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9407300000040

第40章 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3)

(六)着眼体制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一是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目标分解到三区,发挥好三区职能,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二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妥善解决遗留问题。三是认真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四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五是切实抓好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大涉农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探索和创新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六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放宽市场准入,实行税费优惠,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壮大民营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居民增收。七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办好第二届嘉峪关投资贸易洽谈会,加强与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接,”走出去、请进来“,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扩大招商范围。

(七)着力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一是继续把保民生放在工作首位,办好惠民实事。二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三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明珠路学校(小学部),加快建设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四是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争取国债资金新建市二院精神病区,完成新华街、胜利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五是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建市图书馆,维修改造市文化馆。六是坚持以发展促就业,着力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提高社保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七是完善打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嘉峪关。

(八)加强调查研究,编制好”十二五“规划。认真分析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准确把握市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特征,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城市发展、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加强项目储备,为”十二五“发展谋好篇、布好局。

(彭益蓉张国耿马光)

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一、2009年金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3.0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4.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04%、15.86%和8.05%。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循环经济成效显著。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1.48亿元,增长17.04%。10万吨/年铜材深加工、金银硒节能降耗、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20万吨/年PVC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5000吨/年镍及镍合金板带材、6万吨/年精密铜镍合金管棒材、20万吨/年电石、1.5万吨/年海绵钛、太阳能真空镀膜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循环经济发展迅速,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新材料工业园区已有5个项目建成投产,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首批入驻的3个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节能减排取得成效,预计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下降14.4%,二氧化硫排放量与上年基本持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4%,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二)”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完成农业增加值11.58亿元,增长5.04%。全年投入”三农“资金4.74亿元,增长10.81%。全市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58万亩,增长5.04%。粮食作物达到82.22万亩,增长7.41%。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34.45万吨,增长3.41%。设施农业和畜牧业有了新突破。

新建日光温室116座、小拱棚2000座,种植食用菌棚2243座,食用菌总产量达到3500吨。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3个,新增规模化养殖户583个,畜禽饲养量预计达到218万头(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2个,落实示范面积7.5万亩;新增省级龙头企业4家,累计达到14家。新建通村公路171公里、沼气池5101座,完成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3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任务。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全省首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全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9%,97.8%的行政村通上了油路,建成高标准农宅3855套,建成乡镇客运站5个,行政村候车亭138个。全年培训农民2.92万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7.7万人次,创劳务收入5.67亿元。

(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14亿元,同比增长21.54%。全市在建项目427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56个。共争取国家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94个,总投资10.76亿元,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投资2.1亿元。落实地方国债6000万元、中期票据1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永民公路建成通车;金昌支线机场、金永高速、金阿铁路专用线、750千伏金昌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永昌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改扩建工程、330千伏东大滩输变电工程已建成投运。永昌县城污水处理工程、金昌汽车站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社保服务中心大厅及人力资源市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武警信息指挥中心、消防特勤中队、金昌饭店改扩建等主体工程已完工;上层领地、天庆花园、恒昌国际花园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市区热电联产(2×330MW)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金昌市天然气利用工程项目已正式进入可研审批阶段。100万吨/年捣固焦、20万吨/年合成氨、24万吨/年电石生产线及东烨20万吨/年特种钢铸造项目已经省发改委核准备案;光伏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式启动。金武高速已列入甘肃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项目储备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已储备项目110项。建立了重点项目建设市级领导责任制和固定资产投资进度月通报制度。全年稽察检查项目94个。全年共审批立项27项,核准备案36项,转报114项。

(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金川集团公司资本运营改革进展顺利,市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积极推进。金化集团政策性破产工作除拖欠职工的住房款未解决外,已将各种款项向职工清偿完毕。毛纺厂政策性破产工作已争取省上安排职工安置费2700万元。市煤炭公司、西北商厦破产改制职工安置工作基本结束。

