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学会宽容
9350800000027

第27章 宽容是学问:快乐工作源自宽容(2)

日本有一个表演大师,有一次在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松开了。有个到后台采访的记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松开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表演的需要吗?”“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的这种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不当场告诉他,我想教育的机会将来会有更多,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这位表演大师并没有因为弟子看不出自己的用心而责怪他,反而对他的细心进行了嘉奖,可谓是别具匠心。这样既不会打消弟子以后细心面对生活的热情,又为后面的教导埋下了良好的伏笔。

在一个公司中,新员工不正像这名弟子一样吗?因为不懂行规,有时往往会提一些错误的建议,或者做一些并不正确的事。作为公司的领导,即使你知道你的员工好心提出的意见是错误的,也最好不要直接指出来,而应该谦虚地接受并感谢他,以后再寻找机会婉转地让他明白真相。如果你说话的态度和方法让对方生气或难堪,对方就会和你对立,拒绝接受你所说的话。如果新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以后他再也不敢提出建设性意见,那么公司怎么发展呢?

优秀的管理者在员工犯错的时候,要宽容面对他们的错误,变责怪为激励,变惩罚为鼓舞,让员工在接受惩罚时怀着感激之情,进而达到激励的目的。每个人都是需要鼓励的,有鼓励才能产生动力。批评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肯定,把握好了,你就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

给犯错者一个改正的机会

身为一个领导,当下属犯错时,不能够一棒子将他们打死,要给犯错者一个改正的机会。让他们有回旋的余地,这样做才是掌控他们心理的最佳手段。虽然按规矩一定会挨罚的事儿结果却是平安无事,犯错者会怎么想?自是感激涕零,誓相后报,这也是一种高明的领导手段。

没有人愿意犯错误,但是人非圣贤又孰能无过呢?面对着一个犯了错误的员工,你是愿意严加斥责,使他从此以后在工作中畏首畏尾呢?还是愿意通过帮助使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但是,在现实中许多管理者对待犯了错误的员工,不是大骂一顿,就是将其降职使用,要么就将其打入冷宫,从此不再委以重任。其实,员工犯了错误,最痛苦的是其自身,应该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可不少管理者这时候都不会想到这些,而只顾自己的感受,即使事后有些后悔,也会因没有勇气改正,而将错就错下去。

我们工作中常会遇见这样一些管理者,员工越是认错,他咆哮得越是厉害。他心里总是这样想:“我说的话,你从来都不放在心上,出了事你倒来认错,不行,我绝对不能放过你,一定得好好整整你。”

岂知,这样做只会有两种结果:一种可能是被骂之人垂头丧气,从此做事因怕出错挨骂而处处畏首畏尾;另一种可能,则是被骂之人忍无可忍,勃然大怒,重新“翻案”,大闹一场而去。这时,挨骂员工的心情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就是认为,我已经认了错,你还抓住我不放,实在太过分了。

常言道“使功不如使过”,如果对有过错的员工进行大胆地使用,常会收到一举两得的“攻心”效果:一能使其痛悔自己的过错;二能使其感激领导的宽厚仁慈,拼命工作,以便将功补过。而且,实践表明,有过错的人往往比有功劳的人更容易接受困难的工作。使用有过错的人实际上就是对他的一种强大的激励,可以使其一跃而起,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与此同时,对于有过错的人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获得重新证明其价值和展示其才华的机会,特别是当他们因过错而受到别人的歧视冷落后,这种愿望就更为迫切。因此,管理者一旦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就会迸发出超乎平常的热情和干劲儿,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去工作,完成常人难以完成的任务。

