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带着快乐去工作
9335500000012

第12章 换一种态度,换一种心情(4)

日本有一个普通打工仔成为全国第一理财家的故事。之所以说他普通,是因为他的生活同其他日本人没什么区别。早晨挤火车上班,中午靠老婆给的零用钱买午餐,每天工作18个小时。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创下了2005年全年纳税3449万美元的纪录,成为日本头号税王,而此前这一桂冠一直被总裁级人物把持。现在,他已被冠为日本第一理财人,他仿佛具有希腊神话里迈达斯的金手指,具有点石成金的功夫。

46岁的清原达郎毕业于东京大学,曾进入野村证券工作,后来留学美国,在斯坦福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98年进入“塔”投资顾问公司工作,目前在该公司担任运用部长一职。“塔”投资顾问公司是一家小公司,只有5名总裁和10名雇员。但该公司却是日本顶级的投资顾问公司之一,仅2004年的经营合同额就达到了243亿美元。

这位清原达郎为什么会如此成功?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的“定位”成功,将自己的命运与公司紧紧相连,做到“我与公司共成长”、“公司兴旺我兴旺”,或者是“我是公司的主人”,我是“为自己而工作”。

在中国职场创造“升职神话”的夏雨峰的成功经历同样说明了这一点。还是让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

“永远不要只会抱怨,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问题;而你不是在给公司打工,你是在为自己而战,这是我成功的第一条奥秘。”

11.带着感恩去工作

在当今职场,“感恩”这个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感恩”的培训课程也越来越火爆。“感恩”已成为当今社会越来越火热的一个名词。企事业的高层管理者越来越强烈地告诉每一位职员:要学会感恩。一个人要快乐生活和工作,首先要常怀感恩之心。

什么叫“感恩”?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人类共有的传统美德。《说苑》里说:“惟贤者,能为报恩”;中国的许多老话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结草报恩”;“鸦有反哺之德,羊有跪乳之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说的就是感恩。

那么,我们应该感恩什么呢?

我想我们应该感恩父母,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和无私的爱;感恩老师,感谢老师给了我知识和领悟世界的眼睛;感恩朋友,感谢朋友给了我友谊和支持;感恩我们的学习或工作单位给了我生存、工作和发展的平台;感恩大自然给了我和煦的阳光,美丽的蓝天白云、春风雨露;感谢邻家的小女孩,她给我以纯真无邪的笑脸;感谢周围所有的人,给了我与他人交流沟通时的快乐;感谢伤害我的人,他磨炼了我的心志;感谢欺骗我的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感谢遗弃我的人,他教导我应自立;感谢绊倒我的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感谢斥责我的人,他助长了我的智慧;感谢藐视我的人,他觉醒了我的自尊……每天,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虽然并不全都是美满和幸福。

一个人懂得了感恩,他心里就充满阳光,他身上就荡漾着春风;他就会懂得如何去爱他人,报答他人;一个员工如果懂得感恩,他就会毫无怨言,默默地用工作来回报他的单位,他的领导,他的内心就同样充满着阳光和快乐。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优胜的人生境界;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感恩同时是人的一种回报;感恩是幸福和成功的动力。

懂得感恩的员工是最爱公司的员工,是对公司绝无怨言的员工,是最忠诚的员工,是把为公司工作当作最大快乐和幸福的员工。

小向是个仅念过初中的农村女孩,经人介绍进入省城一家大型洗脚店当洗脚服务员。在别人看来,这洗脚工是被人低看的,可她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偌大省城,生存不易,有多少女孩能在省城找到一份可以持久的工作呢?她感谢推荐她的人,更感激“重视”她的老板。每天上班,她第一个来到单位,做别人不屑做的事情,扫地、擦地板,整理工作间等。在工作中,她刻苦钻研洗脚技术,总是比别人付出更多;她学会了与客人愉快交流,不到三个月,就成为许多客人喜欢的、每次来都“必点”的人。由于她的出色,第四个月,她被提拔为主管,一年过去了,她所在的班组业务最出色,她被评为“最优秀员工”,同时被提拔为业务主管经理。

