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9338100000045

第45章 赤焰神州——解放全中国(2)

为解放中南广大地区,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的第四兵团(陈赓兵团)迅速向中南进军,实施消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部的作战。解放并经营豫、鄂、湘、赣、粤、桂6省。中央军委提议歼灭白匪,我军确实兵力应为8个军,以陈赓部3个军、四野5个军组成。此8个军须以深入广西、云南全歼白匪为目的。根据白崇禧部本钱小,极机灵,一触即退,非万不得已决不会和我作战的特点,中央军委指示:和白部作战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方法,而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法,方能掌握主动,即完全不理白部的临时部署而远远地超过他,占领他的后方,迫其最后不得不和我作战。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第四野战军在平津战役结束后,经过休整,于1949年4月11日,70万大军(十二兵团12万余人提前南下)从平、津地区沿平汉路、津浦路、平大路(北平至大名)南下,6月上旬,各部队先后到达长江以北的襄阳、樊城、浠水一线,然后分3路渡江南进:十二兵团沿粤汉路前进;十三兵团在宜昌、沙市地区渡江;十五兵团并指挥两广纵队沿湘赣边会同二野第四兵团攻击前进;十四兵团主力沿粤汉路跟进。

7月6日,13兵团发起直沙战役,歼敌1.5万余人,打开了南进湘西大门,切断了宋希濂部和白崇禧部的联系。7月8日发起湘赣战役,歼敌4600多人。此两战役是第四野战军主力南下后第一次作战,虽未达预期歼敌之目的,但是却解放了湖北西部、湖南西北及江西西北、西南的广大地区,逼近长沙。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解放长沙,做了周密的安排和大量的说服工作。早在1948年12月,程潜(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就通过族弟程星龄与中共湖南地下省工委取得联系。李达(中共“一大”代表)受中共湖南省工委的委托,做策动程潜走和平道路的工作。1949年5月18日,毛泽东在香山接见李达并听取关于程潜走和平道路的心愿的汇报。5月25日,中央军委给华中局并告萧劲光、陈伯钧的电报,清萧陈问张轸,他与程潜是否有电台联系或有其他通讯方法,叫程潜率部起义,配合我军行动。中央军委于6月2日给林彪、萧克、赵尔陆、聂鹤亭的电报指出:程潜、李默庵、陈明仁有和我们合作反蒋反桂之可能性,……请你们亦利用张轸推动程潜站在我们方面。7月4日,中央军委致林彪、邓子恢、王首道、萧劲光电:我们认为程潜态度是好的,应极力争取程潜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7月18日,中央军委给林彪、邓子恢、萧克、赵尔陆的电报称:经我们在长沙的电台转告程潜,我军侧面占领平江、浏阳、醴陵,正面占领岳州、湘阴,但暂时不占长沙,以利举行谈判和平解决湖南问题,并叫程潜及有关各方保持镇静,不要恐慌。由于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的影响和中共中央对程潜采取正确的方针,极力争取,7月29日第四野战军和平谈判代表团秘密到达长沙,同程、陈密商起义事宜。程潜和陈明仁(国民党军第一兵团司令)遂于8月4日率部起义,宣告长沙、湘潭等地和平解放。长沙解放后,白崇禧率部20万余人欲南撤广西,在衡阳、宝庆(邵阳)一线布防,建立东与粤北余汉谋集团衔接、西至湘西之藏江与宋希濂集团相呼应的湘粤联合防线,阻止解放军继续南进。第四野战军和陈赓兵团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40万人分成3路大军,以程子华、萧华指挥的十三兵团为西路军,以陈赓指挥的四兵团和以邓华、赖传珠指挥的十五兵团为东路军,以萧劲光指挥的十二兵团为中路军,采取远距离迂回包围的战略战术向两广进军,以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部。

