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杨力谈老年养生
9335400000029

第29章 长寿秘诀篇--有因可循,百岁老人不是梦(1)

老年人的养生常法

不吸烟,少饮酒。有关调查发现,吸烟会使人的寿命平均减少10年,但若在50岁以前戒烟,仍可恢复健康。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头癌的可能性;酒还可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

控制脂肪的摄入,多食果蔬和膳食纤维。每天脂肪摄入量不得超过30%,但也不可少于15%;每天至少应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含丰富纤维素的食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食物纤维助消化,使人能避免胃肠疾病。

常食鱼,多补钙。鱼脂肪少,而且多为人体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鱼虾等水产品、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含丰富的钙,应多吃。

少吃盐、咖啡、糖。每天摄入食盐一般为3~5克,多食盐易引起高血压;咖啡同心脏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可增加心脏病病人的死亡率;糖不仅会毁坏您的牙齿,而且会加大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

勤运动,性生活规律。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比不锻炼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低得多。每天应该坚持锻炼30分钟。性生活不能混乱,变换性伙伴会造成心理压力,并容易患性病。

淡名利,勿自扰。不能不顾健康、不惜代价地去追求升迁发迹,过分紧张劳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恼的事,尤其是死亡、事故和疾病等,消极的情绪,如紧张、焦虑、忧郁、沮丧等会使人生病。

常测体重。要控制体重,过于肥胖会减少寿命。

杨力谈养生:

长寿的基本条件--节食

有研究显示,25%的心脏病、22%的癌症、20%的糖尿病等,均与饮食过剩有关。因此,可以认为长寿的基本条件,就是饮食不过量。节制饮食与健康延寿的关系极为密切,古今中外已成共识。

健康长寿之路就在足下,就看您怎样走了。只要营养平衡,摄入量适当,就足以供应人体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多余者反增加机体负担。统计资料表明:凡是过食而超重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短寿3.6~15.1岁。

研究寿命的科学家,曾对红沙山谷的长寿者进行了追踪调查研究,每天膳食摄入平均热能仅是5020.8千焦(是正常人的一半左右);我国长寿区的调查,包括武汉、长春、巴马瑶族自治县、长沙、咸阳、沈阳等,其共同点是:饮食清淡、不偏食,均有限制饮食的习惯,吃七成饱者占68%,咸阳市的老人们低热能者占83%。生命早期过度饮食促进发育成熟;成年后过度饮食增加某些退行性病而缩短年龄;老年各种功能减退,过量饮食常为发病诱因。

应了解的养生十六宜

“养生十六宜”是我国古代流传的一种养生方法,具体操练内容如下:

发宜多梳。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次左右。可以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

面宜常擦。每日晨起或夜眠前,先搓热双手,再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此法可使人容光焕发,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目宜常运。即眼球转动,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眼睛疲劳适当休息。运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视力衰退,明目清神。

耳宜常弹。是用两掌心掩耳,用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弹响10次,听到“咚咚”响声为止。此法有防治头晕、耳鸣、耳聋的作用,并可增强记忆。

齿宜常叩。叩齿即上、下排牙轻轻咬合,每次轻叩牙齿36次,先叩大牙,再叩门齿。可达到固齿清热疗牙疾之效。

舌宜舔腭。将舌尖轻抵或舔动上腭。此法可使任、督两脉相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津宜数咽。光鼓腮干漱口,待唾液充满后分三次咽下。能起到滋阴益气的作用。

浊宜常呵。体内浊气要慢慢地呼出,可通过默念“嘘、呵、呼、吹、嘻”五字把脏腑的浊气排出。有清理浊气、补益脏腑的作用。

腹宜常摩。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

谷道宜常撮。谷道即肛门,平时有意识地撮提肛门,可防治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

背宜常暖。背主一身之阳气,是督脉所在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起防病治病作用,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方法。

胸宜常护。胸为心、肺所在处,故需特别维护、保护,以防各种外邪的侵袭。

肢体宜常摇。四肢经常活动,平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

足心宜常暖。以右手心擦左足心,可以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滋补肾阴。

皮肤宜常干沐浴。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

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即大小便时要精神专注,即不宜开口呼吸,同时轻轻咬住牙齿,可保住气血,有利于浊气糟粕排泄。

杨力谈养生:

下蹲锻炼可健身

很多老年人因蹲位过久,或坐着思考问题时间过长,站起身来就会头晕,眼前发黑,轻者一闪而过,严重的则导致一时性昏厥。而下蹲运动能增强心脏活力,有效改善上述症状。

此锻炼方法简单易行:两手叉腰,下蹲时脚跟离地,重心落在前脚掌上,上身尽量保持平直,避免前倾,同时口念“呵”字音,起立时,咬紧牙关,气引丹田,随着吸气,站直身子,如此周而复始。

