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9285700000062

第62章 节令民俗(1)

本命年

本命年是根据人的属相,每12年一个轮回的年份,如对于一个属猪的人来说,每到猪年,就到了他的本命年。

新的一年开始,本命年们就早早穿上红色内衣,或系上红色腰带来迎接自己的本命年,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传统习俗认为,本命年一般不好过,人们要系红腰带或穿红裤衩或者干脆带红布条,只有带“红”才能避邪,从而顺利度过自己的本命年。

本命年的红色讲究源于民族传统对红色的崇拜。红旗捷报、披红戴花、红光满面等都表示正面的、积极、喜庆的含义,尤其认为红色有驱邪护身的作用。本命年穿红反映了人们一种良好的愿望与追求,祈求平安、趋利避害。人逢本命年对红颜色特别钟爱。

元旦

“元”是“开始”,“旦”指“早晨”,“元旦”即新年的第一天,一年的开始。

据说“元旦”这一名称是由“三皇五帝”之一颛顼提出来的,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夏朝沿用了颛顼的历法,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元旦”。商、周、秦对元旦的日朝有所改动,统治者都以自己建朝那天作为一年的开始。西汉汉武帝根据天文记录,重新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袭。

辛亥革命后我国采用了公历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作为新年的第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采用了“公元纪年法”,正式明确了公历1月1日为我国的元旦。

当今社会,许多国家和我国一样都以公历的1月1日作为元旦。

过年民谣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新年

我国有两个新年,阳历的元旦和农历的春节。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1月1日和正月初一都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我国人民都很重视,所以就要过两个新年。

贴春联的习俗

春节前后,中国人家家户户都帖上了红色的春联,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春联是用结构比较工整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形式,春联是战国时期镇邪伏恶的“桃符”演变而来的,有读书人在桃木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庆长春”的句子,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春联。

贴红纸春联的风俗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一直流传至今。

压岁钱

古人最初发压岁钱是为了贿赂鬼神,替孩子们驱除邪恶,让他们免遭伤害。

压岁钱风俗始于唐玄宗时期,杨贵妃生子,玄宗去看望,赐给她“洗儿钱”,既表示恭喜,又当作长辈给新生儿镇邪去魔的护身符。后来,这一习俗流传到民间,逐渐盛行起来。到了宋代,“压胜钱”代替了“洗儿钱”,除夕之夜,长辈将压胜钱用红纸包好,趁孩子熟睡时悄悄塞在他们的枕下。清代时,“压胜钱”才被“压岁钱”所替代。

如今一到春节,孩子们都因能得到压岁钱而高兴,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是我国人民在过年期间的重要风俗之一。

饺子的传说

北方人都喜欢吃饺子,尤其是逢年过节时,关于饺子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以前有一位吃饭挑剔的皇帝,他要求一日三餐都不重样。除夕前,皇帝对御厨说:“今年的年夜饭,要是没有什么新花样,我可饶不了你们!”厨师们没有好主意就向朝中大臣请教。大臣潘奇家有位新厨子来了,他让人买了一些蔬菜、肉和白面,就关上门,乒乒乓乓地准备起来。

天黑了,皇帝坐在餐桌前,等待着品尝美味佳肴。不一会儿,厨师就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小元宝”。皇帝夹一个放进嘴里,满口喷香,原来面皮里裹着肉糜和蔬菜制成的馅,鲜美之极,皇帝的胃口大开,很快就吃完了,这才想起来问:“这是什么美味呀·”厨师道:“人们叫它粉角。”“我看,这食品是在年三十晚上,新年与旧年交替的时候吃的,还是叫它交子吧。”皇帝说。

后来,“交子”的名字流传到民间,演变成了“饺子”,因饺子形似元宝,过年时吃“更岁饺子”有新的一年招财进宝的意思,因此,味道鲜美的饺子成为我国汉族人民过大年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又称“破五”。“五”在此指代的是“五穷”或“五鬼”,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破五”这一天,人们一早起来就先打扫卫生,放鞭炮,目的是将一切妖魔鬼怪和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越远越好。因此打扫卫生也是彻底的大扫除,将每间房屋的垃圾扫出大门外,放鞭炮时就从里屋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等到垃圾扫出大门,鞭炮也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垃圾堆上点燃,“轰”的一声,“破五”仪式完毕,意味着将一年的穷气鬼气给撵走了。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元宵节。这一天,家家围坐在一起吃“元宵”或“汤圆”,晚上时还要出门赏灯。

元宵节始于西汉。自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就掌握着刘氏江山。开国老臣陈平、周勃等看不惯便联合设计在正月十五的晚上铲除了吕氏势力,并拥立刘恒为帝。此后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刘恒总要微服出宫,与民同乐。这一天,家家户户也会张灯结彩,以示庆祝。就这样,正月十五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

隋朝隋炀帝命令在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到处张灯结彩,使得京城到处灯火辉煌。唐朝,元宵节看灯的习俗得到进一步发展,据说唐太宗还亲自出游观灯。之后元宵节赏灯的习俗也就一直沿袭下来。

情人节

情人节定在每年的2月14日,又称“圣瓦伦丁节”,源于古罗马,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

关于情人节的来历有两个不同的版本。

之一说是纪念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因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瓦伦丁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但最终他还是于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了,典狱长的女儿也郁郁而终。自此,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之二说法是古罗马人为表示对罗马众神之后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这天,小伙子可以选一个心仪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如果姑娘对小伙子也有意的话,他们便可坠入爱河并一起步入教堂结婚,后人为此而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情人节习俗

