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跌宕修真路
9406000000002

第2章 无相

无相山脉位于大张帝国西方边陲,呈南北走势,山脉连绵数千里,峰峦起伏,是九州大陆五大山脉之一。其中更是山林密布,悬泉瀑布;更有天才地宝,奇珍异兽,数不胜数。

山脉西边便是另一儒家大国——后汉。后汉的前身便是大汉帝国,它的最后一人帝王——汉炀帝,曾以举国之力,集结百万大军,意图穿过无相山脉,进攻大张,不曾想,在山脉之中大军便折损了十之七八,其中更有数百大汉供奉,到达大张的不足十万人,被大张边军以逸待劳,一举歼灭。从此无相山脉便成为了大张西方边陲的天然屏障。

世间凡人皆以为山脉之中存在妖魔鬼怪,吞噬了百万大军。确不知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确是山脉中的修真门派——无相寺。凡人不知无相寺,乃是凡人无知。修行者却是无人不知无相寺。无相寺乃是九州大陆最大的修真门派之一,更是佛修圣地,没有之一,执佛宗牛耳已近万年。

无相寺座落于无相山脉主峰无相山,分有一殿三院。一殿无名,座落于无相山脉主峰无相山。虽无名,却有名。有名之处在于此殿乃是无相寺中心所在,主持,以及数十长老,真传弟子,皆在此殿。更有藏经阁,藏宝阁等关乎门派气运传承之地也皆座落于无相山,在此殿所辖之下。

三院分别为传功院,外院,执法院。传功院为内门弟子所在之地,外院为外门弟子所在之地,执法院为犯戒弟子所受刑之地。

…………

…………

无相寺,无相山,观云崖。

“哎!来到无相寺已经有12年了,至今还没有下过山呢!听师叔说山下的世界很大很精彩。”喃喃自语的是一位大约十一二岁的少年,穿的是佛宗俗家弟子打扮。一双眼睛既炯炯有神,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可是又有淡淡的忧伤。

“师傅说只要我满了十二岁,根骨长成,属性定性。就为我根除身上的顽疾。咳咳、咳咳……”

少年一边低声自语,一边坐在观云崖崖边往山下望去。只看见这云不是一片,不是一堆,而是云海,云山。云海无边无际,浩瀚壮观。有万马奔腾之威,有排山倒海之势。真应了那句“云自山间生,山与云相应”。

“小师弟,任阳小师弟。”就在此时,突然从远处的小道上传来了呼唤声。

“我在这,我在这。”少年条件反射地站了起来,转过身去。只见小道上闪出来一道黄色身影,只须臾间,便到了少年跟前。

任阳定睛一看,只见来人是一青年矮胖和尚,身穿赤黄相间袈裟,脖挂十八颗檀色佛珠。身旁隐隐有佛光闪烁,并伴有淡淡佛声。

任阳暗吃一惊,因为来人是他这一辈大师兄——念善。他知道念善三年前就闭关了,此次出关,定有大收获。

“恭喜师兄,顺利出关,修行更近一步。”任阳向着念善弯身,鞠躬,行礼。然后缓了缓道:“不知师兄找我何事?”

念善冲着任阳笑了笑,道“多谢师弟。闭关三年,终有收获,可也有些疑问,打算去问师傅。”

任阳目露羡慕之意,隐有伤感之色。他先天有疾,儿童时期不能修炼。如果生在长在凡人家里,不知修行之事也罢,可如今确常年生活在这天下修真的圣地,身边之人皆是有飞天遁地之能的修行者,而他却是个凡人,无法修行。这叫他如何不羡慕,如何不悲伤?

