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农民养生
9336200000023

第23章 运动利健康——劳动不是运动,改变运动观念(2)

中老年人坚持每天高抬腿2~3次,每次5~10分钟就会对全身尤其是腿部、心脏、头部等大有好处。当一个人的双腿翘起而高于心脏后,脚和腿部的血液产生回流,使长时间紧绷的大小腿和腿部的肌肉得到放松。同时,腿、脚部的血液回流到肺部直至心脏,大大有利于心脏的保健。

捶背疗法

人体的背部脊柱两侧分布着丰富的脊神经和许多重要的穴位,与人体的四肢以及内脏器官都有广泛的联系。捶背不仅可以刺激背部的组织与穴位,另外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的传导,还可以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捶背的方法分自捶打和他人捶打。自捶打时身体要稍稍的前倾,双手握拳放在背后,拳头至达到的最高部位时,自上而下从腰部沿脊背轻轻捶打,连续捶打10~15次。他人捶打可坐可卧,卧时要采取俯卧位,捶打者手握成空心拳,以腕发力,刚柔快慢适中,动作要协调,捶打的速度每分钟50~100次最好。

捶打手法的轻重、快慢不同,引起的人体反应也各有差异,轻而缓的手法可使肌肉神经产生抑制,适宜于神经紧张,情绪激动的患者,强而快的手法能使肌肉神经兴奋,适合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下的患者。不过对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尚未明确诊断的脊椎病变以及晚期的肿瘤病人则不要捶背,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

揉腹疗法

在睡前或醒后仰卧在床上,先用右手顺时针方向,绕脐处揉腹数十圈。然后再换左手,方向相反,用力要适度。

揉腹可使人体胃肠及腹部的骨肉强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使食物能充分地消化和吸收。还有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对于有便秘、肺心病、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肾炎等的慢性病的患者来说,还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同时,揉腹还可以减肥健美。

值得注意的是揉腹不可在过饱或过饥时进行,而且要排空小便。腹内有恶性肿瘤或其他病症的患者要禁止揉腹。在揉腹时若出现腹内有响声,排气增多,腹部有温热感,容易产生饥饿感以及有便意等,都属于正常的现象。

谈运动误区

家务劳动不等于运动

农村人的家务劳动包括很多的方面。但是家务劳动多为轻体力的劳动或是身体局部的活动,多为琐碎的、短距离的劳动。其活动的场地是在狭窄的房间内,接触不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和充足的阳光,其周围环境是在家庭的气氛中劳动,达不到户外锻炼的目的。

所以最好在家务劳动之后,到有空气新鲜的户外进行活动和锻炼,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

饭后百步走要因人而异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自古以来人们信奉的养生之道。认为这对人体的消化、吸收有益,可以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其实饭后百步走的运动不是对所有人都适合,都有益的。

1.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饭后要适当静坐或仰卧几分钟,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活动,才有一定益处。可以保护胃肠健康、增进胃肠的功能,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如果饭后立即外出散步,血液就会被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使肠胃内的血液供应不足,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

2.“饭后百步走”对于健康的老年人是有益的,但是对于患有疾病的老年人是部适合的。一般很多的老年人都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溃疡病、慢性胃肠炎等疾病,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餐后血液中多呈现高凝的状态,交感神经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减退。

3.饭后人体胃肠内的血液供应增加,而心脑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此时如果进行“百步走”的话势必会使供给胃肠和心脑的血液减少。这不仅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胃肠和下肢争血,增加心脏的负荷。如果是冠心病患者,还有可能诱发心绞痛.还有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

常晒阳光也不好

阳光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增强人体的皮肤和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杀灭皮肤上的细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使皮肤红润健康,并能促进身体对钙、磷等元素的吸收,从而有利于骨骼的发育。

阳光中的红外线作用于人体,还可使组织温度上升,表皮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所以适量的日晒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过量的日晒也会给人体带来许多的害处:

