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农民养生
9336200000019

第19章 民以食为天——合理补充营养,吃出你的健康(2)

2.不管是何种的蛋类,脂肪都主要集中在蛋黄里。鸡蛋中蛋黄的脂肪含量可达33.3%,而蛋白中的脂肪含量就比较少。而且蛋黄中还含有很高的胆固醇,适量的胆固醇对制造和维护人体神经细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蛋类食品中的脂肪主要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在常温下为液体,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蛋黄中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脑磷脂和神经鞘磷脂,它们对人脑及神经组织的发育生长都有帮助。

4.蛋类中的维生素也主要集中在蛋黄中。蛋黄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及大部分的维生素B族,而且鸡蛋是仅次于鱼肝油的维生素D的天然来源。

5.蛋黄中含有大量的铁质,而铁又是参与和制造血红蛋白的原料,因此患有贫血的朋友可以将蛋黄作为补血的佳品。

豆类的营养价值

豆类按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另一类是除大豆以外的其他豆类,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也含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1.大豆是唯一含有能与动物性食品相媲美的高蛋白、高脂肪和高热量的植物性食物,因此它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大豆蛋白质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最多,其含量比谷物要高10倍。因此,若能将大豆制品与其他粮食一起食用,不仅可以弥补蛋白质含量的不足,还可以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显着提高。所以我们说,大豆是谷类食品的最佳互补食品。

3.豆类中还含有多种的蛋白酶抑制剂、不饱和脂肪酸及酚类化合物等,对亚硝胺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4.豆类中的钙、磷、铁、锌等无机盐及B族维生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米、面粉和玉米等谷类食品。尽管豆类中不含维生素C,但生成豆芽后,如果方法得当,也可以产生丰富的维生素C。所以经常吃豆类食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无机盐、维生素等,促进新陈代谢,增加食欲。

5.豆类还是典型的健脑食品,它们富含蛋白质、脂肪、糖质、维生素及谷氨酸等。谷氨酸是大脑赖以活动的主要物质,可以起到兴奋或抑制脑神经细胞的重要作用。

谈饮食误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随便吃。一旦吃得不科学,很容易引起各种的疾病,损害身体健康。

油条要少吃

油炸食品中的油条香脆可口,略带咸味,是人们最爱吃的方便早点。但根据油条的加工特点,还是少吃一些为好。加工油条时,常加人一定量的明矾(化学名称为硫酸钾铝)以便油条成形。但明矾的摄入量过多就会在人体内蓄积,当超过正常值的5倍以上时,就可抑制肠道对磷元素的吸收,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病变。

随着矾在人体内蓄积量的增加,会导致人体长期缺磷,影响机体组织细胞的磷酸化过程,使能量生成不足,可导致人体早衰。过量的吃油条还可减少胃酸的分泌量,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引起消化不良。

饮酒也有危害

1.饮酒容易抑制消化道对各种营养素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

2.酒精能使血压增高、中风率增加,加重高血脂症、胆结石症等症状的发生。

3.酒精还能损伤肝脏,容易导致肝硬化、肝癌。

4.影响男性性功能,导致阴茎勃起困难,损伤精子的成活率。

5.女性过量饮酒会使月经失常,甚至导致闭经。

6.酒精还会使人的大脑过度的兴奋,行为异常,甚至会中毒、死亡。

不要吃太嫩的牛、羊肉

在寒冷的季节,家人团聚、宾朋相会,吃一餐美味的涮牛、羊肉,既舒服又有气氛。不少人还主张吃“嫩”一点的牛、羊肉,认为七、八成熟的肉片吃起来有味道。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有一种旋毛虫病常在猪、羊、狗中流行,其成虫寄生在病畜小肠内,幼虫则寄居在肌肉内。人若吃了含有活幼虫的病牛、羊肉,幼虫在人的肠道内即可发育为成虫,最后定居于肌肉内,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高热、头痛、肌肉疾痛,尤其是腿部剧痛,行动受限。

所以,吃涮牛、羊肉时不宜让肉太嫩,应将肉片涮熟透了以后再吃。在涮肉时,一次下肉不要太多,要保持火锅一定的温度,不吃未熟透的肉片,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旋毛虫病的发生。

剩菜回锅也有毒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农村家庭妇女常把剩下的饭菜一次次地加热,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饭菜腐败。其实从医学角度分析,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有些食物中的毒素仅凭加热是不能消除的。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即可杀灭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但是对于食物中细菌释放的化学性毒素来说,加热就无能为力了。有时加热不仅不能把毒素破坏掉,反而会使其浓度增大。

