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做起,而且老年性痴呆如在痴呆前期或轻型痴呆期被发现,并在生活上采取相应措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完全可以控制其发展的,并且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向好的方向转化。从近年研究的结果看,预防老年痴呆发生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注意饮食营养。老年性痴呆与饮食营养及某些微量元素有关。目前认为,铝中毒是老年性痴呆可探讨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铝制炊具。日常饮食应注意补充钙、镁等微量元素,保持日常饮食的营养平衡。长期大量饮酒,会使大脑受损,最终形成智力低下,发生痴呆。嗜烟的人也易患痴呆。因此,戒烟与限酒也不失为良好的预防措施。保持大脑功能健全的8种营养物质,如脂肪、钙、蛋白质、糖、维生素C、B、A、E等,对脑的老化和痴呆有预防作用。
勤于动脑。积极思考的脑力劳动者,老年期大脑萎缩的现象比体力劳动者少,说明积极用脑的人,可延缓大脑的衰退。勤动脑、多思考,是提高人的思考、记忆力的良方。人都应多动脑勤思考,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脑力劳动者同时还要更加注意体育锻炼,特别是在长期思考工作时,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做些必要的身体锻炼。
注重精神调养。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这说明精神之调养重在调节七情之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应节思虑,去忧愁、防惊恐。应该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宛然从物而不争,与时变化而无我,意志和,精神定,悔论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这是精神调理的第一要义。这就是说,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不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虑的激扰,这样气血调和,健康不衰。
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动脉硬化是痴呆症的主要“敌人”,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机率,其实,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实践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如坚持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或练气功等,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尽量多活动手指。
杨力谈养生:
老年痴呆的早期征兆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以下简称AD)。在无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在认知、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等5项心理活动中,有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等至少3项功能缺损,影响其社会、生活活动功能。AD发病时有一些早期征兆,如能注意到这些早期表现,即可早期诊断AD。
记忆损害。表现为对刚刚发生的事或说过的话马上就忘记,丢三落四。反复、多次地讲同一件事或问同一个问题。
语言障碍。表现为找词造句和命名困难,不能讲完整的句子,写信困难,叫不出熟人、同事或自己所熟悉物品的名字。
定向障碍。表现为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不知今天是几号、星期几,出门后迷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不能做简单的日常活动,完成日常家务活动困难。
情绪和行为变化。表现为淡漠或易激动,焦虑不安,情绪变化反复无常,抑郁,孤僻。
抽象思维困难。表现为判断能力受损,理财、算账困难,把物体放错地方或放到奇怪的地方。
人格变化。脾气、个性显着改变,固执、自私,甚至不知羞耻。
主动性丧失。缺乏对生活的兴趣和工作的积极性。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工作效率下降,并感到力不从心,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减退。
老年痴呆的10种征兆。转瞬即忘、顾前忘后、乱丢乱放、行为失常、语言表达障碍、地点和概念混乱、判断能力减退、抽象思维丧失、缺乏积极主动、喜怒难以克制。对出现上述表现者应注意有无老年痴呆。
提高对老年抑郁的重视
抑郁症是指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乐趣丧失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抑郁症在老年人中较为多见,严重影响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
老年抑郁症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
许多老年抑郁患者表现出诸多躯体不适,如头疼、背痛、心慌、畏食、腹胀、多汗、全身忽冷忽热等等。虽客观检查并不能发现有相应的器质性疾病。患者仍反复检查,反复求治。
激越。往往发生在严重的焦虑基础上,患者紧张害怕,整日坐卧不宁,喋喋不休,严重时可拒食、自伤、自杀、冲动毁物、伤人。
假性痴呆。老年患者,常有假性痴呆的表现,如认为自己脑子笨了,记不住事儿了,很多事都不会干等等,但假性痴呆是可逆的,可以通过抗抑郁治疗而改善。
妄想性。老年患者也常有一些妄想性的症状,如疑病妄想、虚无妄想、贫穷妄想、被害妄想等,但这些妄想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心理或环境因素的基础,且大多随着抑郁的改善而消失。
