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9337800000066

第66章 山东惨案

五四爱国运动期间,山东镇守使马良,下令对手无寸铁的学生痛欧,造成多人受伤。由此引发了广大学生和爱国人士的公愤,请愿斗争愈演愈烈,反动军警大肆镇压,造成多名代表被打伤,被捕。

五四爱国运动期间济南镇守使马良镇压爱国民众的事件。

山东是皖系军阀和安福系政客控制的地盘,山东督军张树元、二师师长兼济南镇守使马良,都是段祺瑞的心腹大将。山东又是日本侵略军铁蹄遍布之省。皖系军阀为了媚外亲日,对山东人民的抗日运动采取镇压取缔政策。五四运动爆发后,济南各主要报纸如《大东日报》、《民政日报》、《齐鲁日报》都对群众爱国运动表示了鼓励和支持。唯独安福系在济南的喉舌《昌言报》大唱反调,对群众爱国运动攻击谩骂,诬蔑学生“狂热”,竟主张军政当局对学潮予以武力镇压。《昌言报》。的反动言论激怒了各界群众。1919年7月21日上午9时,济南学、商、工、农以及市民共约千余人,在省议会召开各界联合救国大会。会后,各界群众齐奔《昌言报》报馆,将其主编、经理一一缚住,背插亡命旗,上书“昌言报馆卖国贼”,游街示众,最后送至省长公署、审判厅要求依法处理。但当天下午审判厅即将《昌言报》报馆人员取保释放。《昌言报》事件使反动派大为恼怒。7月22日,山东督军张树元以学生强据省议会开会、驱逐议员和群众捣毁《昌言报》为借口,特专电北京政府请颁布戒严令,声称“倘再有聚众扰乱,肆行元忌者,应请准按照戒严法随时办理”。7月25日,北京政府竟然元理宣布济南戒严,并委任济南镇守使、第二师师长马良为戒严司令。马良上任之后,立即派兵捣毁山东回民外交后援会,捕去会长、济南正觉寺街保安堂药铺坐堂先生马云亭、清真寺北大寺理事朱春祥及其胞弟朱春涛。三人都是回民,被捕后受刑很重。8月5日,马云亭、朱春祥、朱春涛三人被马良枪杀。他们在赴刑场的途中曾大声疾呼:“我三人此次纯系爱国举动,提倡国货,抵制外货,犯何法律?竟将我枪毙,实为我民国富强前途大有阻碍。”当时沿途观众,听到他们的讲话,都报以热烈鼓掌,表示同情和支持。这三人被捕时,曾有回民马某,前去探监,也被拘留,并曾陪决,事后因此精神失常。马良还亲自率领拳术队到西关回民聚居区巡查,发现回民骂他的标语或漫画时,即乱劈乱砍。马良在杀害马云亭等三人后,还洋洋得意地宣称:“我是回人,先从自己开始,杀几个回人给大家看看!”随后,马良又到各学校召集学生训话,狂妄地叫喊:“谁反对我,就逮捕谁。国家大事用不着你们管,不好好念书,这是造反!”当他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们纷纷起来反驳:“我们是受良心的驱使!”“是中国人就应该爱国,试问爱国何罪之有?”马良被问得恼羞成怒,立即命令大刀队,痛殴质问的学生,造成多人受伤。

马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山东广大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的愤怒,也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为了要求取消戒严令和惩办马良,山东学生及各界代表,联络天津各界代表郭隆真等和唐山、良乡、山海关等地代表,于8月23日到北京总统府请愿,要求取消戒严令,撤换马良并治以应得之罪。但是,大总统徐世昌不仅拒不接见,反而调动大批军警将请愿代表多人拘入警厅。第一批山东代表被捕进去,第二批请愿代表接踵而至。第二批代表在请愿过程中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到处散发传单,揭露马良罪行。当北京请愿代表被捕的消息传到天津的时候,天津学联立即紧急开会,周恩来在会上指出:应把注意力集中到请愿斗争上来,进一步唤起民众,联合斗争!随即,《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关于京津请愿代表被捕的《号外》出现在天津街头。天津全市沸腾,上千人要求参加赴京请愿斗争。8月25日,天津组成几百人的队伍,分批赴京。26日,天津、北京两地学生共三四千人,聚集新华门,向北京政府请愿,徐世昌不予接见。27日,学生再赴新华门,总统府顾问和国务院秘书在接见学生代表时却强调请愿手续不合,总统不能接见。于是,学生们决定第二天分兵三路进行示威,一路仍在新华门,一路到西辕门,一路到国务院。8月28日上午10时,北京各校代表1000余人和天津等地代表汇合后,即分头出发。队伍一边前进,一边高呼:“惩办卖国贼!”“惩办马良!”“解除山东戒严!”“抵制日货!”沿途市民蜂拥而至,报以同情。反动军警则荷枪实弹,如临大敌。他们将三路学生代表欺骗、驱赶到天安门内,待夜幕降临后,手持长枪刺刀,向代表们横扫乱打。结果,许多代表被打伤、逮捕。接着,反动军警指名要逮捕这次请愿斗争的指挥者之一、天津学联副会长马骏。代表们为了掩护马骏,和他掉换了服装。一直到晚上9点多钟,反动军警们拿着马灯在人们的脸上晃来晃去了大半天,也未能找出要找的人来。一小时后,恼羞成怒的军警派搬来了大汽灯,把天安门内照得如同白昼。深夜12点后,大汽灯还在不断地增加着。代表们一个一个地被架出大门,详细盘查。问到马骏的时候,他毫不避讳地说:“我是马骏!”反动军警立即逮捕了他。但是,反动派的逮捕并未能吓倒人民群众。为了推动请愿斗争的顺利发展,营救全体被捕代表,周恩来亲自赴京,领导开展营救活动。周恩来和各校代表动员了数千学生,分别包围了北京、天津的警察厅。在广大群众的爱国运动压力下,在各界人士(如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荃等)的营救、保释下,北京政府不得不于8月30日释放了被捕的全部学生代表。此后,周恩来等在天津组织了“觉悟社”。该社全体社员与北京各校学联代表共同发动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山东、北洋政府卖国求荣的“十月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