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9407300000044

第44章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7)

(一)狠抓项目策划争取,努力扩大投资规模。重点抓好新能源基地、交通、水利、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城镇基础设施和工业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项目建设。全力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中央投资尽快形成有效需求。继续坚持落实好市、县级领导重点项目包挂责任制、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等推进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加大对酒泉市项目建设投资扶持。激励和调动民间资本和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向政府鼓励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

(二)狠抓支柱产业培育,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按照建设新能源基地,打造“6+2”新能源产业集群的要求,2010年新增风电装机300万千瓦,确保风电一期516万千瓦装机建成;确保酒泉热电厂首台机组年内投产,明沙窝电厂、常乐电厂争取拿到国家的“路条”,争取开工;确保建成敦煌20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和金塔23兆瓦“金太阳”工程及光电项目,新增光电装机43兆瓦,争取完成100兆瓦光电前期工作;加快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套电网建设,形成电力外送能力500万千瓦以上,争取±800千伏点对点直流输变电工程列入国家规划;完善酒泉风光电产业园基础设施和功能,加快已入园项目建设进度,形成年产风力发电机组1000套150万千瓦以上生产能力,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加快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策划,加大酒泉市电能消纳力度;加快水能开发,研究筹划抽水蓄能项目,形成多点多级为风电调峰的格局。积极配合国家做好核乏燃料项目前期工作;推进500万吨原油商业贮备库项目落户酒泉市;建成西气东输二线至酒泉门站天然气支线。

(三)狠抓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农林水利项目建设。完成鸳鸯灌区、党河灌区、洪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年度建设任务,做好肃北、阿克塞节水项目申报争取工作。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畜牧养殖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按照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规划内容,争取关井压田、节水灌溉、沙化土地综合治理、自然保护区等项目开工建设。全面落实2010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防护林工程和退牧还草工程。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酒泉段征地拆迁工作,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力争开工建设,酒航铁路力争获得国家批准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瓜猩、敦当等国省公路干线升级改造建设进度,完成肃北至阿克塞县际公路前期工作,通乡公路完成年度续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做好“十二五”通乡公路规划编制和衔接工作。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额济纳-马鬃山-哈密铁路和北京至乌鲁木齐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敦煌机场改造任务,推进鼎新机场、下河清机场军民合用,争取将玉门、瓜州支线机场和肃北、阿克塞等直升机备降点列入“十二五”民航机场建设规划。

改善和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瓜州、金塔2县污水处理项目和酒泉工业园区、阿克塞县城、敦煌西城区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玉门、敦煌2市集中供热工程;金塔、瓜州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运营。建设金塔、瓜州、敦煌、肃北、阿克塞等县市区拘留所项目,完成部分县(市、区)基层“两所一庭”项目建设扫尾工作。人口较少民族地区黄泥堡乡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和边境地区供热、供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积极争取全市县级综合档案馆项目和公安、司法业务用房项目开工建设。

(四)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抓好惠民工程。认真落实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抓好金塔、阿克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完成教育安全工程和部分中学寄宿配套用房项目,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实施瓜州、敦煌2个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大对敦煌、瓜州、玉门、阿克塞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金塔县中医院,肃北蒙医院项目和部分乡镇、村级卫生院(室)建设的支持力度。继续改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条件,启动部分县(市、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瓜州锁阳城、敦煌雅丹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困难群众住房保障能力,扩大全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规模。

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及太阳灶建设项目,全力推进移民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10年规划的实施,积极争取落实移民乡镇以工代赈项目。

(五)突出重点,狠抓各项改革。落实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政策,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流转改革,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规范发展土地和矿权市场,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实现矿产资源规模开发。大力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加快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抓好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和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大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六)超前研究,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提出全市“十二五”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围绕全市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编制能源、综合交通运输、生态建设、旅游产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等各类专项规划。

(吴生学姚璞)

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张掖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坚持特色方向、走好三条路子、推动三大战略、实现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抢机遇、抓投资、快增长、促发展、重民生、保和谐”为主线,加强项目建设,推进十大工程,着力改善民生,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92.02亿元,增长11.5%;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5.04亿元,增长18.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32亿元,增长13.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8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74元。