在这个方面,武则天可以说是深谙这一高明手段的人。武则天一生虽然杀人无数,但也做过饶人得报的“善事”。

上官婉儿,是李唐五言诗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是唐初重臣,曾一度官任宰相。高宗李治懦弱,后期又不满武则天独断专行,便密令上官仪代他起草废后诏书。不料却被武则天发觉,便以“大逆之罪”使上官仪惨死狱中,同时抄家灭籍。时年一岁的婉儿及其生母充为宫婢,被发配东京洛阳宫廷为奴。婉儿14岁那年,太子李贤与大臣裴炎、骆宾王等策划倒武政变,婉儿为了报仇也积极参与。但事情败露,太子被废,裴炎被斩,骆宾王死里逃生。上官婉儿明知自己也即将被处死,但结果完全相反:竟被武则天破例收为机要秘书。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就在于上官婉儿很有才华,而武则天又特别爱才。上官婉儿14岁时曾作了一首《彩书怨》的诗,被武则天无意中发现。武则天不相信这么好的诗竟会出自一位女孩之手,便以室内剪彩花为题,让她即席做出一首五律来,同时要用《彩书怨》同样的韵脚。婉儿略加凝思,就很快写出:“密叶因栽吐,新花逐剪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武则天看后,禁不住赞叹,并夸赞她是一位才女。但对“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装作不解,问婉儿是什么意思。婉儿答道:“说的是做得很假的花,可以以假乱真”。“你是不是在有意含沙射影?”武则天突然问道。婉儿十分镇静地回答:“天后陛下,我听说诗是没有一定的解释的,要看解释的人的心境如何。陛下如果说我在含沙射影,奴婢也不敢狡辩。”“答得好!”武则天不但没生气,还微笑着说:“我喜欢你这个倔强的性格”,然后将她14岁入宫时制服烈马狮子骢的故事,讲给婉儿听。

接着又问婉儿:“我杀了你祖父,也杀了你父亲,你对我应有不共戴天之仇吧?”婉儿依旧平静地说:“如果陛下以为是,奴婢也不敢说不是。”武则天又夸她答得好,还表示正期待着这样的回答。接着,赞扬了她祖父上官仪的文才,指出了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的罪恶,期望婉儿能够理解她、效忠她。

但是,上官婉儿不但没有效忠武则天,却出于为家人报仇的目的,参与了政变。这对高宗来说,应是充满同情和设法庇护的。但他惧怕武则天,只能借口有病,“不能多动心思”,而让武则天决定。这对司法大臣来说,只能提出按律“应处以绞刑”,若念其年幼,也可施以流刑,即发配岭南充军。而武则天则认为,据其罪行,应判绞刑,但念她才十几岁,如果再受些教育,是可以变好的。因此,没有处死她。而发配岭南,山高路远,又环境恶劣,对一个少女来说,也等于要了她的命。所以,也太重些。尤其是她很有天资,若用心培养,一定会成为非常出色的人才。鉴此,武则天决定对婉儿处以黥刑,即在她的额上刺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并把婉儿留在自己身边,“用我的力量来感化她”。还表示:如果我连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都不能感化,又怎么能够“以道德化天下”呢?

后来,武则天确实把上官婉儿感化了。该杀而不杀,反而留在自己身边,这已使上官婉儿感激涕零。在这之后,武则天又一直对她悉心指导,从多方面去感化她、培养她、重用她。上官婉儿从武则天的言行举止中,了解了她的治国天才、博大胸怀和驭人艺术,对她彻底消除了积怨和误解,代之以敬服、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替她分忧解难,为她尽心尽力,成了她最得力的心腹人物。甚至上官婉儿的生母也曾对人私下议论:上官婉儿的心完全被武后迷住了!

武则天不计较上官婉儿的以往过错,原谅了她以往的过错,最终以自己的力量感化了她,令其为己所用,不得不说她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

美国人鲍勃·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倒霉的是,飞行时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紧急降落以后,第一个工作就是检查飞机用油。不出所料,那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用过的螺旋桨飞机,装的是喷射机用油。回到机场,胡佛见到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已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痛苦不堪,眼泪沿着面颊流下。你可以想象胡佛当时的愤怒,一定会对这个机械工大发雷霆,痛责一番。

但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了围工人的肩膀说:“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我要你明天帮我修护飞机。”面对如此宽容,如此宽恕,那位年轻的机械工泪流满面。后来,这位机械工人在美国飞行界对飞机的修护和保养达到了一流的水平。

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真正的宽容,是不计个人恩怨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谁能保证一辈子都不做错事。因此,对待有过错的人要有宽容的胸襟,不要因为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而求全责备。

实际上,你放手让优秀人才去做的事情都是比较重要的,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出现闪失,因此,你就应当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有可能出现的过错。对于那些过错,你应当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去理解和原谅员工。作为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再优秀人才也都会犯错,包括自己恐怕也难以避免。