1.游泳后,特别是身体尚未擦干时,受到直射日光较长时间间的曝晒,皮肤上就会出现红斑,有烧灼感,严重的还会出现水泡和大面积的皮肤剥脱,并伴有针刺样疼痛。

2.日晒过量还可能出现头晕、口渴、大汗淋漓,甚至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恍惚、体温升高等中暑的症状,其原因是由于红外线穿透颅骨,引起脑部损伤的缘故。

3.经常的过量日晒,还可能使皮肤发生癌症。

夏季运动的不宜

在夏季因各种的需要,人们免不了进行各种剧烈的运动,结束运动后,一般都习惯立即休息或立即大量的饮水、洗冷水澡、吹空调等,这些做法对人体都是有害而无益的。夏季运动后应注意以下的事项:

1.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

剧烈运动时,人体的血液多集中在肢体的肌肉中。由于肢体肌肉强力地收缩,会使大量的静脉血迅速回流到心脏,心脏再把有营养的动脉血输送到全身,血液的循环速度很快。如果剧烈运动后就休息的话,肢体中大量的静脉血就会淤积在静脉中,心脏就会缺血,大脑也就会因心脏供血不足而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等缺氧的症状。

2.不要立即大量的饮水

人们习惯于在剧烈的运动后大量的喝水,这样会使血液中盐的含量降低而导致钠的代谢失调,发生肌肉抽筋等的现象。而且,一次性喝水过多,胃肠还会出现不舒适的胀满之感,若躺下休息更会因挤压影响心肺的活动。所以,剧烈运动后不要一次性喝水过多,应采用“多次少饮”的方法喝水。

3.不要马上洗冷水澡、吹风或吹空调

有的人剧烈运动后马上就用电风扇吹,进入空调室或在阴凉的风口处乘凉。实际上这会带走身体很多的热量,使皮肤的温度下降过快,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活动,会引起上呼吸道血管的收缩,鼻纤毛的摆动变慢,降低身体局部抗病的力量。寄生在呼吸道内的细菌病毒会大量的繁殖,极易引发伤风、感冒、气管炎等疾病。

4.不要立即吃饭

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液多集中在肢体的肌肉和呼吸系统等处,而消化器官内的血液相对较少,消化吸收的能力差,运动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消化功能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所以剧烈运动后,如果马上吃饭不仅吃不香而且对食物中的营养吸收能力也较差。

深呼吸有害健康

人们总以为常做“深呼吸”是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活动。早上起来,人们走出室外,一边伸懒腰,一边做着深呼吸。在江河湖泊、游泳池里,人们在进行潜水运动时,也要进行大量的深呼吸。专家们认为,这些深呼吸都对健康不利。

人在呼吸时,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人只有吸进足够的氧气并顺利地呼出二氧化碳,才能保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活动,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和足够的力量从事各种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人体血液中不仅要有2%的氧,还必须有6.5%的二氧化碳。

在人体利用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碳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可促使红细胞把结合的氧气释放给组织细胞。深呼吸虽然可使人的吸氧量增加,但也会导致二氧化碳经肺部排出的过多。如果体内的二氧化碳不足,组织细胞和器官所获得的氧气就会减少。所以,深呼吸不仅不会让身体内组织细胞得到更多的氧,反而减少了氧对组织器管的供应量。

冬季运动不要张大口

冬季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各种的疾病发生,但是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要张大口来呼吸,而应该尽量采用鼻腔或口鼻混合式的呼吸方法。从卫生的角度来看,冬季锻炼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因为在呼吸中,鼻内的粘膜可以滤清空气,使气管和肺部不受尘埃、病菌的侵害。

如果运动比较剧烈,或者负荷量较大,单纯的用鼻腔呼吸可能无法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这时就需要用口来协助呼吸,用口呼吸时也不要张的过大,要半开口。如果在严寒的冬季锻炼时口张得过大,吸入的冷空气就会刺激咽喉和气管,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淋巴结肿大,进而引发肾炎、肺气肿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