(一)争取项目资金效果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以十大工程为载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项目投资,实施扩大内需项目417项,落实资金9.1亿元,较好地发挥了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的放大、引导、带动作用,使全年开工建设项目达到663项,有力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2亿元,增长21.2%。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境内段工程等8个市列重点项目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祁连山北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40亿立方煤制气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二)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连续5年获得丰收。特色产业强劲发展,玉米制种、加工型马铃薯、高原夏菜、设施葡萄等产业化基地面积达到160万亩;肉牛饲养量达到71.7万头,“金张掖红提”、“金张掖肉牛”等农产品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一大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顺利实施。劳务输转力度不断加大,全年输转劳动力24.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9.4亿元。在经济整体逆势艰难增长的背景下,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53.6亿元、增长7.2%。

(三)应对金融危机措施有力,工业企稳回升效益好转。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企业帮扶力度,鼓励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积极推进产能整合、市场开拓和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实现了止跌回升的转变。日产5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一期、3万吨谷氨酸、大孤山水电站等工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6项重点工业项目的建成陆续投产。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5.01亿元,增长14.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6亿元,增长16.2%。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技术改造力度,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步提高,万元GDP能耗大幅下降,促进了工业的良性发展。

(四)生态张掖建设稳步推进,城市特色彰显生态元素。坚持“顺应自然、生态优先、突出特色、科学利用”的原则,强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工作,投资5亿元的滨河小镇开工建设。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评审,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已经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名录。旧城区改造稳步推进,甘泉文化广场、新闻大厦等标志性建筑主体工程已完工,金张掖国际大酒店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三北防护林、黑河流域中游湿地恢复与治理等生态项目23项,生态治理和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五)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善。积极争取实施各类社会事业项目122项,教育教学条件和医疗卫生状况进一步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实现翻番,数字电视转视工程加快实施,市体育运动健身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增就业人数16824人,返回生源地的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218人,安置困难群众再就业28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以下。

(六)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体制机制得到不断创新。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全部得到化解,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顺利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企业改革继续深化,高台盐化公司等5户企业顺利完成政策性破产。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继续改善,商业银行开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累计提供担保贷款5亿多元。公共财政和金融体制不断完善,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不断扩大,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顺利推进。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开始启动。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0年,张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15%,第三产业增长13%。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7∶38∶35。工业增加值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项目建设,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立足资源优势和十大工程建设,紧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机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切实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重点围绕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等领域,抓紧申报一批项目,增强争取项目资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在抓好总投资425亿元、当年投资138亿元的473个项目建设的同时,按照重点抓、抓重点的思路,配合做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建设,加快军民合用机场、滨河新区及湿地保护工程、城市天然气工程、祁连山腹地环线旅游、火车站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三是切实提高项目监管水平。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法人主体到位的项目建设机制,严格落实项目管理“四制”和环境、安全“三同时”制度,健全项目跟踪管理和投资监管监控制度,促进项目建设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四是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按照国家扩内需调结构的方向和重点,着眼于张掖市未来发展全局,在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超前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力争更多的项目纳入省上和国家“十二五”规划。

(二)把握政策导向,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牢牢把握国家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抓住国家加大对新兴产业投入,以及通过财政补贴、信贷支持及推动行业改革和重组等方式扶植产业替代升级的政策机遇,启动建设高台八坝滩50兆瓦光热发电一期、甘州区南滩1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积极推进平山湖风电场、黑河干流抽水蓄能电站及火电二期前期工作,推动建立集光电设备制造、技术培训、发电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二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全力抓好40亿立方煤制气、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叶黄素等17个投资上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列入国家支持的雪莲乳品6000吨奶粉、云鹏10万吨菊芋等技改项目,抓好5000吨干法水泥二期、100万吨干全焦、80万立方酚醛新型材料、2万吨生物肥料等项目,促进传统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三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污水处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张掖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和水泥、铁合金、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