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辈子我就是要成功
9291600000013

第13章 寻找方法——思路总在脑子里(1)

人生,可以不走寻常路

人生际遇不同,感受不同。有的人遭遇挫折和失败时,一蹶不振,而有的人遇到挫折困难时,迎难而上。积极的人,总能渡过难关,迎来精彩绚丽的人生。

人生是短暂的——从生到死几十年,但是内容却丰富多彩,顺境逆境都会碰到。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困难就是,碰到生命中世俗的指责——无论品德如何高尚,人际关系如何左右逢源,也难免背后有人议论。古人不是说过: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后不说人?但专事捕风捉影、混淆视听者总有被识破的一天。

当遭遇嫉妒时,停滞不前只能遂了嫉妒者的心意,对自己却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时要想,从古至今妒贤嫉能之人大有人在,有了别人的嫉妒不正说明了自己有了一定的成绩吗?哪怕成绩是多么的微小,何不把这种嫉妒转换成前进中的动力:当别人前进时,我不能嫉妒;当别人嫉妒时,我必须前进!

当遭遇误解时,误会产生了,矛盾出现了,沟通已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这时要想,与其百口莫辩,白费口舌,不如缄默不语,事实总有澄清的一天,时间是证明一切的最有力的武器,它会让一切都水落石出。

当遭遇压力时,放弃只能说明自己缺乏能力和斗志。不妨想想石中草。一缕微风轻轻吹落的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最基本的生命资源极其匮乏的石缝中,它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以淡淡的清香及可爱的身姿,同千千万万株花草树木一起,将大自然点缀得绚丽多彩,使多少匆匆过客情不自禁地驻足观望。它的顽强,它的坚毅,它的自信不正是我们应该借鉴的吗?

正是这些迎着困难前行的人,能够在逆境中迅速驱散笼罩在心里的那抹阴霾,挺起胸昂起头,让灿烂的阳光照亮内心每个角落。逆境中的一切不过是人生路上一段小小的插曲罢了,倘若没有这些小插曲,也许还不知道该如何珍惜和享受顺境中的乐趣呢。

加里·沙克是一位具有犹太血统的老人,退休后,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住下的前几个星期还很安静,不久就有三个年轻人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

老人受不了这种噪声,出去和年轻人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喜欢看你们玩得这样高兴。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将每天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三个年轻人很高兴,更加卖力地表演“足下工夫”。三天后,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五毛钱了。”

年轻人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他们每天继续去踢垃圾桶。一周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支票,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年轻人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的时间在这里表演呢,不干了!”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管理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强制性的命令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结果适得其反,利用逆向思维,给足他们面子,才能将其控制在股掌之中,事情的结果才能向自己的意愿发展,这就是逆向思维带来的完美结局。如果老人直接制止年轻人的行为,恐怕年轻人还会继续来骚扰他,这种逆向思考的方法却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有个学校的女生宿舍里,晚上休息时,同寝室的三位女孩都是穿名牌内衣,只有一个女孩穿着旧内衣,同学们笑着说:“别再穿了,让你妈妈再给你买套新的吧!”这个女孩神秘地说:“才不呢,你们的衣服是用钱买来的,我的衣服是用钱买不来的,是无价的!”同学们惊奇地问:“为什么?”女孩说:“因为啊,这套衣服是有来历的,是以前一位小公主的,她非常喜欢,后来长大了穿不了,她就许了一个心愿,‘凡是像我一样,又聪明又有智慧的女孩,才可以拥有这套衣服’。这套衣服经过这么多年的等待,居然没有符合条件的!我奶奶说,她终于发现有一个像公主一样聪明的女孩了,才把压箱底的衣服拿出来送给我穿,你们家有吗?”

同学们听得入了迷,都抢着要穿,女孩来了精神:“如果要穿,我现在竞价拍卖,起步价200元!”三个同学都积极参与竞拍。

一套旧衣服,通过逆向思维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物品,也使常人看来可能会自卑的女孩变得自信起来。或许就是这种逆向思维的力量,将改变她的一生。

中学课堂上,老师手中拿着一张中间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同学们感觉太简单了,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一个黑点,老师摇摇头说,明明这么大一张白纸,你们都视而不见,唯独一个小黑点把你们吸引住了,看来还是黑暗更有吸引力,上帝和造物主给了我们99个光明,我们却视而不见,一个不如意或不称心,我们就钻进了黑暗的牛角尖不能自拔,那必然是苦难的人生啊。

老师的一席话让同学们都陷入了深思。老师又把纸翻过来,黑色的背景下,只有一个小白点,他再次问同学们,在自己的手上看到了什么?这些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白点,老师非常满意地说,孩子们,无限美好的未来在向你们召唤。