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改革有新突破。出台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金昌市水权转换实施方案》和《金昌市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了绩效工资改革。制定下发了《金昌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年-2011年)》,出台了《金昌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全市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21项,其中新建74项,续建47项,共到位资金23.6亿元,增长11%。非公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市私营企业同比增长23.88%,从业人员达22518人;个体工商户同比增长13.75%,从业人员达17171人。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内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23.39亿元,同比下降39.52%;地方财政收入9.23亿元,同比下降0.2%。全市实现财政支出21.39亿元,同比增长21.72%。金融运行平稳。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0.18亿元,较年初增加21.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5.44亿元,比年初增加24.72亿元。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内外贸易稳步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11亿元,同比增长14.9%。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2.74亿美元,占年计划的62.47%,下降31.2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9.52%。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7%,比年初上升了1.7个百分点。

(六)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科技项目52项。共调整撤并中小学24所;市级中小学校区改造和校园网建设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全部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职业技术学校迁建工程开工建设,永昌职中实训楼主体工程已建成。永昌县医院住院医技楼建设进展顺利,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所、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年度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金川公司职工医院门诊大楼、八冶医院住院部大楼、县计生服务站已完成主体建设。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全市新增城镇就业9026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社会保障提标扩面步伐进一步加快。新农合参合率达98.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达到96.1%。城市低保标准由173元提高到190元,农村低保起保线由人均年收入700元提高到900元;将人均住房面积10平方米的低保家庭全部纳入廉租住房补贴范围,发放住房补贴153.5万元。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乡镇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广场、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三城“联创工作稳步推进,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6%。

二、2010年金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8%;财政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万元GDP能耗下降3%以上;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抓园区,促集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园区后续项目的开发与引进。力争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是抓产业,促提升。抓好太阳能真空镀膜项目建设及产品的示范推广,加快推进中科光电5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引进镍基合金、电子材料、电池材料等新材料项目。三是抓项目,增后劲。重点支持金川集团公司矿山改扩建、龙首矿西部贫矿开采、5000吨/年镍及镍合金板材生产线等续建项目建设和新增4000吨/年钴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铜冶炼炉渣选矿工程、6万吨电解镍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确保100万吨/年捣固焦、20万吨/年合成氨等一批重大地方工业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四是抓循环经济,促节能减排。重点做好金川集团公司、新川化工公司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工作。支持金川集团公司做好环境污染三年达标治理工作,完成河西堡镇污染治理三年规划确定的任务。开工建设河西堡污水处理工程,永昌县污水处理工程建成投用。五是抓达标,保运行。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流动资金的支持力度,协调解决企业煤电油运等方面的困难。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确保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以”三农“工作为重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好东西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和金川区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清河灌区6.85万亩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加快末级渠系建设;加快四坝灌区、金川灌区等农业综合水利开发骨干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完成营造林面积4.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6万亩,三北工程3.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7万亩。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抓好啤酒大麦、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制种、优质肉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建日光温室600座、食用菌棚1500座,食用菌棚种植达到3000座以上,特色优势作物面积保持在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6%以上。新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新增规模养殖户180户,畜禽饲养量达到230万头(只)。加快推广农田节水技术实施垄作沟灌15万亩、全膜沟播1万亩、膜下滴灌2000亩。三是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重点扶持发展大型农产品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进各类新品种100个,新技术50项。加强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四是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施3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1500座沼气池,25个沼气服务网点、3处养殖小区沼气试点工程建设任务。五是加快劳务输转培训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农民技能培训6300人次,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5亿元。

(三)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一是加大项目前期和争取力度。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进市区热电联产、天然气利用、金川集团公司四厂区等的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做好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推进金昌机场、金永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抓好龙泉景观带二期等续建工程建设进度。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继续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市级领导包抓责任制、重大项目例会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制。加大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的检查整改。不断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专业市场、粮油配送中心以及物流园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物流、商贸、社区服务、房地产等服务业,启动建设河西堡能源化工物流园区。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以”骊靬探秘、工矿探奇、沙漠探险、古迹探幽“为重点的特色旅游,全面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三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尚领购物中心等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的建设,加快实施北京路市场改扩建工程;继续抓好农村”双百市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改造建设农村现代流通网点10个,新建农产品集散市场5个。新建放心粮油网点50个,设立放心早餐厅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