在各种绿叶的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硝酸盐是无毒的,但蔬菜在采摘、运输、存放、烹饪过程中,硝酸盐会被细菌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尤其是过夜的剩菜,经过一夜的盐渍,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更高。而亚硝酸盐经加热后,毒性会增强,严重的还可导致人体发生食物中毒,甚至是死亡。

糖过量的危害

糖分虽然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吃多了对人体的害处也相当大:

1.糖类摄入过多,会导致正餐的进食量减少,因此容易造成身体对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摄取不足。

2.糖分如果残留在口腔内,会引起虫牙、龋齿。

3.过量的吃糖,会使体内的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的不足,会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力,导致容易发生骨折。

4.糖分在人体内堆积过多,就会转化为脂肪,造成人体肥胖。

5.吃糖过多还会导致营养不良,使肝脏、肾脏肿大,身体的脂肪含量增加,缩短寿命等。

谈烹调常识

烹调食物的基本原则

烹调是按一定的工艺要求,把食物进行加热、调味,制作成菜肴的过程。从养生的角度考虑,除了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等要求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烹调方法:

1.烹调食物时要以水作为传热的媒介,以炖、炯、煮、蒸的加热方法进行烹调。这不仅可以保护食物的性能,提高食物的效用,而且还有利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特别是补养类的食物,不要使用熏、炸、烤、煎等烹调加工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容易破坏食物的性能,并且增加食物的燥热性。

2.制作应以汤、羹、粥为主。这种形式,可以提高食物的效用,有利于脾胃的消化和吸收,而且制作方便。

3.调味要以和为主。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以充分发挥食物的自身效用。对含有异味或无味的食物,可适当的进行增味。

食物的合理烹调方法

1.米和面的烹调方法

米、面是人们的主食,主要的成分是淀粉,也是热量的主要来源。同时,还给身体供给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在标准的米、面中含大量的营养素。维生素大部分存在于谷皮、谷膜、谷胚中。精白米、面损失了大量的营养素。为了防止营养素随水蒸气而丧失,最好吃焖饭。捞米.蒸饭,将米汤倒掉是最不合理的。煮粥的方法是不要加碱,熬粥时,要加盖,以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随水蒸汽跑掉。

面食的做法不同,对营养素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蒸和烙是比较好的方法,蒸馒头在发面时会损失营养素20%左右。而烙饼时由于受热的时间短,维生素的损失也较少。

2.蔬菜的烹调方法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其他的营养素,不同的烹调方法,其营养价值也不相同。蔬菜应尽量的新鲜吃。保存的时间长,以及风吹、日晒都会使营养素损失。

清洗蔬菜时切忌泡在水里,更不要切好后放置时间过久或泡在水里。会使营养素大量的流失蔬菜外边的老叶中含维生素的成分很高,所以,应连老叶一起吃。能带皮吃的瓜果和菜类,如南瓜、萝卜、番茄、黄瓜等应该带皮吃,因为果皮内含丰富的维生素。

做菜最好的方法就是炒,而且要急火快炒。煮菜时间不要太久,否则,由于受热而容易破坏蔬菜内的维生素。

烹调方法对食物营养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美味佳肴。但是不同的烹调方法对食物的营养也有一定的影响:

1.炸

由于炸的时候温度高,对各种的营养成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在炸食物之前,在原料外面裹上一层糊子,就可以防止蛋白质被炸焦。

2.炒

干炒法对营养素的破坏较大,如果用蛋清或湿淀粉浆拌过的原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就会小一些。

3.蒸

蒸食物会使部分的维生素B、维生素C遭受破坏,但矿物质基本上不会遭受损失。

4.煮

煮的方法对糖类以及蛋白质等会起到部分的水解作用,但对脂肪无显着的影响,可使水溶性的维生素及矿物质溶于水中,对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有帮助。

5.炖

炖会使水溶性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内,可增加汤的鲜度,只有极少部分的维生素会受到破坏。

6.焖

焖的时间长短同营养成分的损失大小成正比。焖的时间越长,维生素B、维生素C的损失也就越大时间短。但是焖过的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会增高。

7.烤

烤不但会使维生素等受到相当大的破坏,也会损失食物中部分的脂肪。

8.煎

温度较高,维生素的损失也就越大,其他的营养素基本没有严重的损失。

9.熏

熏会使食物中的维生素受到破坏,特别是维生素C受到的破坏更大。

主食营养素的保持

主食就是我们常说的饭,包括大米、白面等各种粮食制作的食品。如馒头、烙饼、面条、油条、大米饭、小米饭、高粱米饭、窝窝头、贴饼子和各种粥等。一般来说,在用粮食做成各种的主食的时候,在制作的过程中总要损失粮食中所含的一部分营养物质,如果做主食的方法不妥当,粮食中营养成分的损失也就更多。为使主食的营养素尽可能地得到保持,在烹调时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米饭或是米粥时,淘米的次数不要过多。米粒中含有一些易溶于水的无机盐和维生素,而且很大一部分存在于米粒的外层,如果将大米泡入水中,这些无机盐和维生素就损失一部分,淘洗的次数越多,损失也就越多。特别是有些人使劲的将米反复搓揉、搅拌,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大米,其营养物质的损失就更大。