自杀倾向。老年患者的自杀风险,远高于年轻患者,且成功率高。
慢性化。老年患者多有现实的生活困难,如躯体疾病折磨、低收入、缺少社会支持等情况,易使抑郁情绪慢性化,性格中依赖性强的患者更易出现。
老年抑郁症的病人可以有缺乏自信,自我评价低,自责、无望感、无助感,依赖性增加,可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等类似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可以产生有关健康和财富的各种幻觉和妄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抑郁症的自杀率很高,应该引起重视。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骨折、癌症后产生抑郁情绪的也非常多见。
老年抑郁症的诊断。
症状标准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持续至少二周,此间至少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
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
精神运动迟缓或激越;
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内疚感;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行为;
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性欲明显减退。
严重程度标准:精神障碍至少造成下述情况之一: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排除标准:
不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与精神活性物质和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可存在某些分裂症症状,但不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本病如果不经过治疗可能要持续6个月以上,虽然很多人可以留有轻微症状,但社会功能基本能够恢复正常。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反复发作,平均一生中要发作4~6次。
本病目前常采取非住院治疗,但有些病人必须住院治疗,尤其是那些有严重自杀企图或曾有自杀行为,或因为体重减轻而身体明显虚弱,或由于严重激越而有可能产生心脏问题的人。
目前,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其他还有心理治疗和电抽搐治疗,有时可考虑联合使用这些治疗方法。
使用抗抑郁药物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最主要手段。有几种抗抑郁药可供选择,如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精神兴奋剂等,但这些药物必须服用数周后才可能显效。大约65%的病人经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杨力谈养生:
老年抑郁症的预防
老年抑郁症易复发,预防其复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预防的原则主要是因人而异,从精神上消除发病原因。老年抑郁症的发生和心理社会因素息息相关,应消除和减少那些对老年人不利的心理社会因素。一方面,老年人本身应正确对待老年期,降低期望值,增强自我价值观念,多参加有意义的文体活动,消除孤独和社会隔离感;另一方面,要健全家庭和社会上的支持系统,鼓励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倡“尊老爱老”,使老年人生活在一个和蔼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这些都是预防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措施。而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长期口服药物作维持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手段。
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此时的骨骼如同建筑中虫蛀过的木质梁柱,难以承重而且极易断裂。
为了减少骨折的发生,老年人应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食物中补钙是最好的补钙办法,含钙丰富的食物如下(每100克食物中含钙的毫克量):
乳类:人乳30,牛奶104~120,奶酪799。
海产品:虾皮991,蚌肉190。
菌藻类:海带348,紫菜264,黑木耳247,白木耳36。
坚果和豆类:花生284,大豆191,豆腐164,豌豆195。
蔬菜:竹笋142,菠菜165。
避免抽烟、喝酒以及饮用过量的咖啡。
要多晒太阳,尤其是冬季更应注意,通过紫外线的照射,促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
要注意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防止跌倒。跌倒是老年人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相关性原因。因此应改善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意外发生,对可能引起跌倒的疾病及伤残要进行有效治疗,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合并使用一些增加跌倒倾向的药物。老年病人使用髋部防护套是一项简单而实用的方法,可预防髋骨骨折。通过这种方法,大大避免了股骨颈骨折。丹麦的临床应用表明,凡使用防护套的患者无一例发生髋部骨折。在家庭范围内则应更为注意,防止在危险地带(如洗浴室及厕所)及危险季节(冬季)发生股骨颈骨折。
定期检查。骨密度对于50岁以上的妇女和60岁以上的男性,应列为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应检测骨密度。