下蹲程度要因人而异,身体较好的可以全蹲,体弱的可以半蹲,也可以扶着桌沿椅背。一般每天锻炼2~3次,每次下蹲36次。

“八多”“八少”养生的内容

褚人获对老年人养生中提出的“八多八少”,涉及到老年人的饮食、起居、环境、心绪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内容,虽然都只是一些切身经验之谈,但却蕴含着不少深刻的科学道理,今日读来,对现代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仍然很有启迪。

少肉多菜。少食肉:少量食肉,可摄足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但大量食用反而会引起体内脂肪积聚,造成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老年人不可贪食肉类,食物以素淡为佳。多蔬菜: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是重要的副食。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时常发生便秘,由于排泄不畅,新陈代谢较差,从而引发其他疾病。蔬菜中台有大量的纤维索,可以防止便秘,因此,老年人不可一餐无菜。

少酒多粥。少饮酒:少量饮酒,可活血化淤,促进血液循环,于人体特别是心脏有一定的好处。若大量饮酒,则伤人脾胃肝脏.有损健康。故老年人不可贪杯。多食粥:粥属于流食,老年人消化能力减退,食粥易于消化,易于吸收,既能解渴.又可充饥。故营养学家认为,食粥具有养胃润肠之功效。特别是用多种米和豆熬制的粥,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应是老年人食谱中的首选。

少开口多闭目。少开口:古人认为,言多伤气。话语过多,必然费气劳神,耗损元气。所以,养生学家主张“寡言静心,积养元气”。再者,言多必失,易招惹是非,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少开口对于保养元气以及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是大有好处的。多闭目:古人非常注意“闭目养神”,以静养心,使心神不受或少受外界干扰,以保元气不致外泄。古代许多名士都有抽暇静坐、闭目养神的习惯。故老年人应当在操劳之余,抽出一定时间,静坐闭目,对健康大有益处。

少沐浴多梳头。少洗浴:这一条是由于古人受洗浴条件的限制而提出来的,对现代人来说未见得正确。古代洗浴设备简陋,浴室也难以保持恒温。特别是在冬天,常因洗浴导致风寒,所以,那时主张少洗浴无疑是正确的。故古籍《千金要方》中认为:“不欲数数沐浴”为好。但现在条件变了,浴室设备完善,可以多洗浴。以保持肌肤清洁健康。但医学家仍提醒人们,在洗浴时不要过度摩擦皮肤,防止破坏人体皮肤保护层,使其受到感染或降低皮肤对外界刺激与污染的抵抗力。多梳头:经常梳理(摩擦)头皮,不仅有利于头发的生理养护,还可以起到调节脑神经,醒脑提神,增强思维能力的作用。近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梳理(摩擦)头皮,还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少群居多独宿。少群居:群居生活人多事杂,百人百性,很容易引起摩擦,使人精神不愉快。此种嘈杂的环境不利于老年人居住。大多数老年人喜欢选择清静之地栖身,以保持心境清静安闲,益于颐养天年。多独宿:指夫妻不要经常同被而眠。夫妻同被而眠,易导致性生活频繁,乃伤元气。老年人更应注意独宿节欲。近年来不少人巳认识到独宿的好处,流行这样一句话:“夫妻分床,地久天长”。意思就是节制性欲,有利健康。

少积玉多收书。少积玉:指不要贪恋贵重的宝物,古人认为“玩物丧志”,人应当把主要精力用于事业.但并不否认人还应当保持一定的爱好。然而如果一个人太看重玉石珍宝,为物所役,为物所累,也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使自己难得超逸。多收书:指多收藏书籍。古语云:“开卷有益”。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促进思维,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生活充实,与时俱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老年人勤用脑,可防止和延缓老年痴呆症。

少取名多行善。少取名:指不要过于追求名气、名分、名誉。过分追求这些虚名,必然要忙于社交,多于应酬,身劳心累,加重精神负担。多行善:指与人为着,助人为乐。古人云“大德必寿”。意思是说,广施博爱,多行善举,必然受人敬重爱戴,有益长寿。相反,自私的人,蝇营狗苟,常处于心力交瘁之中,故与长寿无缘。