2.做米饭时要用蒸或焖的方法,对营养素的保持会比较好。要现做现洗,做米饭的水要用热水。不要做捞饭,捞饭的营养很大一部分会流落在米汤里,米饭没有油性不好吃。

3.做米粥时不要放碱。加碱熬出来的粥显得粘稠、滑口,但是粥内的一些营养物质大部分会被破坏,而且其他的维生素也会同样受到较大的损失。

4.熬粥时要盖严锅盖,熬好后应停止片刻再揭锅盖,以免水溶性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素随水蒸汽跑掉。

5.做馒头、包子等发面食品时,尽量不要放碱,因为碱会使白面中所含有的维生素过多的损失,而用酵母发面,营养素的损失则较少。

6.煮面条和饺子时,部分的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都会溶解在汤里,所以汤不要倒掉。

谈食物搭配

粗粮和细粮的搭配

我们平时习惯把大米、白面等称为“细粮”,而把玉米面、小米、高粱米等称为“粗粮”或“杂粮”。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粗粮和细粮各有特色。粗粮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而且蛋白质、食物纤维、钙、铁等矿物质的含量也较多,应该说粗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也不能就只吃粗粮而拒绝细粮,应尽量避免品种的单一,最好是粗、细粮混合食用。这样才能使粗、细粮中的营养成分形成互补,以满足人体的需要。

1.粗细搭配的食物要多样化,粗粮和细粮都存在营养成分不全面的弱点,因此,饮食中要粗粮、细粮互相搭配,进行互补。

2.粗粮与副食搭配。粗粮内的赖氨酸含量较少,单独吃可能会造成身体赖氨酸的缺乏,因此可以与牛奶等副食搭配。

3.粗粮细吃。粗粮普遍存在口感不好和吸收差等劣势,因此可通过把粗粮熬粥或与细粮混吃来解决这个问题。胃肠功能较差的老年人及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最好少吃粗粮。

蔬菜与水果的搭配

蔬菜和水果都是我们常见常吃的食品,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酶类,而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很低。还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等。不仅如此,蔬菜和水果中还常含有各种的有机酸、芳香物质、色素等成分。这些物质虽然不是营养素,却能给蔬菜、水果带来良好的感官性状,人吃后在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维持肠道的正常功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蔬菜和水果不可互相的代替。总体来说,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并且还含有丰富的钙、钾、镁、铜、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蔬菜和水果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为它们的营养成分和含量各具特点,因此,其特殊的生理作用和功能也不尽相同。

2.要经常变换蔬菜和水果的品种。每种蔬菜和水果中所含的营养物质都各有偏重,比如绿色蔬菜中含叶绿素较多,而土豆则含淀粉多,红色的水果含番茄红素多,而黄色的水果含维生素C最为丰富。因此在选择吃蔬菜和水果时,要尽量变换品种,搭配食用,并适当的配合脂肪、蛋白质等一同进食,这样才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3.要与主食搭配食用。尽管蔬菜和水果的营养都比较丰富,但却不能将其作为每天的主食食用,否则会让身体产生贫血或是营养不足,造成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影响健康。主食的摄人是必需的,蛋白质含量高的鱼、肉及蛋类也要适当的补充,蔬菜的摄人量应多于水果。这些食物合理的搭配,才能带给我们充足、全面的营养,保证身体的健康。

荤食和素食的搭配

人体在发育的过程中,每天都需要补充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氨基酸。而素食中除豆类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外,其他的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都比较少,因而营养价值也较低,不利于被机体消化和吸收。所以说,绝对的“素食主义”并不科学,也不能给人带来健康长寿,只有在日常的饮食中将素食和荤食搭配食用,才能保证身体吸收到全面的营养。

1.荤素平衡。不管素食还是荤食,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食物。素食有素食的好处,荤食有荤食的优点。保持身体健康的根本就在于荤素食物之间的平衡搭配,这样才能保证蛋白质及优质蛋白质、必需的氨基酸、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及膳食纤维的摄人量。

2.以素为主。人们大都提倡素食,但完全吃素也是不科学的,这样不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但可以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荤素搭配的进行。这样既保证了对荤食中营养的有效吸收,又防止了因进食过多的荤食而引起疾病。

酸碱食物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