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点:要想抓住机遇,出手“快”是第一法则,因为晚了就会被人一哄而上,抢光市场份额。对机遇的嗅觉,可以说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嗅觉灵,出手快,抢先一步则企业兴旺;反之,嗅觉迟钝,慢人一步,就受会制于人,甚至几年难以翻身。民企巨头新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曾多次谈到他的“快半步”论,他说:正是因为“快半步”,才使希望集团长期以来充满希望。所谓“快半步”,刘永好曾解释说:就是抓住机遇比别人“快半步”,思想解放比别人“快半步”。我们比较早地“下海”、比较早地搞规模经营、比较早地作“公司+农户”的结合进行家业产业化的开拓。因此,刘永好做生意的巧妙之处就是,他知道“先下手为强”。
对于产品的创新,只有“快”者才能做大。谁能尽快地推出市场定位准、产品质量优的新产品,谁就能把握住商机,抢占市场,获得发展;反之,企业必将陷入困境,有的甚至因此而销声匿迹。美国斯托当初用5000美元起家,今天生产的洗涤产品遍布世界,其成功的关键就是技术不断地创新。他公司每年推出100多个新产品专利,20多种新产品。北京的正一立实业公司,虽在全国不很出名,但它只用了5年时间就从当初2000元起家的企业,变成今天年产值5000多万元的企业。对于他们的成功也是在不断更技术创新当中成功的。
当然有时候可能会处于危机当中,这个时候就需要讲究速度了,只有“快”者才能避险。在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必将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负面作用可想而知。处理危机太慢,就会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顷刻之间贬值。像有着80多年历史的南京“冠生园”,2001年出现的危机,使许多人至今还在问,一个好端端的南京“冠生园”,怎么说衰就衰了呢?诚然,南京“冠生园”事件,跟当时企业自身的技术、服务、质量上的问题有关。但也与其危机公关的迟钝,与其薄弱的危机应对能力有很大关系。
与此现象相反的例子也有,就像是在2000年底的时候,国家药监局发布暂停使用和销售含有PP的感冒药剂,其中包括中美史克在华的几家药品康泰儿、康得。尽管那个时候他们公司的实力非常的雄厚,除了康泰克等药品外,还有芬必得、肠虫清等知名品牌生产线在正常运营,但其整体声誉和经济效益无疑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面对危机,中美史克分秒必争地开展危机公关工作。他们立即公开宣布暂停生产和销售康泰克,重新争取到了消费者的信任,企业又恢复了生机。
一件件成功的企业案例让我们懂得:“以快制胜”不仅是兵家常识,更是商战之重要法宝。纵观中外企业,凡成功发达者,可以说无一不是突出一个“快”字。其实,在企业发展各个阶段的很多时候,企业的行动,倘若稍慢一步,往往山穷水尽,无路可退;稍快一步,则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所以,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要看你有没有“快”的意识,有没有付出快的行动。
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
当今社会充斥着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缺乏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是当代很多人的通病。其症状大多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说得多,做得少;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这些人整日幻想着一夜成名、一举成功的美梦,却从不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国家总理温家宝曾经在“五四”青年节看望大学生时,这样殷切勉励莘莘学子:“青年人要脚踏实地,不图虚名,不务虚声,唯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
社会永远需要踏实肯干的人,那些夸夸其谈者虽然可以利用不平等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但是从长远来看,实干的人才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创维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监曾经说:“年轻人只有沉得下去,才能成就大事。无论你多么优秀,到了一个新的领域或新的企业,刚出校门就只想搞管理,可是你对新的企业了解多少?对基层的员工了解多少?没有哪个企业敢把重要的位置让刚刚走出校门的人来掌控,那样做无论对企业还是对毕业生本人,都是很危险的事情。”
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又有多少人能一丝不苟地认真领会精神并付诸实施呢?
现在很多求职的朋友讲起道理头头是道,深明其理,但一提到要俯身躬亲就手忙脚乱,一塌糊涂了。有些人自认为高等学府出身,恃才是傲,看不起小单位、小公司,不肯降尊屈就,即便工作了也自认为高人一等,满眼轻蔑,殊不知这是最令人讨厌的。
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志向远大,心中拥有宏伟蓝图是值得赞赏的,但是眼高手低、急功近利,只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半途而废。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很多人就是犯这样一个错误,心高气盛,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屑于抄抄写写的琐事,不爱干扫地抹灰的苦事,频繁跳槽,给用人单位留下的印象就是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的庸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伟大的事业都是由无数个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积累而成的,成就大事的第一步就是先要完成小事。要将每天看成是学习的机会,这会令我们在公司和团体中进步更快,在与自己能力和经验相称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能力。倘若有晋升的机会,上司也会第一个想到你。因为每一个老板基本上都会觉得,勤勤恳恳,全神贯注,充满热情的员工更有价值的。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过“生活中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不管是最伟大的道德家,还是最普通的老百姓,都要遵循这一准则,无论世事如何变化,也要坚持这一信念。它就是:在充分考虑到自己的能力和外部条件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工作,然后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做下去。”大家都认为补鞋是低微的工作,而有的人把它当做艺术来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管是打一个补丁还是换一个鞋底,他们都会一针一线地精心缝补。另外一些人截然相反,随便打一个补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观,自己只是在谋生,根本没有热情来关心工作的质量。前一种人热爱这项工作,不是总想着从修鞋中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自己手艺更精,成为当地最好的补鞋匠,这就是实干的精神。
纵观成功人士之路,无不具备这样的实干精神—— 从小事做起。从来没有做大事的人一走入社会就马上取得辉煌的业绩。很多大企业家是从伙计做起,很多将军是从士兵做起。像国内一些经济风云人物,如华为老总任正飞、新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等,他们都是先从小事做起,先赚小钱,不断发展企业的。或许这些人都是大人物,离我们的生活圈远些,那么就来看看身边的普通人物。
有一位室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不像其他同学一样挑选什么大公司,而是在一家很一般的公司里工作,兢兢业业,把工作当做学习的好机会。由于他踏实工作,业绩也很好,所以老板很欣赏他。两年后,他的老板就出资让他开公司,现在他已经迈进百万富翁的行列了,很令人羡慕。如果他当初眼高手低,凭能力大公司进不去,小公司又瞧不起,高不成低不就地挂着,还会有他今天的成功吗?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人以前是给人家烧砖窑的,现在已经是资产千万的小房地产商了。原来,他先开始烧砖,后来转为泥浆工,再后来就成了包工头,接着就转向房地产开发了。
以上两例都是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例子,但是却蕴涵很深刻的道理。每个成功人士,都是一步步走来的,从小事情做起的。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只有用行动才能改变自己的窘迫状态,初涉人世而野心勃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朋友,不要不屑于从小处做起。从工作、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最终必定会取得成功。正所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没有行动作为发端,一切都是理论上的言论,都是虚幻的。只有俯下身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做出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