这就是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真实经历。就是这样一堂课,帮他改变了思维方式,使他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顶峰。

这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事实也表明: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千万条,我们不必在乎走什么样的路,只要它的终点通向成功,这就是选择它的唯一标准。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表象的东西,它总是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出现,因此才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思维方式和别人不一样,行为就不一样,但只要目标是一样的,就不必拘泥一定的做事方式。不走寻常路,但只要能节省时间和精力,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此路不通”,另辟蹊径

当试尽所有的方法仍然无法实现目标时,不妨换个方向,也许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更容易收获成功的果实。

有一句老话叫“出奇制胜”,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采取非常手段,虽然有时候让人意外,但却效果奇佳,屡试不爽。

世界上的父母无论贫穷还是富裕,都舍得为自己的下一代投资。在美国,儿童玩具的销售量居各种日用消费品之首。近几年,玩具厂家揣摩儿童的心理,不断推出电子玩具、机器人玩具和智能玩具等深受儿童喜爱的新产品。各个玩具经销店也展开了争夺小顾客的竞争。

商家们手段翻新,花样百出,有的选择上门推销,有的选择馈赠推销,各显其能。但最成功的玩具推销出自一家名叫“奇幻谷”的玩具商店。他们别出心裁地创办了商店托儿业务,希望以一种迂回的方式,赢得更多小顾客的青睐。

商店托儿业务主要的经营范围是:那些白天上班的夫妇,或临时有事的家长,可以把没人照看的孩子送到商店托儿场所,并按照小时收费,这种经营理念大大方便了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奇幻谷”的这种策略,正是通过曲线方式赚取了财富。随着商店托儿业务的发展,“奇幻谷”玩具店的玩具销量不断攀升。

“奇幻谷”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采取了迂回销售的策略。有时走迂回道路,往往比一味地图“快”、图“直”更能出奇制胜。

要想以退为进,运用谋略在商场上赢得主动,就是要以欲擒故纵的手段吸引顾客,以达到推销自己的产品和理念的目的。发明家贝尔就是运用这种模式的典范。

贝尔为了能顺利地发明电话机而到处寻找赞助商。有一次,贝尔到当时一个大资本家许拜特先生家中去筹款,希望他能够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新发明事业进行投资。但贝尔知道许拜特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对于电气事业向来不感兴趣,要想说服他出钱投资,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贝尔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贝尔并不向许拜特说明预算能获得多少利益,也不向他解释科学理论。据贝尔传记上的记载,他弹着钢琴,忽然停止了,对许拜特说:“你可知道,如果我把这脚板踏下去,对着钢琴唱出一个声音,这钢琴也会复唱出这声音来;假如我唱一个音节,钢琴也会发出同样的音节。你看这件事是不是很有趣呢?”

虽然许拜特不懂贝尔所说的原理,但他还是悄悄地放下手中的事情,非常好奇地向贝尔发问,于是贝尔详细向他解释了电话机的原理。这次谈话的结果已经显而易见,贝尔在不知不觉中说服了许拜特,许拜特很愿意为贝尔负担一部分实验经费。

以迂为直的推销方法其实是十分简单的,只要设法引起对方的兴趣,他就会非常乐意地购买你的产品。由此可见,这是一种简单易行,又能大幅度提高销售额度的推销策略。

美国新泽西州一家新兴电力公司的推销员韦尔特到一个比较偏远的小乡村去做推销工作。当韦尔特敲开一户在当地算是比较富有的农家大门时,接待他的是一位老太太。

老太太一见到是电力公司的推销员,立刻把门关上。韦尔特没有放弃,再敲门,老太太勉强把门打开了一条缝隙。韦尔特说:“夫人,打扰了您。我知道您对电力设施不感兴趣。事实上,我这一次登门并不是来向您推销产品的,而是想从您这买些鸡蛋回去。”

听到这话,老太太马上消除了一些戒心,把门开大了一点儿,探出头,但还是没有完全相信韦尔特。韦尔特继续说:“我看见您家的鸡毛色很漂亮,觉得它们应该很健康。我想买一打新鲜的鸡蛋带回城里。”韦尔特接着充满诚意地说:“我们城里的鸡蛋壳是白色的,做的蛋糕味道不好,所以,我母亲就要我来买些新鲜的农家鸡蛋。”

听到这里,老太太终于走出来,态度温和地和韦尔特聊起了自己养鸡的事。韦尔特指着院子里的牛棚说:“夫人,我敢打赌,您养的鸡肯定比您丈夫养的牛赚钱。”老太太被说得心花怒放。长期以来,她的丈夫一直不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她把韦尔特视为知己,并高兴地把他带到鸡舍参观。