第四野战军渡江南进作战,正逢水涝灾害,军粮极缺,一天一般只吃两顿饭,一干一稀。长沙前线战士一天吃两顿稀饭。北方战士吃大米不习惯,战士们说:“江南好,江南好,就是大米吃不饱。”战士因水土不服,生病较多,患疟疾的占70%,拉痢疾的占20%。因此在宜沙、湘赣战役结束后,自8月1日起,全军进行了40天的休整,总结前段行军作战的经验教训,进行山地、水网稻田地作战的适应性训练,开展了以治病、防病和增强体质为内容的“兵强马壮”运动。9月10日结束休整,三路大军分别于9月中旬、10月初开动。西路军于9月13日由常德经沅陵到藏江,10月2日占领藏江重镇,断敌逃往贵州之路,然后直下广西柳州。中路军西渡湘江,向衡阳、宝庆地区进击,发起衡宝战役。白崇禧部不战于10月6日夜向广西撤退。中路军紧追不放。经昼夜激战,在西路军的配合下,在祁阳、武冈以北山区歼灭白匪精锐4万余人,解放了湖南、湘西广大地区。10月16日,白崇禧集团主力撤向广西境内。衡宝战役沉重地打击了白崇禧集团,为第二野战军经湘西进军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广东国民党守军15万余人,由余汉谋指挥。9月下旬,陈康指挥东路军进军广东,于10月2日发起广州战役。粤北守敌南逃。10月6日、7日人民解放军攻占韶关、翁源、曲江等地,直取广州。13日国民党政府迁逃重庆。14日晚,十五兵团一部攻进广州市区,歼敌一部,广州解放。十五兵团留守广州,四兵团猛追余汉谋部,在阳江、阳春地区围歼敌主力4万余人后,继续胜利西进。11月4日占领罗定、信宜、茂名,截断白崇禧部逃向海南岛的退路。广州战役结束。11月10日,陈赓兵团挺进广西博白、陆川、玉林地区,由东路军改为南路军,包抄白崇禧的后路。三路大军(西路、中路、南路)在广西境内协同作战,至12月14日歼灭逃入广西的白崇禧部17-3万余人,白崇禧部彻底覆灭。向中南进军,消灭了白崇禧集团,歼敌40万余人,解放了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5省。

远征西南,围歼胡宗南部

进军西南分两路,一路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从湘西、鄂西、黔北入川;另一路由贺龙率领的一野第十八兵团从陕边南进四川。

在华东、西北和中南大部地区解放之后,国民党政府被迫从广州迁往重庆。胡宗南部撒向西南。白崇禧部撤回广西老家。蒋介石企图依靠盘踞西南地区的胡宗南和张群两部45万余人的残余力量,凭借西南地区的险要地势,与人民解放军长期作战。如战局不利可退向西康和云南或逃往国外,依靠外援,东山再起。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西南地区的地理情况和蒋介石固守西南地区的企图,为了全部彻底歼灭这些敌人,不留后患,对西南的作战特别指出:“欲消灭胡军及川、康诸敌,非从南面进军断其退路不可。”第二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以大迂回大包围动作于9月初开始行动,第五兵团从江西上饶出发,经湘潭、湘乡向邵阳地区开进;三兵团及野战军统率机关分别从江苏芜湖、南京车运郑州,经孝感、武汉向常德、江陵地区开进。10月中旬,两兵团分别到达常德、邵阳等集结地域。11月初人贵州境内。为防止白崇禧集团和胡宗南集团退入云南,不给解放云南增加困难,也不使两敌逃出国境,毛泽东命令十八兵团出动时间要和刘伯承、邓小平占领贵州、四川相配合,不可太早,宁可稍为缓一点,以期聚歼胡匪。另外,非常强调先夺取贵州。二野五兵团及第十军由湖南西部出发,直出贵州。11月1日,二野主力在四野一部的配合下,在北起湖北巴东、南至贵州天柱的千里正面上,向敌人实行多路出击,打乱了蒋介石的西南防御部署。11月15日解放贵阳。国民党政府于11月29日由重庆逃往成都,11月30日重庆解放。蒋介石急调胡宗南部撤至成都地区,继续顽抗。胡宗南放弃秦岭、大巴山等阵地,退守成都,以期逃人云南、西康。二野主力乘胜前进,连克内江、隆昌、乐山、彭山、简阳等地,从而切断了胡宗南退入西康、云南的退路。此时,十八兵团分左、中、右三路于12月5日南进四川,千里追击胡宗南集团,于21日进到绵阳一带,协同二野主力,消灭胡宗南集团于成都盆地。12月10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仓皇逃亡台湾。12月27日,解放军进入成都。至此,蒋介石最后一支主力胡宗南集团被消灭。在人民解放军围歼胡宗南集团于成都地区的同时,在中共地下党和人民解放军的争取下,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于12月9日率部起义,云南、西康宣告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进军西南,歼灭了胡宗南部,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90万余人(包括地方军),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西康4省。

由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指挥,全军将士的英勇作战,以及广大人民的支援,地下党和地方人民武装的有力配合,使得向全国伟大进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向全国大进军,其规模之大,地域之辽阔,发展之迅速,指挥之高明,战果之辉煌,都是中国战争史上所没有的。这是历史的壮举,人民的胜利!

(蔡景惠张源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