念善是何等的聪明,何等的阅历,只片刻间便感觉到了任阳的心态,转移话题道:“我刚出关,正打算去拜见师傅他老人家,师傅的神念便到了,让我来这观云崖找你,和你一起去拜见师傅。”

“师傅真是厉害呀!师兄,我们走吧!”任阳此时也已经恢复了正常,也许是经历的多了,无所谓了;也许是默默的把悲伤藏在了心底,他人确不得而知。

“师弟,那我们走吧!”只见念善抓住任阳的胳膊,冲着小道飞去。

渐渐印入眼帘的是庞大的建筑群,或殿,或塔,或寺,或阁。二人临近建筑群,便停止飞行,徒步向着一处院落走去。

院落不大,位于中轴线大雄宝殿右侧,内有三间清净禅房。门口站着两武僧,一左一右,手持僧棒,不怒而威。

念善冲着二僧行一佛礼,道:“原来是念仁、念礼二位师弟当值,师傅传召我与任阳,还请通报一声。”

“恭喜师兄出关,看来结婴指日可待。师伯刚已告知,您与师弟直接进去便可。”站在左边的念仁道。

二人又一行礼,走进院内,冲着中间的一座禅房走去。

待二人走进院落,站在右边的念礼面露羡慕之色,并隐有颓废之意,道:“大师兄真乃奇才也,修行还不足百年,便已经要进入元婴期了,我们还在为结丹苦苦挣扎呢!哎……”

“师傅说,大师兄乃千年不见的奇才也,有如此修为也不足为奇!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静心修行,一心向佛,终会有飞升之日。管它世界繁花似锦,我只守住本心。阿弥陀佛”念仁冲着念礼说道。

念礼浑身一震,原来的神色慢慢变的坚毅,片刻,冲着念仁行礼道:“多谢师兄!”

二人不再言语,一左一右缓缓站正,闭目,修行。淡淡的佛光从他们身上流转不息。确不知有一道神念缓缓的从他们身上消失,并从一处院落传来了满意的笑声。

却说念善二人走到了中间的禅房前,正要说话,便从里面响起了一个苍老却又慈祥的声音,道:“进来吧!”

二人推门而进,只见屋内有一床,一桌,四椅,桌子上放着茶杯茶壶。普通至极,简单至极。

禅床上坐着一慈祥老僧,身穿一赤红袈裟,手持念珠,正慈祥着看着二人。这老僧便是当今的无相寺方丈,修真界泰山北斗之一,也是二人的师傅,渡缘是也。

二人已经无数次进入此房间了,对于这房间的简陋也早已经习以为常。二人走到老僧前,行弟子礼,齐声道:“见过师傅。”

渡缘“嗯”了一声,让二人坐在椅子上。然后仔细着看了看念善,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结婴指日可待。不错不错!”

渡缘一句话说了一个很好,两个不错,看来对念善的修行真是满意至极。

“弟子一个月前便隐隐有了一种心惊胆颤的感觉,便从深度修行中惊醒,佛心大乱。弟子默念静心咒,点了一根弟子当年游历大陆时得到的静心香,一个月才又静心,凝神。但是那种感觉却不曾消失,更加强烈了。”

“弟子本来想接着修炼下去,却发现金丹已经无法再吸收灵气了。弟子疑惑,便出关向师傅求教。”念善对于师傅的赞美,没有漏出丝毫的得意之色,缓缓的说道。

渡缘点了点头,回答道:“你已经达到了金丹圆满境了,自然无法吸收灵气了。而那种感觉便是雷劫之威了。”

渡缘抬头看了看天:“天道无情,所以公正。它一方面打压你,让你对天道敬畏,莫要因为有了一点修行,异于凡人,便失去了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又在提醒你,你的雷劫将至。如此,虽然雷劫威力强大,但只要准备充分,总有一丝成功的希望的。这便是天道给我们修行者的一丝机缘了。”

念善露出了原来如此的神色,道:“原来如此!弟子受教,多谢师傅。”

任阳在一旁听着金丹、元婴、天道等词,心中向往不已。因为不能修行的缘故,渡缘从来不与他讲这些。而他也知道自己不能修行,即使知道了,对以前的自己也无用,只会徒增悲伤而已。

可是明天自己便12岁了,师傅说便为自己根除顽疾,如此自己便可以修行。于是便开口问道:“师傅,金丹、元婴是什么境界?结婴和雷劫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