适当的进行运动。运动可推迟骨老化,平时注意到室外活动,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要做有规律的运动,增加骨的机械负荷,如快步行走、太极拳、剑术等,都可使骨骼血液循环旺盛,促进新陈代谢,使构成骨的蛋白质、钙、磷等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补充钙剂:每人每天补钙600~1000毫克,可口服碳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因骨质的坚硬程度主要取决于骨钙的含量,人体中的钙99%都分布在骨骼内,若钙质缺乏,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药物治疗。降钙素。通过直接影响破骨细胞,抑制骨吸收,主要用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用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对雌激素和双磷酸盐不能耐受的骨质疏松症;有雌激素禁忌证的骨质疏松症,肾损伤或服双磷酸盐后不能坐立30min的老年患者。
双磷酸盐。损伤未成熟的破骨细胞的发育和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抑制相邻细胞之间的信号传导,改变破骨细胞的功能,抑制骨吸收作用。广泛用于高转换的骨代谢性疾病。羟乙基双磷酸盐部分逆转和防止糖皮质激素、怀孕、器官移植等引起的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适用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但有争议。在治疗中要注意监测骨量、骨重建周期、骨密度、尿钙与肌配比值等,定期检查乳腺。
其他药物。有氟化钠、同化类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黄酮类、甲状旁腺素相关肽、锂盐等。
杨力谈养生:
学学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医疗体操
避免腰椎屈曲训练。患者应避免坐位和其他姿态的腰椎屈曲,以防构成后凸姿势,加重对骨质疏松椎体的压缩。
坐位腰背伸展训练。患者坐位,挺腰,同时双臂于体侧屈肘90度,握拳,双肩后展。
结合胸肌牵伸和腰背伸展的深呼吸训练患者坐位,挺腰,同时双手十指交叉于枕后部,双肩后展,深吸气,还原,深呼气。
俯卧位腰背伸展训练患者俯卧位,胸腹部垫枕,头向后伸,同时双手后上举。
改善腰伸肌和臀大肌的训练患者掌膝跪位,双手撑于床面,一下肢保持膝跪位,另一下肢于屈膝状态下抬髋,左右交替。
等长牵伸腹肌训练: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并拢,足背绷直,双下肢离开床面;
患者仰卧位,双髋、双膝屈曲(双膝屈曲角度约90度),双手交叉置于腹部,头向上抬起。
预防老年防痔的秘诀
老年人容易发生便秘,患痔疮的机会就更大,而且多数老年人的痔疮是早就存在的,只是以前没有注意,年老后症状逐渐加重才发觉。这主要是由于不少老年人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如上厕所时看书时间过长,蹲位排便时间较长,久坐、久立而不变换体位加重了肛门周围静脉的淤血和曲张所致。
痔疮是慢性疾病,是直肠下端黏膜下或肛门缘皮下的血管由于淤血、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块。是由于人的直立姿势加重力作用,再加上肛门直肠部血管回流无静脉瓣,更易发生血液淤积,如果大便不定时、便秘、久蹲、排便用力;嗜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大量饮酒;生活无规律,久坐久立而不变换体位,都可导致肛门直肠部位静脉曲张、迂曲、增生、静脉回流受阻、血液循环减慢而形成痔疮。痔疮的主要症状为大便时肛门疼痛和痔团脱出、排便时出血等,直接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休息。如长期便血,还可发生继发贫血。
对于痔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加强锻炼。平时多活动,不要久站久坐,适当做一些促进肛管、直肠静脉回流以及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力的保健操。老年人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肌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罹患痔疮的可能,而且能调和人体气血,促进胃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从而预防痔疮的发生。同时避免久坐、久站、久蹲。
合理饮食。多吃含纤维多的蔬菜、水果、杂粮,使肠内容物增多,大便变软,便秘得以纠正。平时应节制饮酒,少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因这些食物可刺激血管扩张,特别是辣椒,可刺激直肠黏膜,使其发生充血,也是痔发病因素。
养成排便习惯。健康人直肠内没有粪便,早上起床和早餐进食后会引起体位反射和胃、结肠反射,将粪便快速推入直肠,然后产生便意。每日养成早晨定时排便是最合乎生理性的,对预防痔疮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排便过程是一个经大脑控制的复杂的反射过程,由几个排便动作组成,不能持续用力。老年人最好用坐厕排便,有便意时不要抑制排便,以防人为造成便秘。在大便时应专心,不要看书、吸烟等。当然保持精神愉快,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便后保持肛周清洁均能防止痔疮的发生。及时治疗各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尿道狭窄、尿道结石等。
纠正不卫生习惯。排便时不要久蹲不起和用力过大,以免加重肛门充血而诱发痔疮。注意常洗肛门,不用不洁的卫生纸擦肛门。
杨力谈养生:
老年人痔疮的治疗方法
保守疗法。轻度痔每日用温盐水熏洗肛门。痔疮栓、痔疮膏对缓解痔引起的出血和疼痛也很有效。若大便干燥应服用清热通便的药物,如牛黄解毒丸、麻仁润肠丸、槐角丸等。痔发炎引起疼痛,应服用消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