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的人不但内心快乐、幸福,更能尽心尽责把工作做得更完美,因而他们的职业人生总是充满着阳光和鲜花。

12.换工作不如换心情

很多职业人士为了换一种环境,或为了寻求高薪,他们盲目地放弃了原本熟悉的工作。尤其是一些青年人往往产生对工作厌烦、消极甚至产生“换工作”的想法,事实上,我们从事过的每一份工作,都存在着宝贵的工作经验与企业资源,如果你频繁地换工作就会失去工作上经验与资源的积累。

“跳槽专业户”小李就是一例:他刚刚大学毕业两年,却有了别人不一样的工作经历——跳槽跳了9次,每次跳槽都换来更糟糕的境况和更糟糕的心境。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跳一糟”。

以上个案中的小李频繁跳槽其实还是一个心境问题。一个人不满现状当然不是错,错就错在陷入误区,心境不好就怨天尤人,就想“换工作”。这种错误的观念会导致一跳一糟的严重后果。更多的人是郁闷得很,又换不了工作,换不了工作则愈发郁闷,变成了“带着郁闷工作”。其实,换工作不如换心情,“换一换”你的心境,那就是把郁闷的心境、焦虑的心境、牢骚的心境换成快乐的心境、积极的心境、努力追求工作乐趣的心境,这样会大大改变你的工作状况的。

“换工作不如换心境”,这是在职场中遭遇挫折后的你能够快乐成长,迈向成功和幸福的奥秘之所在。

退一步来说,“换工作”,这可是职业人生中一件大事,不是想换就换的,要在离职前先做好自我检查:

(1)薪资待遇欠佳:薪资和贡献必须成正比,如果你的付出够多,老板或主管绝对无法视而不见。另外,薪资收入除有形的货币所得外,也应算算无形的货币收入,如:人际关系、教育训练、企业资源等。

(2)自觉非适才适所:不是每个人出生时就决定了适才适所,适才适所是在用心努力工作下才会发觉的,而且一个人不会只有一个适才适所,对每件事情都有投入的人,就会找出更多的适才适所。

(3)对公司或主管的经营方针有疑虑:仔细想想看,是不是有多半的原因,出在和主管的沟通上?是否已经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没有获得完整的说明,或是仍无法说服自己?

(4)工作时间过长:先问问自己是不是工作效率太低?还是业务真的超过负荷?若是前者,不正是自我提升与学习的最好机会?若是后者,应寻求其他的支持,或向主管提出解决之道。

(5)对职场工作气氛不满:不要一直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凡事反求诸已,可能看到的又是另一片海阔天空。

(6)企业教育训练不足:一个好的主管、一个好的同事,可能比制度上的教育训练,让你获益更多。

(7)升迁管道僵化:不要只会嫉妒别人的升迁,或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别人升迁是靠关系、拍马屁,可能别人的努力你都没有看见。何况拍马屁、靠关系,也是另类专长呢!

(8)对行业前景及公司未来感到不安:公司或行业的前景,须要专业而冷静的判断,问题是自己是否累积足够的专业?通常一个企业只有在不景气时,才能看出内部人才的团队经营能力。

(9)自己的能力未受肯定:有时我们会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味的怀才不遇,只会在职场中令人嫌弃。多和主管谈谈自己的工作内容或抱负,甚至主动多参加紧急重要的项目执行,将有助于主管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与了解。

总之,不论是企业的本身问题,还是你自己问题,你不妨把换工作变成换一换自己的心情,情况就会立即改观。不妨你把报怨的心换成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的心情与态度,自然是愉快而积极的。因此当你兴起“另起炉灶”的念头时,不妨先转换你的心情,以新的角度看工作、看事情,或许离职的想法会就此打消,同时也能在你原有的工作中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