性胃炎”。症见:胃脘灼热疼痛,痞满,嗳气,嘈杂,饥不欲食,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卧不安,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数。

辨证:胃阴不足型。

治法:养阴清热,理气活血,缓急止痛。

处方:经验方。

沙参15g 麦冬10g 玉竹10g 花粉10g

山药15g 石斛10g 山楂15g 公英30g

内金10g 白芍15g 黄芪24g 白花蛇舌草30g

当归10g 香附子10g 元胡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10剂。

二诊:1991年1月22日。服上药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咽燥、痞满、嗳气、嘈杂等症大减,现患者仍有五心烦热,夜卧不安,小便黄赤,大便干燥。上方减去花粉、石斛,加焦枣仁15g、知母10g、瓜蒌15g,继服10剂。

三诊:1991年2月3日。服上方后,上述症状均有改善,因本病病程较长,为了方便患者服药和经济实惠,以求彻底治愈,投以余研制的“愈胃丹”末药二料,服用半年。

两个疗程末药已服完,前来医院复诊,半年来胃痛未作,饮食大增,身体日益强壮。舌脉正常,复查胃镜未见异常。

按: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顽固的一种,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由于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甚至完全无游离酸,这与中医之胃阴不足,津液缺乏相类似。由于胃阴不足,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故症见不思纳谷,甚至无食欲感;胃失濡养则脘痛如灼;津不上承则口中干苦,液不能施则大便干结;夜卧不安,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舌质多红,苔少乏津或见剥苔,脉多弦细或细数。此证只能养阴益胃,清热理气稍佐活血化瘀之品,可以提高疗效。使阴气复,津液生则诸症悉除。投以自制“愈胃丹”,经多年应用,效果满意。总之,本病的治疗,只能滋柔养胃,切忌使用辛香燥热之品,否则津枯血瘀,导致内结□瘕(癌变),引起不良后果。

在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之宜忌和调理。凡辛热助火,纤维粗糙,煎炸油爆,带皮带刺等食品不宜吃,宜食红枣糯米粥,因红枣补脾养胃,糯米黏稠甘淡,具有滋润养胃生津护膜之功。

例3:王××,男,57岁,八一农场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