少干禄:指老年人已年过古稀,不应再为职称、官衔、待遇斤斤计较,要轻利益而重健康。常见有些老同志,退休之后对自己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牢骚满腹,相争不休。由于经常处于“若有所失”与愤愤不平的心理状态,结果严重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过早的撒手人寰,实在是得不偿失。多忍辱:指一个人应当具有宽宏大量的胸怀。俗语所说的“心宽体胖”,即是指心地宽阔的人,身体必然健朗。老年人见多识广,不应为无意义的庸人琐事所困扰,遇事多忍让,不与小人一般见识,活得超脱一些,达观一些,自然有利于身心健康。

杨力谈养生:

学会忘记寿自长

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它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有人刚过花甲之年,就不断暗示自己老了。这种心理的恶化对衰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比自然老化更为严重。

忘掉怨恨,宽容对待一切。一个人种下怨恨的种子,就想报复,总是琢磨报复的方法、时机,使人一生不得安宁。忘掉怨恨就会心平气和,对长寿大有裨益。

忘掉悲痛。如亲人遇到天灾人祸,自己就会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时间过长就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

忘掉气愤,想得开忘得快。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容易生气发怒,老年人发怒时心跳会明显加快,血压急剧升高,容易导致心肌梗死、中风,甚至猝死,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制怒,尽可能做到情绪稳定。

忘掉忧愁。医学研究证实,长期忧愁、烦恼,容易导致老年人患忧郁症、精神病,甚至造成老年人自杀。一生多愁善感的人会导致多种疾病缠身,最终让病魔夺去生命。

忘掉悔恨,过去的已过去。凡是使人后悔的事都将随着岁月流逝而成历史,应该提得起,放得下,总去想追悔莫及的事情,只能伤心伤神,不利于健康长寿。

忘掉疾病,减轻精神压力。人得了病容易被疾病困扰,心里总担心病情会恶化,危及生命,这种恐惧的心理对疾病的恢复毫无益处。得了病,应泰然处之,从精神上战胜疾病。

保护足部益长寿

搓脚法。将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搓两脚心,各搓100次。具有滋肾水、降虚火、舒肝明目等作用。可防高血压、眩晕、耳鸣、失眠、足部酸疼麻木浮肿等症。

甩腿法。一手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脚尖向上向前翘起,然后向后甩动,将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伸直。两腿轮流甩动80至100次为宜。可防半身不遂,下肢软弱无力、麻木或抽筋。

扭腿法。以两手掌紧贴小腿肚,旋转揉动,每侧揉动20至30次,两腿交换6遍。能疏通血脉、加强腿的力量。

干洗法。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根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从足踝往回摩擦另一侧,重复10至20遍。可促关节灵活,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及肌肉萎缩。

扭膝法。两腿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于膝盖,顺时针揉动数十次,然后换另一膝盖。能治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扳足法。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前弯,以两手扳足趾20至30次,能练腰腿、增脚力,防足部乏力无劲。

暖足法。经常保持双足温暖,每晚用热水泡脚,可使全身血脉畅顺。对心绞痛的发作有一定预防作用。

杨力谈养生:

踝部运动抗衰老

踝部周围有昆仑、金门、中封、商丘、太溪等穴位,刺激这些穴位,可作用于大脑、脊髓,从而起到抗衰老作用。刺激这些穴位,可以用针灸、指压等方法,而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反复转动踝部。

具体方法是,盘腿坐在椅子上,用手抓住脚尖,缓慢地转动踝部,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将双膝抬起,足尖着地转动踝部。每次左右脚各20~40次,早晚各做1次,洗澡后进行效果更好。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转动踝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降低血压。

健康老年人的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理解也在发生变化。尽管生存条件不同的人对健康的理解有差异,但至少有一些内容应当形成共识:

健康是资源,可以开发、积累、增殖。

健康是幸福,蕴含快乐、财富、生命等,也是享受幸福的必要条件。

健康是长寿的基石,而且,长寿因健康才有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对老人健康的标准提出了多维评价。这种多维评价包括5个方面:

精神健康。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躯体健康。这包括躯干无明显畸形,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有弹性。

日常生活的能力。即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包括自己能照顾自己,自己理家等。

社会健康。包括人际关系、社区参与程度、与子女的关系等。

经济状况。当今的老人一部分靠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也有一部分是由子女赡养。而老人在经济上若是独立,自己会生活得更有信心,更加舒心、快乐。

杨力谈养生:

适度地进行感情宣泄

国外近年来有一种新的医学理论--感情应力学说正在崭露头角。这种学说提倡人们不要积累“感情势能”,不要一概从药理上去做文章,而应多从心理方面来防病治病。

什么叫“感情势能”?感情应力学说认为,外界刺激日积月累形成潜在的“能量”,如果超出一定的限度,就会使人体消化、血液和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失调,形成严重的社会心理疾病,或者加重原来已患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