俗话说得好,不犯错的人是不完美的,所以,哪怕是对方个人的原因导致犯错,你也要尽可能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毕竟不能因为有过错就否定整个人。给犯错者一个改错的机会,你将会收到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用人之长,容其所短

作为19世纪70年代中国商界名人,胡雪岩充满了传奇色彩: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他用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功匹前敌。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项商人”。后来,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胡氏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

胡雪岩身边的许多人,在别人眼中都是“败家子”。但是他们在胡雪岩的手下,一个个都是具有特殊作用的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正是胡雪岩“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用人观的最好体现。

陈世龙原是一个整天混迹于赌场的“混混”,胡雪岩却把他带在身边。胡雪岩看到了他的长处:一是这个小伙子灵活,与人结交从不露怯,打得开场面;二是这个小伙子不吃里扒外,不出卖朋友;三是这个小伙子说话算数,有血性。因为胡雪岩从这个人身上发现了这些优点,才将他调教成为自己经商跑江湖的得力助手。

古代有这样一个人,早晨有晚起的习惯。因此,早晨哪只公鸡起来报晓,天亮后,就被他提出来杀了。

邻居不解,问:“报晓是公鸡的天职,你干什么把它们杀了?”

那人说:“这个我不管,我需要的是和母鸡交配的公鸡,而不是报晓的公鸡。”

邻居说:“可公鸡是不能不报晓的,你难道不能用另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吗?”

“这个很难,”那人说,“我曾想割掉它们的嗓子,后来又想扎它们的嘴,可这样太麻烦,所以我认为杀了它比较省事。”

“那你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睡觉的习惯呢?”邻居疑惑地问。

“改变我的生活习惯,这怎么可能呢?”那人说,“我这个习惯已几十年了,怎能为几只公鸡而改变呢?再说我是主人,它们应该符合我的需求,它们的行为与我发生矛盾时,受损失的只能是它们,怎么会是我呢?”于是那人一直保持着杀鸡的习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用人所长必须容人所短,任何事物和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的,不同的环境对优点和缺点的定义标准也是不同的。就像公鸡打鸣,在这个故事里就是缺点,而把它放到其他的农夫家里,为了提醒主人早起,它就成了优点。所以,用人的关键是你想要的结果和目标有没有达成。只要达成目的,其他的不足可以适量的改进。

晋·葛洪《抱朴子·务正》:“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任用人的长处,则凡事不会不成功;回避其短处,则世界上没有不可用之才。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二十四》有:“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说的是用人的长处和优势,而不勉强人的短处和劣势。

“容其所短”是正确择人的一个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皆有短,要想充分发挥下属的长处,就要善于容忍他的弱点。有时甚至应该提倡“适当护短”,也就是当有贡献的下属偶犯过失,即前进过程中偶尔“跌跤”,工作中出些小错,而处于困难境地时,不要“落井下石”,不要“小题大作”,而应在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为其“护短”。要懂得保全部下脸面的重要性,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揪住尾巴不放。当下属如果摆脱困境以后,他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以此报答上司的爱护。

北宋初期,有一位御史上书弹劾当时的宰相赵普,说赵普和狱吏私下串通,擅自更改律法,从中获利。宋太祖听了,怒斥御史道:“连鼎都有耳朵,更何况作为御史的你呢?你难道不知道赵普是社稷功臣、国家栋梁吗?”然后又说:“今后不要再上奏类似的事,今天赦免你,赵普的事不要再提了。”后来又有一次,宋太祖突然造访赵普,恰好吴越王派人给赵普送礼,说:“带来一坛子海产请宰相笑纳。”赵普一时之间来不及藏匿,只好如实报告此事:“吴越的海产可能是稀世珍品。”宋太祖说着就掀开盖子,里面赫然装着黄金,赵普手足无措,连忙跪伏,极力辩解。太祖笑着说:“没关系。你就收起来吧!这个家伙以为贿赂你,寡人就会为你所左右,也真是太愚蠢了。”

赵普在后周时就是赵匡胤的幕僚。他帮赵匡胤策划了陈桥兵变。在夺取政权中立下汗马功劳,得到宋太祖的充分信任,后出任宰相得到重用。他自己有时候手脚不干净,但是宋太祖容其所短,不为流言和小节过失所动,赵普也以“涌泉”相报,提出的一系列消除诸侯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均被宋太祖一一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