每年的2月14号,有两样礼品最畅销,那就是鲜花(通常是红玫瑰)和巧克力。

按照习俗,这天情侣之间要互送礼物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感情,男人送女人红玫瑰,表示他们的爱情像红玫瑰那样热烈、芬芳,不同的玫瑰还表达不同的含义,如黄玫瑰表示初恋,一枝代表情有独钟,三枝则代表“我爱你”,国际常例是送两打24支,代表圆满,年年月月献爱心之意。

女人通常要送男方巧克力,表达对爱人像巧克力那样充满浓浓的爱意,一句电影台词就宣扬:“你不能拒绝巧克力,就像你不能拒绝爱情”。而且据说巧克力成中的苯基胺能引起人体内荷尔蒙的变化,引起人们想起热恋中的感觉。

三月三

一首歌谣这样唱道:“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说的是一过了农历三月三,春天就来了,可以踏青游玩了。

传说三月三这天是王母娘娘举行蟠桃会的日子,好多民族和地区都有三月三这个节日。壮族、土家族会在这天举行对歌大赛,称为“歌节”;有的地区在三月三这天都吃荠菜煮鸡蛋,门前插柳枝避邪的习俗;有的地区则大兴庙会庆祝和玩乐,善男信女们还云集陵区拜祖。

三月三是一个分界点,过了三月三,万物复醒,草长莺飞,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妇女节

妇女节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平等的节日。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服装和纺织女工首次抗议非人道的工作环境、12小时工作制和低薪。

1908年3月8日,1500名妇女在纽约市游行,她们提出“面包和玫瑰”的口号,其中面包象征经济保障,玫瑰象征较好的生活质量。5月,美国社会党决定以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做为国内的妇女节。

1917年3月8日,俄国工作妇女集体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3月8日定为妇女节。

1977年,联合国将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复活节

复活节是基督教国家为纪念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时间是3月21日或该日后月圆以后第一个星期日,该节日象征着重生和希望。

复活节当天,人们一般都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赤足前进,手持十字架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当代复活节更热闹,人们身着新装,通过表演节目,介绍风土人情等活动来庆祝基督新生和新生活的开始。

鸡蛋和兔子在西方是新的生命和兴旺发达的象征,复活节这天,人们会互送鸡蛋或鸡蛋、兔子形状的糖果的礼物给亲朋好友。复活节那天早上,孩子们床前的复活节篮子里装满了巧克力彩蛋、复活节小兔子、有绒毛的小鸡及娃娃玩具等。

复活节在西方是很隆重的节日,美国白宫滚彩蛋活动还经常被电视台实况转播。

清明节

中国人有在清明时节扫墓、踏青的传统,这个习俗源自于一个古老的故事。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有个诸侯国叫晋国。晋王有好几个儿子,大家为了争夺王位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重耳也是晋王的儿子,为了躲避其他人的迫害,就逃到了其他国家,过着流浪的生活。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人,一直伴随在重耳的左右。

有一次,找不到食物,重耳和随从们都饿得头晕眼花,介子推就悄悄割下大腿上的肉,熬成汤,端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当上了晋国的国君。他赏赐了许多有功劳的人,却遗忘了救命恩人介子推。等事后想起时,介子推已经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了。为了让他能出山受赏,重耳命令放火烧山,以此来逼出介子推。谁知,介子推不肯出来见重耳,最后竟被活活烧死了。他在给重耳的遗书中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看罢遗书,重耳非常伤心。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这一天禁止生火,并自己带头吃冷食以表自责。

第二天,正巧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老百姓们为了表示对介子推的崇敬,纷纷带着各种糕点,到野外去祭扫他。久而久之,这种纪念活动就慢慢衍变成了清明扫墓和踏青的习俗。

世界卫生日

世界卫生日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

1946年7月22日,61个国家签署的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被正式批准。1948年4月7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成立。1948年6月到7月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定于每年的7月22日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7月22日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机构、学校都已放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活动,就从1950年起,改为将4月7日作为“世界卫生日”,并为每年的卫生日选择一个与公共卫生领域相关的主题,旨在提高全世界对某一个卫生领域的认识,促进该领域工作的开展。例如,残疾儿童、爱牙护牙、母亲哺乳及儿童保健等,都先后被列入世界卫生日的议题。

国际劳动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人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沉重的阶级压迫激起了无产者巨大的愤怒。他们罢工运动与资本家作斗争,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1877年,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罢工开始了,工人阶级走向街头游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劳动与生活条件,要求缩短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次罢工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当权者。迫于压力,美国国会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法律只不过是一纸空文,工人们准备举行更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886年5月1日纽约工人举行二次总罢工,有35万工人停工上街,主要工业部门处于瘫痪状态,罢工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工人们终于争取到了八小时的工作日。为纪念这次的斗争胜利,就把这一天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国际劳动节。

我国工人第一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在1921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五一”国际劳动节被正式规定为我国全体劳动者的节日。

儿童节

为了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教育权,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决定将每年6月1日作为国际儿童节。·此后,每年的6月1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来纪念这一节日。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规定,将中国的儿童节与国际儿童节统一起来,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的儿童节。

7月1日建党节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召开,而党的诞生纪念日是7月1日。为什么两者的时间不一致·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首次提出来的。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确定,党的一大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但“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建军节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和武汉发动“清共”行动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指挥各路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占领了南昌城。当天上午,在南昌举行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各党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委员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提出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等革命口号和政纲。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

1933年7月1日,毛泽东亲自主持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决议,规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中秋节