韦尔特一边参观,一边称赞老太太的养鸡方法,并说:“如果用电灯照射您的鸡舍,鸡的产蛋量肯定还会增多。”老太太似乎不那么反感了,反问韦尔特用电是否合算。韦尔特给了她圆满的回答。两个星期后,韦尔特收到了老太太的用电申请书。

韦尔特之所以能把电器推销给原本不需要的固执老太太,就是因为他采用了迂回策略,从而使老太太的态度一点一点地发生了改变。当你为成功绞尽脑汁,当你被打击得快要失去斗志时,不妨尝试一下这种“迂回”策略。学会变通,成功才会来得更加容易。

摆脱心灵的枷锁

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放有一个独木桥,桥下什么都没有,然后告诉第一个人,桥下什么都没有,告诉第二个人,桥下有很多毒蛇。结果,第一个人很轻松地走过去了,第二个人却止步不前。很显然,第二个人心灵之门上了枷锁,这就是封闭自我的“心灵的枷锁”。

一对生活拮据的中年夫妇,男的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女的是下岗工人,他们的独生儿子是一名初中生。两口子尽管文化不高,但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所以立志培养儿子。他们省吃俭用,将儿子送入郊区的一所寄宿制贵族中学读书。

由于儿子每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因此男人周五下午便不再出车拉活,而是专门到学校接儿子,女人在家准备各种好吃的东西,在家静等儿子回家。儿子刚入贵族中学,似乎还知道努力学习。但仅过了一个学期,当他看到自己的同学,多是出生富豪之家,他们的父母要么是董事长、总经理,要么是处长、局长,而只有他自己出身低微。虽然父母给他每月的零用钱已经不少,但在出手大方的同学那里,还不够买他们过生日互相赠送的一件小礼物。于是,儿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大,每次回家,不是嫌自己的衣服太寒酸,就是嫌给自己的零用钱太少,更对父母失去了往昔的尊敬。

最后,父子间的冲突终于爆发了。儿子上初二时的一个周末,父亲照例开着自己的夏利出租车到郊区的学校接宝贝儿子。在离学校大门口很远的地方,他停车等儿子。学校门前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进口或者国产高级轿车。父亲知道儿子不愿意在门口高级轿车的簇拥下,坐进自己的破旧夏利车,所以每次他都尽量将车停得离校门口远一些。儿子与几个同学说笑着走出来了,到校门口,其他同学分别钻进了各自接自己的高级轿车,只有儿子独自一人继续向前走。父亲看到儿子向自己走来,于是便高兴地迎上去。父亲发现儿子刚才还与同学说笑的脸上,没有了喜悦的表情,尚显幼稚的小脸阴阴的。走到父亲身边,儿子突然冒说了一句:“下次别用这破夏利来接我了,我自己打车回家。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父亲被儿子的话气蒙了,积郁在心头许久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他抡圆了他长年握方向盘的手照儿子的脸上就是一个大嘴巴,15岁的儿子当场被打倒在地,他从地上爬起来,用手捂着淌血的脸,悲愤地看着父亲,狠狠地说了句:“我今后再也不回家了”,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父亲好长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当人群散去,学校门前重又恢复平静时,父亲发现只有自己和自己的破旧的出租车还在,儿子早已经不知去向了。

一直到现在,那对夫妇的儿子已经离家出走一年多没有音讯。母亲想儿子几乎要进入一种癫狂的状态,父亲也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不再用心开出租车。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了生气,陷入了困境之中。很显然,这个故事,就是由于耻于自己的贫而导致的悲剧。

普通的父母送孩子去贵族学校,本身就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因为他们在做超过自身能力的事情,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的背后,仍然是对自己固有身份和价值的怀疑和否定。自己受苦,不能让孩子再受苦;自己穷,不能让孩子再受穷,这是千百万家长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我们固然不能认为完全是错误的,但基于这种想法的行为,却往往可能走向反面。比如,这对夫妇不是用自己的清贫激励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教育孩子,而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本不属于他的环境,在那样的环境中,孩子实际上更容易加深对自己清贫家庭和清贫身份的否定感。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贫困真的是可耻的吗?其实这只是人的一种认识误区。这种错误的认识是人的一种弱点。但现实是,富人往往一样羞于提起自己曾经经历的贫苦岁月,“英雄莫问出处”到像只是一个口号,失去了激励人的意义。

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敢打破这个套在自己身上的心灵枷锁,努力开创自己的美丽人生。

在变化中找到人生的突破口

俗话说得好:“条条道路通罗马”。同样的一件事情,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它。坚持不懈固然重要,但当你选择努力的方向已经错误时,就应该果断地去选择另一条路。适时的放弃也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